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从前的板桥有座城—探索枋桥古城与四大庙宇

定位点
古城界址

谈到台湾的古城池,多数人脑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无非是台南府城、台北府城与恒春县城等城池,这些官方修建的城池如今仍保留着城门甚至部分的城墙,有些还成为了捷运站的名称(台北捷运北门站、西门站与东门站),是当代台湾人的共同记忆。但您可曾听说,在今日新北市的首善之区-板桥区,也有一座古城池吗?

枋桥古城路标

从捷运府中站前往林家花园的路上,细心的旅人会发现,这一区的路灯特别有古风,上头还标着「枋桥古城」,低头一看,地砖上居然有着「古城界址」的字样,是的,府中一带曾经存在过一座古城,这座枋桥古城与台北城一样有五个城门,其历史甚至比为人所熟知的台北城更加悠久,促成这座城池的设立有两大因素:板桥林家与漳泉械斗。
古城界址

时间回到清代,当时的台湾时常发生漳泉械斗,原籍漳州的板桥林家为了抵御泉州人袭扰,在1855年私自筹建了枋桥城,约是今日板桥区西门街、北门街、南门街与馆前西路内圈的范围,在日治时期因交通建设遭到拆除,然而我们仍能透过地方上的庙宇找寻古城的蛛丝马迹。
枋桥古城地图

【慈惠宫】
位於枋桥古城东门位置的慈惠宫,是板桥地区香火鼎盛的妈祖庙寺庙内外采用剪黏、雕刻、彩绘作为装饰,雕梁画栋,华丽精致。慈惠宫也是板桥地区求财运的庙宇,板桥林家等在地商业钜子皆是慈惠宫的信徒,仔细探寻,还能找到刻着林家商号的龙柱呢。
慈云宫屋顶剪粘
慈惠宫与板桥林家
慈惠宫财神

【接云寺与大众庙】
位在枋桥古城西门位置的接云寺与大众庙,其历史皆与漳泉械斗有关联,大众庙是板桥仕绅为了纪念在械斗中死去的漳州人所建立,主祀大众爷;一旁的接云寺主祀观音佛祖,前身为中和慈云岩寺,後因械斗毁於祝融,由板桥接云寺承接其香火,接云寺收藏了不少珍贵的古匾及古联,正殿屋顶两侧还有许多以金箔包住的飞天仙人木雕,十分耀眼,藻井采特殊的长椭圆形设计,相当有历史与宗教价值。
接云寺金仙人
接云寺藻井
大众庙

【迪毅堂】
四大庙中唯一被指定为市定古蹟的迪毅堂,是板桥林家为了纪念因械斗战死的武师与丁勇所建立,又称元帅庙,2021年修复完毕,采预约的方式开放参观,内部的门神绘画与麒麟湿壁画皆出自於庙宇绘画大师,新北文化奖得主蔡龙进老师之手。
下一次来到板桥,前往林家花园的路上,放慢脚步,依循地砖上的字样,一步一脚印的绕出那曾经的古城、进到庙宇里欣赏精湛的绘画与工艺,探索城市的前世今生吧!
迪毅堂
迪毅堂湿壁画

 
上一则
中和土地公文化祭
新北市中和区有80多座祭祀土地公的庙宇,是中和居民的信仰中心与精神依靠。土地公是为地方上的守护神,为弘扬传统信仰、祈求境内平安,中和区每年都会举办中和土地公文化祭。「114年度土地公遶境祈福嘉年华」由中和区内9间土地公庙联合举办,文化祭结合祭典、市集、艺文表演、摸彩等仪式与活动,绕境队伍更横跨中和36个里,一路祈福、一路热闹,传递中和最道地的信仰魅力!中和土地公文化祭已迈入第13届,114年土地公文化祭主场位於中和区新福和街,由烘炉地南山福德宫、和美宫、碧河宫、力行福德宫、中和中兴福德宫、埤仔头福德宫、崎仔头福德宫、镇福宫、潭墘乐墘宫等九座宫庙联合主办。在精彩的舞龙舞狮迎宾表演下,开启热闹的文化祭。新福和街摇身一变为宗教文化市集,主办的九座宫庙设摊推广庙宇文化,透过互动式小游戏,发放平安米、平安水、长寿招财龟与各式结缘品,现场还有DIY捏面人等传统手作体验,亲身感受民俗文化魅力。亦有多家中和在地企业加入市集的行列,共襄盛举。祈安典礼上,由新北市长侯友宜亲任主祭官,与众来宾一同上香祝祷,并向土地公献花、献果、献财帛,祈愿地方平安、万事顺遂。市长与各宫庙的神尊与主委完成大合照後,各宫庙人员将神尊接引、移驾至中和福和宫庙埕上的神轿车,在市长巧敲响马锣後,绕境车队由摩托车领头,热闹启程!在领头摩托车出发之後,鼓阵、北管、艺阁花车与神轿依序登场,形成长达120公尺的壮观队伍,绕境中和36个里,巡行祈福,由里民设香案迎接,传递福德文化的精神。遶境圆满後,中和国小管乐团、电音唢呐与二胡表演接连登场於新福和路主会场,为活动注入嘉年华的欢乐氛围!
下一则
巷弄里的惊奇食堂,庙口前的庶民美食
庶民美食齐聚庙口!美食作家王浩一曾说「每到陌生的小镇,我第一个问当地人的就是中山路上的大庙是哪家,接着就是附近的菜市场在哪,只要找到这两个地方,你就认识这个小镇的一半了。」为什麽大庙这麽重要?在早期人民会在信仰中心的庙举办迎神赛会,小吃生意也随之聚集到庙旁,时代发展这些小吃摊逐渐形成具有规模的夜市,因此要寻找古早味小吃,往庙旁钻就对了!新北市观光旅游网从新北各庙口夜市挑选出5家兼具历史与人气的古早味小吃,想吃好料就往下看下去吧。芦洲庙口夜市位於芦洲涌莲寺旁的「周乌猪切仔面」,开业至今已有数十年,号称是芦洲切仔面的开山鼻祖,现已交棒由第四代经营。到底什麽是「切仔面」呢?「切仔面」原意是指煮面上下摇动沥乾水的动作,在闽南话中的同音就是「切」。除了切仔面外,店内的小吃种类丰富价格也相当经济实惠,肝连、嘴边肉、粉肠、白菜卤等清一色铜板价,想吃什麽尽管点不怕伤荷包,叫上一碗切仔面,配上各式小菜就是澎湃的一顿晚餐罗。 气温渐凉来碗热腾腾的药炖汤吧!同样位於芦洲庙口夜市内的这家卢记药炖排骨,也是有30多年历史的老店罗。店家下午才开始营业,提供药炖排骨、土虱等。药炖排骨老板大方给上满满的排骨,肉嫩又带有药炖甜味,沾上沾酱吃超满足。土虱提供鱼身、鱼头供选择,大到满出碗的土虱头虽然长得丑丑的,却是饕客才懂的美味。好味道即使是夏天也有不少饕客甘愿一边流汗一边啃排骨呢。 新庄庙街夜市同样位於慈佑宫前这家古早味咸汤圆有着60年历史,卖的是传统的咸汤圆、小吃等,能够屹立不摇一甲子自然是有其原因,咸汤圆皮Q不黏牙,一口咬下可以吃到带有微微胡椒香的肉馅,调味简单却很涮嘴。另外每桌必点的虎皮虾卷可以吃到一整只虾,腐皮炸过後酥酥脆脆趁热吃刚刚好。还有现炸红烧肉,肥瘦均匀不乾不柴也是桌桌必点的小菜呢。 位於新庄慈佑宫前的润饼卷可是当地有名的排队小吃,不用看地址、不用找导航,只要看到慈佑宫前的排队人龙就知道了。店家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卖的是传统口味的润饼,一卷50元,薄薄饼皮内包上豆芽菜、高丽菜、豆干、菜脯、红烧肉、花生糖粉和蛋酥,刷上甜甜酱汁卷起超级美味。有趣的是店家过去曾卖过刈包,但光是包润饼都快忙不过来了,不得已忍痛停卖刈包,现在虽然只卖润饼卷生意依然好得吓吓叫。 中和庙口夜市真的假的?!个头大、馅料饱满的锅贴一个才5元!!!这家位於中和广济宫对面的巨鼎锅贴,从早上六点就开始营业,是中和当地人的早餐口袋名单。锅贴一个5元、酸辣汤一碗20元,CP值可说是高到不行,也难怪非用餐时段也常见排队人潮,现煎锅贴一口咬下,韭黄与肉汁香气在口中喷发,再配上一口带着微微胡椒香的酸辣汤,早餐来上一份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