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淡水女路-在红楼里听女声

定位点
王菁老师京剧表演
行程类型:
怀旧老街、秘境美拍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亲子、情侣、银发族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来淡水走一趟由姯指引的深旅行,从淡水妈祖旁的巷弄走上重建街,看画家林玉珠与作家王昶雄的浪漫故事、至百年红楼看见女力对於传承的坚持并亲手制作线装书、於斜阳下的海关码头欣赏京剧的唱念做打。在优雅的女性导览员引领之下,开启一场身临其境的沪尾文化之旅,聆听淡水的女性故事。
      福佑宫与重建街

      淡水妈祖与两个老街
      自福佑宫旁的古巷起程,主祀妈祖的福佑宫与鄞山寺、龙山寺、清水岩合称淡水四大庙。妈祖是台湾人最熟悉的女神,是淡水航运的守护神,象徵古代女性的坚韧和慈悲,福佑宫拥有众多传奇故事,相传淡水妈祖在清法战争沪尾之役、二次世界大战时皆显神蹟,守护了淡水地区的安全。福佑宫同时也是淡水两条老街-重建街与中正路的交会之处,见证了淡水城镇两百多年来的发展。
      福佑宫与重建街

      画家林玉珠的重建街之恋
      踏着循山势而建的阶梯,来到淡水最初的商业街-重建街,比起今日熙熙攘攘的中正路,重建街显然清幽许多,然而此处才是真正的淡水老街,是许多淡水知名政经圈名人居住之处,在十九世纪中至二十世纪初是淡水最繁荣的地区。自重建街回头一望,观音山与淡水河的美丽景致一览无遗,也是画家林玉珠与作家王昶雄的恋爱场景。
      0E4A0826 (18)_调整大小
      福佑宫与观音山

      林玉珠出生在重建街附近的清水街,清水街有着「米市街」的旧称,百年前是淡水米店的主要聚集地,林家即是经营米行。林玉珠在就读淡水女学校时遇见了恩师陈敬辉,身为马偕牧师的外孙,陈敬辉曾远赴京都绘画专门学校接受完整的美术教育,在陈敬辉的悉心指导和林玉珠的努力学习下,林玉珠在绘画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0E4A0826 (51)_调整大小

      林玉珠在老师的鼓励下参与台湾美术界年度盛事-台湾美术展览会。1936年,林玉珠的胶彩画作品《河口的灯塔》与陈敬辉老师的《余韵》同时入选了第十回的「台展」。年仅十七岁的少女的作品能够在当时台湾画坛上取得如此佳绩,实为淡水增添不少光辉。
      0E4A0826 (54)_调整大小

      「阮若打开心内的门,就会看见五彩的春光,
      虽然春天无久长,总会暂时消阮满腹辛酸。」

      这首由医师作家王昶雄谱词的《阮若打开心内门窗》,早已是台湾人人琅琅上口的经典台语歌曲,林玉珠与王昶雄因其老师陈敬辉相识,交往期间两人常於重建街约会,当年的足迹成就了今日重建街的热门打卡点-恋爱巷,温暖且浪漫。
      恋爱巷
      重建街巷弄

      造访重建街的特色店家香草街屋、九崁28之後,转进一个不起眼的小巷,这便是通往淡水红楼时空隧道。
      香草街屋
      0E4A0826 (82)_调整大小

      红楼阿嬷洪许俸,为淡水留住红楼
      优美典雅的砖拱回廊,是那伫立在老街边坡上的淡水红楼,这座红砖砌成的洋楼是淡水的百年地标,曾出现在多幅知名的淡水画作中。落成於1899年,由富商李贻和建造,1913年由时任淡水街街长洪以南买下,成为在地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处,一时冠盖云集,1960年代由德裕鱼酥老板娘洪许俸购入。
      淡水红楼

      在台湾经济飞腾时期,曾有建商前来询问欲改建淡水红楼,洪许俸坚决不卖,红楼不仅是淡水人的共同记忆,更有象徵家族凝聚与福气的重要意义,最终守住了淡水红楼,如今淡水红楼除了作为餐厅, 也与淡水社区大学办蔬食料理、和重建街香草街屋合作活动,持续用行动守护老淡水。
      0E4A0178_调整大小

      在百年风华的红楼内饮一杯传统的茶,换上传统汉服在国宝级女力代表丽杏老师的带领下,慢工出细活的用双手制作线装书,暂时脱离数位时代的资讯轰炸,以工业时代前的古老技艺,沉淀身心灵。
      线装书制作
      0E4A0069_调整大小
      0E4A0097-已增强-杂讯减少_调整大小
      0E4A0156-已增强-杂讯减少_调整大小

      海光的日子,王菁的京剧之路
      淡水河畔的海关码头,在台湾国际贸易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860年台湾开港後,淡水迎来最辉煌的时代,由观音石或唭哩岸岩交丁相砌而成的码头,是淡水曾做为国际商港的见证物,然而随着河道淤积,淡水港口逐渐失去功能,繁华落尽。
      0E4A0196_调整大小

      在此之後,如诗般的女声取代码头工人的吆喝,1975年,海军艺术工作大队自高雄左营迁至淡水海关码头,承载着女性力量和梦想的海光国剧队与海光国剧训练班也一起来到淡水河畔的新家,旧港务仓库成为训练京剧表演技巧的空间,一个个小海光如王菁老师在此寒窗数载,最终在京剧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0E4A0250_调整大小
      王菁老师京剧表演

      海关码头的旧仓库,培育出如魏海敏、王海波、沈海蓉等知名京剧演员,演员们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藉着艺术说故事,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女性不仅仅是背後的支持者,更是舞台上的主角。以在地文化为基石的淡水女路,将继续深掘淡水的女性故事,书写性别平等的未来。
      0E4A0340_调整大小
      上一则
      【观音山硬汉岭步道】十八连峰之巅
      数十万年前,大屯火山群西麓的锥形复式火山喷发,熔岩与碎屑以火山口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扩散,形成台湾少见的环状水系,这座火山即是今日屹立於八里与五股地区的观音山十八连峰,因山势宛如一尊仰躺朝天的观音像而得名,在地形与海洋水气的交互作用下,观音山蔚为奇观的云海景致,被文人墨客称作「坌岭吐雾」,名列清代淡北八景之一,让我们步入观音山,从山顶玩到河滨,来一趟淡水河左岸的山海之旅。食物链的顶级掠食者-猛禽,帅气矫健的身姿、凶猛的体魄与锐利的视野,空中霸主的威名让各国空军都以猛禽类的名号为自己麾下的座驾命名,位处台湾西海岸北端的观音山,正是这些天之骄子的应许之地,共有十余种猛禽栖息於观音山一带,其中又以赤腹鹰、灰面鵟鹰、凤头苍鹰、大冠鹫等「观音四秀」最多,是迁徙性猛禽南来北往时必经路线,吸引众多鸟类爱好者来到观音山游玩。想探索观音山丰富的猛禽生态系,最佳的入门方式便是参观於2020年9月开幕的观音山猛禽展示馆,这座北台湾首座以猛禽教育为主题的展馆就位在观音山游客中心旁,展馆内以图文、生态仿真模型、标本及影音多媒体设施,展示观音群鹰会,经由五感体验了解观音山猛禽及自然生态的独特性,每年春季还会举办「观音•观鹰」导览活动,实际走入山林进一步观赏猛禽英姿。「为学硬汉而来,为作硬汉而去」,硬汉岭牌楼的这副对联,体现了观音山十八连峰最高峰-硬汉岭的险峻,雄踞於淡水河左岸的硬汉岭海拔高达616公尺,得名於1960年代宪兵学校在此训练的「硬汉精神」。硬汉岭步道单程距离约1563公尺,坡度达14.87%,属於较陡的二级坡,缓步慢行需60分钟,属於锻链级步道,适合登山爱好者挑战。经过一番努力,步步高升的来到硬汉岭观景台,顿时视野开阔起来,环顾四周,台北港、淡水河口、淡水古蹟群、大屯火山群、关渡大桥、台北101大楼、新北大桥尽收眼底,站在硬汉岭顶端,脚底下的大台北知名地标宛如微缩模型般精巧,一时之间忘却了攀登的辛劳,沉浸在大台北的城市风景中无法自拔。游历完观音山之巅後,转往山脚处的河滨地带,在青山绿水之中,鲜红色的关渡大桥无疑是河滨最醒目的地标,在淡江大桥完工前,这座於1983年通车的桥梁仍是淡水河最接近出海口的大桥,衔接新北八里与台北关渡,关渡大桥是首座由国人自力建造的五孔连续钢系拱桥,呈抛物线的红色钢拱,高度递减变化有序,如同彩虹跳跃於河面,与观音山连峰的山势相得益彰,桥上设有自行车道与观景步道,八里端更设立了关渡大桥观景塔,让您从多个角度欣赏这座历久弥新的优美桥梁。向着出海口方向前进,淡水河岸的辽阔风光,令人不自觉的放慢脚步,八里左岸设有自行车道、木栈道、亲子公园等设施,河滨的沙滩与砾滩更是观察螃蟹等河岸生物的最佳去处,傍晚时分,在咖啡馆内静静放空,欣赏淡水河的日落,望着绮丽绚烂的晚霞,万分治癒。八里航运的历史悠久,早在淡水开港前,18世纪的八里即成为台南与鹿港之後,第三处与福建对渡的港口,商贸繁盛,位在港口旁的八里渡船头老街,贩卖着捕捞上了新鲜鱼货,油心咸蛋、姐妹双胞胎、胡椒饼、虾卷、枝仔冰、吻仔鱼、鱼丸、炸花枝丸、黑糖麻糬等老字号,更是抚慰身心灵的好滋味!
      下一则
      深入乌来,与德拉楠部落同欢
      乌来在地理位置上位处新北市的最南端,而在泰雅族人的领域中,乌来则是族群迁徙的最北端,多个部落分布於南势溪与其支流周遭。其中德拉楠部落座落於南势溪上游与大罗兰溪汇流处,是泰雅族迁移至乌来的第一站,保有许多泰雅族的传统文化,拥有新北市第一所民族实验小学。一起深入德拉楠部落,与泰雅族猎人学习制作各类型陷阱、享用山林大餐,再到乌来瀑布旁体验传统编织、搭乘可爱的观光台车逛乌来老街。泰雅族人在18世纪时就已来到乌来,200多年前,一支泰雅族群在亚维·布纳(YAWI.BUNA)族长的带领下,自桃园拉拉山翻越插天山来到乌来,赞叹於这片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猎场,将此地称为德拉楠,也就是美丽之地之意。步入德拉楠文化营,在泰雅族长老与祖灵的祈福仪式後,穿上泰雅族传统服饰,拿起镰刀将竹子制作成茶杯与竹筒饭的容器。走入德拉楠部落,在泰雅族猎人引领下,深入了解泰雅族文化与迁徙的历史,听猎人讲述泰雅神话的故事、一探乌来代表性的香料-马告的真面目! 部落内处处可见到菱形的图腾,象徵着祖灵的眼睛;XOXO的图腾则象徵着男男女女。走访德拉楠部落两大教堂,一为石砌天主堂,由澳洲籍神父创建;另一座为基督教长老教会福山教会,在电影《赛德克.巴莱》中饰演莫那鲁道的林庆台先生,就曾在此担任牧师。两座教堂之间的德拉楠实验小学,是新北第一所民族实验小学,校徽上Tranan Qwasan Biru 意思为「德拉楠读书写字」,徽章图案由南势溪、蝴蝶、苦花鱼、山棕等在地景色构成,展现德拉楠的在地特色。拜访完部落後回到德拉楠文化营,稍早制作的竹筒饭已蒸熟,将猪肉用竹子串起,大家聚在一起火烤,多汁鲜美的猪肉,搭上泰雅族人用森林物产制作的料理,一同食在山林。泰雅族男性在14、15岁时就会拿到父亲赠与的猎刀,并学习四大猎人技巧(围猎、射猎、陷阱、渔猎),享用完美食後,跟着泰雅猎人一起制作套索陷阱,运用杠杆原理,依体型、习性不同的猎物,制作各类陷阱。离开德拉楠部落後,来到下游处的乌来瀑布,这座北台湾落差最大的瀑布,在日治时期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有着「云来之泷」的美名,前往瀑布前的泰雅纺织店,体验泰雅族的织布文化,织出专属自己的织品。将薯榔切细并捣碎,作为染剂为织品增色。纺织店旁的乌来台车,初期做为输送木材的运输工具,早年曾通车至德拉楠部落,1963年因应乌来瀑布观光发展开办客运。有别於早年以人力推动的台车,今日的乌来观光台车已改用柴油引擎,迷你的三节车厢非常可爱,由瀑布站至乌来老街站长约1.6公里,开放式的车窗门让乘客在搭乘台车时轻松饱览乌来的山林风光。乌来老街的美食以原住民风味的山产美食为主,如碳烤山猪肉、马告香肠、小米麻糬、温泉蛋、竹筒饭、山苏、珠葱、小米酒等,一口马告香肠、一口小米麻糬,满满的泰雅风味,用味觉再次品味乌来。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