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阳光踏青首选」新北河滨好游趣

定位点
规划完整的环状自行车道以及广大的草皮
新北市有许多兼具景观拍照、亲子玩乐、运动健身、休憩野餐的多功能公园,可以满足有不同出游需求的游客及家庭;只要用铜板价乘坐大众运输就能轻松抵达,若干公园内还会举办精彩的国际比赛及艺文活动,很适合跟亲爱的家人朋友一起前往共度悠闲的午後时光。
★私房推荐景点:
【石门】风筝公园
【新庄】运动公园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三重】新北大都会公园
【树林】鹿角溪公园
【板桥】435艺文特区
【八里】文化公园
【中和】恐龙园区

◭【石门】风筝公园
地址:新北市石门区老梅社区老梅溪旁
 
【石门】风筝公园
【石门】风筝公园
【石门】风筝公园
【石门】风筝公园
【石门】风筝公园
【石门】风筝公园
【石门】风筝公园
【石门】风筝公园
石门区有「风筝故乡」的美名,由於地形适合放风筝,所推动的风筝节因此成为石门区的特色,每年都能看到许多国内外五花八门的风筝翱翔天际,极具特色!「石门风筝公园」占地约6公顷,是东南亚地区目前最符合放风筝与国际竞赛的场地,这里的「富贵角风艺术营区」还有开设风筝彩绘DIY的课程,亲子家庭或一般游客可体验做好风筝後直接在老梅沙滩施放的趣味体验;此外,享誉全台的「老梅绿石槽」也在邻近之处,通常出现在3月中旬到5月上旬,期间整个海岸沟槽上会附满海藻,形成一条又一条的「绿石槽」,将整个海岸染成鲜绿的春天色彩,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及游客来此驻足观赏。

Tips▲: 「国际风筝节」每年都在9月下旬举办,可以看到国内外风筝好手前来展示比赛作品,琳琅满目,非常精采!

◭【新庄】运动公园
地址:新北市新庄区和兴街66号
 
【新庄】运动公园
【新庄】运动公园
【新庄】运动公园
【新庄】运动公园
【新庄】运动公园
【新庄】运动公园
【新庄】运动公园
「新庄运动公园」被誉为新北市的中央公园,占地约22公顷,包含棒球场、体育馆、田径场、国民运动中心(屋顶有模拟成小山丘的室外绿色步道,可浏览整个园区)、拍照起来美轮美奂的景观钟楼与湖泊、好玩又免费的儿童游乐区、以及可放风筝与不定时举办各式艺文活动的大片阳光草坪等;棒球场附设的「棒球展示馆」陈列许多台湾棒球发展的珍贵文物与照片,如中华红叶少棒队、旅日棒球名人王贞治等。适合全家大小度过惬意的休闲时光。

Tips▲: 「新庄运动公园」坐拥大片阳光草坪,且设有好玩又免费的儿童游戏区,假日常可见亲子家庭来此野餐、放风筝,此外草坪上不定时会举办艺文活动,适合全家人一同前往。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地址:新北市新店区安业路47巷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新店】阳光运动公园
位於碧潭左岸的「阳光运动公园」占地约20公顷,是一处很受亲子家庭喜爱的河滨运动公园。园区内主要运动设施有自行车道(设有脚踏车出租处)、沙滩排球场(後来演变为大型戏沙池,可自带挖沙工具前往玩耍,附冲洗区)、国际级直排轮竞速场、四百公尺红土跑道、越野自行车竞技场、儿童游戏区、成人体健区等。此地是都会区中难得可让亲子悠闲共游、一起骑自行车的好去处。园区内还建有生态池,可坐在池畔绿地旁野餐休憩,渡过一个宁静的下午时光;公园从捷运「小碧潭站」步行至中安便桥後即可抵达。

▲Tips: 「阳光运动公园」有大片草皮、儿童游戏场、大型戏沙池(沙滩排球场)、国际级直排轮竞速场等设施,很适合亲子假日来此共游、或租自行车一起骑乘,天气炎热时请做好防晒与补充水分。

◭【三重】新北大都会公园
地址:新北市三重区疏洪东路一段859号
 
【三重】新北大都会公园
【三重】新北大都会公园
【三重】新北大都会公园
【三重】新北大都会公园
【三重】新北大都会公园
「新北大都会公园」是一座占地700甲的城市公园。有长达24公里的环状自行车步道、68座多功能运动场地、7座自然生态景观公园,横跨五股、芦洲、三重等地。这里不仅有广大草皮可跑跳野餐,还有美丽花海(特定季节),以及亲子家庭最喜爱的儿童游乐设施如沙坑、荡秋千、体健设施等。公园周边有广大的草皮、微风、鸟群、彩绘阶梯、浪漫的幸福艺术装置品,以及自然的河岸景观,每到假日都有许多人选择到这享受悠闲的周末生活。如果意犹未尽,还可顺游至三重邻近的「鸭鸭地景艺术公园」跟两块超大又植满花草的鸭鸭图腾拍照、玩鸭鸭迷宫、一起骑单车等;再到板桥的「江翠砾间水岸公园」,在20万株花草打造的蝴蝶地景公园中散步赏花。

Tips: 机场捷运通车後,只要坐至「三重站」,再从A2出口出来便可直接连至大台北都会公园,交通非常方便!

◭【树林】鹿角溪公园
地址:新北市树林区中洲街51巷
 
【树林】鹿角溪公园
【树林】鹿角溪公园
【树林】鹿角溪公园
【树林】鹿角溪公园
【树林】鹿角溪公园
【树林】鹿角溪公园
【树林】鹿角溪公园
「鹿角溪公园」在2017年下旬正式启用,新建了铺有大片人工草皮的儿童游戏场,设有连身障孩子也能玩共融式游具「鸟巢秋千」、两座不同滑道宽度的磨石子溜滑梯、绳索攀爬设施、小型攀岩墙,以及超受欢迎的大片沙坑(附清洗区);由於此地属於社区公园,范围不大,建议可顺游至附近的百年山佳火车站、铁道地景公园等景点拍拍逛逛。

Tips▲: 「鹿角溪公园」里的大沙坑没有另设遮阳设施,请记得做好防晒或等下午16:00後太阳变小再去玩;此外,请特别留意在人工草皮上是禁止脱鞋的喔!

◭【板桥】435艺文特区
地址:新北市板桥区中正路435号
 
【板桥】435艺文特区
【板桥】435艺文特区
【板桥】435艺文特区
【板桥】435艺文特区
【板桥】435艺文特区
【板桥】435艺文特区
【板桥】435艺文特区
【板桥】435艺文特区
「板桥435艺文特区」是一个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公共空间,主打「亲子艺术乐园」与「艺术家梦想基地」两大主轴,园区设有7间展馆,并规划了一系列的课程与展览,是可以玩一整天的免费游乐场。从门口的大白沙池就获得广大亲子家庭的青睐;「湿地故事馆」提供湿地生态的展览与解说;「台湾玩具博物馆」则展出古今中外将近三千余件珍稀玩具、数百种以上的童玩、益智、庙会游戏区,除了动手、动脑还能玩多种户外玩具与游戏;如果喜爱看展览,目前艺文特区有数十位艺术家进驻,包含表演艺术、当代视觉艺术、立体雕塑、设计、音乐等多元类型。

▲Tips: 「板桥435艺文特区」入口处的中正纪念堂充满欧式新古典主义,是摄影爱好者的热门取景点;游客可在捷运板桥站2号出口至板桥公车站转乘公车在「板桥国中,板桥435艺文特区」下车,再租台YouBike顺游「新月桥」赏辽阔河景及「新庄庙街」品嚐美食等。

◭【八里】文化公园
地址:新北市八里区博物馆路与忠孝路口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
「八里文化公园」有超大片绿茵草皮,是小孩追逐嬉戏的好去处,再加上11只爆萌可爱的「米飞兔」造景,以及用「全台唯一泡泡屋露营」为号召的超人气露营区,已成为许多亲子家庭超夯的假日报到景点!此外,由於公园占地辽阔,没有多余屏障物,也能看到有不少游客来这里悠闲骑自行车,邻近还能顺游展示珍贵史前遗迹的「十三行博物馆」,在馆内的时光空桥从透明玻璃俯瞰体验刺激感、鲸背沙丘观海远眺美景;晚上再入住风靡全台的「泡泡帐篷」,在顶盖透明的帐篷全家一起躺着看星星。每间泡泡帐篷内都附有空调、电视、冰箱、双人沙发床等,预约非常热门,建议入住前几个月就要提早预订。

Tips▲: 「八里文化公园」露营区的泡泡帐篷非常热门,建议前几个月提早预订。(拨打电话02-26193030或使用「爱露营APP」)

◭【中和】恐龙园区
地址:新北市中和区华中桥正下方
 
【中和】恐龙园区
【中和】恐龙园区
【中和】恐龙园区
【中和】恐龙园区
【中和】恐龙园区
【中和】恐龙园区
假日带孩子走一趟充满冒险的恐龙主题公园半日游吧!位在华中桥下的恐龙公园在2017年12月新增了电塔彩绘(霸王龙爬上电塔)、小人儿喜爱的恐龙脚印沙坑(一旁还有脚印造型冲洗区)等设施,加上原有的3D恐龙彩绘墙(可与墙上恐龙进行各式趣味互动拍照),Q版缤纷彩色小恐龙与巨大恐龙造景等,整个园区越来越丰富有趣!

Tips▲: 若想自行开车前往「恐龙园区」,可将车停在「仁爱公园」再经由「永和横移门」抵达,走路约10分钟。

相关照片

上一则
【二日游】双溪‧农Stay
远离都市丛林,感受自然的呼吸与频率;走入淡兰,探探前人往事,和里山农人聊聊天,看见满是皱纹的笑容背後是知足与安乐第一日入住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农事体验与童玩DIY(3小时)→车程5分→茶花庄与庄贡生古厝︰建筑巡礼、山茶花种植(1.5小时)→车程5分→双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头、东和戏院遗址(走读约1.5小时)→晚餐︰在地老街寻好味(1小时)→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夜观活动(1.5小时)第二日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车程30分→淡兰山径健行︰中坑古道(往返4小时)→车程5分→柑脚驿站歇歇脚,喝咖啡(1小时)→车程30分→双溪平林休闲农场:午餐(1.5小时)→车程5分→双溪老街购买伴手礼(1小时) 来到古早童玩设施区,早期我们的生活是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任何资源都需要好好珍惜,连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利用竹子、稻草、芒草、铁罐,就能变化出各式各样的童玩。农场精心重现复古童玩,游客可现场直接体验,重温台湾早期的童年趣味。古早童玩除了提供娱乐外,也蕴含着训练肢体协调、专注力、惜物爱物、珍惜有限资源的寓意。受欢迎的勾铁环游戏,手持长柄铁钩勾住铁环,在地上滚着前进,需要有高度注意力,一不小心铁环与铁钩就分离。「你注意到导览老师手上栩栩如生的蚱蜢了吗?」现场报名农场草编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农场种植的芒草,顺应植物的纹理,观察蚱蜢的特徵,在老师一步步教学下,左穿右押,活灵活现的蚱蜢就在指尖中完成;或者跟着老师拿一片叶子,与农场的蝉叫声和鸣,吹出独一无二的自然交响乐,原来,农场处处都是宝。 隐身在双溪三忠庙後的长安老街有座见证历史兴衰的中药老舖-林益和堂,显眼的屋身有红砖面与白色横带作为装饰,保留闽南街屋的亭仔脚空间,二楼有外凸的小窗台,墙面有花鸟图案装饰,为日据时代台湾所流行的西洋建筑样式,兼顾实用与美观,仔细观察,楼面有镶嵌候鸟南迁及象徵富贵的牡丹花瓦砖是少数保存完整的古蹟。早期双溪矿业发达时,街区有许多矿工居住,林益和堂担负起矿工与居民健康的重任,提供服务与高品质的药品,深受肯定。时代变迁下,林益和堂传承了在地经验与常民文化的智慧,唤起双溪游子对乡土的认同感,以友善和永续环境的互动,展现在地文化自信,秉持环境伦理的原则,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环境。【达人带路】红砖面的白色横带,是否似曾相识?此建筑风个又别称为「辰野式」,在日本建筑现代化的历程中,辰野金吾运用砖石混构手法的作品最为着名,并因其广泛的影响力及其後辈的继承,对台湾近代建筑风貌产生深远影响。如森山松之助设计的台南邮便局、总督府专卖局作品,皆可见到红白相间带饰被大量运用。【林益和堂中药店服务资讯】1. 联络电话︰02- 2493-13332.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长安街3号3. 服务时间︰周三~周六 09:00-21:00 / 周日 09:00-20:00 / (周一、二公休)双溪地区遍布淡兰古道路网,淡兰古道依空间分布及功能特质,可区分为具有官方性质的「北路」、主要为民间拓垦的「中路」,以及因茶贩商贾往来而开辟的「南路」,各有其历史定位,位於双溪的中坑古道为中路山径系统之一。先民将河岸谷地辟建为层层梯田,废耕後形成绿草如茵的梯田草原,幽静山谷,绿草芬芳,清溪潺潺,水牛漫步其中,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宛若世外桃源。沿途有珍稀的蕨类活化石-双扇蕨为你引路,长於浅薄岩壁成群蔓生,是淡兰古道路网的识别标志。为维护中坑古道的历史风貌与自然环境,新北市政府秉持「复旧如旧」的原则,以手作步道的方式与理念,进行古道修复,低度干扰,落实对环境与栖地友善的行动。步道上利用石块堆砌而成的石砌拱桥,是以传统工法建筑再造,是古道的重要地标,记得打卡留念喔!【达人带路】仔细观察沿途路径,步道有用石块堆砌而成的渠道你知道是为什麽吗?因为双溪山区长年多雨,土地泥泞,为了导引雨水,避免过多的雨水漫流步道,造成步道舖面与泥沙流失,以石块排列出水路,让水可以顺利排出,除了延续步道的寿命也提升行走的舒适度。【双溪中坑古道服务资讯】1. 团体服务︰团体5人以上(含)欲体验淡兰中坑古道健行,可事先与双溪平林休闲农场联系,农场提供专车接驳与步道导览解说服务,相关费用请洽农场谘询(02-2493-4016)。2. 路程时间︰海拔高度160~597公尺,全程路程约4小时。3. 注意事项︰※ 建议结伴同行,并找合适领队或连系双溪平林农场,提供导览解说专业服务。※ 应视个人身体条件,调整健行行程,切勿勉强,若有身体不适,应告知领队。※ 淡兰古道多为原始山径,步道湿滑,请一定要穿着防滑的登山鞋/雨鞋,以及携带登山杖。※ 山区气候多变,请记得携带雨衣与行动粮。※ 若天气寒冷,请穿着保暖衣物(建议洋葱式穿法)。4. 交通资讯︰【大众运输 - 双溪中坑古道】公车780:自双溪火车站搭乘,於下坑口站下车。下车後依盘山坑指标前行,过小桥再依「长源村6邻」指标右转,即可抵达中坑桥(约步行0.85公里)。公车781:自双溪火车站搭乘,於长源站下车。下车後循双柑公路,依盘山坑指标前行,经下坑口过小桥再依「长源村6邻」指标右转,即可抵达中坑桥(约步行1.9 公里)。公车F812:自双溪火车站搭乘,於外柑活动中心站下车。下车後循双柑公路,依盘山坑指标前行,经下坑口过小桥再依「长源村6邻」指标右转,即可抵达中坑桥(约步行2.6 公里)。【自行开车 - 中坑桥】1.国道1号→八堵交流道→台2丙→双平产业道路(北38)→双柑公路(北42)→下坑口(北42线约27.5K)→「长源村6邻」指标右转→中坑桥2.国道5号→石碇交流道→106县道→台2丙→双平产业道路(北38)→双柑公路(北42)→下坑→「长源村6邻」指标左转→中坑桥
下一则
【半日游】慢友双溪,老街散策
偷得半日的悠闲,步入旧时光,动手做童玩,在百年石头屋上抚摸双溪的纹理半日游双溪平林休闲农场︰怀旧体验与童玩DIY(2.5小时)→车程5分→双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头、东和戏院遗址(走读约1.5小时)双溪源於牡丹溪、平林溪,主流於渡船头汇流而成双溪河,早期人们称之「顶双溪」。昔日为淡兰古道物产集散的重要中继点。优美的百年貂山诗词,轻轻点缀出双溪的四季流转与风光明媚,历经采矿盛期与时代更迭,目前仍保有旧时农村纯朴文化与丰富的自然生态。平林休闲农场顺应自然,在得天独厚的双溪山脚下,源於对家乡的眷恋,为地球保留一片净土的理念下孕育而生,保存天然资源与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展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成果。农场邻近双溪火车站,海拔高度约50~80公尺,适合亲子旅游、露营、登山,邀请你以文化与自然为师,认识环境守护的价值。从恬静的双溪火车站出站,站前叫卖的农人、当天现采的蔬菜水果,彷如回到数十年前的农业社会。距离车站5分钟的车程,双溪平林休闲农场保留了50年代农村的纯朴样貌,重现早期农人生活的点滴。随处可见的台湾水牛塑像,象徵着先民刻苦勤劳、朴实敦厚的水牛精神;俯拾即是的古早童玩,让人抛开束缚忘却烦忧,重回小时候的感动;龙骨水车重现,认识早期农民引水灌溉的智慧与辛苦;野姜花开,食在当令,品尝就地取材烹调的农村古早味。景观、人文、生态重现台湾农村风貌,在环境中学习与探索,透过保存下来的珍贵农具,理解当时在地与环境共生的生活方式,土角厝的泥砖与石块,记录着生活的脉络,真切感受土地的温度,学习尊重自然,并在人与土地的交流间,找到生命的价值。眷恋古味,水牛精神走入农场处处可见水牛的雕塑,水牛在台湾的经济开拓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农场内姿态各异的台湾水牛,或坐或站,颜色各异,每只水牛的型态都不同,「我喜欢牛的刻苦与任劳任怨,他最能代表农村精神」农场主人说,早期生活不易,牛只是农家春耕、夏耘不可或缺的夥伴,农人以一条牛绳和口令,驱使牛只,在水田里一步一脚印的前进犁田,或拉动石磨、搬运货物,脚踏实地,农人与水牛共同在土地上相互依存,水牛精神体现了先民重视环境伦理,顺应而行的生活智慧,学习尊重自然万物,才能生生不息。你可以细心观察农场的台湾水牛有什麽特徵,原来台湾水牛胸前有二条白色山形条纹,其蹄大而平整,行走於水田或沼泽时较不易下陷,因此适合在水田中工作。胼手胝足,源流不息双溪农人因应山势种植水稻,栉比鳞次的水梯田因应而生,但台湾降雨集中,农业灌溉用水极不稳定,确保水源成为最重要的农事之一。早期农人使用龙骨水车,「凭藉人力与默契,利用双脚踩踏木制转轴,带动一串木制链带叶片,将沟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高处的农田中,木片之间节节相扣,形状如人的脊椎骨,故称为龙骨车」。随着时代更迭,水车已不复见,因此,农场主人请来专业老师傅重现,让人了解早期水资源取得不易,珍惜水源的重要性。童玩达人 非你莫属来到古早童玩设施区,早期的生活是就地取材、物尽其用,任何资源都需要好好珍惜,连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利用竹子、稻草、芒草、铁罐,就能变化出各式各样的童玩。农场精心重现复古童玩,游客可现场直接体验,重温台湾早期的童年趣味。古早童玩除了提供娱乐外,也蕴含着训练肢体协调、专注力、惜物爱物、珍惜有限资源的寓意。受欢迎的勾铁环游戏,手持长柄铁钩勾住铁环,在地上滚着前进,需要有高度注意力,一不小心铁环与铁钩就分离。「你注意到导览老师手上栩栩如生的蚱蜢了吗?」现场报名农场草编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农场种植的芒草,顺应植物的纹理,观察蚱蜢的特徵,在老师一步步教学下,左穿右押,活灵活现的蚱蜢就在指尖中完成;或者跟着老师拿一片叶子,与农场的蝉叫声和鸣,吹出独一无二的自然交响乐,原来,农场处处都是宝。美好食光 食当季 食在地多雨的双溪气候环境适合山药生长,通常选在年初时播种,9月开始收成,栽种期约7~8个月,每年9月~12月,农场与当地小农职人合作,设计农事体验的行程,预约拔山药与地瓜活动,亲手下田挖土拔山药喔!自然耕种的山药,味道清爽,营养价值极高。农场的野姜花与山药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错过的在地美味,等你尝鲜。 隐身在双溪三忠庙後的长安老街有座见证历史兴衰的中药老舖-林益和堂,显眼的屋身有红砖面与白色横带作为装饰,保留闽南街屋的亭仔脚空间,二楼有外凸的小窗台,墙面有花鸟图案装饰,为日据时代台湾所流行的西洋建筑样式,兼顾实用与美观,仔细观察,楼面有镶嵌候鸟南迁及象徵富贵的牡丹花瓦砖是少数保存完整的古蹟。早期双溪矿业发达时,街区有许多矿工居住,林益和堂担负起矿工与居民健康的重任,提供服务与高品质的药品,深受肯定。时代变迁下,林益和堂传承了在地经验与常民文化的智慧,唤起双溪游子对乡土的认同感,以友善和永续环境的互动,展现在地文化自信,秉持环境伦理的原则,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环境。【达人带路】红砖面的白色横带,是否似曾相识?此建筑风个又别称为「辰野式」,在日本建筑现代化的历程中,辰野金吾运用砖石混构手法的作品最为着名,并因其广泛的影响力及其後辈的继承,对台湾近代建筑风貌产生深远影响。如森山松之助设计的台南邮便局、总督府专卖局作品,皆可见到红白相间带饰被大量运用。【服务资讯】1. 联络电话︰02- 2493-13332.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长安街3号3. 服务时间︰周三~周六 09:00-21:00 / 周日 09:00-20:00 / (周一、二公休) 沿着双溪老街,斑剥的砂岩古墙与老屋纪录着曾经的兴盛,如今人口外移,盛况不再,但戏院遗址、日本红砖仍在,刻着双溪的文化纹理,等待游客细心探访。信步来到街尾的渡船头,左侧的平林溪与右侧的牡丹溪在此汇合,自清代起就是淡兰古道【清代时期淡水厅到噶玛兰厅(现今台北到宜兰)的主要交通道路】的重要关口,人来人往,大宗货物与客船全部顺双溪运到出海口旧社,换乘帆船转运各地,回程再用小型船只逆行上溯到双溪。物换星移,「土地是定着的,而人类是迁移的」环境与文化变迁在世代交替下不停上演,站在渡船头遗址上,记得用相机纪录下双溪山城曾经的繁华荣景。【达人带路】1873年马偕多次利用淡兰古道前往噶玛兰帮平地居民及山区原住民治病、拔牙,而「顶双溪」〈今之双溪〉是当年马偕的必经之处。虽然经历各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纹理的相互堆叠覆盖,140多年前马偕的行迹多半已不复见,你知道哪里还留有当年的蛛丝马迹吗?来一趟双溪,感受马偕博士那「宁愿烧尽,不愿锈坏」的信念与勇气。【服务资讯】1. 地址︰新北市双溪区泰昌街2. 服务时间︰全年开放如何到双溪搭乘公车前,建议上大台北公车资讯系统https://ebus.gov.taipei/ 确认公车班次与时间等资讯。1. 前往到柑脚、泰平地区︰双溪火车站搭乘780与781公车2. 前往虎豹潭、寿山宫︰双溪火车站搭乘F815公车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