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猴硐双溪 逗猫森呼吸

定位点
俯瞰猴硐矿业遗址
行程类型:
登山健行、秘境美拍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情侣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从「猴硐车站」开始,一出车站就能看到许多Q版画风的猫咪看板及超人气猫站长雕像;再经由台湾首座人猫共用的猫桥步行进入「猴硐猫村」跟疗癒猫咪近距离互动。
      猴硐猫村阶梯

      之後搭乘台铁到双溪车站,一出站就能到旁边的「低碳驿站」租借自行车,先沿着「双溪自行车道」欣赏沿途的清澈溪流与美丽山林,再到「海山饼店」品嚐飘着浓郁蛋香的古早味传统蛋糕。
      双溪区自行车步道民众骑脚踏车

      休息後拜访有中国风情的百年历史中药铺「林益和堂」看彩绘磁砖装饰与古董药具;再到以前运送日常用品的重要关口「双溪渡船头」感受老街的怀旧风华;最後到充满浓厚艺文气息的「斯陋咖啡」享受手冲单品咖啡及店家特制的窑烤面包,在美食与美景陪伴中,感受富有台湾味的田园小旅行。
      双溪渡船头遗址-只渡有缘人
      上一则
      安坑轻轨通车 串联「新店」观光新玩法
      运行於水岸与山城之间的安坑轻轨,可藉由新店溪自行车道与碧潭风景区串连,深度游历新店溪两岸、探访春天限定的和美山萤火虫、碧潭水舞秀。善用安坑轻轨、公共自行车、人力摆渡等多种水陆交通工具,玩转新店溪两岸!从十四张站出发,这里是安坑轻轨与环状线捷运的交会点,安坑轻轨设有9座轻轨车站,全系统皆位於新店区,安坑轻轨与多位艺术家合作,在轻轨各站创作多组公共艺术,展现了安坑地区丰富的山林生态。走在十四张站的联通道,可见到众多在蝴蝶飞舞於回廊上,拿起手机扫QRcode,即能深入了解台湾常见的蝴蝶。轻轨十四站的月台空间以《萤火虫回家的路》为主题,利用千颗微型风力发电气,散发出点状的蓝绿光点模拟萤火虫飞舞的情境,带领旅客回归安坑地区的山林。步入光耀金涂装的轻轨列车,透过景观玻璃车窗欣赏轻轨沿线风光,在K07阳光运动公园下车,骑上公共脚踏车进入新店溪河滨,眼前是占地广达20公顷的阳光运动园区,设有直排轮竞速场、四百公尺跑道、沙滩排球场、足球场和共融、全龄、水陆空三栖的儿童游戏场,是新店溪左岸的休闲首选。阳光运动公园後方的新店溪阳光桥,以琴弦般之钢索及五个拱圈支撑桥面,优雅的曲线桥体使阳光桥成为新店溪流域最美的桥梁之一。阳光桥做为行人、自行车专用之联络桥梁,串联新店溪两岸,将自行车牵过阳光桥,进入新店溪右岸自行车道。新店溪自行车道是新北市六大水岸自行车道之一,向上游的方向往碧潭骑去,沿途绿草如茵,十分舒爽,天气晴朗时更可见到新店、乌来的层层山峦,在经历约4公里的路程,抵达位在碧潭南岸的新店渡渡头。「全台唯一人力摆渡 新店渡渡口」,这个碧潭隐藏版的特殊交通方式,其实在过往可是新店商店街至湾潭/直潭/涂潭等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呢!早在1881年渡船场即开始营运,全盛时期新店溪中游共有多达9处渡口,搭乘渡船横越碧潭,怀幽思古之外更能享受水岸轻舟之乐。搭乘人力摆渡至碧潭西岸下船,进入生机盎然的和美山步道,和美山步道分为亲水的绿线步道及亲山的蓝线步道,全线皆设有石阶或木栈道。登上海拔153公尺的和美山顶,俯瞰碧潭水岸与吊桥,远处的南港山及台北101亦清晰可见,回头眺望则是新店北宜路上的青潭与新乌路,等待日落之後,在森林中与一闪一闪的萤火虫相遇。👉山林之中傍晚时分蚊虫较多,建议使用防蚊液和美山步道沿途生态丰富,有数百种动植物在此栖息,形成一座自然生态乐园,其中最着名的要属「火金姑」了,每年4-5月的萤火虫繁殖季节,无数光点在入夜後的森林里飞舞,宛若银河般的美丽画面,吸引无数都市居民离开城市灯火,进入山林内欣赏生闪耀的萤火。👉观赏萤火虫最佳时间为日落後~晚间8点,切记观赏萤火虫时务必关闭手电筒,让萤火虫们安心繁衍後代走出萤火虫相伴的和美山步道,从北岸出来即是碧潭吊桥,建於日治时期的碧潭吊桥是新店最具识别度的地标,伴随几个世代新店人的成长,夜晚的碧潭吊桥光雕秀,绚丽灯光倒映於河畔中,是碧潭夜间的经典景观。碧潭上则有精彩万分的水舞秀,「2023碧潭水舞」於3月31日盛大登场,一路展演至5月28日止,以雷射作为画笔、以和美山壁作为画布,在和美山上勾勒出各种图案,让和美山山舞与新店溪水舞互动起舞,使碧潭风景区越夜越美丽。👉碧潭水舞於每晚6点30至8点30分,每半小时演出1次,并在晚上8点45分进行最後一场表演,每晚共6场,将有2首各4分半钟的精彩曲目交错演出
      下一则
      世纪末的夏天,板桥铁道的更迭
      今日的板桥车站,是位在新板特区、多铁共构的巨大车站,然而您可还记得,那个曾经伫立於捷运府中站位置的旧板桥车站呢?近年来,台湾许多城市正如火如荼的执行铁路立体化工程, 如高雄、台南、桃园的铁路地下化以及台中的铁路高架化,而台湾第一个执行地下化的铁道路段:台北铁路地下化专案,早在1983年即开始执行,这个历时30年的计画大幅改变了台北的交通网络与城市景观,当然也改变了新北的首善之区-板桥,就让我们从府中漫步到新板特区,感受新旧板桥的更迭。位在捷运府中站的市定古蹟板桥放送所,於1930年落成启用,与同一年完工的台北北门邮局出自同一位建筑师:栗山俊一,强调水平线的立面属於现代主义建筑,是府中一带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时代建筑,放送所作为电台广播的发射设施,其讯号可远至嘉义民雄,是台湾广播史的重要史蹟。位处旧板桥车站的府中商圈一度为板桥最繁华的街区,是老板桥人的休闲娱乐中心,1901-1999年这近一百年来板桥火车站的所在地都位在今日的府中,既使车站已迁移,多样化的商家仍使府中保有独特魅力,KTV、小吃店、餐厅、百货商场、服饰店共存共荣,是板桥逛街好去处,10月底的万圣节变装派对更是府中商圈的年度盛事。虽然随着铁路地下化建设,旧板桥车站站体已不复再见,但我们仍然能在府中商圈见到当年板桥车站的残迹,20世纪的第1年,台铁路线由原先从经大汉溪溪北的新庄改为溪南的板桥,奠定了板桥日後跃升新北首善之区的基础, 世纪末的铁路地下化,则再次牵动了地方发展。府中15是台湾第一座结合影视动画艺术及纪录片放映院的主题馆,在多年的发展与经营下,府中15已成为影像工作者分享故事的重要场域,俨然是板桥的重要文化地标,来府中15让代言人「一哥」跟「五弟」带领大家进入影像的世界里!沿着由旧铁道改建成的县民大道往东北方向步行,800公尺外的新板桥车站今日已发展成多铁共构的大型商圈,25层楼高的新车站汇集了高铁、台铁、捷运板南线、捷运环状线、板桥客运站的人潮,以地下道与空桥串连起了这一带众多的办公大楼、百货商场与饭店,是名副其实的商务中心,也成就了板桥最丰富的天际线。新板特区拥有众多的摩天大楼,若能在高楼层俯瞰城市那是在好不过了!高达140.5公尺的新北市政府大楼善用其「身高优势」,在32层楼设立免费观景台,民众可搭乘专属电梯直达32层楼,360度全幅玻璃窗景让观音山、淡水河、台北101都尽收眼底,板桥区的摩天大楼、板桥车站更是近在眼前,从府中到新板,感受板桥因铁道的更迭带来的种种变化。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