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金山老街游

定位点
金山老街
行程类型:
登山健行、怀旧老街、秘境美拍、温泉飨宴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情侣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位在大屯山系东北麓的金山,三面被火山地形环绕,由磺溪与金包里等溪流冲积而成的火山平原,肥沃的土质让金山在农业上先天丽质,此地自古就是北海岸最重要的交通孔道,古有金包里大道(鱼路古道)、今有阳金公路,是北海岸来往台北市区最重要的路线,也造就了金山的发展与繁荣!
      黄金之汤

      金山老街又名为金包里老街,这条200多公尺长的街道,自清代起即是北海岸最繁华的商业中心,邻近的石门、万里居民都会来此采买、做生意,老街上有许多利用金山特产所料理的美食,如巨无霸地瓜圆与芋圆、传统点心芋头粿、甜蜜蜜的拔丝地瓜、水果冰淇淋以及广安宫的人气鸭肉餐厅,其自助端菜文化已成为金山老街独特的风景,还吃不过瘾?金山的伴手礼手工麻荖、蛋卷、地瓜酥,自用送礼两相宜。
      金山老街

      中山路旁的金山第一公有市场在日治时期设立,金山特产的跳石芋头、茭白笋、红心地瓜、赤壳箭竹笋等蔬菜都按时令在此地销售,金山独特的面海火山土质,令此地的跳石芋头扎实又Q弹、台农66号地瓜口感绵密细腻,声名远播呢!
      金山特产

      早年市集与老街的发展都位在庙宇附近,金山老街也是如此,慈护宫是金山地区的信仰中心,在地人称其「大庙」,主祀金面妈祖,清嘉庆年间,当地渔民在退潮时於野柳海蚀洞发现了一尊妈祖神像,便兴建了慈护宫来供奉妈祖,是为开基大妈,後来庙方重塑了一尊妈祖神像并在其背後挖空将大妈封入其中,是为二妈,也成为了全台湾唯一「妈中有妈」的传奇,每一年庙方的绕境活动都会回到最初被渔民发现的野柳海蚀洞,实为金山的一大盛事。
      金山慈护宫

      距离慈护宫800公尺远的狮头山公园,位於海拔约70公尺的高的金山岬上,适合在逛完老街、饱足一餐後步行过去,狮头山公园曾长年被划定为军事管制区,一般民众不可随意进入,也因此意外的保留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不同的季节能见到台湾百合与金花石蒜在步道旁绽放的景色,站在公园高点,向东望可见到知名的野柳岬、望向西侧是以「蹦火仔」捕鱼技法为名的磺港渔港、前方则是烛台双屿,天气晴朗时,无尽绵延的蓝色,交融了海与天空的界线。 
      狮头山步道

      「那一年,海边等不到归来丈夫的女子化成了岩头,历险归来的丈夫见到妻子已化为石头,悲勳欲绝之下最终也化为石柱,永远相伴。」这是烛台双屿背後的凄美故事,高达60公尺的烛台双屿是板块作用与海风侵蚀下造就的海蚀柱,彼此相依的特殊造型吸引了无数恋人、摄影师前来,是金山的人气摄影景点。
      烛台双屿

      欣赏无边际的绝美海景後,可至重新整建後的中山温泉公园享受金山最优质的天然资源:温泉,金山是台湾本岛最北端的温泉,此地泉质分为硫磺盐泉、硫磺泉、碳酸泉、铁泉等四大类,免费对大众开放的中山温泉公园,是呈现金褐色的铁泉,有着「黄金之汤」的美誉,在这座荣获台湾景观大奖的公园泡脚,消除疲劳、舒缓身心灵,为一日游画下完美句点。
      中山温泉公园

       
      上一则
      河海音乐季:淡水渔人码头
      淡水,曾是19世纪台湾开港後最繁华的港口,如今以丰富的历史古蹟、特色小吃、浪漫夕阳闻名,是新北最热门的观光景区,名列「台湾观光100亮点」之一。夏季造访淡水,从捷运淡水站出发,搭配老街漫游、单车追风或搭乘淡海轻轨,一路逛到渔人码头,参加「河海音乐季」。当夕阳缓缓落入海平面,金红晚霞染满天空,现场Live演出接续登场,用音乐点燃热情,一起嗨到星光满天!搭乘捷运来到淡水站,车门一开,观音山的壮阔山景映入眼帘,迎面而来的海风,瞬间拂去城市的喧嚣与压力。走出捷运站,转个弯就是热闹的淡水老街。从淡水经典的阿给、鱼酥、铁蛋,到藏身巷弄的古早味饼舖、北海岸特有的石花冻,再到近年不断推陈出新的创意料理,样样诱人。在港边找间小店坐下来,一碗刨冰、一杯冰咖啡,是夏日限定的淡水享受。沿着金色水岸自行车道,骑向淡水渔人码头,途经淡水红毛城等古蹟,感受历史余韵。远望淡水河左岸的观音山、台北港,在傍晚前抵达淡水渔人码头。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右岸的淡水渔人码头,旧名淡水第二渔港,码头设计巧妙,能随潮汐浮动,最多可停泊150艘渔船,景象壮观。沿着原木栈道漫步赏景,欣赏淡海夕照的绝美景致。📽新北市观光旅游局在淡水渔人码头设立了观光即时影像,不间断直播渔人码头的美景!渔人码头的地标,无疑是横跨港口的「情人桥」,这座於2月14日情人节启用的单面斜张桥,全长165公尺,以白色风帆造型设计,优雅地横跨港口,连接原木栈道与观光渔市,与港内停泊的渔船相映成趣,营造浓厚的海港风情。随着夕阳为桥身镀金,港湾里的船影随波摇曳,浪漫氛围漫延整座海港。在站情人桥向市区望去,建造中的淡江大桥气势恢弘,由「曲线女王」知名建筑师札哈·哈蒂所设计,高达211公尺高的单塔不对称斜张桥,完工後将连结八里与淡水,是渔人码头的明日之星。位於码头东南东的渔人舞台,是全台第一座海港livehouse,以观音山与淡海夕照为天然背景,是台湾原创音乐的摇篮之一,透过海洋独立音乐大赏与固定的展演,孕育出众多优秀的台湾音乐人才。在淡水金色海岸的映衬下,乐团们接力登上渔人舞台,奏响属於夏日的篇章。作为新北市河海音乐季三大主舞台之一,这里汇聚原创乐团的声音与创作力,并结合多元市集与美食餐车,让乐迷、旅人尽情沉浸於乐团们精彩的演出,是台湾夏日必访的音乐盛典​​​​!热力四射的河海音乐季落幕後,搭上淡海轻轨与渔人码头道声再见,水蓝色的列车在夜色中穿梭於淡水海滨与里山,是时候「闭上眼睛一下下」,让激昂的心绪静静沉淀,在心底反覆回味淡水的风景与音乐季的余韵。
      下一则
      三峡蓝染 DIY
      慢游三峡,细细品味庙宇老街文化、蓝染艺术,以及在地素人文创与美丽的山光水色。三峡深度行旅(包含甘乐文创、巷弄散步路线介绍、三峡历史人文巡礼) 漫走清水街,路经日治时期起造的清水石拱桥,当地居民三两漫步於河岸,也融入成为悠悠的三峡河岸风景。三峡老街范围分布於清水街、民权街、民生街等,其中位於民生街与清水街之间的平行小弄是秀川街,因其紧邻清水溪,加上码头在宰枢庙前,早期发展繁盛,且大致上仍保持古早街道形式,颇具老街原味风情。清水街上有个特别的地方值得一访,位於三峡溪畔,门前柳树飘逸的「甘乐文创」,一个提供音乐表演、艺术创作展览、文创艺品展售、在地刊物发行与美食佳肴的复合文创空间。创办人林峻丞利用百年古厝与古董家具营造出充满文艺气息的场所,运用在地人、事、物串起当地人文艺术的连结,更以文化推广实际帮助、教育了当地的下一代,可说是在地文创与地方发展成功结合的最佳例子。「三峡清水祖师庙」位於清水街底,建於1769年,为当地民众的信仰中心,自1947年起由艺术大师李梅树主持整建,由於坚持手工打造,其建筑风格相当细腻精巧。庙宇大量运用木雕、石雕、铜雕及剪黏等工艺技术,其中尤以木作与石作最为精细,被视为清水祖师庙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