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淡水女路|微姯旅行

定位点
沪尾艺文步道
漫步於淡水河滨的栈道,迎着徐徐海风,欣赏绝美的海上夕阳,转入淡水老街,品尝淡水阿给、鱼酥等在地小吃美食,风光明媚的淡水,总能让到访的旅人卸下平日工作的重担,调整步伐找回生活感,这等优美的环境,也让淡水孕育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休闲产业人才。这次,我们跟着旅学堂引路人-张聪明的脚步,自沪尾艺文休闲园区的千坪空中草原出发,拜访淡水的女性故事。
引路人张聪明
林荫步道

一滴水纪念馆
绿树蓊郁的和平公园中,一滴水纪念馆静静的座落於步道底端,1990年代,台湾与日本分别发生了九二一大地震与关西大地震,大地震的伤痛牵起了台日两地的共感,2005年,日方将一座位於福井县的木造古民家,移筑至新北淡水,历时五年,在台日两地人民的合作与努力下,完成了这项艰钜的工程,见证了台日之间的赈灾情谊。
一滴水纪念馆

「一滴水」,取自於起造者水上觉治之子,日本文豪水上勉先生的禅宗思想,在珍惜万物资源之外也象徵了移筑工程中每一位无私付出的人们,一滴水纪念馆内设置了水上勉文库及陈舜臣文库,促进台日间的文学交流,建构一滴水纪念馆的榫头衔接方式达20余种,六百多根梁柱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凸显出登峰造极的木造建筑文化。
一滴水纪念馆
一滴水纪念馆

一滴水纪念馆前的S型步道是沪尾艺文步道,精选数十幅以淡水为主题的画作与诗文,竖立於以金色为主调的步道两旁,在夕阳光的的照射下格外闪耀,淡水的山河美景触发了无数创作者的灵感,马偕、石川钦一郎、林献堂、陈澄波、林玉珠、蒋勳等名家都在淡水留下了传世之作,漫步於艺文步道,犹如参访一座户外美术馆。
沪尾艺文步道
沪尾艺文步道

淡水画家林玉珠
在阳光洒落的树林间,画家林玉珠手持画笔,静静地凝视远方写生作画,出身於淡水的林玉珠,是日治时期继陈进之後第二位崛起的台湾女性画家,林玉珠在就读淡水女子公学校(今文化国小前身)时就喜欢绘画;1932年进入淡水女学院(淡水高等女学校前身)就读,遇见了自日本归来的美术老师陈敬辉,在恩师的指导下,林玉珠以自身的天赋与後天的努力,创作了多幅以家乡淡水风景为主题的画作,17岁那年即以《河口灯塔》入围第十回台湾美术展览会,声名鹊起,成为台湾画坛耀眼的新星。
调色盘

「阮若打开心内的门,就会看见五彩的春光」,林玉珠与同为出身淡水的医生作家王昶雄结为连理,王昶雄的代表作品即是广为传唱的《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两人年少时约会相送时的巷弄,成为了今日的重建街恋爱巷,林玉珠在70多岁时仍不减对美术的热情,续拾画笔,绘下淡水的美好山河。
林玉珠

高尔夫天后涂阿玉
出身台中丰原的涂阿玉,以6000元购入二手球具後展开高球生涯,北上到淡水高尔夫球场拜师学习,涂阿玉的职业生涯活跃於1970-90年代,是台湾第一位赢得LPGA巡回赛的高球选手,并在日本女子高坛缔造71胜、七年赏金后的不朽成绩,荣登日本高尔夫名人堂,是2010年代曾雅妮成为世界球后前,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高尔夫选手。
涂阿玉
高尔夫球

涂阿玉的师傅陈金狮是淡水在地人,被尊称为「台湾高尔夫球之父」,曾主持台湾高尔夫俱乐部,这座地处淡水河口小丘陵上的百年高尔夫球场,正是台湾史上第一座高尔夫球场,这座台湾高尔夫球运动的启蒙地,培育了多位台湾高球名将,从淡水出发,在世界舞台发光发热。
台湾高尔夫俱乐部


云门剧场
走入云门剧场,4000多笔感谢芳名录铭刻於桧木墙上,这是云门舞集对於来自台湾与海外民间捐赠者郑重的谢忱,享誉国际的云门舞集,在创办人林怀民的带领下,以古典文学、民间故事、台湾历史为底蕴创作出一出出感人肺腑的现代舞蹈,2008年一把无情火烧毁了云门位於八里的排练场,这场台湾艺文界的重大损失,在透过新北市政府的协助下,於中央广播电台的淡水旧址打造新云门剧场,田中央建筑事务所以淡绿的玻璃帷幕将剧场融入四周环境,户外园区罗列了朱铭大师人间系列的雕塑,迎接形形色色的众生。

云门捐款纪念墙
云门剧场

永远的舞者罗曼菲
一座青铜雕像以优雅的姿态在荷花池中旋转着,她是云门的舞者-罗曼菲,罗曼菲是台湾着名的舞蹈家,曾远赴纽约大学攻读舞蹈研究所,也是云门2的首位艺术总监,在林怀民为她量身创作的「挽歌」当中,罗曼菲以连续十分钟不停歇的旋转,将哀思的意念传递给无数的观众,撼动人心的演出背後是罗曼菲无可比拟的深度与坚强。雕塑家林健成,透过裙摆的蚀洞,让光影随着时间推移缓缓回旋,将舞者的精神永远延续。
罗曼菲

160年前现代思潮随着开港通商登陆淡水,为台湾社会带来了许多冲击,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逐渐起了变化,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在不同的领域崭露头角、登上世界的舞台,新北市政府携手旅学堂、新北市社区关怀协会,推动「淡水女路」,培训二度就业妇女成为在地导览人员,由淡水女性说出女子在淡水的历史,在与过去对话的过程中,绽放淡水的精彩。
淡水女团
上一则
亲子微笑山线 莺歌乐陶陶
享有台湾景德镇美誉的莺歌小镇,近年新北市政府积极修缮周边硬体建设、充实软体活动,让大家可以来莺歌体验超趣味的陶艺手作、漫游艺术特区及悠游山林时光等,创造亲子共乐的幸福时光,大小朋友玩得安心又放心!「莺歌艺术季」品牌活动期间110年10月9日到12月26日,周周都有活动,赶快规划一趟动静皆宜的莺歌乐陶陶之旅吧!★私房推荐景点:【莺歌】微笑山线-孙龙步道【莺歌】新旺集瓷-莺式下午茶【莺歌】莺歌陶瓷博物馆【莺歌老街】陶趣家马赛克DIY【莺歌】微笑山线-孙龙步道来趟新北市微笑山线,让孩子可爱脸蛋上的微笑永不下线山,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家附近都有一座山,让全家人一起走进去,放下平日的疲惫。我们可以藉由捷运、火车、公车,甚至是自行车抵达登山步道,随时就可以开始一趟新的游程,这样的距离,很近很刚好。微笑山线-莺歌孙龙步道全程约2公里,可顺爬莺歌石步道及牛灶山步道,非常适合亲子初健行选择的路线,前半段平坦好走,後半段较多阶梯,同行的7岁哥哥可以和我一起走到终点碧龙宫看美景。 【莺歌】新旺集瓷-莺式下午茶地址: 新北市莺歌区尖山埔路81号踏入充满文艺气息的新旺集瓷,顿时被艺术与实用兼具的设计深深吸引,连两个不满10岁的小朋友都看的目不转睛。平常就有许多体验彩绘DIY及预约导览服务,这次是特地来参加莺歌艺术季举办的期间限定活动-莺式下午茶。专业的老师会讲解如何利用摆盘技术,将精致点心与瓷器的摆放,让拍摄画面更精美唷!想要化身贵妇喝喝下午茶吗?那你绝对不能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莺歌】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地址: 新北市莺歌区文化路200号来莺歌必游莺歌陶瓷博物馆!这里时常有艺文相关的活动展演、体验,莺歌艺术季活动期间,园区内外设置了许多吸睛的装置艺术,像是许愿糖果墙、远得要命的厕所、夜光镜窗、艺术行动巴士ARTGOGO等等,为日常增添色彩,生活处处是艺术。许愿糖果墙号召千人共同参与创作而诞生的艺术墙,在一颗一颗各种尺寸的於陶球上刻下祈福愿望,再以缤纷的彩虹配色安装於园区清水模墙上,象徵族群融合,并有大家一起度过疫情考验的意涵在里面。远得要命的厕所这命名真的很贴切呢!非常的遥远,但是多花一点时间是值得的,把平凡的厕所用艺术作品妆点起来顿时成为无价的艺术厕所!每一处都有惊喜,真的非常别致又好拍。 【莺歌】陶趣家马赛克DIY地址: 新北市莺歌区尖山埔路 55巷6号请导航53号或57号结束孙龙步道及艺文景点後,可前往莺歌老街觅食,接着让孩子创作一下自己的作品,莺歌这边的体验手作店家真的很多,像是马赛克拼贴就是容易入手又有趣的DIY体验。莺歌真不愧是艺术之城!到处都有惊喜,未来美术馆兴建完工後,更能耀升为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王国。👉更多莺歌相关游程:1、莺歌陶艺DIY2、莺歌老街乐游3、莺歌艺术手作陶旅4、莺歌亲子文化巡礼
下一则
淡兰古道:手作步道、纪录片、书籍
淡兰古道,是清代往来台北盆地与兰阳平原的重要山径,在台铁宜兰线通车前肩负两地间的交通重担。淡兰古道并非仅仅是条串连淡水厅与噶玛兰厅之间的「线」,200多年来,雪山山脉尾棱乘载了原住民的猎径、汉人拓垦者的足迹、贸易商贾的据点、军队巡视的行伍等无价的历史记忆,无数先民们在这数十条绵密错纵的山径穿梭,淡兰古道可谓是见证了北北基宜的发展史,是属於台湾的朝圣之路,如今已被指定为「国家级绿色步道」。2015、16年-「重现淡兰百年山径」铁路、高速公路出现後,整个世界都发生了重大的交通变革,淡兰古道原有的交通功能被取代,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但百年来它仍静静存在於北宜之间的山区内。自2015、16年起,台湾千里步道协会,与北北基宜跨县市共同合作「重现淡兰百年山径计画」,藉由梳理文献、图资、访谈等资讯,获得初步定线背景,并配合历史、文史地景、游憩系统、安全等考量,规划出今日有系统的淡兰山径路线,并以双扇蕨作为识别标志,打造淡兰古道的品牌。结合公、私资源,官民合作以手作步道的工法逐步修复古道,手作步道的理念是不依赖重机具与工程包商,而是以简单工具、就地取材的方式,透过志工参与,集众人之力修复步道,使步道持续融入现有地景、忠於原有文化路径之精神,历经数年努力,再现渊远流长的百年淡兰古道。2018年-《淡兰古道三部曲》为推广淡兰古道的生态与人文,新北市观光旅游局与享誉国际的萧青阳导演合作,走遍淡兰古道北、中、南路段,推出《淡兰古道三部曲》,由「功夫之道」、「先民之道」到「养生之道」,萧青阳导演在百年山径中,安排传统戏曲乐师现场演奏,并录下虫鸣、鸟叫与溪水等大自然的声音,呈现古道上多面向的生命力。《淡兰古道三部曲》於2021年荣获第14届「葡萄牙国际观光电影节」(ART & TUR - International Tourism Film Festival)运动与休闲类宣传片首奖。2023年,为《淡兰古道三部曲》所制作的原声专辑Beginningless Beginning,更勇夺得第65届葛莱美奖(Grammy Awards)最佳唱片包装奖,让淡兰古道跃上国际舞台。2019 年-《淡兰古道-北路》淡兰古道第一本旅游书《淡兰古道-北路》,延揽最熟悉淡兰古道的台湾千里步道协会、文史工作者及登山专家,在历经18个月的企划编撰後推出,介绍北路途中的人文历史、小镇故事、动植物生态以及推荐路线,充满质感的编排使新书一上架深受好评,至今已至五刷,不少旅人都是带着本书,一步一脚印地体验淡兰古道北路的沿途种种,谱出属於自己的古道故事。2020年-淡兰古道主题网借助智慧科技开发淡兰古道主题网,首创UI/UX山径互动地图,梳理淡兰古道绵密交错的山径,从使用者的角度设计,将行前准备、行程规划、GPX、交通、天气及休憩等资讯进行介接与整合,轻松掌握各类登山资讯,全方位探索淡兰古道丰富的历史人文及自然生态。2022年-《淡兰古道-百年里山的长路慢行》在广受好评的《淡兰古道-北路》後,新北市观光旅游局再度携手多位淡兰达人推出《淡兰古道-百年里山的长路慢行》,书写淡兰古道北、中、南路各路旅途见闻、探访淡兰古道中22处在地职人与店家故事,囊括实用的全路健行指南及精美相片,并由金鼎奖画师,在亲自走完淡兰全线後所绘制出精美拉页地图,亦收录了淡兰古道从定线至品牌形塑背後的故事,期许一同走向下一个百年。新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推广淡兰古道至今,以让淡兰古道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长距离步道,在网路、影片、书籍的行销宣传之外,也与许多民间组织合作,举办了如手作步道工作坊、登山讲座、国家绿道导览员培训等,让这条百年山径,再次因人们的交流与造访,延续繁盛下去。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