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水源茶香・坪林低碳漫游

定位点
新峯友茶茶园采茶
行程类型:
户外踏青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全球减碳风潮下,观光旅游业也努力在游程中的各个环节下功夫降低碳排,从旅途开始的集合地点与交通方式的选择,到游程内融入环境教育、选用环保餐厅之外,更进一步由专业机构以国际标准精准计算碳足迹,针对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则透过购买 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 认证碳权进行抵换,实践真正的低碳旅游。

      坪林是知名的包种茶产地,也是全国最早推动低碳旅游的地区,从坪林亲水吊桥出发,沿着北势溪至台北水源特定区环境教育中心,一探污水净化的过程;中午到坪林老街上的坪感觉环保餐厅,享用结合在地茶食的创意料理 ;下午则前往位於坪林山区的新峯友茶茶园,聆听青农与茶为伍的故事。
      新峯友茶第五代老板於自家茶园介绍


      旅程由坪林亲水吊桥开始,吊桥横跨北势溪,长度约60公尺,串起北势溪二岸的观鱼步道。在导览员的引领下,欣赏「水中萤火虫」--苦花,以及其丰富的河川生态。北势溪流域属於台北水源特定区,透过封溪护鱼、设置拦砂坝等政策,保障双北都会区的水资源、延长翡翠水库的寿命。

      坪林亲水吊桥
      导览员介绍台北水源特定区创立历史
      水中的萤火虫-苦花

      观鱼步道底端,防洪墙内是坪林污水处理厂,是台北水源特定区管理分署下的两大污水处理厂之一,也是坪林环境教育的场所。台北水源特定区於1984年划设,横跨乌来、双溪、坪林、新店、石碇等五区,是全台湾唯一以都市计划法设立的保护域,区内仅有1%为低密度住宅区。
      坪林污水处理厂

      走进环境教育学习中心,深入了解台湾对於水资源的运用,实际观看污水处里厂的三级处理过程--透过物理、生物、化学等三种净化处里,确保放流的水质,让游客实地取水,比较进流水与放流水的水质,更直观理解净水的重要。
      污水处理沉淀池
      进流处水质检测

      进流、放流水质比较

      中午来到位於坪林老街口的环保餐厅--坪感觉,在石板老宅内享用以在地好茶创作的各式料理, 如红茶卤肉饭、鲑鱼茶泡饭以及各式茶点。自北港的青年与关子岭的姑娘,选择落脚新北坪林,以料理、好茶、选物、展览,将坪林的气息与能量,传递给来访的旅人。
      坪林老街与坪林区公所
      坪感觉-茶泡饭
      坪感觉-红茶卤肉饭

      享用完精致的茶料理後,在导览员的带领,走读坪林老街。老街以茶壶装置艺术与绿色整齐招牌设计,长约200公尺,糊纸店、豆腐摊、杂货行与茶庄错落其中,老街上的店家使用闻名全台的坪林包种茶做出各样创意小吃,如茶粿、茶馒头、茶牛轧糖、茶油面线等。
      坪林老街招牌与茶壶装饰
      坪林老街-福长商号

      由在地年轻茶农成立的「有种茶 UChung」,是老街上的新型态复合式茶空间,贩售茶点、茶叶伴手礼,以及坪林茶农独家研发的茶庆酒,明亮的空间也不定期举办茶席体验,以贴近年轻人的方式推广展茶文化。老街一角的坪林茶产业文化馆,则是坪林农会旗下的展览馆,旅客可在此了解茶叶与茶籽油文化,进一步认识坪林的茶业历史与产业特色。以人字砌、丁字砌打造的石头老屋,也是老街上的一大看点。
      有种精神店内标语
      有种精神泡茶中

      坪林茶业文化馆
      人字石头墙

      午後来到坪林山区,在以日出、云海景色闻名的仙公庙一带,跟着新峯友茶的第六代年轻茶农詹承得,穿梭在青翠的茶园之间,一起摘采一心二叶,并亲手做茶、品茗。
      新峯友茶茶园采摘一心二叶
      仙公庙

      新峯友茶以「友茶」为名,传递一份亲切与真诚。摘采完茶叶後,在茶农的示范下,亲手炒青、揉捻,制作属於自己的绿茶!在从茶园到茶杯的过程,细细品味坪林茶乡的独特韵味。
      新峯友茶老板示范制茶
      茶叶炒菁
      运用双手揉捻茶叶


      「水源茶香・坪林低碳漫游」游程符合环境部「绿色旅游」规范,并上架於「净零绿生活资讯平台」,经核算结果显示本次游程碳足迹为 11.5 kg CO2e/一人,与一般自驾游玩方式相比,减少了5.6公斤的碳排放量。

      品茗时刻
      下一则
      艺境新北 三峡时光慢旅一日游
      新北市推动低碳旅游,从游程中的交通、餐食、景点着手,致力降低旅游期间的碳排,更透过专业机构计算碳足迹,并购买 VCS 认证碳权,落实永续。三峡低碳旅游从环境教育场所--鹿角溪人工湿开始、到环保餐厅TINA厨房品嚐当季食材制作的健康餐点;下午前往新北市美术馆来场艺术之旅、在导览员的带领下走读三峡老街,领略在地人文风华。鹿角溪人工湿地广达16公顷,位於大汉溪与其支流鹿角溪的汇合处,湿地前身是垃圾掩埋场,经新北市政府高滩地工程管理处整建後,辟建为人工湿地,成为新北市第一座通过环保署认证的污水现地处理设施。鹿角溪湿地以水生植物及自然净化工法,透过沉淀、过滤与生物吸收等作用,有效改善大汉溪的水质,吸引了许多鸟类及两栖爬虫类,成为生态旅游的绝佳场所。在环保志工的解说下,认识姑婆芋、月桃、构树、狼尾草、开卡芦、甜根子草、芒草等湿地内的各种植物与生态。邻近莺歌陶博馆的TINA厨房,秉持「从农场到餐桌」理念,提供多达16种的主餐选择,并设有种类丰富的自助吧,清爽的蔬食沙拉、甜点面包、各式冷热茶饮与咖啡,让人兼顾美味与健康。其品牌「蕃薯藤」坚持打造『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加工+有机生活』,将产品延伸至有机面包坊、天然肥皂坊等,实践环保、有机的生活方式。新北市美术馆坐落於陶瓷工艺闻名的莺歌,由建筑师姚仁喜设计,银白色馆体取意河岸芦苇,透过高低错落的线条展现随风律动之美。馆舍导入绿建筑理念,以大面积玻璃引光入室,兼顾通风与隔热,打造舒适的观展体验。广阔的户外园区更是多种台湾特有生物的栖息地,成为新北兼具美学与环境意识的重要地标。跟着甘乐文创走读三峡老街,这条沿三峡河蜿蜒成S型的街道,全长260公尺,早年设有轻便道,运送三峡山区的茶叶与煤矿。三峡老街现存的街屋多是在100年前所建造,绵延的红砖拱廊与巴洛克式牌楼,形成三峡老街独特意象。细看街屋立面精致的装饰风格,每一栋的山墙与匾额设计都藏有不同的建筑语汇,在导览员的解说下更加精彩。建於1769的三峡清水祖师庙,由艺术大师李梅树主持重建,融合各流派匠师与当代艺术家之作,被誉为「东方艺术殿堂」。在导览员的引领下,欣赏庙宇内繁复精美的藻井、多彩的剪黏与雕塑精致的石柱。甘乐文创合习聚落位於三峡老街旁,前身是1947年创立的爱邻医院,2017年起转型为地方创生基地,荣获文化部百大文化基地的肯定。合习聚落名称取自於台语以「共同学习」为核心理念,串连工艺职人、良食商店、社区学校与企业夥伴,建构社区支持系统。合习聚落进驻了禾乃川酿酵坊与豆制所、三艺金工、莳莳刻刻、青草学苑等单位。禾乃川使用嘉南平原契作的非基改国产大豆,制作各种豆制品与味噌,降低食物里程;三艺金工与莳莳刻刻则是传承并发扬传统工艺,也推出各式体验推广金工、木雕与擂金的技艺。在聚落中体会合习精神,来一碗禾乃川结合三峡碧螺春与国产大豆的豆腐冰,让茶香与豆香交织於游程的尾声。「艺境新北 三峡时光慢旅一日游」游程符合环境部「绿色旅游」规范,并上架於「净零绿生活资讯平台」,经核算结果显示本次游程碳足迹为 10.2 kg CO2e/一人。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