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半日游】慢友双溪,老街散策

定位点
平林休闲农场活动
偷得半日的悠闲,步入旧时光,动手做童玩,在百年石头屋上抚摸双溪的纹理

半日游双溪平林休闲农场︰怀旧体验与童玩DIY(2.5小时)→车程5分→双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头、东和戏院遗址(走读约1.5小时)

双溪源於牡丹溪、平林溪,主流於渡船头汇流而成双溪河,早期人们称之「顶双溪」。昔日为淡兰古道物产集散的重要中继点。
优美的百年貂山诗词,轻轻点缀出双溪的四季流转与风光明媚,历经采矿盛期与时代更迭,目前仍保有旧时农村纯朴文化与丰富的自然生态。

平林休闲农场顺应自然,在得天独厚的双溪山脚下,源於对家乡的眷恋,为地球保留一片净土的理念下孕育而生,保存天然资源与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展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成果。农场邻近双溪火车站,海拔高度约50~80公尺,适合亲子旅游、露营、登山,邀请你以文化与自然为师,认识环境守护的价值。

从恬静的双溪火车站出站,站前叫卖的农人、当天现采的蔬菜水果,彷如回到数十年前的农业社会。距离车站5分钟的车程,双溪平林休闲农场保留了50年代农村的纯朴样貌,重现早期农人生活的点滴。随处可见的台湾水牛塑像,象徵着先民刻苦勤劳、朴实敦厚的水牛精神;俯拾即是的古早童玩,让人抛开束缚忘却烦忧,重回小时候的感动;龙骨水车重现,认识早期农民引水灌溉的智慧与辛苦;野姜花开,食在当令,品尝就地取材烹调的农村古早味。

景观、人文、生态重现台湾农村风貌,在环境中学习与探索,透过保存下来的珍贵农具,理解当时在地与环境共生的生活方式,土角厝的泥砖与石块,记录着生活的脉络,真切感受土地的温度,学习尊重自然,并在人与土地的交流间,找到生命的价值。

眷恋古味,水牛精神
走入农场处处可见水牛的雕塑,水牛在台湾的经济开拓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农场内姿态各异的台湾水牛,或坐或站,颜色各异,每只水牛的型态都不同,「我喜欢牛的刻苦与任劳任怨,他最能代表农村精神」农场主人说,早期生活不易,牛只是农家春耕、夏耘不可或缺的夥伴,农人以一条牛绳和口令,驱使牛只,在水田里一步一脚印的前进犁田,或拉动石磨、搬运货物,脚踏实地,农人与水牛共同在土地上相互依存,水牛精神体现了先民重视环境伦理,顺应而行的生活智慧,学习尊重自然万物,才能生生不息。
你可以细心观察农场的台湾水牛有什麽特徵,原来台湾水牛胸前有二条白色山形条纹,其蹄大而平整,行走於水田或沼泽时较不易下陷,因此适合在水田中工作。

胼手胝足,源流不息
双溪农人因应山势种植水稻,栉比鳞次的水梯田因应而生,但台湾降雨集中,农业灌溉用水极不稳定,确保水源成为最重要的农事之一。早期农人使用龙骨水车,「凭藉人力与默契,利用双脚踩踏木制转轴,带动一串木制链带叶片,将沟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高处的农田中,木片之间节节相扣,形状如人的脊椎骨,故称为龙骨车」。
随着时代更迭,水车已不复见,因此,农场主人请来专业老师傅重现,让人了解早期水资源取得不易,珍惜水源的重要性。

童玩达人 非你莫属
童玩达人 非你莫属
童玩达人 非你莫属
童玩达人 非你莫属
来到古早童玩设施区,早期的生活是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任何资源都需要好好珍惜,连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利用竹子、稻草、芒草、铁罐,就能变化出各式各样的童玩。
农场精心重现复古童玩,游客可现场直接体验,重温台湾早期的童年趣味。古早童玩除了提供娱乐外,也蕴含着训练肢体协调、专注力、惜物爱物、珍惜有限资源的寓意。
受欢迎的勾铁环游戏,手持长柄铁钩勾住铁环,在地上滚着前进,需要有高度注意力,一不小心铁环与铁钩就分离。
「你注意到导览老师手上栩栩如生的蚱蜢了吗?」现场报名农场草编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农场种植的芒草,顺应植物的纹理,观察蚱蜢的特徵,在老师一步步教学下,左穿右押,活灵活现的蚱蜢就在指尖中完成;或者跟着老师拿一片叶子,与农场的蝉叫声和鸣,吹出独一无二的自然交响乐,原来,农场处处都是宝。

美好食光 食当季 食在地
多雨的双溪气候环境适合山药生长,通常选在年初时播种,9月开始收成,栽种期约7~8个月,每年9月~12月,农场与当地小农职人合作,设计农事体验的行程,预约拔山药与地瓜活动,亲手下田挖土拔山药喔!自然耕种的山药,味道清爽,营养价值极高。农场的野姜花与山药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错过的在地美味,等你尝鲜。
 
美好食光 食当季 食在地
美好食光 食当季 食在地
隐身在双溪三忠庙後的长安老街有座见证历史兴衰的中药老舖-林益和堂,显眼的屋身有红砖面与白色横带作为装饰,保留闽南街屋的亭仔脚空间,二楼有外凸的小窗台,墙面有花鸟图案装饰,为日据时代台湾所流行的西洋建筑样式,兼顾实用与美观,仔细观察,楼面有镶嵌候鸟南迁及象徵富贵的牡丹花瓦砖是少数保存完整的古蹟。

早期双溪矿业发达时,街区有许多矿工居住,林益和堂担负起矿工与居民健康的重任,提供服务与高品质的药品,深受肯定。时代变迁下,林益和堂传承了在地经验与常民文化的智慧,唤起双溪游子对乡土的认同感,以友善和永续环境的互动,展现在地文化自信,秉持环境伦理的原则,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环境。

【达人带路】
红砖面的白色横带,是否似曾相识?此建筑风个又别称为「辰野式」,在日本建筑现代化的历程中,辰野金吾运用砖石混构手法的作品最为着名,并因其广泛的影响力及其後辈的继承,对台湾近代建筑风貌产生深远影响。如森山松之助设计的台南邮便局、总督府专卖局作品,皆可见到红白相间带饰被大量运用。

【服务资讯】
1. 联络电话︰02- 2493-1333
2.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长安街3号
3. 服务时间︰周三~周六 09:00-21:00 / 周日 09:00-20:00 / (周一、二公休)
 
双溪老街
双溪老街
双溪老街
沿着双溪老街,斑剥的砂岩古墙与老屋纪录着曾经的兴盛,如今人口外移,盛况不再,但戏院遗址、日本红砖仍在,刻着双溪的文化纹理,等待游客细心探访。
信步来到街尾的渡船头,左侧的平林溪与右侧的牡丹溪在此汇合,自清代起就是淡兰古道【清代时期淡水厅到噶玛兰厅(现今台北到宜兰)的主要交通道路】的重要关口,人来人往,大宗货物与客船全部顺双溪运到出海口旧社,换乘帆船转运各地,回程再用小型船只逆行上溯到双溪。
物换星移,「土地是定着的,而人类是迁移的」环境与文化变迁在世代交替下不停上演,站在渡船头遗址上,记得用相机纪录下双溪山城曾经的繁华荣景。

【达人带路】
1873年马偕多次利用淡兰古道前往噶玛兰帮平地居民及山区原住民治病、拔牙,而「顶双溪」〈今之双溪〉是当年马偕的必经之处。虽然经历各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纹理的相互堆叠覆盖,140多年前马偕的行迹多半已不复见,你知道哪里还留有当年的蛛丝马迹吗?
来一趟双溪,感受马偕博士那「宁愿烧尽,不愿锈坏」的信念与勇气。

【服务资讯】
1.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泰昌街
2. 服务时间︰全年开放

如何到双溪
搭乘公车前,建议上大台北公车资讯系统https://ebus.gov.taipei/ 确认公车班次与时间等资讯。
1. 前往到柑脚、泰平地区︰双溪火车站搭乘780与781公车
2. 前往虎豹潭、寿山宫︰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
上一则
亲子育乐之旅!彩色溜滑梯、恐龙世界等你来冒险
-->爸爸妈妈看过来,环状线开通後,带孩子放电交通更方便,亲子旅游人气景点看这篇就对了!「板桥435艺文特区」将艺术与生活结合,户外有大片草皮、白沙区,超适合遛孩子,园区还有展览、台湾玩具博物馆、湿地故事馆,寓教於乐;中和特色「员山公园」占地超大,共融式游具所有人都能玩乐,尤其超长彩色溜滑梯让大小朋友一起玩疯;华中桥下的「恐龙园区」里好多恐龙装置艺术,还有3D立体彩绘,恐龙迷别错过;晚上到在地人最爱的「乐华夜市」,超多摊热门小吃,服饰、鞋店也不少,逛街、美食一次满足。板桥435艺文特区-->「板桥435艺文特区」是一个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公共空间,主打「亲子艺术乐园」与「艺术家梦想基地」两大主轴,园区设有7间展馆,并规划了一系列的课程与展览,对游客与亲子家庭都有寓教於乐的效果。这里的「湿地故事馆」有湿地生态的展览与解说,提供了完善的体验学习环境;「台湾玩具博物馆」则展出古今中外将近三千余件珍稀玩具、数百种以上的童玩、益智、庙会游戏区,除了动手、动脑还能玩多种户外玩具与游戏;如果喜爱看展览,目前艺文特区有数十位艺术家进驻,包含表演艺术、当代视觉艺术、立体雕塑、设计、音乐等多元类型,让民众可以感受、实践、体验艺术。园区内绿草如茵、花木扶疏,建筑采用欧式新古典主义及高耸对称的多力克柱列,还有雕刻华美的山墙构成立面,入夜时分建筑物昏黄的灯光与门口的喷水池交相辉映,氛围非常适合拍摄,获得第59届金钟奖7项大奖,台剧《八尺门的辩护人》其中法学院辩论比赛场景、陈令秋与佟宝驹学生时期谈心场景皆是取景於此喔!⬆️《八尺门的辩护人》陈令秋与佟宝驹学生时期谈心场景取自於板桥435艺文特区(图片来源:新北协拍中心)景点资讯地址位置:新北市板桥区中正路435号连络电话:886-2-29690366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09:00~17:00、周六及周日 09:00~18:00;【园区休馆时间】 每月第一个星期一(若适逢国定假日照常开放)、农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灾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休馆日将另行公告。捷运板桥站 到 板桥435艺文特区 的公车资讯捷运板桥站转乘公车310、307、810、857、786至「板桥国中,板桥435艺文特区」站下车板桥435艺文特区详细介绍员山公园-->不用特地跑国外,新北市现在也有超多特色公园,位在中和的员山公园是孩子的梦幻游乐场,爸妈绝对要带小孩来这边放电!近三公顷的大公园注入共融式游具,铺着PU地板玩起来安全许多。依着地形而建,像是隧道式攀爬网、攀岩石,训练孩子手脚协调;除了一般的荡秋千还有鸟巢式、尿布式,让不同年纪的小朋友都能享受荡高高的刺激;超大沙坑,一旁附有藤蔓造型的洗手脚池,盥洗方便;最大亮点绝对是彩色磨石子溜滑梯,超级长!咻~~很有速度感,一旁的滑草道也很刺激,别忘记带滑草板来玩唷。景点资讯地址位置:新北市中和区员山路455巷连络电话:886-2-29603456 (新北市政府工务局)开放时间:24小时开放员山公园详细介绍恐龙园区-->在华中桥下有一座大型恐龙园区,自103年起於华中桥3D立体彩绘推出後,接续在该地规划出全国唯一河滨自行车道旁恐龙主题园区,提供一处值得拍照的惊奇一隅。有小暴龙、三角龙、小剑龙、恐龙蛋、还有飞翔於天空中的翼龙正鸟瞰大地。(照片来源: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景点资讯地址位置:新北市中和区华中桥下连络电话:886-2-22482688 (中和区公所)开放时间:全年开放员山公园 到 恐龙园区的捷运资讯步行回捷运中原站,搭乘环状线至捷运桥和站下车,步行约五分钟。恐龙园区详细介绍永和乐华夜市-->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即使天气再热「吃」依然是不能少的重头戏,来到永和当然不能错过乐华夜市,在网路调查中名列全台十大夜市之一的乐华夜市,至今已有近50个年头,是许多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永和人回忆。包括老字号的庄家班、嘉味仙麻油鸡及乐华蚵仔煎等,夜市里不乏经营三四十年的老店。夏天想来点爽口开胃的,夜市里的几间人气摊贩如乐华天下饮料店、官记泰式凉拌木瓜、阿爸的芋圆等也都相当消暑喔!景点资讯地址位置:新北市永和区永平路连络电话:886-2-29282828 (永和区公所)开放时间:17:00-01:00恐龙园区到永和乐华夜市的捷运资讯搭乘环状线至景安站,转乘中和新芦线於捷运顶溪站下车,沿永和路步行约十分钟。永和乐华夜市详细介绍环状线搭乘站点地图
下一则
惊叹奇景 野柳地质公园
猜猜野柳地质公园有多知名?野柳位在新北市东北角地区,突出的狭长海岬地形长期受到强烈东北季风吹拂,风化作用加上海浪侵蚀,生成了大家口中的「类火星地形」,岩石种类丰富,甚至还包含渐层色彩,野柳为大屯山余脉伸出海中的岬角,从金山远眺,犹如潜入海中的巨龟,故又名为「野柳龟」。特殊的地理景观因波浪侵蚀、岩石风化及地壳运动等作用,造就了海蚀洞沟、烛状石、蕈状岩、豆腐岩、蜂窝岩、壶穴、溶蚀盘等各种奇特景观。女王头、仙女鞋、烛台石等,更是闻名国际的海蚀奇观。其中最有名的几座岩石会於下方介绍,大自然的艺术只有亲眼见证才能感受惊艳!蕈状岩区/海蚀平台-园区两大特色景观第一区为可欣赏到蕈状岩、姜石及烛台石的区域,放眼望去是整片的蕈状岩,随着时间流逝,砂岩里质地坚硬的结核露出,再经风吹、日晒、雨淋、海浪以及强烈东北季风的吹打,形成无颈、粗颈、细颈和断颈等不同形态的蕈状石。蕈状石地形崎岖不平,行走其中还是要专注些,千万别只顾着拍照或欣赏风景而摔跤。第二区则为园区另一侧的海蚀地景,从海蚀洞开始,包含可看见海蚀凹壁、海蚀平台及单面山,海蚀平台一侧紧贴峭壁,另一侧则是急涌的海浪,在这里可看到不少经海水侵蚀後的奇特岩石,包含二十四孝石。地质奇观蕈状岩初步入园区,会先看到大片的蕈状岩,远看就像是香菇园区般可爱,可说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其演育的过程是岩层露出海面,受海水日夜的侵蚀,砂岩里质地坚硬的结核慢慢露出,再经风吹、日晒、雨淋、海浪以及强烈东北季风的吹打,形成无颈、粗颈、细颈和断颈等不同形态的蕈状石,这些不同的形态,正代表着岩石不同的演育过程。蕈状石地形崎岖不平,行走其中还是要专注些,千万别只顾着拍照或欣赏风景而摔跤。野柳公园明星女王头接着登场的是野柳地质公园的明星女王头,属於蕈状岩的一种,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因受到海水差异侵蚀而逐渐形成今日的面貌。以其高度比对台湾北部地壳平均上升速度推算,女王头的芳龄将近4000岁。 其实女王头就是蕈状岩,在1962~1963年间因顶部结核上的节理断裂,从某一角度观看时貌似英国伊莉莎白女王头像,因此而得名。在经过数十多年自然风化影响,女王头脖子越来越细,而为避免游客触摸加速人为侵蚀,目前石像是受保护中,若想拍照可沿着周边的人工木栈道前往排队,便能远观并与女王头合影。野柳第一区可爱的俏皮公主、烛台石俏皮公主由型似如绑马尾的公主,因此被誉为女王头的接班人。地景看起来是不是像梳了发髻的小女生,虽少了点女王头的雍容华贵,却感觉多了份甜美热情。烛台石为何出名,想必应该不难猜到!这如同烛台般的地形,走过了露出烛火→挖出沟槽→切割出烛台三个阶段而成此奇景。烛火其实就是岩层中的一颗球形结核,当海水侵蚀砂岩时,较硬球形结核就突出地面,海浪拍打结核,会绕着结核四周流动,而侵蚀结核周围的砂岩,於是向下挖出一圈沟槽,由於结核外围的一带环圈比较坚硬,海水依着环圈的形状向下切割雕出圆锥状的外形,形成烛台的部分,一个维妙维肖的烛台石就变大自然刻出来了。神奇岩石单面山接着为第二区的单面山美景,走在前往单面山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地质公园最美的山海美景,一面欣赏单面山、一面则可看见海蚀崖及海蚀平台的海景。单面山的特色为一侧坡度陡急、另一侧坡度较为和缓,形成原因主地层受到挤压後,因为力量和速度的不同,造成不等量抬升,岩层受到挤压、隆起也会造成岩层破碎和断裂,经过海水倾蚀之後,逐渐形成有如「天然溜滑梯」的地形。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