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淡水女路|微姯旅行

定位点
沪尾艺文步道
漫步於淡水河滨的栈道,迎着徐徐海风,欣赏绝美的海上夕阳,转入淡水老街,品尝淡水阿给、鱼酥等在地小吃美食,风光明媚的淡水,总能让到访的旅人卸下平日工作的重担,调整步伐找回生活感,这等优美的环境,也让淡水孕育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休闲产业人才。这次,我们跟着旅学堂引路人-张聪明的脚步,自沪尾艺文休闲园区的千坪空中草原出发,拜访淡水的女性故事。
引路人张聪明
林荫步道

一滴水纪念馆
绿树蓊郁的和平公园中,一滴水纪念馆静静的座落於步道底端,1990年代,台湾与日本分别发生了九二一大地震与关西大地震,大地震的伤痛牵起了台日两地的共感,2005年,日方将一座位於福井县的木造古民家,移筑至新北淡水,历时五年,在台日两地人民的合作与努力下,完成了这项艰钜的工程,见证了台日之间的赈灾情谊。
一滴水纪念馆

「一滴水」,取自於起造者水上觉治之子,日本文豪水上勉先生的禅宗思想,在珍惜万物资源之外也象徵了移筑工程中每一位无私付出的人们,一滴水纪念馆内设置了水上勉文库及陈舜臣文库,促进台日间的文学交流,建构一滴水纪念馆的榫头衔接方式达20余种,六百多根梁柱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凸显出登峰造极的木造建筑文化。
一滴水纪念馆
一滴水纪念馆

一滴水纪念馆前的S型步道是沪尾艺文步道,精选数十幅以淡水为主题的画作与诗文,竖立於以金色为主调的步道两旁,在夕阳光的的照射下格外闪耀,淡水的山河美景触发了无数创作者的灵感,马偕、石川钦一郎、林献堂、陈澄波、林玉珠、蒋勳等名家都在淡水留下了传世之作,漫步於艺文步道,犹如参访一座户外美术馆。
沪尾艺文步道
沪尾艺文步道

淡水画家林玉珠
在阳光洒落的树林间,画家林玉珠手持画笔,静静地凝视远方写生作画,出身於淡水的林玉珠,是日治时期继陈进之後第二位崛起的台湾女性画家,林玉珠在就读淡水女子公学校(今文化国小前身)时就喜欢绘画;1932年进入淡水女学院(淡水高等女学校前身)就读,遇见了自日本归来的美术老师陈敬辉,在恩师的指导下,林玉珠以自身的天赋与後天的努力,创作了多幅以家乡淡水风景为主题的画作,17岁那年即以《河口灯塔》入围第十回台湾美术展览会,声名鹊起,成为台湾画坛耀眼的新星。
调色盘

「阮若打开心内的门,就会看见五彩的春光」,林玉珠与同为出身淡水的医生作家王昶雄结为连理,王昶雄的代表作品即是广为传唱的《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两人年少时约会相送时的巷弄,成为了今日的重建街恋爱巷,林玉珠在70多岁时仍不减对美术的热情,续拾画笔,绘下淡水的美好山河。
林玉珠

高尔夫天后涂阿玉
出身台中丰原的涂阿玉,以6000元购入二手球具後展开高球生涯,北上到淡水高尔夫球场拜师学习,涂阿玉的职业生涯活跃於1970-90年代,是台湾第一位赢得LPGA巡回赛的高球选手,并在日本女子高坛缔造71胜、七年赏金后的不朽成绩,荣登日本高尔夫名人堂,是2010年代曾雅妮成为世界球后前,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高尔夫选手。
涂阿玉
高尔夫球

涂阿玉的师傅陈金狮是淡水在地人,被尊称为「台湾高尔夫球之父」,曾主持台湾高尔夫俱乐部,这座地处淡水河口小丘陵上的百年高尔夫球场,正是台湾史上第一座高尔夫球场,这座台湾高尔夫球运动的启蒙地,培育了多位台湾高球名将,从淡水出发,在世界舞台发光发热。
台湾高尔夫俱乐部


云门剧场
走入云门剧场,4000多笔感谢芳名录铭刻於桧木墙上,这是云门舞集对於来自台湾与海外民间捐赠者郑重的谢忱,享誉国际的云门舞集,在创办人林怀民的带领下,以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台湾历史为底蕴创作出一出出感人肺腑的现代舞蹈,2008年一把无情火烧毁了云门位於八里的排练场,这场台湾艺文界的重大损失,在透过新北市政府的协助下,於中央广播电台的淡水旧址打造新云门剧场,田中央建筑事务所以淡绿的玻璃帷幕将剧场融入四周环境,户外园区罗列了朱铭大师人间系列的雕塑,迎接形形色色的众生。

云门捐款纪念墙
云门剧场

永远的舞者罗曼菲
一座青铜雕像以优雅的姿态在荷花池中旋转着,她是云门的舞者-罗曼菲,罗曼菲是台湾着名的舞蹈家,曾远赴纽约大学攻读舞蹈研究所,也是云门2的首位艺术总监,在林怀民为她量身创作的「挽歌」当中,罗曼菲以连续十分钟不停歇的旋转,将哀思的意念传递给无数的观众,撼动人心的演出背後是罗曼菲无可比拟的深度与坚强。雕塑家林健成,透过裙摆的蚀洞,让光影随着时间推移缓缓回旋,将舞者的精神永远延续。
罗曼菲

160年前现代思潮随着开港通商登陆淡水,为台湾社会带来了许多冲击,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逐渐起了变化,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在不同的领域崭露头角、登上世界的舞台,新北市政府携手旅学堂、新北市社区关怀协会,推动「淡水女路」,培训二度就业妇女成为在地导览人员,由淡水女性说出女子在淡水的历史,在与过去对话的过程中,绽放淡水的精彩。
淡水女团
上一则
「小客私房说」林口梦幻图书馆巡礼
你有多久没有走进图书馆,穿梭於一排排的走道中来回细看陈列整齐的书籍们?又有多久没有拿起一本书,感受它的重量以及手指拂过书页的美妙触感?新北市有不少特色图书馆,不仅仅是提供知识和休闲的场所,它也可以很时尚、独具品味、也能很有趣吸睛,甚至成为热门的拍照打卡点呢!想要知道这些图书馆的特别之处吗?就让小客化身为一日文青,带大家一起来走访这些美丽的图书馆吧!★私房推荐景点:【林口】新北市立图书馆林口分馆【林口】新北市立图书馆林口东势阅读室 ◭【林口】新北市立图书馆林口分馆地址:新北市林口区忠孝二路55号 破除图书馆给人的制式沉闷印象,新北市立图书馆林口分馆打造出了一个简约温馨的阅读空间,用黑、白、灰三色为基底色调设计,搭配北欧风格的桌椅,图书馆俨然成为一个有居家舒适感的美好场域。这里的书柜间距宽敞、书架高度也特别设计在130公分以下,除了通行更方便,取书也较容易,并让整体空间感更加辽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馆内的巨型书墙,长度达36公尺,号称是全台最长的书墙,它采用弧形设计,加上挑高典雅的跨楼层阶梯书墙,不但让丰富藏书一目了然,也呈现了书本摆放的极致美感。目前馆内规划有儿童室、慢读区、阅读区、乐龄区、期刊书报区、笔电区与休闲阅读区等,共计约有十六万本藏书,而藏书资源也将不断更新。馆内设置多处明亮舒适的阅读空间,桌上也都设有USB充电孔设备,方便贴心的设计在馆内处处皆看得到,无论是想要一个人静静享受阅读乐趣,或是想要来场亲子共读时光,都十分适合喔!小客私房说▲: 新北市立图书馆林口分馆的位置就在三井Outlet对面,读书读累了可以移动到Outlet走走逛逛或享用美食唷!◭【林口】新北市立图书馆林口东势阅读室地址:新北市林口区丽园一街35号2楼 在室内阅读也能同时亲近大自然的美景?新北市立图书馆林口东势阅读室就有这样的神奇设计,精心打造的银河带状造型天花板,让你一抬头就能欣赏绝美星空;而馆内的整体空间以白色作为基底色调,并以银色和灰色作为点缀,让整个图书馆具有强烈的科技未来感,时尚又前卫,也让人彷佛有穿梭宇宙和时空的奇妙感受。林口东势阅读室主要分为三大区,包括沙发阅览区、玻璃屋阅览区及自修阅览区。来到这里,阅读空间不再是冷冰生硬的无趣摆设,你可以带着书本进入超梦幻的透明玻璃屋,想像自己漂浮在透明星球上;抑或是窝进舒服的沙发区享受身心放松的片刻;也可以坐在大片落地窗旁的典雅白色座椅上,一边细细品味文字之美,一边感受自然采光和辽阔视野;若是想要专心研读,也能选择设有分隔板的座位区,这里设有专属的台灯和插座,十分贴心。在图书馆内就能享有如此令人惊叹且放松的美景,试问有谁能不爱上阅读呢?小客私房说▲: 林口东势阅读室不仅有美丽的闪烁星空景色,在无障碍的设计方面也十分贴心,出入口的无阶差设计以及玻璃屋斜坡道设计,都让轮椅族们能方便进出!
下一则
从前的板桥有座城—探索枋桥古城与四大庙宇
谈到台湾的古城池,多数人脑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无非是台南府城、台北府城与恒春县城等城池,这些官方修建的城池如今仍保留着城门甚至部分的城墙,有些还成为了捷运站的名称(台北捷运北门站、西门站与东门站),是当代台湾人的共同记忆。但您可曾听说,在今日新北市的首善之区-板桥区,也有一座古城池吗?从捷运府中站前往林家花园的路上,细心的旅人会发现,这一区的路灯特别有古风,上头还标着「枋桥古城」,低头一看,地砖上居然有着「古城界址」的字样,是的,府中一带曾经存在过一座古城,这座枋桥古城与台北城一样有五个城门,其历史甚至比为人所熟知的台北城更加悠久,促成这座城池的设立有两大因素:板桥林家与漳泉械斗。时间回到清代,当时的台湾时常发生漳泉械斗,原籍漳州的板桥林家为了抵御泉州人袭扰,在1855年私自筹建了枋桥城,约是今日板桥区西门街、北门街、南门街与馆前西路内圈的范围,在日治时期因交通建设遭到拆除,然而我们仍能透过地方上的庙宇找寻古城的蛛丝马迹。 【慈惠宫】位於枋桥古城东门位置的慈惠宫,是板桥地区香火鼎盛的妈祖庙,寺庙内外采用剪黏、雕刻、彩绘作为装饰,雕梁画栋,华丽精致。慈惠宫也是板桥地区求财运的庙宇,板桥林家等在地商业钜子皆是慈惠宫的信徒,仔细探寻,还能找到刻着林家商号的龙柱呢。【接云寺与大众庙】位在枋桥古城西门位置的接云寺与大众庙,其历史皆与漳泉械斗有关联,大众庙是板桥仕绅为了纪念在械斗中死去的漳州人所建立,主祀大众爷;一旁的接云寺主祀观音佛祖,前身为中和慈云岩寺,後因械斗毁於祝融,由板桥接云寺承接其香火,接云寺收藏了不少珍贵的古匾及古联,正殿屋顶两侧还有许多以金箔包住的飞天仙人木雕,十分耀眼,藻井采特殊的长椭圆形设计,相当有历史与宗教价值。【迪毅堂】四大庙中唯一被指定为市定古蹟的迪毅堂,是板桥林家为了纪念因械斗战死的武师与丁勇所建立,又称元帅庙,2021年修复完毕,采预约的方式开放参观,内部的门神绘画与麒麟湿壁画皆出自於庙宇绘画大师,新北文化奖得主蔡龙进老师之手。下一次来到板桥,前往林家花园的路上,放慢脚步,依循地砖上的字样,一步一脚印的绕出那曾经的古城、进到庙宇里欣赏精湛的绘画与工艺,探索城市的前世今生吧!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