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跨岳计画 x 好市成双:暖东峡谷起行-循东势坑溪而上!

定位点
暖暖壶穴
📣好市城双:基隆市暖暖区、新北市平溪区。
✅建议路线:暖暖火车站→暖暖壶穴→暖东峡谷(淡兰古道)→大菁休闲农场→五分山步道→新平溪煤矿博物馆→十分老街→十分瀑布公园

基隆不只拥有海滨的风光,这次来体验丰富的峡谷、壶穴及山林生态之美,从暖暖车站出发,车程只要10分钟,踏上昔日淡兰古道暖暖至十分,从城市逆流而上,不仅见证北台湾最大的壶穴景观,也可以在大菁农场一睹昔日蓝染产业的美丽,越上棱线後,擦个汗眺望辽阔的远景,和岭头土地公打招呼,便能到平溪区,沿着昔日矿业小铁轨,抵达终点的十分瀑布,给自己一个十分的挑战!

淡兰古道是清代时期淡水厅到宜兰厅货物运输的主要交通道路,迄今已超过200年的历史,分成北路(军士官道)、中路(民垦民道)、南路(商旅茶道) ,整个淡兰山径全长200公里,可横跨基隆市、新北市、台北市及宜兰县四个县市,为行政院核定国际级绿道。而今天要走的路线,就是从中路起点-基隆暖暖开始。
淡兰古道-1_调整大小

✅必看景点:暖暖壶穴
搭乘台铁於暖暖车站下车,出站後就是暖江桥,而壶穴就位於暖江桥下方,这里的壶穴景观号称全台最密集,大大小小的壶穴遍布在河床上,形成一副独特地质景观。
暖暖壶穴_调整大小

✅不可错过:暖东峡谷(入口:基隆市暖暖区东势街221号)
暖暖车站下车,转乘基隆603公车至「暖东峡谷(童军运动中心)站」下车即达。暖东峡谷位於基隆市之暖暖区东势坑,峡谷山区林相完整,没有污染,溪水终年不断,清澈见底,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暖东峡谷步道在小溪的两侧,沿峭壁而行,可欣赏壮观峭壁景象及其上生长的植物,小桥流水,景致细腻,沿途亦设有观景凉亭,是欣赏瀑布及峡谷地形的好地方,园区内步道林木苍苍,花草扶疏,颇属自然步道形态,可在步道两旁仔细观察昆虫或植物之美,清澈的溪谷亦有蜻蜓、豆娘和紫啸鸫鸟穿梭其间。

✅必去体验:大菁休闲农场(基隆市暖暖区东势街100-1号)
大菁为一种经济染料作物,在多雨雾罩的暖暖山区,为生长的好场所,早期为基隆暖暖地区主要的经济产物之一。大菁休闲农场不但与一般休闲农场一样,位在群山环抱的溪涧山谷中,环境清幽、自然天成的景观,更是休憩玩乐的好去处。园区里还特别以大菁的蓝染技术为主题,让游客由亲身体验中,学习到自然染料的染制过程,让游客可了解到农场主人为复兴传统产业所付出的用心,而蓝染成品亦媲美新北市的三峡蓝染,两处使用的原料与技术竟都相同,相信值得游客至此来体验蓝染之美。
大菁休闲农场_调整大小
大菁休闲农场(1)_调整大小

✅芒花大景:五分山步道
从大菁农场通过暖东旧道可以抵达新北的五分山步道,位在平溪区、瑞芳区与基隆暖暖区界棱上的五分山,山头海拔756.7公尺,棱线途经岭头福德宫,为平溪区第二高之中级山,也是视野最辽阔壮观的登山步道,可将北海岸、东北角美景竟收眼底,沿着新平溪煤矿坑道、五分山阶梯步道而上至山顶。由於步道经过修筑,并不难走,尤其步道沿着溪流整建,所以登五分山的途中,有流水相伴,凉爽而宜人。
五分山步道_调整大小
五分山步道1_调整大小

✅煤矿风情:平溪煤矿博物馆(新北市平溪区新寮里顶寮子5号)
馆内模拟了开采坑道,依照实际的比例条件建造,真实呈现煤脉与坑道的支撑结构,从煤炭的形成、分布、开采到运送,让游客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除此之外,硕果仅存的新平溪煤矿独眼小火车是台湾第一部电气化运煤火车,亦是台湾目前仅有在行进的小火车,它是铁道迷的最爱,也是最具历史价值的展品之一。
新平溪煤矿博物馆-模拟矿业坑道_调整大小
新平溪煤矿博物馆_调整大小

✅终点:十分老街(新北市平溪区十分街81号)
新北市平溪区的十分,堪称开发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聚落,一条因开采煤矿而兴建的铁路支线「平溪线」,沿着基隆河河谷蜿蜒,在采矿落没的匆匆岁月洗礼後,串起了十分、平溪、菁桐等几个饶富风味的老街,这里的主要特色在於老街和火车铁轨是相连的,可以体验「火车门前过」的新奇感受,以及走在铁轨旁逛街的趣味,也是很多电影、偶像剧取景的知名景点。虽然煤矿已经停采,但老街上的饮食店、天灯工艺品店依旧人潮满满,也是国际游客拜访台湾必访之景点。
十分老街

✅顺游景点:十分瀑布公园(新北市平溪区乾坑10号)
邻近老街的十分瀑布公园,位在基隆河的主流上,由於河流的侵蚀作用,造就断层地形与奇岩,让这里拥有许多瀑布与地质奇观,其中以声势浩大的十分瀑布最为出名。若是从十分游客中心出发,沿着四广潭桥而行,还能将四广潭的壶穴地质景观、眼镜洞瀑布的美景一网打尽!
气势磅礴的十分瀑布
上一则
从前的板桥有座城—探索枋桥古城与四大庙宇
谈到台湾的古城池,多数人脑中第一时间浮现的无非是台南府城、台北府城与恒春县城等城池,这些官方修建的城池如今仍保留着城门甚至部分的城墙,有些还成为了捷运站的名称(台北捷运北门站、西门站与东门站),是当代台湾人的共同记忆。但您可曾听说,在今日新北市的首善之区-板桥区,也有一座古城池吗? 从捷运府中站前往林家花园的路上,细心的旅人会发现,这一区的路灯特别有古风,上头还标着「枋桥古城」,低头一看,地砖上居然有着「古城界址」的字样,是的,府中一带曾经存在过一座古城,这座枋桥古城与台北城一样有五个城门,其历史甚至比为人所熟知的台北城更加悠久,促成这座城池的设立有两大因素:板桥林家与漳泉械斗。 时间回到清代,当时的台湾时常发生漳泉械斗,原籍漳州的板桥林家为了抵御泉州人袭扰,在1855年私自筹建了枋桥城,约是今日板桥区西门街、北门街、南门街与馆前西路内圈的范围,在日治时期因交通建设遭到拆除,然而我们仍能透过地方上的庙宇找寻古城的蛛丝马迹。 【慈惠宫】 位於枋桥古城东门位置的慈惠宫,是板桥地区香火鼎盛的妈祖庙,寺庙内外采用剪黏、雕刻、彩绘作为装饰,雕梁画栋,华丽精致。慈惠宫也是板桥地区求财运的庙宇,板桥林家等在地商业钜子皆是慈惠宫的信徒,仔细探寻,还能找到刻着林家商号的龙柱呢。 【接云寺与大众庙】 位在枋桥古城西门位置的接云寺与大众庙,其历史皆与漳泉械斗有关联,大众庙是板桥仕绅为了纪念在械斗中死去的漳州人所建立,主祀大众爷;一旁的接云寺主祀观音佛祖,前身为中和慈云岩寺,後因械斗毁於祝融,由板桥接云寺承接其香火,接云寺收藏了不少珍贵的古匾及古联,正殿屋顶两侧还有许多以金箔包住的飞天仙人木雕,十分耀眼,藻井采特殊的长椭圆形设计,相当有历史与宗教价值。 【迪毅堂】 四大庙中唯一被指定为市定古蹟的迪毅堂,是板桥林家为了纪念因械斗战死的武师与丁勇所建立,又称元帅庙,2021年修复完毕,采预约的方式开放参观,内部的门神绘画与麒麟湿壁画皆出自於庙宇绘画大师,新北文化奖得主蔡龙进老师之手。 下一次来到板桥,前往林家花园的路上,放慢脚步,依循地砖上的字样,一步一脚印的绕出那曾经的古城、进到庙宇里欣赏精湛的绘画与工艺,探索城市的前世今生吧!
下一则
淡兰古道:手作步道、纪录片、书籍
淡兰古道,是清代往来台北盆地与兰阳平原的重要山径,在台铁宜兰线通车前肩负两地间的交通重担。淡兰古道并非仅仅是条串连淡水厅与噶玛兰厅之间的「线」,200多年来,雪山山脉尾棱乘载了原住民的猎径、汉人拓垦者的足迹、贸易商贾的据点、军队巡视的行伍等无价的历史记忆,无数先民们在这数十条绵密错纵的山径穿梭,淡兰古道可谓是见证了北北基宜的发展史,是属於台湾的朝圣之路,如今已被指定为「国家级绿色步道」。2015、16年-「重现淡兰百年山径」铁路、高速公路出现後,整个世界都发生了重大的交通变革,淡兰古道原有的交通功能被取代,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但百年来它仍静静存在於北宜之间的山区内。自2015、16年起,台湾千里步道协会,与北北基宜跨县市共同合作「重现淡兰百年山径计画」,藉由梳理文献、图资、访谈等资讯,获得初步定线背景,并配合历史、文史地景、游憩系统、安全等考量,规划出今日有系统的淡兰山径路线,并以双扇蕨作为识别标志,打造淡兰古道的品牌。结合公、私资源,官民合作以手作步道的工法逐步修复古道,手作步道的理念是不依赖重机具与工程包商,而是以简单工具、就地取材的方式,透过志工参与,集众人之力修复步道,使步道持续融入现有地景、忠於原有文化路径之精神,历经数年努力,再现渊远流长的百年淡兰古道。2018年-《淡兰古道三部曲》为推广淡兰古道的生态与人文,新北市观光旅游局与享誉国际的萧青阳导演合作,走遍淡兰古道北、中、南路段,推出《淡兰古道三部曲》,由「功夫之道」、「先民之道」到「养生之道」,萧青阳导演在百年山径中,安排传统戏曲乐师现场演奏,并录下虫鸣、鸟叫与溪水等大自然的声音,呈现古道上多面向的生命力。《淡兰古道三部曲》於2021年荣获第14届「葡萄牙国际观光电影节」(ART & TUR - International Tourism Film Festival)运动与休闲类宣传片首奖。2023年,为《淡兰古道三部曲》所制作的原声专辑Beginningless Beginning,更勇夺得第65届葛莱美奖(Grammy Awards)最佳唱片包装奖,让淡兰古道跃上国际舞台。2019 年-《淡兰古道-北路》淡兰古道第一本旅游书《淡兰古道-北路》,延揽最熟悉淡兰古道的台湾千里步道协会、文史工作者及登山专家,在历经18个月的企划编撰後推出,介绍北路途中的人文历史、小镇故事、动植物生态以及推荐路线,充满质感的编排使新书一上架深受好评,至今已至五刷,不少旅人都是带着本书,一步一脚印地体验淡兰古道北路的沿途种种,谱出属於自己的古道故事。2020年-淡兰古道主题网借助智慧科技开发淡兰古道主题网,首创UI/UX山径互动地图,梳理淡兰古道绵密交错的山径,从使用者的角度设计,将行前准备、行程规划、GPX、交通、天气及休憩等资讯进行介接与整合,轻松掌握各类登山资讯,全方位探索淡兰古道丰富的历史人文及自然生态。2022年-《淡兰古道-百年里山的长路慢行》在广受好评的《淡兰古道-北路》後,新北市观光旅游局再度携手多位淡兰达人推出《淡兰古道-百年里山的长路慢行》,书写淡兰古道北、中、南路各路旅途见闻、探访淡兰古道中22处在地职人与店家故事,囊括实用的全路健行指南及精美相片,并由金鼎奖画师,在亲自走完淡兰全线後所绘制出精美拉页地图,亦收录了淡兰古道从定线至品牌形塑背後的故事,期许一同走向下一个百年。新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推广淡兰古道至今,以让淡兰古道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长距离步道,在网路、影片、书籍的行销宣传之外,也与许多民间组织合作,举办了如手作步道工作坊、登山讲座、国家绿道导览员培训等,让这条百年山径,再次因人们的交流与造访,延续繁盛下去。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