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穿梭中和古蹟廊道,登高祈福好运到

定位点
一趟让你「福」到不行!圆通禅寺、烘炉地祈福健走乐
行程类型:
银发乐游、户外踏青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银发族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中和区相较於新庄、万华等地,在大众的印象中是属於较晚开发的区域,然而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过去与故事,放慢脚步,会发现中和的史蹟与我们如此的贴近,探访隐身於公园内的历史痕迹、找寻中和区的前世今生,再往山的方向参拜庙宇,祈求未来的平安。

      位於自强公园内的瑞穗配水池,以托斯卡纳柱撑起的矩型主建筑是市定古蹟,於1929年完工,属於板桥水道系统的一部分,串联板桥与双和地区的发展,大幅改善了板桥地区的用水品质, 是台湾地下水道现代化的重要历史地标。
      瑞穗配水池

      2018年扩建的员山公园-游逸之丘,坐拥超长溜滑梯、滑草场、溜索等设施,是亲子旅游的好去处,此处也有藏有一市定古蹟- 海山神社残迹,这座神社建立於1938年,正值日本对台湾实行皇民化政策之际,目前海山神社现存有石墙、石阶、鸟居基座与防空洞等残迹,值得顺道去探索。
      员山公园

      圆通禅寺,始建於1927年,建筑融合台湾传统、日本与西方风格为一体,是北台湾知名的曹洞宗寺庙,经典电影《王哥柳哥游台湾》、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都曾在此取景,寺庙後有多条登山步道连结中和的多条登山路线。
      圆通禅寺

      华新街是全台湾最多元的南洋料理美食街,聚集了许多从云南退驻到缅、泰的军队或居民後裔,也因此华新街上的餐厅几乎都是缅甸、云南、泰国口味的小吃,如巴巴丝 、椰汁鸡、鱼汤面、咖哩鸡、香辣河粉、鸡丝拌面、豌豆炸饼等,就连招牌也是的缅甸文字、餐厅的员工也都操着缅甸语呢!
      缅甸街缅甸文招牌

      兴南路穿越国道三号有两条岔路,一条通往主祀释迦牟尼的白马寺,白马寺这名称为了纪念佛教传入中国後的第一间寺庙--洛阳白马寺,是修行净土宗的佛教寺庙。
      白马寺

      通往山上的另一条路则是前往烘炉地福德宫,这座夜间人潮比白日要热闹的土地公庙无疑是北台湾最热门的财神庙,望着山脚下的百万夜景,预约未来的自己吧!
      位於正殿的福德正神像
      下一则
      双北水源地:香鱼之川新店溪
      源於雪山山脉的栖兰山、莺子岭山之水源,各自形成南势溪、北势溪,穿过崇山峻岭奔流而下,於新店龟山地区汇流成新店溪,最终於板桥江子翠与大汉溪合为淡水河,流域面积广达910平方公里。水量丰沛、水质清澈的新店溪,供应了双北地区绝大部分的民生用水与部分电力,也是香鱼、毛蟹等洄游动物的家园。新店溪上游峡谷地势雄伟、曲流地形发达,新店区众多带有「潭」、「湖」字的地名,就是S型曲流地形里平阔水深之处,自上游顺流而下,共有燕子湖、梅花湖、蒙蒙湖、涂潭、直潭、湾潭、青潭、碧潭等处8处,合称「三湖五潭」。从南势溪下游的乌来红河谷启程,观赏壮阔的河谷地形,沿着台9甲公路顺流而下,游历文山农场、小粗坑生态绿廊、新店渡渡口,最後到碧潭鱼道,观察新店溪里逆流而上的洄游鱼蟹,回望新店的青山绿水。乌来红河谷旧称「加九寮」,是泰雅族语Sokalie的汉译,原意指「漩涡」,加九寮溪与南势溪在此交会,在湍急的水流与造山运动的交互作用下,大自然之手铸造出一大片岩层倾斜的河床与宽阔的溪谷,让红河谷获得「小太鲁阁」的美誉。从地标加九寮景观大桥俯瞰,可见到各式奇形怪状的高大巨石错落於溪谷当中,与碧绿的溪流相映成趣,清澈见底的溪水中有鱼虾自在悠游。走一段加九寮步道,平缓的路途上绿树成荫,与蝴蝶、树蛙结伴而行。沿着台9甲公路从乌来前往新店屈尺的文山农场,新店溪自农场北侧的屈尺山下蜿蜒而过,文山农场在日治时代是「茶业传习所」,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於台湾茶叶产制与改良技术的工作,今日则由新北市农会经营,园区内设有露营区、野炊区、药用植物标本区、休闲活动区、茶艺区、制茶研习馆、农产品展售中心、儿童游戏区等,是新店热门的户外休憩区。农场内的重要地标-红砖制茶厂是台湾目前唯一保留烟囱的制茶厂,环绕於制茶厂周遭的山坡地种满了茶树,站在制高点甚至能远眺台北101大楼,参加农场举办的茶叶文化游程,体验从采茶、制茶、泡茶的甘苦。距离文山农场仅10分钟车程的小粗坑生态绿廊,在日治时期曾是运送煤矿、木材的轻便车道,具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起点处的小粗坑发电厂,拥有巴洛克式风格的外观,启用於1909年,利用新店溪剧烈的高低落差,进行水利发电,是全台湾第二座水力发电厂,至今仍在使用中呢!小粗坑生态绿廊全长约1.8公里,绿廊全程傍着新店溪右岸而行,居高临下欣赏新店溪的秀丽美景,步道沿途种植大量非洲凤仙花、大花咸丰草等蝶类喜爱的花草,在花卉盛开时还能预见彩蝶飞舞的景象。续往下游进到湾潭地区,搭乘「摆渡」横渡新店溪,清代时因公路运输尚待发展,新店溪两岸的居民大多仰赖渡船作为主要对外的交通方式,在水上交通最发达时的时期,新店溪沿岸曾设有9个渡口,後因陆上交通改善而逐一废弃,始於1881年的新店渡渡口,是目前仅存的人力摆渡口。渡船费用大人30元,小孩15元,搭乘人力摆渡横渡新店溪,享受水岸轻舟之乐,低速细品湾潭、碧潭的美景,到对岸的湾潭游戏场、文学步道玩耍美拍,纪录这特别的水上之旅。新店溪的三湖五潭之中,碧潭是位处最下游的河段,也是新店溪离开山区进入盆地的分界线,碧潭宽阔的水域与便利的交通,是双北历久不衰的热门景点,站在河岸边,静静欣赏碧潭的湖光山色,享受这一刻的岁月静好。步行至碧潭大桥北侧的碧潭堰,这座兴建於1977的水利工程,目的是维持与调节碧潭的水位,却也阻断了新店溪里洄游类生物的迁徙之路,2015年碧潭堰遭到台风重创後进行重建,重建工程新增了生态鱼道,让40多年未见的「毛蟹洄游」再现新店溪,相当注重水质的香鱼也再度活跃於新店溪。碧潭鱼道设置观察窗及水下监测摄影系统,可24小时即时观察水中生物。利用鱼道的观察窗,观赏河流底层溯游活动的生物,如溪哥、石宾、花鳅、香鱼、毛蟹和虾子等等种类,也能见到看到一些河海洄游的物种,如汤鲤、鳗鱼、乌鱼等。新店溪於此进入台北盆地,将续行至江子翠与大汉溪共同注入淡水河奔流到海,在碧潭鱼道回望新店的群山,这片山川交融的风景,是新北水源与生态的宝藏之地。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