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乌来」泡汤逛老街、内洞森呼吸,身心灵大满足

定位点
「乌来」泡汤逛老街、内洞森呼吸,身心灵大满足
行程类型:
登山健行
旅游天数:
1日游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乌来具有「空气三宝」-丰沛的活氧、负离子和芬多精,空气超清新!今年春节就从从乌来老街出发,品嚐原住民小吃如竹筒饭、炭烤山猪肉、小米麻糬,至老街上的乌来泰雅民族博物馆,前来游玩的民众免费参观,认识泰雅族的历史与生活习俗;过去做为木材的运送车,如今成为乌来观光台车,透过开放式车窗饱览乌来山景与南势溪谷风光,穿过隧道後,抵达终点站乌来瀑布,水势如虹自山谷扑簌而下,令人放松;去年甫重新开放的内洞森林游乐区,整修後的步道宽敞平坦,自然生态保存良好,其中的内洞瀑布气势浩大非常壮观,是内政部认证的国内森林芬多精NO.1的林场,空气品质超好,在此一定要大大的深呼吸,让身体感受正能量;最後再回到乌来老街找个喜欢的温泉旅店,静静地享受泡汤时光,舒缓一整天游程的疲惫,充好电、新的一年再出发!

      游程笔记

      【回程-搭公車】
      搭乘公車849 (往烏來),至「捷運新店站」下車
      上一则
      迎着海风,探访台湾最北端的茶园与梯田
      石门区是台湾本岛最北边的一区,本岛地理极北点灯塔-富贵角,是石门区的知名地标,季节限定的老梅绿石槽在每年春季更是吸引了无数旅客造访,石门区位於大屯山火山群的迎风面,长年受到海风吹袭,在风与潮的雕塑下形成了众多特殊的自然风景,石门除了美丽的海岸线外,隐於山林里的绝美茶园与梯田更是这极北之地的绿宝石!就让我们从石门区名称由来的「海石门」,一路向上翻开秘境般的「山石门」吧!好奇「石门」这地名的由来吗?驾车行经滨海公路时,总会被那矗立於海岸边的海蚀拱门所吸引,此一奇特地景即是石门洞,也就是石门区名称的由来呢!百万年前大屯火山群喷发後,大量的火山碎屑与岩浆於海岸边堆积出厚厚的岩层,往後的岁月里受台风与东北季风带起的浪花长年拍打侵蚀下,演变成现今所见的海蚀门,经过板块活动的影响抬升後,今日的石门洞已明显高於海平面。石门洞面海的一侧题有「海天胜景」的墨宝,海蚀拱门如画框一般,将湛蓝的海洋收入相机的观景窗,浅滩的礁石区更是生态观察的好场域,沿着步道通往拱桥,是听涛观海的最佳点位,石门洞上方也建置了步道,可步行至海蚀洞的顶端,眺望石门渔港与五龙宫的海天一色。经历过80-90年代的北部朋友想必对十八王公庙都还记忆犹新,当年的十八王公庙前曾规划出容纳上百家摊商的市集,如今石门代表性美食-肉粽也是发迹於此,一时盛况空前,无数香客与食客造成公路大塞车,尔後因公路拓宽等因素,失去了交通便利性而没落,十八王公庙庙方因此决议在山腰处兴建「新十八王公庙」,与旧十八王公庙两庙共存。新十八王公庙最为知名的地标即为那高达30余米高的青铜黑犬神像,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渡海来台途中不幸罹难的17位商人与1只以身殉主的狗狗。 继续往山上走,进入了「山石门」的领域,石门区的丘陵地是台湾茶树种植的最北端,全盛时期一度拥有七间大型制茶厂,目前石门栽种的茶种主要是当地特有的硬枝红心,茶色呈暗红色,温润甘甜。总长约1公里的茶山步道,缓坡向上沿途穿越了错落有致的大小茶园,入口处,映入眼前的T型木柱各悬挂着四个菱形「茶」字牌,体现了步道的主题。绿意盎然的茶山步道,宛如梯田的茶园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画作,置身於茶园广告的场景中,搭上远方的海景更是美不胜收,步道中段还藏有一处充满诗意的绝美竹林,犹如武侠电影般的仙气飘逸。百年石砌梯田是山石门的另一处景致,一块块巨石交叠出具有朴质美感的几何图形,这处位於嵩山社区的梯田景观,是300多年前,先民以阳明山火山岩做为材料,以三角鼎立法依地势开山辟地而成,是北台湾面积最广的梯田。依山蜿蜒的优美曲线、层层叠叠充满立体感的梯田景致,美丽嵩山令人愈看愈入迷,然而嵩山梯田也曾因农业式微而荒废,导致年轻人口外流,2014年嵩山社区提出农村再生计画,成为新北市农村再生社区,引进日本越光米品种,在复育後的百年石梯田种植,成功翻转在地经济,旅人们也能到梯田里体验插秧、搜草、收成等农村生活,寓教於乐。位在嵩山梯田附近的青山瀑布步道,是由石门区公所为了推广生态旅游整建而成,是一条适宜阖家大小共游的登山步道,循着灌溉渠道与溪流向上攀升,沿路上潺潺水声相伴,在林荫下行走,十分舒爽。青山瀑布步道1.3K处即为青山瀑布,旧称为尖山湖瀑布,属於阳明山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背倚高耸的竹子山,老梅溪汇聚了山中丰沛的降水,奔流大海的过程中通过溪谷断层时形成了约三层楼高的青山瀑布,水势壮丽秀美,水质清澈甘甜,伫立於瀑布旁的观景台,望着深潭上因瀑布而起的水花,捕捉负离子调和身心灵,感受石门山林带来的沁凉感。
      下一则
      出发!一日三峡客家文化深度体验
      「客家、蓝染、老街」大概是想起三峡,首先跃入脑海的三大印象。三峡旧称「三角涌」,「涌」在台语中有水起浪的意义,横溪、三峡河、大汉溪三条溪河聚集於此,冲积了一片三角平原,在地名上展现了百年来的特质——水源充足、平川开广。丰饶的自然条件作为背景,三峡的客家移民从事染布、茶、樟脑事业,又因河流纵横,能够大量运输布匹,造就染布业风云叱吒。认识三峡,不妨从蓝染体验开始,游逛从前的三角涌街(今称「三峡老街」),参访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感受客家文化的今昔碰撞。▲ 三峡曾是蓝染产业的重镇。(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蓝染产业重镇,客家文化的一环三峡多丘陵,适合种植作为蓝染原料的植物「马蓝」(大菁),又因河川汇聚,兼顾了漂洗、河运等优势,客家移民运用完美的地利条件,发扬了这片土地上的珍宝,曾经度过一段染坊林立的兴盛年代,直至化学染料的引进及普及。时至今日,走访三峡老街仍能看见昔日的染坊匾额高挂,为了维护逐渐式微的文化,一群返乡青年怀抱着地方创生的理念,在三峡老街旁的清水街承租下一间百年古厝,携手成立「甘乐文创」,提供传统工艺体验,还有以在地食材酿酵的食堂。▲ 甘乐文创的庭院里有大树庇荫,绿意盎然,和百年古厝相互依偎。参与甘乐文创的蓝染DIY,讲师从三峡的蓝染历史开始爬梳,再进入蓝染的原理及技术。透过紮绑的各种技巧决定布匹上的图案差异,设计好各自的花纹後,接下来即是浸入传统大染缸、轻巧地按摩布料,最後拆解紮布用具,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帮助染液氧化,色泽便会逐渐转蓝。▲ 将紮绑完成的布料浸入染缸,轻柔按压。(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蓝衫耐磨耐脏、又可重复染色,从前广受客家族群欢迎。作为三峡客家文化的一环,透过完整的体验,以崭新的视角认识蓝染在三峡留下的独特内涵,不仅只是表面上的生活工艺,更带有客家民族里坚守的朴质,如今许多在地染坊推出课程体验、举办三峡蓝染节,为的就是让这项美好的工艺在三峡一地安身,好好延续下去。▲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帮助染液氧化。(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 甘乐文创 蓝染体验DIY 报名须知.6人以上开课,须提前三日预约报名.课程时间:上午场 10:00(假日限定)/下午场 14:00(平日、假日).实际状况依主办单位为准闽洋合璧的特色老街,来场在地美食探店蓝染体验後,不妨转去一旁的三峡老街游古蹟、吃美食。彷佛时空旅行,走在三峡老街好似能看见车道上运输煤矿、樟木的景象。这条面河傍山的聚落街市融合了古希腊柱式、古罗马拱门以及巴洛克装饰,绵延的红砖拱廊更是游人必拍的打卡景点。▲ 三峡老街为一条依地势而建的S型街道,红砖拱廊更是游人必拍的景点。至於三峡老街的必吃美食可不只有金牛角,独创的金牛角冰淇淋更是不能错过,用以盛装的改良牛角杯口感较酥脆,还有多种冰淇淋口味可选择,秋老虎袭来的日子,人手一支冰淇淋最解热。遵循古法制作的手工豆花、刷上独门蒜味酱汁的米血、以中药和蔬果熬制的卤味也是经典美食之一,只需铜板价,便能一嚐所有美味!▲ 三峡金牛角最为知名,也因此发展出许多延伸商品,如:金牛角冰淇淋。👉 阅读更多:三峡老街游逛说明书(三峡老街商圈官方网站)客家历史、文化、艺术集大成,寓教於乐的场域带着饱餐一顿的满足,何不前往距离三峡老街仅十多分钟车程的「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走走?映入眼帘的土楼式圆形建筑,融合了禾埕(客语「晒谷场」之意)、通廊等客家建筑元素打造,外墙的枪眼、位於制高点的望楼,都有防范并抵御外来侵略的意义,具有丰富的景观特色。▲ 土楼式建筑不仅外观吸睛,还融合了客家建筑元素打造。步入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以台湾客家族群历史、文化为主轴,常设展的文物展示从服饰、器皿、艺术多元角度切入,含括将客家意象融入艺术作品的陶瓷精品区、传统服饰展示,甚至将蓝染、花布结合芭比娃娃,运用斜襟、盘扣、大裆裤等特点,创造独一无二的客家芭比。此外,还有不定期客籍艺术家特展,展示新北客家族群在流变之下创造出的艺术风貌。👉 阅读更多: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当期展览▲ 若欲了解当期展览,可至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官方网站查询。园区的美食餐厅,无论是「咸、香、肥」令人垂涎三尺的经典客家菜,还是蒸糕、麻糬等下午茶小点,都能在此获得满足。若想通盘体验新北三峡客家文化,走访一趟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绝对是身心灵富足的首选!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