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特色体验秘境玩法 贡寮悠闲度假二日游

定位点
贡响山海祭
行程类型:
登山健行、铁道旅行、户外踏青、怀旧老街、秘境美拍
旅游天数:
2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形状如同回力镖的贡寮区,以美丽的海岸景观闻名,热力四射的福隆沙滩、实践「就地取材」的卯澳石头屋、保有海女文化的马岗渔村、绵延数公里的蓝湾滨海休闲园区,呈现海之贡寮多样的地貌与人文。贡寮同时也是台湾五大山脉-雪山山脉的最北端,自贡寮一路延伸到南投县,贡寮境内有多个淡兰古道沿线重要聚落,如古朴的鸡母岭、贡寮老街等地。坐拥亲山近海的自然优势,在微风轻抚的初夏,来贡寮参与贡响山海祭,安排一趟山海2日游!
      福隆海水浴场


      Day1 遇见鸡母岭-贡寮老街-福隆海滩
      首站来到贡寮西北边的秘境-遇见鸡母岭,为了维护世外桃源的环境,遇见鸡母岭采预约制度。走入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朴山村,早年此地雉鸡成群,故得名为鸡母岭,鸡母岭曾是淡兰古道北路-杨廷理古道上的重要聚落,是灿光寮、澳底两地之间的中继站,然而随着社会环境变迁,鸡母岭也与多数乡村相同,遇到人口外流的问题。
      👉前往遇见鸡母岭官网预约参访

      遇见鸡母岭


      全盛时期的鸡母岭,曾拥有广达200多甲的水梯田,不舍家乡凋零的萧家兄弟,回到鸡母岭复育水梯田、整理聚落周遭的古道与埤塘,并进一步融入里山环境教育。来到鸡母岭,走一段淡兰古道的山径、体验农事、在爱心型的水梯田旁摆荡秋千,享受田园生活的岁月静好。

      鸡母岭
      遇见鸡母岭

      贡寮这个名字是怎麽来的呢?来到贡寮老街寻找她的起源故事。贡寮的旧称为「杠仔寮」,「杠仔」为巴赛族语的「陷阱」一词,「摃仔寮」即是於陷阱附近搭建的草寮之意,贡寮老街的入口牌楼,特别设计了山猪图样,反映出贡寮的捕猎过往。
      贡寮老街

      贡寮老街是淡兰古道北路-入兰正道的重要中继站,在清代曾繁荣一时的商店街如今转为平淡,近年来在地方创生计画的推动下,一间间特色书店、咖啡店、文史空间为贡寮老街带来新风貌,老街与台铁贡寮车站隔着双溪相望,走过彩虹情人桥进入贡寮老街,感受贡寮的历史氛围。
      贡寮老街

      海边永远是夏天不可或缺的风景,贡寮最知名的滨海游憩区非福隆海水浴场莫属了,金黄的细软沙滩与优美的弧形海滩,在蓝天的衬托下更显闪耀,因双溪河在此入海,使得福隆同时拥有内河、外海的双重景观,能从事风帆、独木舟、拖曳伞、游泳、戏水、滩地活动等多样海滨活动,是夏日最佳消暑去处与住宿地点。
      福隆海水浴场

      「青春山海线—贡响山海祭」

      福隆得天独厚的美景与开阔的场地,是北海岸举办大型活动的最佳地点。新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将於2023年5月20日(六)至6月11日(日)推出「青春山海线—贡响山海祭」活动,以多组疗癒氛围的露营帐篷及彩绘冲浪板装置艺术营造,融入三貂角灯塔、海女文化及石花冻等贡寮特色进行设计,与贡寮山海风景相互辉映。周末进驻美食餐车和文青市集摊位,并结合在地特色的手作体验及海风瑜珈课程,到了夜晚则有绚烂灯光和星光音乐会,共谱贡寮青春乐曲。
      👉前往青春山海线-贡响山海祭活动页面
      贡响山海祭
      贡响山海祭
      贡响山海祭

      2023福隆国际沙雕艺术季也将於6/9(五)至10/22(日)接力展出,大家喜爱的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及星际大战等经典卡通角色将化成一座座的黄金沙雕,与民众同欢、惬意一夏!
      👉前往2023福隆国际沙雕艺术季活动页面
      福隆沙雕空拍

      Day2 卯澳石头古厝-马岗潮间带-马岗渔港-蓝湾滨海休闲园区
      第二天一早,朝极东之角驶去,海岸边特殊造型的房屋是卯澳的百年石头厝,当地人使用海岸的岩石与後山的竹材搭建出一栋又一栋的石头屋,是实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造房方式。石头厝以大小相近的自然卵石或打凿过的石块叠砌而成,成为卯澳一带的独特风景。
      卯澳石头屋

      马岗是台湾本岛最东边的渔村,就位在三貂角灯塔的正下方海岸边,马岗港出发的渔船多至龟山岛及三貂湾渔场作业,主要渔获物有鲷、鲣、小卷、软丝、龙虾等,丰富的海洋资源让此地的海鲜面颇负盛名。马冈渔港还有海岸猫村的别称,在广场、堤岸、巷弄转角、老房子的屋顶上,处处可发现牠们的轻盈的身影。
      马岗渔港
      贡寮海鲜面

      马岗渔港旁广大的海蚀平台,布满许多小型的潮池和潮沟,是台湾海岸生长最多绿藻处,在潮池里或石块下,有小鱼苗、海葵、蜑螺、钟螺、珠螺、海兔、和螃蟹等等,还有缓慢移动的小寄居蟹们,低潮带附近则有小杉苔、珊瑚藻、海葵、藤壶和海鞘生长。穿梭於潮间带的马岗海女,捕捞各式螺虾贝与海菜,是马岗人讨生活的方式。
      贡寮海女

      马岗渔港

      潮间带旁的马岗哨所,是台湾最东边的哨所,目前仍有海巡人员驻地於此,一楼提供甜点与咖啡,以及假日限定的鲍鱼卤肉饭,户外设有躺椅观海区,享受大海的无边无际。
      马岗哨所
      马岗哨所

      午後来到位於盐寮的蓝湾海滨休憩园区,这里拥有绵延长达3公里、迄於福隆的金黄海岸,可搭乘园区内的接龙拉拉车(需预约),沿着盐寮到龙门的自行车道行驶,欣赏宜人的海滩景色,远眺三貂角及鼻头角美丽的风光。
      👉前往蓝湾海滨休憩园区预约拉拉车
      蓝湾海滨休憩园区
      蓝湾拉拉车

      蓝湾海滨休憩园区於海滩建有数个发呆亭,躺在凉亭内慵懒的听潮起潮落,是最惬意的午後时光,岸上仿闽南式建筑内,提供各式甜点、轻食与饮品,一边享用餐点、一边欣赏贡寮的美好!
      蓝湾海滨休憩园区
      蓝湾海滨休憩园区
      下一则
      Lipahak! 都会原住民食农游
      「Lipahak」在阿美族语中,是「发自内心的欢喜」之意,位於大汉溪中游的三峡与莺歌,有两座充满欢笑的原住民特色农园。分别是位於三莺大桥旁的「Lipahak三莺原生态园区」、紧邻「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1960年代,大量的阿美族人从东部来到双北地区打拼,落脚於与原乡环境相似的大汉溪畔,成为都市原住民。每年新北市原民局会在此举办食农体验活动,在族人的带领下,认识特色农园的原民文化与农作物、一同料理、一同欢笑!走进三莺原生态园区,先喝杯园区清爽消暑的迎宾茶--芳香万寿菊茶,迷人的香气令人第一口就爱上,令人忍不住一再续杯。导览员带领着大家漫步农园,介绍园区的起源与各种农作物背後的故事。Lipahak三莺原生态园区位於南靖部落旁的高滩地是由原民局向高滩处承租,由於地处高滩地,无稳定的灌溉水可使用,故以旱作爲主。历经数年的努力,阿美族的Ina跟faki齐心翻地、整地、种植,将这片石头地开垦成美丽的农园。导览员细数园区内的农作物,鸡心辣椒、龙葵、百香果、栗子南瓜、芳香扑鼻的万寿菊、富含茄红素的木鳖果。还有广泛种植於原住民族群中的树豆,以及被阿美族视为极品的苦茄。导览员不仅说明它们的种植方式与入菜妙用,也细说它们与原住民文化的连结。「自己做的都很好吃啦!」,结束完农园导览後,来到动手料理的时间了!将导览时亲手摘采的野菜加入泡面中熬煮,为平凡的泡面增添层次与香气,这可是从产地直送餐桌的零距离体验!接着制作地瓜圆,搭配清凉的仙草冻,完成一份简单却充满成就感的夏日甜品。在园区内采集的植物,除了熬制野菜泡面之外,也能用来制作植物染!将叶片放置於布面,拾起农地上鹅卵石敲拓出自然纹理,完成独一无二的作品。拿起自己的植物染作品,与鲜红色的三莺大桥合影!同为Lipahak特色农园的三峡野菜园区,距离三莺原生态园区仅约5分钟的车程,桥墩妆点着原民图腾的三莺线捷运从旁穿越而过。三峡野菜园区与以旱地作物为主的三莺不同,因拥有灌溉水源,能培育出更丰富多样的野菜种类,约一公顷的园地不仅复育原住民传统作物,也打造出推广食农教育的完善场地。三峡野菜园区的食农体验活动,在Ina的带领下,寻找农园中的魔法。草地上生长的野菜,不只是阿美族的日常滋味,更藏着与自然共生的智慧。亲手搓洗出晶莹剔透的爱玉,加上洛神、小米、柠檬汁,化身酸甜爽口的夏日饮品;煎制香气四溢的野菜蛋饼──苦苣、龙葵、昭和草,交织成一口口的惊喜。最後压轴是牧草动物DIY,在笑声中用创意打造出专属的疗癒小兽。(图片来源:原住民族行政局/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图片来源:原住民族行政局/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图片来源:原住民族行政局/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图片来源:原住民族行政局/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游历完「Lipahak三莺原生态园区」、「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之後,是否对於原住民文化意犹未尽?那就到新店区的TaTaK新北市原住民族文创聚落平台。TaTaK在泰雅语中意为「工寮、小屋」,是新北首座原民经济产业空间,串联都会与原乡乌来,推动农产、农旅及文创产业发展、选购原住民族特色商品吧!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