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新北都会原住民文化之旅

定位点
土城区原住民主题部落公园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亲子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台湾原住民文化丰富灿烂,原住民族於众多领域发光发热,当前原住民族占台湾总人口约2.4%,但不同於大众对原住民分布的既定印象,目前设籍在都市的原住民已接近半数,多数是因社会与经济的变迁,使原住民离开原乡走入城市展开新的职涯与生活。目前居住於新北市的原住民逾5万人,位居全国第五多,都会原住民也在这座城市经历许多故事,发展出属於自己的文化!
      土城区原住民主题部落公园

      位於辞修公园内的泰山森林书屋,被森林及亲山步道围绕,贴近原住民族与自然共生的民族特性,红砖建筑的书屋拥有良好的采光,供民众在青翠绿意及明亮清幽的环境下享受阅读,从书屋步行五分钟有一处赏景平台可鸟瞰泰山市区视野辽阔。
      泰山森林书屋

      泰山森林书屋由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规划并集合民间之力共同募 书,目前约有四千本书籍,分为「绘本」、「原住民图书」、「儿童文学」、 「自然科学」、「外文绘本」及「亲职教养」等类别,书屋内最珍贵的宝藏为 许多原住民儿童绘本,也特别收藏由日本官方出版的全套爱努民族传说故事绘 本,并持续收藏世界各国的原住民绘本,透过丰富的图书,让儿童拓展多元的人文视野。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bgrppr7_oeaexbaza1hcbw

      大汉溪左岸的原住民主题部落公园,以原住民图腾作为主元素进行设计,设有广阔的停车场供前来休憩的民众使用,年度盛事原住民族联合文化活动举办之际,可以发掘原住民族的文创、传统美食、农特产品展售区,也将散居在新北市各地的原住民族人聚集起来,凝聚族人情感。停车场东侧建置有原住民传统射箭场,是射箭运动比赛与休憩的好去处。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niongvvuiumqulawit6gtg
      1024x768_7fe1d2df-019d-4868-90d3-47b819983e2e

      土城山区的原住民族生态公园,是海山煤矿旧址,海山煤矿场曾是仅次於猴硐瑞三矿场的全国第二大矿,1970年代采矿的全盛时期,有许多原住民离乡背井来到土城打拼,使这里蕴藏着许多原住民的矿工故事。2005年改建为生态公园,设有海山煤矿解说牌、景观步道、生态池,以及原住民族木作凉亭、祖灵屋等原住民族意象设施,维持原山野自然景观风貌。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t4yzermaweuziopr4xpf7a
      土城区原住民主题部落公园
      下一则
      炎夏往山上走,坪溪古道避暑趣
      炎炎夏日,受到全球暖化的影响,在都市热岛效应愈发严重的今日,只要离开冷气房一步,水泥丛林闷热的空气便令人感到无精打采。出走吧!远离市区到山上避暑去!双溪,这个光是用看的都觉得沁凉的地名,得名於平林溪与牡丹溪汇流成的双溪河,双溪区境内以山地地形为主,为翡翠水库集水区的上游。来到双溪,走一段坪溪古道,踏着潺潺溪水一路通往能远眺龟山岛观景平台,到寿山宫祈福并於假日农夫市集挖宝,最终在双溪老街来一场小镇漫游。身处台北盆地与兰阳平原之间的山地,双溪区自古便是往返两地的交通要道,是淡兰古道中路主要的路径,其中的坪溪古道路段,是北台湾少见的平缓溪谷,适合全家老小共游,步道全长1.5公里,海拔约500公尺高,走入冰凉的坪溪,顿时间暑意全消。坪溪古道全程皆有绿荫遮蔽,笔直排列的柳杉林一路相伴,宛若一条绿色隧道,平缓且宽敞的步道途中有两处涉水点,溪水流速和缓而清澈,最深处至小腿肚,是夏日戏水的不二选择、在溪中还能瞧见鱼虾的踪影,古道的终点是新北市与宜兰县的交界处,设有一座视野良好的观景台,可远眺龟山岛与太平洋美景!👉往坪溪古道入口请导航至:「乌山62号露营地」,产业道路路幅狭窄,请小心驾驶。寿山宫是双溪泰平地区的信仰中心,位於翡翠水库的上游-北势溪的边上,寿山宫主祀主祀天上圣母,配祀关圣帝君、福德正神,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日举行「迎妈祖」的年度遶境盛事,是泰平地区的年度盛事。寿山宫牌楼旁每逢周六日及国定假日上午 9 时至中午 12 时,会举办泰平假日农夫市集(又称为寿山宫假日农夫市集),市集宽广约可容纳 20 余摊,主打当季的优质蔬菜贩售,如在地种植的段木香菇、季节时蔬及瓜类作物,亦设有熟食区贩售炒米粉、仙草鸡及冰品等,品尝朴实无华的山林滋味。双溪的城镇中心位於牧丹溪与平林溪汇流成为双溪河之处,倚着舟楫之利与淡兰古道的人流、物流,双溪成为重要的水陆转运中心,小镇在清代曾繁华一时,然而在铁路、公路相继开通後,双溪原有的水运功能被取代,城镇也逐渐走向没落。双溪渡船头位在长安街尽头,是早年内河的货物转运站,来自淡兰古道的货物与乘客在渡船头上船,顺着双溪河运往出海口的旧社(今福隆海水浴场一带),再换乘帆船转运至各地,回程利用小型船只转运日用品逆行上溯到顶双溪,造就了双溪曾经的辉煌。长安街身为双溪过去最热闹的街道, 双溪的信仰中心-全台湾唯一奉祀宋末三杰的三忠庙亦位於该街上,起建於1781年,有位带着文天祥公神像渡海来台的福建移民,落脚双溪开垦并建起茅屋供奉神像,随着信众渐增,再塑陆秀夫、张世杰神像与文天祥合祀,几经修建与改建後成就今日之规模。双溪老街至今仍保有不少老式建筑,包括有百年历史的林益和堂中药店、周家古厝、双溪教会等,窥见双溪昔日的繁华,如今虽荣景不在,却多了一份山中小镇的宁静,适合旅人放慢脚步,穿梭於小巷弄间拍照、欣赏风景。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