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兰饼店
更新日期:2021-10-20
人气 4724
介绍
和民俗信仰紧密结合例如公有巿场旁,已有将近百年历史的金成兰饼店。从什麽都卖的柑仔店开始,陈家第二代跟着叔叔学做糕饼,然後便自立门户,开起了饼店。和一般糕饼店不同,直到今天,金成兰仍与地方节令、习俗关系紧密,店里的作息、什麽时候做什麽饼,都依照生活与民俗节日需求的步调安排。所以零售不是金成兰的主力,店里超过70%都是事先预定,大多是新店一带庙宇或信众,为了法会或其他信仰习俗需求而订制的。原本和生活紧密结合的糕饼,随着社会变迁,信仰习俗的转变,年轻一代对传统糕饼及背後的文化意涵愈来愈陌生,所以这几年来,接手老店已十几年的陈志信,开始配合学校、文化单位等团体参访需求,在店内解说糕饼与历史、文化、民俗的关系,延续糕饼的文化精神。这也是金成兰坚持与传统文化民俗结合的初衷,不走灯光美气氛佳的观光土产路线,希望自己提供的是可以一窥民俗传统精神的文化土产。「龟」的专卖店在各种糕点中,各种以「龟」为造形的产品是金成兰最大的特点。
「龟」素有长寿象徵,演变为祭拜时的供品,一说是为祭祀时杀生而补寿,另一点则是许愿,例如替长辈求寿,一旦愿望实现,来年要还神明更大的寿龟。台湾早期没有面粉,传统糕点的制作多以糯米粉、蓬莱米粉为主,制成的「龟」因为多是红色的,所以称为「红龟」,金成兰的红龟是目前极少许还采取「金包银」作法的,不是直接刷上颜料,而是用另一块染红了的饼皮,杆薄了再贴上,这种作法比较费工。「凤片龟」是用代工业者处理好的熟粉制作,只要和糖水揉制成形即可,但不能再蒸煮,会分离成浆状。做好的凤片龟愈放愈硬,再加上面粉被大量使用,而有了用面粉做的「面龟」,可再回蒸食用。金成兰的面龟仍采以「金包银」的做法,可保持表面光亮、均匀,和一般喷色、涂抹的面龟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