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二日游】萤光漫漫,看见里山平林

定位点
蕨类植物区
备好行囊,认识黑暗中的光魔法师,静谧的夜色平林,点点闪烁;早上漫步在林间小径,寻找台湾蓝鹊美丽的身影,走访秘境,开启美好旅程。

第一日
入住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农事体验与蝶影寻踪(2.5小时)→DIY田园好食(1.5小时)→车程5分→双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头、东和戏院遗址(走读约1.5小时)→车程5分→双溪平林休闲农场︰DIY小天灯、萤火虫栖地导览浪漫萤光(2.5小时)

第二日
平林休闲农场→农场芬多精︰认识台湾原生种(1.5小时)→车程30分→走入泰平,探访百年石头屋与水梯田(1小时)→车程5分→寿山宫假日农夫市集︰草仔粿、季节时蔬(1.5小时)→步行10分→虎豹潭野餐(1.5小时)→虎豹潭古道︰享受潭光水色(2.5小时)→车程5分→支持里山微经济︰诚实冰箱、良心菜摊(0.5小时)

入住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农事体验与蝶影寻踪
农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栖地,吸引近70种的蝴蝶栖息,其中在台湾栖息的13种斑蝶,都可以在农场内一见芳踪。每年6月~10月适合全家大小与蝶共舞,阳光下飞舞的紫斑蝶,蝶翼闪闪发紫;琉球青斑蝶,细细观察斑纹像流动的星斑十分梦幻。但随着气候变迁与环境改变,蝴蝶也面临到生存的难题,快来农场认识蝴蝶生长的栖地同时学习如何保护我们珍贵的蝴蝶家族。

多雨的双溪气候环境则适合山药生长,通常选在年初时播种,9月开始收成,栽种期约7~8个月,每年9月~12月,农场与当地小农职人合作,设计农事体验的行程,预约拔山药与地瓜活动,亲手下田挖土拔山药喔!自然耕种的山药,味道清爽,营养价值极高。农场的野姜花与山药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错过的在地美味,等你来尝鲜。

平林农场︰DIY小天灯、萤火虫栖地导览、享受浪漫萤光
「你是昼伏夜出的魔法师,春末夏初的时节,你骤然出现,山谷中遍布你的身影,我像被迷惑般,久久不能动弹,只因你光的魔法令人炫目」
早期农村日出而落、日落而息,夜晚的田埂与溪涧常可见萤火虫闪烁,但随着环境的开发与变迁,水源遭受污染,栖地被破坏,萤火虫逐渐消失在生活的周遭。每年4~5月是农场的萤火虫季节,农场常见的2种萤火虫:陆生的红胸黑翅萤,主要生长於山区道路两旁的丛林中、上层;水生的黄缘萤则栖息於水耕作物周围缓流水域(水田、灌溉沟渠)。由农场老师带领从认识栖地开始,造访萤火虫生活的家园,夜晚则提着自制小灯笼,跟着老师的脚步寻找光魔法师的踪影,了解与自然和谐共存,保护物种的重要性。
 
萤火虫栖地导览
萤火虫栖地导览
萤火虫栖地导览
农场芬多精︰认识台湾原生种
有趣的植物名称,常常让民众会心一笑,台湾油点草的花期约在每年9月到11月,有机会欢迎一赏芳泽。漫步在蕨类植物区,和台湾桫椤打声招呼,它一袭长裙拖地,优雅地站在步道旁,静静地迎接每位来访的游客,正中央总伸出一个问号的小拳头,这个小拳头还毛茸茸的,玩个剪刀石头布,你必胜无疑。

走入泰平,探访百年石头屋与水梯田
「小桥、流水、人家,遗世独立的桃花源,保存在翡翠水库最上游,它曾是双溪重要中继站与交通要道,因水源特定区的严格限制,逐渐没落;如今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社区已渐露发展曙光...

泰平里居民以务农为主,栉比鳞次的水梯田沿着地形孕育而生,一栋栋百年的石头古厝座落其中,是典型的里山生活环境。经历时代更迭,曾经丰饶富庶的土地,却因气候变迁与人口外流,造成当地田地逐渐荒废,梯田生态与功能逐渐丧失,山坡地保水能力逐渐下降,为了回复生机,当地启动复育计画,经过努力与实践,恢复水梯田原有的生态与样貌。
泰平在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剧烈变迁下,秉持先民勤奋不懈的精神,挽救人与土地失衡的关系,藉由生态复育保存环境与文化独特的存在价值,找到可以持续维护生态友善循环的模式,实践里山精神。

当地保留着古朴的土地公庙与石头屋,石材是就地取材的溪石,历经百年风霜依然稳固,连撑起屋顶的传统大木结构,也保存良好。「庄头庄尾土地公」的文化地景随处可见,问问当地耆老,小小的泰平里有几座土地公庙呢?又有什麽精彩故事等你发掘?

【达人带路】
泰平里境内有一座已废校的泰平国小,近年来有共学团进驻,在亲子家庭共同努力下修复,使校舍重新恢复了热闹的气氛,来到此处,寻找看看隐藏在学校後面的崩山坑古道,是当地耆老童年时期往返柑脚的上学路,同时也是婚嫁时轿辇必经之路,是淡兰百年山径的重要路段之一。
【泰平水梯田服务资讯】
1. 交通资讯︰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约30分钟,於泰平里3邻下车即可抵达。
2. 团体服务︰团体5人以上(含)欲前往泰平柑脚地区,可事先与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联系,农场提供专车接驳服务及导览解说,相关费用请洽农场谘询(02-2493-4016)。

寿山宫假日农夫市集︰草仔粿、季节时蔬
「这里的阿公、阿嬷都非常勤俭,年轻人也只有假日才会回来,日常种植的蔬果,来到市集和游客分享,吃当季食在地又可随手做环保~」
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说,为了活络社区经济,协会打造一个平台与管道,在社区信仰中心寿山宫前,定期举办假日农夫市集。当地属於散居的聚落形式,藉此也鼓励阿公阿嬷走出家门,亲自将自家作物整理包装,和当地登山客与游客互相交流,分享友善耕作与爱护环境的理念。

小小的摊位上有各种友善耕种的蔬果,还有阿妈们手工制作的各种点心,例如:黄瓜、草仔粿、仙草茶,欢迎驻足和阿公、阿嬷聊天,品尝就地取材烹调的料理,欢迎以行动支持在地的里山经济,让人与环境形成善的循环。

【达人带路】
在双溪往返泰平的道路上,曾注意到路边有着无人看管的摊贩吗?当地人称为「诚实冰箱」或「良心菜摊」,原来是农人年事已高,也要忙农事,不可能整天顾店,因此发展出特有的经济模式,是双溪地区特有的人文风景。在地农家自产的有机蔬果或新鲜土鸡蛋非常抢手,请勿错过,以免向隅。
【泰平农夫市集服务资讯】
1.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泰平里溪尾寮45号 寿山宫牌楼下
2. 服务时间︰蔬食贩售:每周六日及国定假日上午 9 时至中午 12 时
3. 交通资讯︰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约30分钟,於寿山宫站下车即可抵达。
4. 团体服务︰团体5人以上(含)欲前往泰平柑脚地区,可事先与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联系,农场提供专车接驳服务与导览解说,相关费用请洽农场谘询(02-2493-4016)。

虎豹潭古道︰享受潭光水色、野餐
「虎豹潭」是北势溪北支流源头,由於潭边两座山丘形似猛虎与云豹,故称虎豹潭,名列双溪八景之一。此地拥有砂岩和页岩雕塑的「壶穴」地形,只见溪床上的石头一一被淘洗出形状不一的图案,实是有趣。

沿着溪岸步道,可一窥先民垦拓的痕迹,溪边森林不少瘦长的长枝竹,是农家编织竹篮的材料,途经1904年建造的土地公庙,以及许多古朴的石造拱桥,平静碧绿的深潭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透过自然观察,拼凑出早期生活的鲜明图像,至北势溪与泰平溪交会处,有一巨大的溪床石磐,彷佛天然的滑水道,不禁想让双脚感受溪水的清凉畅快。

【达人带路】
若想要纪录与捕捉虎豹潭最美的时刻,在午後至四点前,由於周遭林相茂密,大约中午过後阳光洒进树林,斜照的光线更有呈现立体感与优美的层次!秋天来此还可欣赏满山遍谷的芒花喔!
【虎豹潭与虎豹潭古道服务资讯】
1.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双泰产业道路虎豹潭
2. 服务时间︰全年开放
3. 交通资讯︰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约30分钟,於虎豹潭站下车即可抵达。
4. 团体服务︰团体5人以上(含)欲前往泰平柑脚地区,可事先与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联系,农场提供专车接驳服务与导览解说,相关费用请洽农场谘询(02-2493-4016)。
5.注意事项:
※虎豹潭下雨过後岩石会十分湿滑,所以在行走时务必要特别小心。
※戏水时检视环境周遭状况,远离深潭与急流处。
※湖泊溪流落差变化大,戏水请格外小心。
※不要落单,随时注意同伴状况位置。
※注意气象报告,现场气候不佳不要戏水。

相关照片

上一则
北海岸夜里的萤光-金山蹦火仔
金山区近海的夜晚,漆黑的海面上,除了远方小卷船4000瓦的白色集鱼灯外,仅剩浪涛声与台2线上零星的车流声。突如其来的一声「蹦!」,闪耀的火炬照亮寂静的海面,趋光的小鱼们纷纷自海中跃出,这夏季限定的独特的景色,来自金山磺港渔港独有的传统渔法-「金山蹦火仔」,是台湾最璀璨的传统渔法。金山蹦火仔在金山本地又俗称「桸仔船」,渔船在夜晚出航,火长站在船艏以火炬吸引青鳞鱼等具趋光性的鱼种跃出水面,再以叉手网捕捞,是金山行之百年的传统渔法,在2015年登录为新北市文化资产。全盛时期曾经有多达40余艘磺火船在北海岸海域作业,但2016年德祥台北货轮在石门搁浅,外泄的油污造成北海岸生态浩劫;2017年6月的水灾使金山海水淡化,二度重创此地的海洋生态,使青鳞鱼群离开金山,蹦火仔船一度仅剩下1艘-富吉268号仍在经营。所幸在坚持数年後,近两年已有部分青鳞鱼族群回到金山沿海,蹦火仔船也转型为观光体验活动,在每年五月至九月的蹦火仔季节,结合渔村导览活动与海钓,将传统渔法的美丽继续传承下去。蹦火仔船使用的是平底平头船,航速不高但有转弯快、机动性高的特色,蹦火仔船由船长、火长等4-8位人员操作,以船艏的鱼探机搜索鱼群,再由火长以探照灯辨识鱼种,确认後以火炬吸引趋光性的青鳞鱼、苦蚵仔等鱼跳出水面。青鳞鱼又称台南小沙丁鱼,加工後作为鱼饵或石斑鱼的饲料使用,渔况好时,一艘蹦火仔船可捕捞超过800篓的青鳞鱼呢。蹦火仔船最早使用的是竹制火炬,在日本时代引入电石後,改用以电石为主的点火系统,将水注入电石桶後产生乙炔气体,经滤气筒後点燃火炬,点火瞬间会产生「蹦」声,成为今日蹦火仔船名称的由来。自磺港渔港搭乘游艇出港,品嚐小卷米粉时同步欣赏金山八景之一-「竹峰吐雾」。在海上欣赏金山优美的海岸线,入夜後近距离观赏炫目的金山蹦火仔。游艇驶出磺港渔港,映入眼帘的是深入海中的金山岬,以及金山最着名的地标-烛台双屿,还能远眺野柳风景区,饱览金山海岸线的风光。等待金山蹦火仔的时间,拿起钓竿体验海钓的乐趣。蹦火仔船在跳石海岸与野柳之间的海域,在夜里以鱼探机跟探照灯不断搜索青鳞鱼群,为了不影响蹦火仔船找鱼群的过程,游艇开始灯火管制,熄灯後的游艇紧跟着富吉268号蹦火仔船,屏息以待鱼群跃出水面的瞬间。「蹦!」,绚烂的火炬在海面上燃起,照亮金山漆黑的大海,这世界独有的景色,无疑是一场绝美的​​​​​​视觉飨宴。「有了,有鱼了!」受火焰的刺激,青鳞鱼群们跃出水面,犹如海上的萤火虫般不断闪烁。船员们熟练地以叉手网捕获青鳞鱼,游艇上的旅客也爆以如雷着掌声庆贺。火长帅气地挥手向大众致意,手上闪耀的火把,不仅仅是捕鱼的工具,更乘载着延续传统的使命感,将这金山独有的传统渔法,持续传承下去。
下一则
「进喔!」、「发喔!」 野柳神明净港文化祭
1820年某日,野柳的渔民在外海发现了一艘独自漂流的闽式帆船,登船查看竟空无一人,却在船舱内发现一尊开漳圣王的神像,以及作为建材的福杉与青斗石,议论纷纷的民众最终决议,将神明迎入渔村,并利用船上的建材搭庙供奉,名曰【保安宫】,保佑野柳渔民出海平安顺利。数十年後,从福建开出的船只在野柳外海触礁沉没,憾事发生後保安宫开漳圣王降乩,指示渔民献祭以祈清净,使罹难者遗体不进入港内,开漳圣王进一步降乩表示要在元宵节时亲自下港巡视,野柳居民遵照神明指示,由年轻力壮的信徒在正月十五扛起神轿,跃入冰冷的海中,驱逐港内鬼怪,成为野柳神明净港的起源。「水里来,火里去」野柳神明净港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北海岸元宵节独有的活动,与平溪天灯节、盐水蜂炮等齐名,是台湾民俗类的无形文化资产。野柳神明净港共有四大仪式,包含「净海巡洋」、「渔获满舱」、「神明净港」、「神明过火」,参与的信徒必须先扛着神轿跳入水中,上岸後再奔跑过火堆,故有「水里来,火里去」之称,是万里区最具特色的文化祭仪。神明净港是野柳地区的年度盛事,整个野柳的居民、渔民共同出钱出力,共襄盛举,是凝聚地方向心力的重要活动。神明净港活动自一早就热闹展开,信徒们、主祭者们陆续进入保安宫进行祈福仪式,庙前则有野柳国小的醒狮团、北管乐社、神将的精湛演出,令人看的目不转睛,相机快门声此起彼落。庙方将8顶神轿扛至保安宫前,细心照料神像後,将鞭炮串挂上神轿,扛轿勇士晃着点燃鞭炮的神轿前行,一时间,鞭炮声响彻云霄,穿透阴雨密布的天空直达天厅。净海巡洋领航船在众人的祝福下启航,拉开净海巡洋的序幕,渔港内10多艘渔船在冲天炮声中依序跟着领航船冲出野柳渔港,将近一小时的净海巡洋仪式,所有船只都会完整绕行野柳渔港三圈,祈求渔获满舱、出入平安。渔获满舱净海巡洋後,渔船返回保安宫前,打开船舱将满载的渔获吊至卡车上,代表今年每一趟出航都能收获满满,随後由市长主持慈善渔货拍卖大会,竞标的场面热闹无比。神明净港 「进喔!」、「发喔!」,在众人大声吆喝中,众所瞩目的神明净港在保安宫前开始了,野柳的勇士们扛着开漳圣王、妈祖、周仓将军、土地公等八顶神轿,在民众激情的欢呼下,向前冲刺跳入寒风下的渔港中,重现百年前开漳圣王下港巡视的场景,藉此仪式扫除野柳渔港内的孤魂野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神明净港近年来也顺应时代变迁,开放各地民众一同参与跳海活动,并举办造型评选比赛。在神轿入港後,开放百个跳海名额让民众共襄盛举,2024适逢龙年,许多参与者穿起了龙年风的服装,庆祝龙年到来并祈求来年平安顺遂。神明过火 扛轿勇士们在跳入港口後,须带着神轿泳渡野柳港,上岸後等待神明指示准备过火,时辰一到,「进喔!」、「发喔!」,吆喝声再次响彻野柳,勇士们扛起神轿赤脚踏过撒上盐与米的火堆,净化身上的晦气,三巡之後,圆满完成水里来、火里去的完整仪式。在北管乐社的带领下,众神绕境渔村,庇佑野柳,神明净港文化祭,源於百年前漂流在海上的神秘的无人船,船上的开漳圣王被野柳渔民迎上岸後,在一场船难後降乩亲自下港巡视,守护野柳渔港的平安,野柳居民们也将这份心意代代传承至今,使神明净港不仅是元宵节的特色活动,更是野柳居民跨世代的共同记忆。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