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穿梭中和古蹟廊道,登高祈福好运到

定位点
一趟让你「福」到不行!圆通禅寺、烘炉地祈福健走乐
行程类型:
银发乐游、户外踏青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银发族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中和区相较於新庄、万华等地,在大众的印象中是属於较晚开发的区域,然而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过去与故事,放慢脚步,会发现中和的史蹟与我们如此的贴近,探访隐身於公园内的历史痕迹、找寻中和区的前世今生,再往山的方向参拜庙宇,祈求未来的平安。

      位於自强公园内的瑞穗配水池,以托斯卡纳柱撑起的矩型主建筑是市定古蹟,於1929年完工,属於板桥水道系统的一部分,串联板桥与双和地区的发展,大幅改善了板桥地区的用水品质, 是台湾地下水道现代化的重要历史地标。
      瑞穗配水池

      2018年扩建的员山公园-游逸之丘,坐拥超长溜滑梯、滑草场、溜索等设施,是亲子旅游的好去处,此处也有藏有一市定古蹟- 海山神社残迹,这座神社建立於1938年,正值日本对台湾实行皇民化政策之际,目前海山神社现存有石墙、石阶、鸟居基座与防空洞等残迹,值得顺道去探索。
      员山公园

      圆通禅寺,始建於1927年,建筑融合台湾传统、日本与西方风格为一体,是北台湾知名的曹洞宗寺庙,经典电影《王哥柳哥游台湾》、电视剧《倚天屠龙记》都曾在此取景,寺庙後有多条登山步道连结中和的多条登山路线。
      圆通禅寺

      华新街是全台湾最多元的南洋料理美食街,聚集了许多从云南退驻到缅、泰的军队或居民後裔,也因此华新街上的餐厅几乎都是缅甸、云南、泰国口味的小吃,如巴巴丝 、椰汁鸡、鱼汤面、咖哩鸡、香辣河粉、鸡丝拌面、豌豆炸饼等,就连招牌也是的缅甸文字、餐厅的员工也都操着缅甸语呢!
      缅甸街缅甸文招牌

      兴南路穿越国道三号有两条岔路,一条通往主祀释迦牟尼的白马寺,白马寺这名称为了纪念佛教传入中国後的第一间寺庙--洛阳白马寺,是修行净土宗的佛教寺庙。
      白马寺

      通往山上的另一条路则是前往烘炉地福德宫,这座夜间人潮比白日要热闹的土地公庙无疑是北台湾最热门的财神庙,望着山脚下的百万夜景,预约未来的自己吧!
      位於正殿的福德正神像
      下一则
      淡水女路-在红楼里听女声
      来淡水走一趟由姯指引的深旅行,从淡水妈祖旁的巷弄走上重建街,看画家林玉珠与作家王昶雄的浪漫故事、至百年红楼看见女力对於传承的坚持并亲手制作线装书、於斜阳下的海关码头欣赏京剧的唱念做打。在优雅的女性导览员引领之下,开启一场身临其境的沪尾文化之旅,聆听淡水的女性故事。淡水妈祖与两个老街自福佑宫旁的古巷起程,主祀妈祖的福佑宫与鄞山寺、龙山寺、清水岩合称淡水四大庙。妈祖是台湾人最熟悉的女神,是淡水航运的守护神,象徵古代女性的坚韧和慈悲,福佑宫拥有众多传奇故事,相传淡水妈祖在清法战争沪尾之役、二次世界大战时皆显神蹟,守护了淡水地区的安全。福佑宫同时也是淡水两条老街-重建街与中正路的交会之处,见证了淡水城镇两百多年来的发展。画家林玉珠的重建街之恋踏着循山势而建的阶梯,来到淡水最初的商业街-重建街,比起今日熙熙攘攘的中正路,重建街显然清幽许多,然而此处才是真正的淡水老街,是许多淡水知名政经圈名人居住之处,在十九世纪中至二十世纪初是淡水最繁荣的地区。自重建街回头一望,观音山与淡水河的美丽景致一览无遗,也是画家林玉珠与作家王昶雄的恋爱场景。林玉珠出生在重建街附近的清水街,清水街有着「米市街」的旧称,百年前是淡水米店的主要聚集地,林家即是经营米行。林玉珠在就读淡水女学校时遇见了恩师陈敬辉,身为马偕牧师的外孙,陈敬辉曾远赴京都绘画专门学校接受完整的美术教育,在陈敬辉的悉心指导和林玉珠的努力学习下,林玉珠在绘画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林玉珠在老师的鼓励下参与台湾美术界年度盛事-台湾美术展览会。1936年,林玉珠的胶彩画作品《河口的灯塔》与陈敬辉老师的《余韵》同时入选了第十回的「台展」。年仅十七岁的少女的作品能够在当时台湾画坛上取得如此佳绩,实为淡水增添不少光辉。「阮若打开心内的门,就会看见五彩的春光,虽然春天无久长,总会暂时消阮满腹辛酸。」这首由医师作家王昶雄谱词的《阮若打开心内门窗》,早已是台湾人人琅琅上口的经典台语歌曲,林玉珠与王昶雄因其老师陈敬辉相识,交往期间两人常於重建街约会,当年的足迹成就了今日重建街的热门打卡点-恋爱巷,温暖且浪漫。造访重建街的特色店家香草街屋、九崁28之後,转进一个不起眼的小巷,这便是通往淡水红楼时空隧道。红楼阿嬷洪许俸,为淡水留住红楼优美典雅的砖拱回廊,是那伫立在老街边坡上的淡水红楼,这座红砖砌成的洋楼是淡水的百年地标,曾出现在多幅知名的淡水画作中。落成於1899年,由富商李贻和建造,1913年由时任淡水街街长洪以南买下,成为在地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处,一时冠盖云集,1960年代由德裕鱼酥老板娘洪许俸购入。在台湾经济飞腾时期,曾有建商前来询问欲改建淡水红楼,洪许俸坚决不卖,红楼不仅是淡水人的共同记忆,更有象徵家族凝聚与福气的重要意义,最终守住了淡水红楼,如今淡水红楼除了作为餐厅, 也与淡水社区大学办蔬食料理、和重建街香草街屋合作活动,持续用行动守护老淡水。在百年风华的红楼内饮一杯传统的茶,换上传统汉服在国宝级女力代表丽杏老师的带领下,慢工出细活的用双手制作线装书,暂时脱离数位时代的资讯轰炸,以工业时代前的古老技艺,沉淀身心灵。海光的日子,王菁的京剧之路淡水河畔的海关码头,在台湾国际贸易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860年台湾开港後,淡水迎来最辉煌的时代,由观音石或唭哩岸岩交丁相砌而成的码头,是淡水曾做为国际商港的见证物,然而随着河道淤积,淡水港口逐渐失去功能,繁华落尽。在此之後,如诗般的女声取代码头工人的吆喝,1975年,海军艺术工作大队自高雄左营迁至淡水海关码头,承载着女性力量和梦想的海光国剧队与海光国剧训练班也一起来到淡水河畔的新家,旧港务仓库成为训练京剧表演技巧的空间,一个个小海光如王菁老师在此寒窗数载,最终在京剧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海关码头的旧仓库,培育出如魏海敏、王海波、沈海蓉等知名京剧演员,演员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藉着艺术说故事,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女性不仅仅是背後的支持者,更是舞台上的主角。以在地文化为基石的淡水女路,将继续深掘淡水的女性故事,书写性别平等的未来。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