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搭北捷游新北-淡水线

定位点
淡水街长多田荣吉故居院内摆设
行程类型:
捷运旅游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淡水有许多知名的景点,一到假日,络绎不绝的旅客涌入老街,带来商机和热络的人流。除了观光客都会拜访的不败景点,淡水其实还蕴藏了丰富的历史及文创资源,如新北市市定古蹟壳牌仓库、香草街屋、充满日式建筑风格的多田荣吉故居及各式历史古蹟博物馆。

      巷弄内藏了可爱的小店及咖啡馆,「金色水岸」提供便利的脚踏车租借服务以及完整的水岸车道,适合亲子一起观察白鹭鸶与招潮蟹等生态,一边享受骑乘乐。放慢脚步,带一点感性的心情,就能在淡水这个小区内找到不一样的假日风情。
      day01
        上一则
        穿梭中和古蹟廊道,登高祈福好运到
        中和区相较於新庄、万华等地,在大众的印象中是属於较晚开发的区域,然而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过去与故事,放慢脚步,会发现中和的史蹟与我们如此的贴近,探访隐身於公园内的历史痕迹、找寻中和区的前世今生,再往山的方向参拜庙宇,祈求未来的平安。位於自强公园内的瑞穗配水池,以托斯卡纳柱撑起的矩型主建筑是市定古蹟,於1929年完工,属於板桥水道系统的一部分,串联板桥与双和地区的发展,大幅改善了板桥地区的用水品质, 是台湾地下水道现代化的重要历史地标。2018年扩建的员山公园-游逸之丘,坐拥超长溜滑梯、滑草场、溜索等设施,是亲子旅游的好去处,此处也有藏有一市定古蹟- 海山神社残迹,这座神社建立於1938年,正值日本对台湾实行皇民化政策之际,目前海山神社现存有石墙、石阶、鸟居基座与防空洞等残迹,值得顺道去探索。圆通禅寺,始建於1927年,建筑融合台湾传统、日本与西方风格为一体,是北台湾知名的曹洞宗寺庙,经典电影《王哥柳哥游台湾》、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都曾在此取景,寺庙後有多条登山步道连结中和的多条登山路线。华新街是全台湾最多元的南洋料理美食街,聚集了许多从云南退驻到缅、泰的军队或居民後裔,也因此华新街上的餐厅几乎都是缅甸、云南、泰国口味的小吃,如巴巴丝 、椰汁鸡、鱼汤面、咖哩鸡、香辣河粉、鸡丝拌面、豌豆炸饼等,就连招牌也是的缅甸文字、餐厅的员工也都操着缅甸语呢!兴南路穿越国道三号有两条岔路,一条通往主祀释迦牟尼的白马寺,白马寺这名称为了纪念佛教传入中国後的第一间寺庙--洛阳白马寺,是修行净土宗的佛教寺庙。通往山上的另一条路则是前往烘炉地福德宫,这座夜间人潮比白日要热闹的土地公庙无疑是北台湾最热门的财神庙,望着山脚下的百万夜景,预约未来的自己吧!
        下一则
        深入乌来,与德拉楠部落同欢
        乌来在地理位置上位处新北市的最南端,而在泰雅族人的领域中,乌来则是族群迁徙的最北端,多个部落分布於南势溪与其支流周遭。其中德拉楠部落座落於南势溪上游与大罗兰溪汇流处,是泰雅族迁移至乌来的第一站,保有许多泰雅族的传统文化,拥有新北市第一所民族实验小学。一起深入德拉楠部落,与泰雅族猎人学习制作各类型陷阱、享用山林大餐,再到乌来瀑布旁体验传统编织、搭乘可爱的观光台车逛乌来老街。泰雅族人在18世纪时就已来到乌来,200多年前,一支泰雅族群在亚维·布纳(YAWI.BUNA)族长的带领下,自桃园拉拉山翻越插天山来到乌来,赞叹於这片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猎场,将此地称为德拉楠,也就是美丽之地之意。步入德拉楠文化营,在泰雅族长老与祖灵的祈福仪式後,穿上泰雅族传统服饰,拿起镰刀将竹子制作成茶杯与竹筒饭的容器。走入德拉楠部落,在泰雅族猎人引领下,深入了解泰雅族文化与迁徙的历史,听猎人讲述泰雅神话的故事、一探乌来代表性的香料-马告的真面目! 部落内处处可见到菱形的图腾,象徵着祖灵的眼睛;XOXO的图腾则象徵着男男女女。走访德拉楠部落两大教堂,一为石砌天主堂,由澳洲籍神父创建;另一座为基督教长老教会福山教会,在电影《赛德克.巴莱》中饰演莫那鲁道的林庆台先生,就曾在此担任牧师。两座教堂之间的德拉楠实验小学,是新北第一所民族实验小学,校徽上Tranan Qwasan Biru 意思为「德拉楠读书写字」,徽章图案由南势溪、蝴蝶、苦花鱼、山棕等在地景色构成,展现德拉楠的在地特色。拜访完部落後回到德拉楠文化营,稍早制作的竹筒饭已蒸熟,将猪肉用竹子串起,大家聚在一起火烤,多汁鲜美的猪肉,搭上泰雅族人用森林物产制作的料理,一同食在山林。泰雅族男性在14、15岁时就会拿到父亲赠与的猎刀,并学习四大猎人技巧(围猎、射猎、陷阱、渔猎),享用完美食後,跟着泰雅猎人一起制作套索陷阱,运用杠杆原理,依体型、习性不同的猎物,制作各类陷阱。离开德拉楠部落後,来到下游处的乌来瀑布,这座北台湾落差最大的瀑布,在日治时期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有着「云来之泷」的美名,前往瀑布前的泰雅纺织店,体验泰雅族的织布文化,织出专属自己的织品。将薯榔切细并捣碎,作为染剂为织品增色。纺织店旁的乌来台车,初期做为输送木材的运输工具,早年曾通车至德拉楠部落,1963年因应乌来瀑布观光发展开办客运。有别於早年以人力推动的台车,今日的乌来观光台车已改用柴油引擎,迷你的三节车厢非常可爱,由瀑布站至乌来老街站长约1.6公里,开放式的车窗门让乘客在搭乘台车时轻松饱览乌来的山林风光。乌来老街的美食以原住民风味的山产美食为主,如碳烤山猪肉、马告香肠、小米麻糬、温泉蛋、竹筒饭、山苏、珠葱、小米酒等,一口马告香肠、一口小米麻糬,满满的泰雅风味,用味觉再次品味乌来。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