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追火车-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定位点
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清晨6:59分,气温24度,微风,太阳已从福隆的海平面冉冉升起,在晨光的照耀下,一年一度的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将在鸣枪後正式开跑 !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在2024年已迈入第9届,赛事分有竞速组、企业组、变装组等三组,共1100队、7700名跑者一同共襄盛举,在新北市贡寮区、双溪区的铁道沿线与太平洋山海之间奔跑,富有趣味性并考验团队合作精神,是青春山海线上,最热血沸腾的路跑赛事。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若想跑得快,就一个人跑;若想跑得远,就一群人跑」。铁道马拉松接力赛每一队皆有7
棒跑者,分别为女神棒、海神棒、安神棒、山神棒、风神棒、恍神棒及迎神棒,接力完成长达51公里的赛道。自福隆海边出发,途经旧草岭隧道、太平洋沿岸、三貂角灯塔、双溪河岸、沿着台铁宜兰线旁的公路追火车,最终返回福隆海岸。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铁道马拉松接力赛的接力棒十分特殊,有别於大众熟知的样式,环型接力棒的造型是源於台铁昔日「电气路牌闭塞制」的路牌环,为早年台铁防止列车追撞的机制,接力棒的形状参考了台铁路牌环的设计,这不仅是对台铁文化的推广,同时也成为了本赛事最独特的标志之一。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在舞蹈老师带领跑者们暖身後,7点整正式鸣枪起跑!Go!女神棒跑者背向大海向前冲刺,迈开步伐向旧草岭隧道奔去。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跑者快速通过福隆车站,进入旧草岭隧道向太平洋岸奔去,启用於1924年的旧草岭隧道,全长达2167公尺,是新北与宜兰间的铁路隧道,在铁路电气化後功成身退,目前已改建为自行车道,在通过新北-宜兰交界处的光环造景後,接棒区就在不远的前方了。
👉铁道马拉松接力赛当日有交通管制,除了大会工作车辆,不会有自行车穿梭於隧道内。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在隧道尽头的光明处,交棒给第二棒-海神棒,此棒次是山海景色最壮丽的一棒,却也是距离最长的一棒,长达15.1公里的距离,由团队中长跑能力最强者担起重任,途经莱莱地质区、台湾本岛的极东点-三貂角灯塔、马岗与卯澳等特色渔港,最终来到福隆游客中心接棒区,考验跑者们的体力与意志。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接!卸下接力环,交给下一棒的夥伴接力冲刺,每一个棒次的地形与长度皆有所不同,挑整呼吸与脚步,以最适合眼前地形的姿态奔跑,力求最佳表现。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第三棒-第六棒的跑者在贡寮、双溪、牡丹等铁道小镇间奔跑,时不时能与北往东来的台铁各型列车相遇,一起追火车。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0E4A0089

「加油!加油!」看见镜头时摆出最灿烂的笑容,展现路跑的力与美。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铁道马拉松赛道全长达51公里之谱,沿线备有冷却神器-洒水车、补水站、地方自组的加油团,通过洒水车的水幕、接过补水站的水杯,在地方民众的摇旗呐喊中,坚持下去完成自己的路程。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0E4A0164

「来了来了!」当第七棒跑者出现在跑道头时,同队队友齐声呐喊,最後一哩路,大家一起举起代表自己棒次的毛巾,全队一起奔向终点线,一同迎接胜利!
0E4A0234
0E4A0230

经历7个棒次,完成艰钜的挑战後,绝对值得好好纪念,举起完赛奖与自己队伍的旗帜,与福隆海滩上的经典地标FULONG合影。待成绩统计完成後,竞速组、企业组、变装组得奖者陆续上台领奖,开心的大合照。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拿出每个人的奖牌,将7块奖牌合而为一,组成完整的圆形奖牌,这是团队合作的成果,也象徵青春的缤纷多彩。冲向摄影师的镜头,相约明年再一起奔驰於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新北市铁道马拉松接力赛
上一则
北台8县市:旅游散策路线2-浪漫台三线
Day1: 大平红桥、三坑小镇顺游(三坑老街、三坑自然公园)、石门活鱼、小粗坑古道、新竹福华饭店check in、城隍庙夜市🌟 大平红桥地址: 桃园市龙潭区石门路55巷内(龙潭区大平里与三坑里交界处)曾获选为台湾历史建筑百景,在地人口中的糯米桥,红砖桥身倒影在打铁坑溪,融合周边的农村风景,别有一番优雅古意。🌟 三坑小镇顺游地址: 桃园市龙潭区三坑子来到龙潭第一街就要大嗑古早味客家小吃﹔菜包、牛汶水、草仔粿,可都别放过,吃饱喝足再去永福宫、青钱第,来个复古三连拍。三坑自然生态公园位於景色优美的石门水库大汉溪畔,占地约3.8公顷,以占地广大的生态湖与周边大草坪休憩区为主体,全区采用生态工法建造,并大量种植当地的原生花草树种,将生态公园融合了自然景观,并且规划有休憩公园、凉亭、木拱桥、戏水渠道等设施,还可串连三坑自行车道,创造出休闲的运动健身空间。🌟 小粗坑古道地址: 桃园市龙潭区高平里粗坑2邻小粗坑古道是日据时期顺着小粗坑溪辟建的牛车道,当时山区先民载运货物往来新竹关西的竹坑十寮及茅武督等地,得经三坑仔(现龙潭)与大嵙崁(现大溪),而小粗坑古道则成为重要通道,风光一时,然而随着石门水库的产业道路开发,人潮递减而逐渐没落,却也因此保留住丰富原始生态,沿途可见水同木、大花曼陀罗、蕨类、樟科植物等植物,以及凤蝶、盘古蟾蜍、斯文豪氏赤蛙等稀有物种,现今是野外踏青的热门景点。若想买伴手礼,可以前往交流道附近的「金牌好礼-龙情花生糖」购买,并有提供宅配服务唷。🌟 新竹福华饭店 check in地址: 新竹市北区中正路178号晚上下塌至新竹福华饭店,整理一下白天游玩时买的伴手礼,若是还想振兴台湾经济,建议可以前往离饭店不远的「新福源花生酱」采买(有提供配送服务),这里的花生酱又浓又纯、真材实料,每一口都可以吃到花生粒!采买完毕後再去城隍庙夜市体验B级美食吧~🌟 新竹都城隍庙及城隍庙夜市:位於新竹市北区中山路上,列属市定古蹟,创建於1748年,由淡水同知曾曰瑛倡议兴建,1875年,淡新分治,设台北府,但府治仍在新竹,故城隍爷晋升为府城隍-威灵公,香火鼎盛,有「新竹城隍爷,北港妈祖婆」的称誉。其庙宇规模在当时是全台湾之最,专门掌管阴间与阳间赏罚善恶的神明为城隍,所以城隍庙的布置犹如古代的衙门;新竹都城隍庙庙埕的巿集小吃摊,成为新竹特色之一。Day2: 关西老街顺游、东山农园、苗栗住宿饭店check in🌟 关西老街地址: 新竹县关西镇中正路关西老街充满了古早韵味,红砖式建筑让人遥想当年小镇风采,这里有百年文青风书店、五孔石砌拱桥,造型兼具结构与美学的东安古桥,还有人了解台湾茶业界发展的历程与轨迹的台红茶业文化馆。用餐可去传承一甲子的老店「口ㄤ咕面」;若是想采买伴手礼,可以去关西镇农会新农民市场晃晃,里面包括市集、农特产品、美食摊等等,绝对让您满载而归。🌟 东山农园地址: 新竹县关西镇竹28乡道号位於关西镇的东山农园约有柑橘类果树植栽500颗,全园使用有机肥料,不使用除草剂、低农药的安全农业,园区内栽种许多不同种的柑橘类,例如椪柑、酸桔、桶柑、茂谷、砂糖局、艳阳柑、帝王柑等等,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提供采收及鲜果宅配服务,非常适合家庭旅游唷。🌟 尚顺君乐饭店 check in地址: 苗栗县头份市育乐街6号位於头份市中心,邻近高速公路、竹南火车站,交通便利,并结合购物中心与上顺育乐天地,兼顾休息放松及娱乐的需求。Day3: 狮潭鸣凤古道、狮潭新店老街、黄金小镇/茅香亭🌟 狮潭鸣凤古道地址: 狮潭新店村与头屋乡鸣凤村交界处横跨头屋和狮潭的鸣凤古道,最早是赛夏族人狩猎行走的的山路,後因黄南求率领粤籍隘丁扩垦苗栗,赛夏族人因而更往山区深处迁移,古道便成为头屋乡鸣凤村和狮潭乡新店村的居民ㄏ的居民货物往来要道;曾因苗22县道的开辟,而变得杂草丛生,而後经居民们的努力修整,今日已是登山健行的热门景点。🌟 狮潭新店老街地址: 苗栗县狮潭乡省道台3线、县道124线终点旁这里是充满客家风情及纯朴样貌的小镇,值得在此深度漫游、探索一番,老街里还有条神秘小径,画满了宫崎骏知名动画像是龙猫、神影少女等彩绘,还有在地客家小吃满足味蕾。来这里也别错过在地必吃仙草料理「仙山仙草」,除了直接现场享用外,也有伴手礼可以选购,并提供宅配寄送服务。🌟 黄金小镇-茅乡亭地址: 苗栗县公馆乡4邻115之1号茅乡亭位在苗栗县公馆乡的黄金小镇休闲农业区中,入口处的小亭子摆满陶艺作品,映衬着周围郁郁葱葱,充分让人感受到悠闲的乡村风情。在此可以体验拔芋头、采红枣、采集橄榄等农事活动,并且有自行车、高尔夫球车邓设施,是亲子、家庭、银发族出游的好地方。
下一则
淡水里山|女力带路
美丽的河岸风光与渔人码头的夕阳景色,是大多数人对於淡水的第一印象。然而,淡水的精彩远远不仅限於河滨地带,淡水区面积广达70平方公里,由淡水河岸、丘陵地带、大屯火山群构成,淡水因此有着许多带有崎、崁、坪、湖、泉、谷等字的地名,反映出淡水多丘陵的地形。生态栖地、人类聚落、农业耕地交织的淡水里山,经历数代人的农垦,目前以发展休闲农业为主。跟着新北捷运、淡水旅学堂,一起搭乘淡海轻轨,以悠闲的脚步走入淡水里山,在农村女力的带领下,探索静谧优雅的山之淡水。自淡海轻轨绿山线-淡金邓公站下车,取樱花大道右侧的小径前行,步入淡水里山地带,沿途有灌溉水圳、土地公庙、榕树公相伴,田园风光令人忘却都市尘嚣。小径的底端是淡水三空泉,顾名思义就是泉水涌出之地,返乡青年Kevin经营的阿三哥农庄,就位於这得天独厚的水源地。阿三哥农庄与洛神花季阿三哥农庄顺应节气,四季推出不同的农业体验、包括养蜂、采茶、DIY茶籽油肥皂、亲子烘焙课等。秋季的阿三哥农庄,是洛神花的采收时节,满树红艳的果实,散发迷人的光泽,正适合走进田园尽享采摘乐趣。 提着茄仔袋、戴上斗笠,走进农家的无毒农园,将如红宝石般的洛神花萼俐落采下,凑满30朵後将果实分离,汆烫後加入糖,DIY制作酸甜可口的洛神花果酱。搓揉在来米团後,以传统的擦板从洞眼中搓出粉条,古法手作米苔目,以滚水煮熟後冷却,加进洛神花果胶内,成爲一道美味的甜品。「吃是种享受、好好吃饭!」,农家宴席上桌,淡水农家的得意之作-大灶油饭、洛神排骨、茶籽油生米、茶油面线煎等佳肴一一上桌,每一道都健康且美味,以感谢的心情享用这桌低调的奢华。淡水女路-阿三嫂「农庄的名称是阿三哥农庄,那阿三嫂在哪呢?」,话音刚落,阿三嫂微笑着从厨房走出,来到餐桌旁与大家见面。向大家细心介绍午宴的菜色,并分享迎宾茶—龙眼花茶背後的故事。吟咏了自己创作於日历上的台语诗《龙眼花》,诗句中充满对父亲的回忆,以及从前农村生活的智慧。就在众人仍沉浸於阿三嫂的故事时,眼前的「阿三嫂」揭开谜底,原来,这是一场精心规划的行动剧!这场演出由「淡水女力 4.0」学员们实地口访阿三嫂後,根据在地故事创作而成。淡水女力 4.0 致力於挖掘淡水妇女在家庭、社区及职场中的丰富故事,透过田调与口访成果,推广女性价值与力量,连结淡水在地的文化脉络。 阿三嫂带路!乡土诗与木炭窑谜底揭晓後,正牌的阿三嫂以爽朗的笑容正式出场!带领大家再次走入农园,小径上每一个植物的解说牌,都是阿三嫂自己创作的乡土文学,幽默且充满童趣,令人会心一笑。来到农园中央,巨大的木炭窑伫立其中,以相思木为材料,三空泉一带在过去曾有高达80座木炭窑,是过往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用燃料。然而,随着瓦斯普及,木炭窑逐渐被遗忘,阿三嫂特别保留了这座木炭窑,将这份生活中的历史记忆传承下去,让下一代能从此读懂淡水里山的过去。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