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搭北捷游新北-中和新芦线(芦洲端)

定位点
芦洲李宅古蹟-李友邦将军纪念馆远景
行程类型:
捷运旅游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中和新芦线芦洲端,横跨芦洲、三重两区,两区在1947年前皆属於鹭洲乡,如今合称三芦地区,被二重疏洪道、淡水河包围,如同一座岛屿一般,以12座桥梁连接台北市与五股新庄地区,拥有广阔的水岸地区,非常适合单车运动。

      芦洲线捷运全程皆为地下化路线,於2010年全线通车,共设有三重国小(O50)、三和国中(O51)、徐汇中学(O52)、三民高中(O53)、芦洲(O54)共5座车站,三芦地区与台北市仅一桥之隔,是台北市的卫星城,也是全台湾宫庙密度最高的一区,让我们搭上捷运,来去三芦!
      中和新芦线_芦洲端

      O54芦洲站:微风运河
      清代淡北八景之一的「鹭洲泛月」即是在形容早年芦洲一带河湾沙洲的景致,虽然今日芦洲已经高度都市化,但在水岸地区仍能欣赏山河景色。微风运河位於二重疏洪道内,是新北市国际比赛专用水道,可举办国际划船、轻艇比赛,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赛也会在此热闹举办!平时也开放给民众玩风浪板与独木舟等水上活动,此地三芦地区视野最开阔的区域,观音山与阳明山系矗立於淡水河的两岸,是城市里难得的自然风光。
      微风运河

      O53三民高中站:芦洲李宅古蹟、涌莲寺、芦洲庙口商圈
      芦洲李宅古蹟是芦洲地区的文化地标,在这个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7万人的芦洲,李宅仍保留了完整的原貌,实属不易。芦洲李宅建於1895年,共有九厅六十房,埕前有一处莲花池,是地方望族的大宅院,建筑兼具农庄与官宅的格局。
      芦洲李宅古蹟-李友邦将军纪念馆远景

      芦洲李氏家族在清乾隆年间从福建泉州移民至芦洲,迁台第三代李树华兼任安平、凤山两县的学儒正堂,大振芦洲文风;迁台第五代李友邦官拜中将,在抗日战争有优异的表现,最後死於白色恐怖,故芦洲李宅也建置了李友邦将军纪念馆,俨然是台湾近代史的缩影。
      芦洲李宅

      说到芦洲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非切仔面莫属了!切仔面的名称来自於其煮面时上下摇动的动作,配以大骨熬制的浓郁汤头再加入韭菜与豆芽菜,清爽又饱足,是北部代表性的面食,与发源於台南的担仔面并列为台湾南北两大名面。切仔面最早源自涌莲寺前的摊商,如今以涌莲寺为中心发展出的芦洲庙口夜市,已成为在地最热闹的商圈!切仔面与涌莲寺亦是芦洲在地人重要的身分认同呢!
      涌莲寺
      芦洲庙口商圈

      O52三和国中站:碧华寺、碧华布街
      三重与台北市仅一桥之隔,地理位置优越,在台湾人口高速成长、经济起飞的年代涌入了大量的人口,1970年代,政府喊出了「客厅即工场」的口号,全民投入劳动市场,是创造经济奇蹟的场域,盛极一时的三重碧华布街在1980年代有超过300家布行聚集,见证了台湾成衣界的兴衰,现在已转型为布庄博物园区,因布料价格实惠,是包包手做爱好者、学生的最爱!布街街底是百年庙宇碧华寺,最初供奉释迦摩尼,现今已成为儒、道、佛,三教合一之寺庙,香火鼎盛。
      碧华布街
      碧华寺

      O50三重国小站:三和夜市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到了芦洲线最後一站三重国小站,步行8分钟即可抵达三和夜市,这是三重在地人最常光顾的夜市,有许多营业超过30年的老字号小吃,价格比起士林夜市等观光夜市可说是经济实惠,麻油鸡、馄饨汤圆、小笼汤包、牛奶棒、肉圆、木瓜牛奶、地瓜球、香酥棒、葱饼都是三和夜市的人气小吃呢!
      三和夜市
      上一则
      石门缓步赏景啖海鲜
      石门区依山临海,自然环境优美,是台湾本岛最北端的区。麟山鼻位於石门与三芝的交界处,被海风雕琢的风棱石与藻礁是此地的瑰宝,实境综艺节目《来吧!营业中》也以麟山鼻作为拍摄主场景,将一间面海的老屋经营成有声有色的餐厅,成为此地的另一处亮点。白沙湾海水浴场为富贵角灯塔与麟山鼻合抱而成之天然海湾,岸滩清浅,海滨砂丘点点,水清如镜,有「台湾鎌仓」之称,可容数万人游泳之用,每当盛夏「游客」涌至,热闹非凡! 接下来去热门景点石门婚纱广场,这吸引不少新人前来拍摄婚纱的地点自然是风光甚佳。接着踏上富贵角步道可沿着海岸漫步,仰望位於台湾最北端的富贵角灯塔,它是台湾最闻名的灯塔之一、指引着在东海航行的船只。一旁的富基渔港可以采买新鲜海鲜,也能挑选一间海鲜餐馆大饱口福喔!富贵角的另一侧是拥有独特地景的老梅石槽,其最有名的是四五月时石槽上布满了绿油油的海藻,形成一条又一条散发绿宝石色泽的「绿石槽」景观。大约八十万年前,竹子山的火山爆发,熔岩四处奔流有部分向石门海边流窜,岩浆经冷却後形成石门境内特殊的緃谷地形,喷发出的熔岩也流向了老梅海岸,也因此形成了老梅海岸特殊的地形与景观。沿着海岸续往东行,会见到名为「石门洞」的海蚀石门,为潮汐冲蚀而成,与富贵角灯塔遥遥相望,相传石门区这个名称就是源自这个天然地景呢!相传在清同治年间,17位福州商人与1条狗狗在海上遇到船难,唯一存活的狗狗在得知主人罹难的消息後也随之殉难,人们将他们一同合葬,发展为今日的十八王公庙。十八王公庙以灵验着称,是北海岸的知名庙宇,更是石门代表美食-石门粽的发源地,吸引许多游客闻香而至。
      下一则
      历久弥新 淡水访古骑景
      「淡水是兼具历史、人文、美景、美食的古都,每一次来访都能令游客有不一样的新发现,越玩越好玩!」早上先搭捷运至淡水站,租台YouBike自「金色水岸自行车道」开始,一边欣赏河岸美景,一边品味岸边林立的特色小吃摊;一路骑来会经过为纪念马偕牧师当年上岸而建的艺术雕像;有八棵百年榕树可纳凉远眺淡水河景与美丽夕照的「金色水岸」,以及新设用废弃物打造大型装置艺术「铁马金刚」的「海关码头」。接着参访台湾北部第一家西式医院,了解马偕博士生平与当时的医疗环境;还有曾为淡水前五大洋行之一,在淡水航运历史上功绩卓着的「得忌利士洋行」;之後顺道参观全台第一间拥有自来水设备的民宅「多田荣吉故居」,欣赏淡水少见保存完整的红桧木日式建筑。到连艺人也爱朝圣、名闻遐迩的「淡水文化阿给」叫碗阿给与鱼丸汤大饱口福;之後继续走访婚纱族最爱来此取景的西班牙白色建筑「小白宫」,以及淡水区最具历史意义,有300余年历史的「红毛城」及「英国领事馆官邸」,欣赏其文物陈列与特色西洋建筑。之後参访由马偕博士所建,完整结合东西方文化建筑风格的「理学堂大书院」与哥德式设计风格的「大礼拜堂」;最後到「淡水渔人码头」看美丽夕照後,搭船返回淡水捷运站,结束充实又知性的一日古都小旅行。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