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一日游】走进双溪,淡兰野行

定位点
淡兰古道中路
沁凉的空气中带点芬芳,山道绵延,循着双扇蕨的指引,来一趟秋日的野行。

一日游
淡兰山径健行︰中坑古道,寻访双扇蕨(4小时)→车程30分→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品尝山药料理与DIY野姜花粽(1小时)→农场森林导览︰遇见台湾原生种。(1小时)

双溪地区遍布淡兰古道路网,淡兰古道依空间分布及功能特质,可区分为具有官方性质的「北路」、主要为民间拓垦的「中路」,以及因茶贩商贾往来而开辟的「南路」,各有其历史定位,位於双溪的中坑古道为中路山径系统之一。
先民将河岸谷地辟建为层层梯田,废耕後形成绿草如茵的梯田草原,幽静山谷,绿草芬芳,清溪潺潺,水牛漫步其中,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宛若世外桃源。沿途有珍稀的蕨类活化石-双扇蕨为你引路,长於浅薄岩壁成群蔓生,是淡兰古道路网的识别标志。
为维护中坑古道的历史风貌与自然环境,新北市政府秉持「复旧如旧」的原则,以手作步道的方式与理念,进行古道修复,低度干扰,落实对环境与栖地友善的行动。步道上利用石块堆砌而成的石砌拱桥,是以传统工法建筑再造,是古道的重要地标,记得打卡留念喔!

【达人带路】
仔细观察沿途路径,步道有用石块堆砌而成的渠道你知道是为什麽吗?因为双溪山区长年多雨,土地泥泞,为了导引雨水,避免过多的雨水漫流步道,造成步道舖面与泥沙流失,以石块排列出水路,让水可以顺利排出,除了延续步道的寿命也提升行走的舒适度。
【双溪中坑古道服务资讯】
1. 团体服务︰团体5人以上(含)欲体验淡兰中坑古道健行,可事先与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联系,农场提供专车接驳与步道导览解说服务,相关费用请洽农场谘询(02-2493-4016)。
2. 路程时间︰海拔高度160~597公尺,全程路程约4小时。
3. 注意事项︰
※ 建议结伴同行,并找合适领队或连系双溪平林农场,提供导览解说专业服务。
※ 应视个人身体条件,调整健行行程,切勿勉强,若有身体不适,应告知领队。
※ 淡兰古道多为原始山径,步道湿滑,请一定要穿着防滑的登山鞋/雨鞋,以及携带登山杖。
※ 山区气候多变,请记得携带雨衣与行动粮。
※ 若天气寒冷,请穿着保暖衣物(建议洋葱式穿法)。
4. 交通资讯︰
【大众运输 - 双溪中坑古道】
公车780:自双溪火车站搭乘,於下坑口站下车。下车後依盘山坑指标前行,过小桥再依「长源村6邻」指标右转,即可抵达中坑桥(约步行0.85公里)。
公车781:自双溪火车站搭乘,於长源站下车。下车後循双柑公路,依盘山坑指标前行,经下坑口过小桥再依「长源村6邻」指标右转,即可抵达中坑桥(约步行1.9 公里)。
公车F812:自双溪火车站搭乘,於外柑活动中心站下车。下车後循双柑公路,依盘山坑指标前行,经下坑口过小桥再依「长源村6邻」指标右转,即可抵达中坑桥(约步行2.6 公里)。
【自行开车 - 中坑桥】
1.国道1号→八堵交流道→台2丙→双平产业道路(北38)→双柑公路(北42)→下坑口(北42线约27.5K)→「长源村6邻」指标右转→中坑桥
2.国道5号→石碇交流道→106县道→台2丙→双平产业道路(北38)→双柑公路(北42)→下坑→「长源村6邻」指标左转→中坑桥

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品尝山药料理与DIY野姜花粽
「清新的白色花朵,悠然挺立在水边、山涧、野溪,如蝴蝶般翩翩的穿梭在枝稍」双溪潮湿的气候环境与乾净的水源,正适合野姜花生长。6月~9月欢迎造访农场的主题花园一觅芳踪,看看野姜花的百变姿态,还能品尝农场特色的野姜花料理。

多雨的双溪气候环境则适合山药生长,通常选在年初时播种,9月开始收成,栽种期约7~8个月,每年9月~12月,农场与当地小农职人合作,设计农事体验的行程,预约拔山药与地瓜活动,亲手下田挖土拔山药喔!自然耕种的山药,味道清爽,营养价值极高。农场的野姜花与山药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错过的在地美味,等你尝鲜。


农场森林导览︰遇见台湾原生种
「你指着农场内那株挺立的粉紫花朵,问我这是什麽?」
「台湾油点草」
「蛤?这里只有你跟我,哪会很吵?」
「这是台湾油点草,是台湾特有种植物」

有趣的植物名称,常常让民众会心一笑,台湾油点草的花期约在每年9月到11月,有机会欢迎一赏芳泽。
漫步在蕨类植物区,和台湾桫椤打声招呼,它一袭长裙拖地,优雅地站在步道旁,静静地迎接每位来访的游客,正中央总伸出一个问号的小拳头,这个小拳头还毛茸茸的,玩个剪刀石头布,你必胜无疑。

如何到双溪
搭乘公车前,建议上大台北公车资讯系统 https://ebus.gov.taipei/ 确认公车班次与时间等资讯。
1. 前往到柑脚、泰平地区︰双溪火车站搭乘780与781公车
2. 前往虎豹潭、寿山宫︰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

相关照片

上一则
从前的板桥有座城—探索枋桥古城与四大庙宇
谈到台湾的古城池,多数人脑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无非是台南府城、台北府城与恒春县城等城池,这些官方修建的城池如今仍保留着城门甚至部分的城墙,有些还成为了捷运站的名称(台北捷运北门站、西门站与东门站),是当代台湾人的共同记忆。但您可曾听说,在今日新北市的首善之区-板桥区,也有一座古城池吗? 从捷运府中站前往林家花园的路上,细心的旅人会发现,这一区的路灯特别有古风,上头还标着「枋桥古城」,低头一看,地砖上居然有着「古城界址」的字样,是的,府中一带曾经存在过一座古城,这座枋桥古城与台北城一样有五个城门,其历史甚至比为人所熟知的台北城更加悠久,促成这座城池的设立有两大因素:板桥林家与漳泉械斗。 时间回到清代,当时的台湾时常发生漳泉械斗,原籍漳州的板桥林家为了抵御泉州人袭扰,在1855年私自筹建了枋桥城,约是今日板桥区西门街、北门街、南门街与馆前西路内圈的范围,在日治时期因交通建设遭到拆除,然而我们仍能透过地方上的庙宇找寻古城的蛛丝马迹。 【慈惠宫】 位於枋桥古城东门位置的慈惠宫,是板桥地区香火鼎盛的妈祖庙,寺庙内外采用剪黏、雕刻、彩绘作为装饰,雕梁画栋,华丽精致。慈惠宫也是板桥地区求财运的庙宇,板桥林家等在地商业钜子皆是慈惠宫的信徒,仔细探寻,还能找到刻着林家商号的龙柱呢。 【接云寺与大众庙】 位在枋桥古城西门位置的接云寺与大众庙,其历史皆与漳泉械斗有关联,大众庙是板桥仕绅为了纪念在械斗中死去的漳州人所建立,主祀大众爷;一旁的接云寺主祀观音佛祖,前身为中和慈云岩寺,後因械斗毁於祝融,由板桥接云寺承接其香火,接云寺收藏了不少珍贵的古匾及古联,正殿屋顶两侧还有许多以金箔包住的飞天仙人木雕,十分耀眼,藻井采特殊的长椭圆形设计,相当有历史与宗教价值。 【迪毅堂】 四大庙中唯一被指定为市定古蹟的迪毅堂,是板桥林家为了纪念因械斗战死的武师与丁勇所建立,又称元帅庙,2021年修复完毕,采预约的方式开放参观,内部的门神绘画与麒麟湿壁画皆出自於庙宇绘画大师,新北文化奖得主蔡龙进老师之手。 下一次来到板桥,前往林家花园的路上,放慢脚步,依循地砖上的字样,一步一脚印的绕出那曾经的古城、进到庙宇里欣赏精湛的绘画与工艺,探索城市的前世今生吧!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