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二日游】萤光漫漫,看见里山平林

定位点
蕨类植物区
备好行囊,认识黑暗中的光魔法师,静谧的夜色平林,点点闪烁;早上漫步在林间小径,寻找台湾蓝鹊美丽的身影,走访秘境,开启美好旅程。

第一日
入住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农事体验与蝶影寻踪(2.5小时)→DIY田园好食(1.5小时)→车程5分→双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头、东和戏院遗址(走读约1.5小时)→车程5分→双溪平林休闲农场︰DIY小天灯、萤火虫栖地导览浪漫萤光(2.5小时)

第二日
平林休闲农场→农场芬多精︰认识台湾原生种(1.5小时)→车程30分→走入泰平,探访百年石头屋与水梯田(1小时)→车程5分→寿山宫假日农夫市集︰草仔粿、季节时蔬(1.5小时)→步行10分→虎豹潭野餐(1.5小时)→虎豹潭古道︰享受潭光水色(2.5小时)→车程5分→支持里山微经济︰诚实冰箱、良心菜摊(0.5小时)

入住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农事体验与蝶影寻踪
农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栖地,吸引近70种的蝴蝶栖息,其中在台湾栖息的13种斑蝶,都可以在农场内一见芳踪。每年6月~10月适合全家大小与蝶共舞,阳光下飞舞的紫斑蝶,蝶翼闪闪发紫;琉球青斑蝶,细细观察斑纹像流动的星斑十分梦幻。但随着气候变迁与环境改变,蝴蝶也面临到生存的难题,快来农场认识蝴蝶生长的栖地同时学习如何保护我们珍贵的蝴蝶家族。

多雨的双溪气候环境则适合山药生长,通常选在年初时播种,9月开始收成,栽种期约7~8个月,每年9月~12月,农场与当地小农职人合作,设计农事体验的行程,预约拔山药与地瓜活动,亲手下田挖土拔山药喔!自然耕种的山药,味道清爽,营养价值极高。农场的野姜花与山药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错过的在地美味,等你来尝鲜。

平林农场︰DIY小天灯、萤火虫栖地导览、享受浪漫萤光
「你是昼伏夜出的魔法师,春末夏初的时节,你骤然出现,山谷中遍布你的身影,我像被迷惑般,久久不能动弹,只因你光的魔法令人炫目」
早期农村日出而落、日落而息,夜晚的田埂与溪涧常可见萤火虫闪烁,但随着环境的开发与变迁,水源遭受污染,栖地被破坏,萤火虫逐渐消失在生活的周遭。每年4~5月是农场的萤火虫季节,农场常见的2种萤火虫:陆生的红胸黑翅萤,主要生长於山区道路两旁的丛林中、上层;水生的黄缘萤则栖息於水耕作物周围缓流水域(水田、灌溉沟渠)。由农场老师带领从认识栖地开始,造访萤火虫生活的家园,夜晚则提着自制小灯笼,跟着老师的脚步寻找光魔法师的踪影,了解与自然和谐共存,保护物种的重要性。
 
萤火虫栖地导览
萤火虫栖地导览
萤火虫栖地导览
农场芬多精︰认识台湾原生种
有趣的植物名称,常常让民众会心一笑,台湾油点草的花期约在每年9月到11月,有机会欢迎一赏芳泽。漫步在蕨类植物区,和台湾桫椤打声招呼,它一袭长裙拖地,优雅地站在步道旁,静静地迎接每位来访的游客,正中央总伸出一个问号的小拳头,这个小拳头还毛茸茸的,玩个剪刀石头布,你必胜无疑。

走入泰平,探访百年石头屋与水梯田
「小桥、流水、人家,遗世独立的桃花源,保存在翡翠水库最上游,它曾是双溪重要中继站与交通要道,因水源特定区的严格限制,逐渐没落;如今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社区已渐露发展曙光...

泰平里居民以务农为主,栉比鳞次的水梯田沿着地形孕育而生,一栋栋百年的石头古厝座落其中,是典型的里山生活环境。经历时代更迭,曾经丰饶富庶的土地,却因气候变迁与人口外流,造成当地田地逐渐荒废,梯田生态与功能逐渐丧失,山坡地保水能力逐渐下降,为了回复生机,当地启动复育计画,经过努力与实践,恢复水梯田原有的生态与样貌。
泰平在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剧烈变迁下,秉持先民勤奋不懈的精神,挽救人与土地失衡的关系,藉由生态复育保存环境与文化独特的存在价值,找到可以持续维护生态友善循环的模式,实践里山精神。

当地保留着古朴的土地公庙与石头屋,石材是就地取材的溪石,历经百年风霜依然稳固,连撑起屋顶的传统大木结构,也保存良好。「庄头庄尾土地公」的文化地景随处可见,问问当地耆老,小小的泰平里有几座土地公庙呢?又有什麽精彩故事等你发掘?

【达人带路】
泰平里境内有一座已废校的泰平国小,近年来有共学团进驻,在亲子家庭共同努力下修复,使校舍重新恢复了热闹的气氛,来到此处,寻找看看隐藏在学校後面的崩山坑古道,是当地耆老童年时期往返柑脚的上学路,同时也是婚嫁时轿辇必经之路,是淡兰百年山径的重要路段之一。
【泰平水梯田服务资讯】
1. 交通资讯︰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约30分钟,於泰平里3邻下车即可抵达。
2. 团体服务︰团体5人以上(含)欲前往泰平柑脚地区,可事先与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联系,农场提供专车接驳服务及导览解说,相关费用请洽农场谘询(02-2493-4016)。

寿山宫假日农夫市集︰草仔粿、季节时蔬
「这里的阿公、阿嬷都非常勤俭,年轻人也只有假日才会回来,日常种植的蔬果,来到市集和游客分享,吃当季食在地又可随手做环保~」
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说,为了活络社区经济,协会打造一个平台与管道,在社区信仰中心寿山宫前,定期举办假日农夫市集。当地属於散居的聚落形式,藉此也鼓励阿公阿嬷走出家门,亲自将自家作物整理包装,和当地登山客与游客互相交流,分享友善耕作与爱护环境的理念。

小小的摊位上有各种友善耕种的蔬果,还有阿妈们手工制作的各种点心,例如:黄瓜、草仔粿、仙草茶,欢迎驻足和阿公、阿嬷聊天,品尝就地取材烹调的料理,欢迎以行动支持在地的里山经济,让人与环境形成善的循环。

【达人带路】
在双溪往返泰平的道路上,曾注意到路边有着无人看管的摊贩吗?当地人称为「诚实冰箱」或「良心菜摊」,原来是农人年事已高,也要忙农事,不可能整天顾店,因此发展出特有的经济模式,是双溪地区特有的人文风景。在地农家自产的有机蔬果或新鲜土鸡蛋非常抢手,请勿错过,以免向隅。
【泰平农夫市集服务资讯】
1.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泰平里溪尾寮45号 寿山宫牌楼下
2. 服务时间︰蔬食贩售:每周六日及国定假日上午 9 时至中午 12 时
3. 交通资讯︰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约30分钟,於寿山宫站下车即可抵达。
4. 团体服务︰团体5人以上(含)欲前往泰平柑脚地区,可事先与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联系,农场提供专车接驳服务与导览解说,相关费用请洽农场谘询(02-2493-4016)。

虎豹潭古道︰享受潭光水色、野餐
「虎豹潭」是北势溪北支流源头,由於潭边两座山丘形似猛虎与云豹,故称虎豹潭,名列双溪八景之一。此地拥有砂岩和页岩雕塑的「壶穴」地形,只见溪床上的石头一一被淘洗出形状不一的图案,实是有趣。

沿着溪岸步道,可一窥先民垦拓的痕迹,溪边森林不少瘦长的长枝竹,是农家编织竹篮的材料,途经1904年建造的土地公庙,以及许多古朴的石造拱桥,平静碧绿的深潭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透过自然观察,拼凑出早期生活的鲜明图像,至北势溪与泰平溪交会处,有一巨大的溪床石磐,彷佛天然的滑水道,不禁想让双脚感受溪水的清凉畅快。

【达人带路】
若想要纪录与捕捉虎豹潭最美的时刻,在午後至四点前,由於周遭林相茂密,大约中午过後阳光洒进树林,斜照的光线更有呈现立体感与优美的层次!秋天来此还可欣赏满山遍谷的芒花喔!
【虎豹潭与虎豹潭古道服务资讯】
1.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双泰产业道路虎豹潭
2. 服务时间︰全年开放
3. 交通资讯︰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约30分钟,於虎豹潭站下车即可抵达。
4. 团体服务︰团体5人以上(含)欲前往泰平柑脚地区,可事先与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联系,农场提供专车接驳服务与导览解说,相关费用请洽农场谘询(02-2493-4016)。
5.注意事项:
※虎豹潭下雨过後岩石会十分湿滑,所以在行走时务必要特别小心。
※戏水时检视环境周遭状况,远离深潭与急流处。
※湖泊溪流落差变化大,戏水请格外小心。
※不要落单,随时注意同伴状况位置。
※注意气象报告,现场气候不佳不要戏水。

相关照片

下一则
淡兰古道:手作步道、纪录片、书籍
淡兰古道,是清代往来台北盆地与兰阳平原的重要山径,在台铁宜兰线通车前肩负两地间的交通重担。淡兰古道并非仅仅是条串连淡水厅与噶玛兰厅之间的「线」,200多年来,雪山山脉尾棱乘载了原住民的猎径、汉人拓垦者的足迹、贸易商贾的据点、军队巡视的行伍等无价的历史记忆,无数先民们在这数十条绵密错纵的山径穿梭,淡兰古道可谓是见证了北北基宜的发展史,是属於台湾的朝圣之路,如今已被指定为「国家级绿色步道」。2015、16年-「重现淡兰百年山径」铁路、高速公路出现後,整个世界都发生了重大的交通变革,淡兰古道原有的交通功能被取代,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但百年来它仍静静存在於北宜之间的山区内。自2015、16年起,台湾千里步道协会,与北北基宜跨县市共同合作「重现淡兰百年山径计画」,藉由梳理文献、图资、访谈等资讯,获得初步定线背景,并配合历史、文史地景、游憩系统、安全等考量,规划出今日有系统的淡兰山径路线,并以双扇蕨作为识别标志,打造淡兰古道的品牌。结合公、私资源,官民合作以手作步道的工法逐步修复古道,手作步道的理念是不依赖重机具与工程包商,而是以简单工具、就地取材的方式,透过志工参与,集众人之力修复步道,使步道持续融入现有地景、忠於原有文化路径之精神,历经数年努力,再现渊远流长的百年淡兰古道。2018年-《淡兰古道三部曲》为推广淡兰古道的生态与人文,新北市观光旅游局与享誉国际的萧青阳导演合作,走遍淡兰古道北、中、南路段,推出《淡兰古道三部曲》,由「功夫之道」、「先民之道」到「养生之道」,萧青阳导演在百年山径中,安排传统戏曲乐师现场演奏,并录下虫鸣、鸟叫与溪水等大自然的声音,呈现古道上多面向的生命力。《淡兰古道三部曲》於2021年荣获第14届「葡萄牙国际观光电影节」(ART & TUR - International Tourism Film Festival)运动与休闲类宣传片首奖。2023年,为《淡兰古道三部曲》所制作的原声专辑Beginningless Beginning,更勇夺得第65届葛莱美奖(Grammy Awards)最佳唱片包装奖,让淡兰古道跃上国际舞台。2019 年-《淡兰古道-北路》淡兰古道第一本旅游书《淡兰古道-北路》,延揽最熟悉淡兰古道的台湾千里步道协会、文史工作者及登山专家,在历经18个月的企划编撰後推出,介绍北路途中的人文历史、小镇故事、动植物生态以及推荐路线,充满质感的编排使新书一上架深受好评,至今已至五刷,不少旅人都是带着本书,一步一脚印地体验淡兰古道北路的沿途种种,谱出属於自己的古道故事。2020年-淡兰古道主题网借助智慧科技开发淡兰古道主题网,首创UI/UX山径互动地图,梳理淡兰古道绵密交错的山径,从使用者的角度设计,将行前准备、行程规划、GPX、交通、天气及休憩等资讯进行介接与整合,轻松掌握各类登山资讯,全方位探索淡兰古道丰富的历史人文及自然生态。2022年-《淡兰古道-百年里山的长路慢行》在广受好评的《淡兰古道-北路》後,新北市观光旅游局再度携手多位淡兰达人推出《淡兰古道-百年里山的长路慢行》,书写淡兰古道北、中、南路各路旅途见闻、探访淡兰古道中22处在地职人与店家故事,囊括实用的全路健行指南及精美相片,并由金鼎奖画师,在亲自走完淡兰全线後所绘制出精美拉页地图,亦收录了淡兰古道从定线至品牌形塑背後的故事,期许一同走向下一个百年。新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推广淡兰古道至今,以让淡兰古道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长距离步道,在网路、影片、书籍的行销宣传之外,也与许多民间组织合作,举办了如手作步道工作坊、登山讲座、国家绿道导览员培训等,让这条百年山径,再次因人们的交流与造访,延续繁盛下去。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