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亲子微笑山线 莺歌乐陶陶

定位点
陶趣家马赛克DIY (2)

享有台湾景德镇美誉的莺歌小镇,近年新北市政府积极修缮周边硬体建设、充实软体活动,让大家可以来莺歌体验超趣味的陶艺手作、漫游艺术特区及悠游山林时光等,创造亲子共乐的幸福时光,大小朋友玩得安心又放心!「莺歌艺术季」品牌活动期间110年10月9日到12月26日,周周都有活动,赶快规划一趟动静皆宜的莺歌乐陶陶之旅吧!

★私房推荐景点:

【莺歌】微笑山线-孙龙步道

【莺歌】新旺集瓷-莺式下午茶

【莺歌】莺歌陶瓷博物馆

【莺歌老街】陶趣家马赛克DIY

【莺歌】微笑山线-孙龙步道

孙龙步道

来趟新北市微笑山线,让孩子可爱脸蛋上的微笑永不下线

山,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家附近都有一座山,让全家人一起走进去,放下平日的疲惫。我们可以藉由捷运、火车、公车,甚至是自行车抵达登山步道,随时就可以开始一趟新的游程,这样的距离,很近很刚好。微笑山线-莺歌孙龙步道全程约2公里,可顺爬莺歌石步道及牛灶山步道,非常适合亲子初健行选择的路线,前半段平坦好走,後半段较多阶梯,同行的7岁哥哥可以和我一起走到终点碧龙宫看美景。
 

【莺歌】新旺集瓷-莺式下午茶

地址: 新北市莺歌区尖山埔路81号

踏入充满文艺气息的新旺集瓷,顿时被艺术与实用兼具的设计深深吸引,连两个不满10岁的小朋友都看的目不转睛。平常就有许多体验彩绘DIY及预约导览服务,这次是特地来参加莺歌艺术季举办的期间限定活动-莺式下午茶。专业的老师会讲解如何利用摆盘技术,将精致点心与瓷器的摆放,让拍摄画面更精美唷!想要化身贵妇喝喝下午茶吗?那你绝对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莺式下午茶2
莺式下午茶

【莺歌】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

地址: 新北市莺歌区文化路200号

来莺歌必游莺歌陶瓷博物馆!这里时常有艺文相关的活动展演、体验,莺歌艺术季活动期间,园区内外设置了许多吸睛的装置艺术,像是许愿糖果墙、远得要命的厕所、夜光镜窗、艺术行动巴士ARTGOGO等等,为日常增添色彩,生活处处是艺术。

许愿糖果墙
许愿糖果墙
号召千人共同参与创作而诞生的艺术墙,在一颗一颗各种尺寸的於陶球上刻下祈福愿望,再以缤纷的彩虹配色安装於园区清水模墙上,象徵族群融合,并有大家一起度过疫情考验的意涵在里面。
远得要命的厕所
远得要命的厕所
这命名真的很贴切呢!非常的遥远,但是多花一点时间是值得的,把平凡的厕所用艺术作品妆点起来顿时成为无价的艺术厕所!每一处都有惊喜,真的非常别致又好拍。
 

【莺歌】陶趣家马赛克DIY

地址: 新北市莺歌区尖山埔路 55巷6号请导航53号或57号

结束孙龙步道及艺文景点後,可前往莺歌老街觅食,接着让孩子创作一下自己的作品,莺歌这边的体验手作店家真的很多,像是马赛克拼贴就是容易入手又有趣的DIY体验。莺歌真不愧是艺术之城!到处都有惊喜,未来美术馆兴建完工後,更能耀升为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王国。

陶趣家马赛克DIY (2)

👉更多莺歌相关游程:

1、莺歌陶艺DIY

2、莺歌老街乐游

3、莺歌艺术手作陶旅

4、莺歌亲子文化巡礼

相关照片

上一则
北海岸夜里的萤光-金山蹦火仔
金山区近海的夜晚,漆黑的海面上,除了远方小卷船4000瓦的白色集鱼灯外,仅剩浪涛声与台2线上零星的车流声。突如其来的一声「蹦!」,闪耀的火炬照亮寂静的海面,趋光的小鱼们纷纷自海中跃出,这夏季限定的独特的景色,来自金山磺港渔港独有的传统渔法-「金山蹦火仔」,是台湾最璀璨的传统渔法。金山蹦火仔在金山本地又俗称「桸仔船」,渔船在夜晚出航,火长站在船艏以火炬吸引青鳞鱼等具趋光性的鱼种跃出水面,再以叉手网捕捞,是金山行之百年的传统渔法,在2015年登录为新北市文化资产。全盛时期曾经有多达40余艘磺火船在北海岸海域作业,但2016年德祥台北货轮在石门搁浅,外泄的油污造成北海岸生态浩劫;2017年6月的水灾使金山海水淡化,二度重创此地的海洋生态,使青鳞鱼群离开金山,蹦火仔船一度仅剩下1艘-富吉268号仍在经营。所幸在坚持数年後,近两年已有部分青鳞鱼族群回到金山沿海,蹦火仔船也转型为观光体验活动,在每年五月至九月的蹦火仔季节,结合渔村导览活动与海钓,将传统渔法的美丽继续传承下去。蹦火仔船使用的是平底平头船,航速不高但有转弯快、机动性高的特色,蹦火仔船由船长、火长等4-8位人员操作,以船艏的鱼探机搜索鱼群,再由火长以探照灯辨识鱼种,确认後以火炬吸引趋光性的青鳞鱼、苦蚵仔等鱼跳出水面。青鳞鱼又称台南小沙丁鱼,加工後作为鱼饵或石斑鱼的饲料使用,渔况好时,一艘蹦火仔船可捕捞超过800篓的青鳞鱼呢。蹦火仔船最早使用的是竹制火炬,在日本时代引入电石後,改用以电石为主的点火系统,将水注入电石桶後产生乙炔气体,经滤气筒後点燃火炬,点火瞬间会产生「蹦」声,成为今日蹦火仔船名称的由来。自磺港渔港搭乘游艇出港,品嚐小卷米粉时同步欣赏金山八景之一-「竹峰吐雾」。在海上欣赏金山优美的海岸线,入夜後近距离观赏炫目的金山蹦火仔。游艇驶出磺港渔港,映入眼帘的是深入海中的金山岬,以及金山最着名的地标-烛台双屿,还能远眺野柳风景区,饱览金山海岸线的风光。等待金山蹦火仔的时间,拿起钓竿体验海钓的乐趣。蹦火仔船在跳石海岸与野柳之间的海域,在夜里以鱼探机跟探照灯不断搜索青鳞鱼群,为了不影响蹦火仔船找鱼群的过程,游艇开始灯火管制,熄灯後的游艇紧跟着富吉268号蹦火仔船,屏息以待鱼群跃出水面的瞬间。「蹦!」,绚烂的火炬在海面上燃起,照亮金山漆黑的大海,这世界独有的景色,无疑是一场绝美的​​​​​​视觉飨宴。「有了,有鱼了!」受火焰的刺激,青鳞鱼群们跃出水面,犹如海上的萤火虫般不断闪烁。船员们熟练地以叉手网捕获青鳞鱼,游艇上的旅客也爆以如雷着掌声庆贺。火长帅气地挥手向大众致意,手上闪耀的火把,不仅仅是捕鱼的工具,更乘载着延续传统的使命感,将这金山独有的传统渔法,持续传承下去。
下一则
女力绽放Her story―淡水女路
淡水,身为台湾最早的国际商港之一,坐拥丰富的文化资产与山海景致,是北台湾知名的观光胜地,在1860年代开港通商的淡水,是台湾与国际交流的重镇,也促成了台湾社会多项重要的变革,台湾第一所女子学校「淡水女学堂」便是创立於今日淡水的真理街,由新北市府与淡水旅学堂及新北市社区旅学关怀协会等团体合作的「淡水女路」,发掘在地女力故事,串接淡水别具女性意义的历史景点,让我们穿上汉服,到淡水探索那些年的 Her Story。姑娘楼与牧师楼建於1906年的姑娘楼与建於1909年的牧师楼,皆是由吴威廉牧师建造,姑娘楼最初是提供予淡水女学堂校长金仁理姑娘与妇女学堂校长高哈拿姑娘作为寓所,现为真理大学校长室;牧师楼则是吴威廉牧师的寓所,其琴楼作为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之场景而红极一时,现为真理大学研发中心。两座建筑外观近似於不远处的英国领事官邸,皆是回廊式的红砖洋楼建筑,差别在於外墙装饰较官邸而言朴素许多。偕牧师娘张聪明与马偕牧师在新北五股长大的台湾女性张聪明原名葱仔,1878年与马偕在淡水英国领事馆结缡,婚後努力学习,成为了通晓英语的女子学堂老师,当年可是走在时代前端的新女性,张聪明与马偕牧师帮助了许多被传统束缚的台湾女性,是台湾女性教育史的重要人物,淡水女路在马偕故居内以行动剧的方式活泼重现当年张聪明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张聪明在1879年底与马偕一同踏上了返回加拿大之旅,途经厦门、香港、新加坡、印度至中东,在埃及游览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参观哭墙,经亚历山卓到了义大利,参观庞贝遗迹、罗马与梵蒂冈,再经由法国、英国最终抵达加拿大,陪同马偕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职与募款之後,再经美国、日本回到台湾,这段经历也令张聪明成为首位进行环球旅行台湾女性。淡水女学堂马偕自加拿大返回台湾後,於1884年成立了淡水女学堂,是台湾第一间女子学校,为台湾女性教育的滥觞,女学堂培育出了众多杰出的女性,台湾第一位女医师蔡阿信(电视剧浪淘沙女主角-丘雅信的原型)、文学家汪李如月皆是毕业自淡水女学堂,另外为了照顾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妇学堂,堪称台湾第一所「妈妈教室」。阿给 あぶらあげ阿给是淡水名声响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浆一般,阿给已跟淡水画上等号,而这道着名小吃的发明家是杨郑锦文女士,与先生杨树根一同经营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发了一种新餐点,她将油豆腐切开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鲜鱼浆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给,阿给来自於日本话「油扬あげ(abura a ge),简称あげ(a ge)」,是「油炸豆腐皮」的意思,而令外地人讶异的是,最初阿给外带时外包装居然是用报纸包裹,作用是抵御淡水冬天湿冷的气候呢!手作线装书在重建街的老宅--九崁28亲手缝制线装书,重建街的旧名即为九崁街,意旨最初在这里开设的九间店家,这里才是正港的淡水老街,早在今天中正路商圈发展起来之前这里是淡水最繁华的市街,街屋循着山势蜿蜒而上,至今仍保留了数栋老宅,在网路资讯爆炸时代,回归最初的纸本书,一针一线,慢工出细活的打造自己的书香世界。「入眼观音山色秀,朝晖相映画图开」,出自於淡水女诗人汪李如月的诗句,在步下重建街往捷运站的方向,看着前方的观音山与淡水河,与诗人跨时间共感,女性视角的淡水,是台湾女子教育的起点,是无数杰出女性前辈的养分,从淡水跨出的第一步,成为台湾社会变革的一大步。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