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2025平溪天灯节

定位点
高处俯瞰天灯升空
元宵节的夜幕降下後,乘载众人祈愿的天灯冉冉升空,化爲平溪夜空中的点点星辰。天灯在早年是平溪地区居民报平安的信号灯,近代发展为具祈福意涵的民俗活动。自1999年起,新北市政府於每年元宵节举办的平溪天灯节,已是新北市国际知名度最高的节庆活动之一,吸引无数海内外旅客前来参与,名列台湾观光100亮点
夜空中的天灯如同点点繁星

北台湾的元宵盛会
元宵节是台湾冬天最缤纷的节日,在寒冷的冬季中,人们运用各类灯饰照亮绵长的黑夜。平溪天灯节为北台湾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与台南盐水蜂炮并称「北天灯、南蜂炮」。位於基隆河上游的平溪区,拥有终年高湿度的环境、四面环山的地形,让平溪成为全台唯一可合法在户外施放天灯的地区。每年元宵之夜,上千颗天灯飞向夜空的画面,是平溪最美的动态风景。
祈祷愿望成真
蛇我其谁主灯升空

台湾观光100亮点
平溪天灯节屡获旅游设计奖项,包括美国「泰坦创新奬-创新活动类 」白金奖、法国「BETTER FUTURE 2024巴黎设计奖行销类-活动体验」金奖、「2024台湾旅游大赏奖」卓越城巿品牌首选,是新北市首屈一指的旅游品牌。平溪更获选为交通部观光署「台湾观光100亮点」之一,展现新北在地魅力。
高处俯瞰天灯升空
20尺蛇年主灯

2025金蛇呈祥
2025平溪天灯节,推出高达20尺的「金蛇呈祥」天灯,作为2月8日平溪场的主灯,由重量级贵宾们一同将新春祝福送入夜空;2月12日的十分场则结合西洋情人节,打造12尺「蛇年双心天灯」,由金蛇与粉红蛇交织而成,在天空中互拥为巨大的爱心,为天下有情人献上美好祝福。

2025年适逢双北世壮运,世壮运吉祥物「壮宝」,也随着百盏天灯缓缓升空,为五月的赛事暖身。
20尺蛇年主灯升空
十分场爱心蛇主灯
世壮运壮宝主灯
蛇年行大运舞狮表演

铁道秘境导览X净山活动

百年前的平溪线铁道肩负着开发煤矿的重担,黑金时代落幕後,成为旅人探索山城风情的观光铁道。每逢天灯节,铁道秘境导览带领旅客们走入昔日时光,寻访沿线的私房景点。

节庆落幕後,由山岳协会带领的健行净山活动,进入平溪各条山径,聆听平溪山林的生态与人物故事的同时,回收落於山坡上的天灯,平衡天灯释放与环境保护,让平溪天灯节更加永续。
铁道秘境导览团
台铁列车通过平溪老街
天灯升空的一刹那

 
上一则
穿越百年三貂岭生态隧道 漫游山林秘境美景
三貂岭是新北一处与世隔绝的聚落,早期以采媒与挖金矿为主,但停产後因交通不便,让三貂岭成为一处秘境。而与一山之隔的牡丹,过往以铁道相通,百年风华的三貂岭隧道如今重现光明,以「时光暗线」之名呈现在大众面前。以简单的自然工法,保护隧道内的生态环境。牡丹与三貂岭各自有精彩的故事等着大家挖掘。牡丹老街走读昔日的淘金小镇,因产业转移而没落,新北市双溪的牡丹车站,犹如山中的一颗珍珠,不与他人相争,却拥有朴实无华的原始魅力,在山林健行之後可以到「牡丹老街驻地工作站」来杯山药奶昔、咖啡,听听当地人说故事。三貂岭生态友善隧道旧三貂岭隧道横跨双溪区与瑞芳区,原用途为宜兰线铁路隧道,启用於西元1922年(日治大正11年)。经新北市政府工务局整修为生态友善隧道,利用自然工法,大大保护了隧道内的生态,行进於隧道中,偶会有蝙蝠在头上飞过,设计师利用水池设计让洞口从黑到亮,与三貂岭翠绿山色相映成让人惊艳的镜面反射倒影,有机会还能与火车相遇,如同打开潘朵拉的宝盒呈现在你的眼前。三貂岭小镇漫游位於瑞芳山区的三貂岭曾是煤矿重镇,担任四个矿坑的运输站,自矿业没落後因交通不便而杳无人烟,三貂岭因此保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车站宿舍、硕仁国小、民房等断垣残壁供人怀想。这几年陆续有几间有个性的店入驻,再加上三貂岭自行车道的开放,串连了牡丹与三貂岭,让景点与人文产生了化学变化。猴硐游客中心猴硐游客中心经过整修之後,以大红色的屋顶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红顶设计是希望有聚落红砖造老房的意象,与自然环境的绿相契合。设计师在外观设计上以山屋、帐棚为概念,提供山友和自行车骑士更多休憩以及遮荫空间为出发,强调自然光及风的通透性,中庭采用渗透铺面,设计低垂之屋顶,除在中庭上方提供遮荫外,也作为馆内外空间区隔的界定;屋顶弧线设计导引雨水集中流泄,呼应自然环境及强调生态循环。
下一则
女力绽放Her story―淡水女路
淡水,身为台湾最早的国际商港之一,坐拥丰富的文化资产与山海景致,是北台湾知名的观光胜地,在1860年代开港通商的淡水,是台湾与国际交流的重镇,也促成了台湾社会多项重要的变革,台湾第一所女子学校「淡水女学堂」便是创立於今日淡水的真理街,由新北市府与淡水旅学堂及新北市社区旅学关怀协会等团体合作的「淡水女路」,发掘在地女力故事,串接淡水别具女性意义的历史景点,让我们穿上汉服,到淡水探索那些年的 Her Story。姑娘楼与牧师楼建於1906年的姑娘楼与建於1909年的牧师楼,皆是由吴威廉牧师建造,姑娘楼最初是提供予淡水女学堂校长金仁理姑娘与妇女学堂校长高哈拿姑娘作为寓所,现为真理大学校长室;牧师楼则是吴威廉牧师的寓所,其琴楼作为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之场景而红极一时,现为真理大学研发中心。两座建筑外观近似於不远处的英国领事官邸,皆是回廊式的红砖洋楼建筑,差别在於外墙装饰较官邸而言朴素许多。偕牧师娘张聪明与马偕牧师在新北五股长大的台湾女性张聪明原名葱仔,1878年与马偕在淡水英国领事馆结缡,婚後努力学习,成为了通晓英语的女子学堂老师,当年可是走在时代前端的新女性,张聪明与马偕牧师帮助了许多被传统束缚的台湾女性,是台湾女性教育史的重要人物,淡水女路在马偕故居内以行动剧的方式活泼重现当年张聪明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张聪明在1879年底与马偕一同踏上了返回加拿大之旅,途经厦门、香港、新加坡、印度至中东,在埃及游览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参观哭墙,经亚历山卓到了义大利,参观庞贝遗迹、罗马与梵蒂冈,再经由法国、英国最终抵达加拿大,陪同马偕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职与募款之後,再经美国、日本回到台湾,这段经历也令张聪明成为首位进行环球旅行台湾女性。淡水女学堂马偕自加拿大返回台湾後,於1884年成立了淡水女学堂,是台湾第一间女子学校,为台湾女性教育的滥觞,女学堂培育出了众多杰出的女性,台湾第一位女医师蔡阿信(电视剧浪淘沙女主角-丘雅信的原型)、文学家汪李如月皆是毕业自淡水女学堂,另外为了照顾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妇学堂,堪称台湾第一所「妈妈教室」。阿给 あぶらあげ阿给是淡水名声响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浆一般,阿给已跟淡水画上等号,而这道着名小吃的发明家是杨郑锦文女士,与先生杨树根一同经营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发了一种新餐点,她将油豆腐切开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鲜鱼浆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给,阿给来自於日本话「油扬あげ(abura a ge),简称あげ(a ge)」,是「油炸豆腐皮」的意思,而令外地人讶异的是,最初阿给外带时外包装居然是用报纸包裹,作用是抵御淡水冬天湿冷的气候呢!手作线装书在重建街的老宅--九崁28亲手缝制线装书,重建街的旧名即为九崁街,意旨最初在这里开设的九间店家,这里才是正港的淡水老街,早在今天中正路商圈发展起来之前这里是淡水最繁华的市街,街屋循着山势蜿蜒而上,至今仍保留了数栋老宅,在网路资讯爆炸时代,回归最初的纸本书,一针一线,慢工出细活的打造自己的书香世界。「入眼观音山色秀,朝晖相映画图开」,出自於淡水女诗人汪李如月的诗句,在步下重建街往捷运站的方向,看着前方的观音山与淡水河,与诗人跨时间共感,女性视角的淡水,是台湾女子教育的起点,是无数杰出女性前辈的养分,从淡水跨出的第一步,成为台湾社会变革的一大步。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