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深澳铁道自行车,夏日晚风浪漫骑行

定位点
深澳铁道自行车
行程类型:
铁道旅行、亲子同行、户外踏青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亲子、情侣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搭上通往瑞芳的火车,抓住夏天的尾巴走一趟青春山海线!利用畅行北北基桃的TPASS月票,到猴硐听听矿工的故事、与猫咪们共度悠闲时光,藉由深澳线-平溪线直通运行的铁道,来到海天一线的八斗子车站,迎着夏日晚风,在缤纷闪耀的Railbike骑行,浪漫满分。 
      091A4431r_调整大小

      猴硐曾是台湾第一大煤乡,为台湾经济发展立下苦劳。一踏出猴硐车站,瑞三鑛业整煤厂外墙上的「产煤裕国」四个大字,令人立刻感受到猴硐的矿业精神,猴硐自日本时代起便开始进行采煤,瑞三鑛业公司在1930年代开始主导猴硐的采煤事业,并发展为全台湾产量最大的煤矿厂,其中,瑞三鑛业整煤厂负责将矿石进行选洗,分类成不同等级,有效提高了产煤的效率,是猴硐最重要的工业遗产。
      IMG_6747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
      IMG_6640_调整大小


      猴硐的煤矿产业在1970年代迎来全盛时期,每天都有超过500名矿工入坑辛勤工作,随着台湾能源政策的转变,1990年瑞三鑛业整煤场停止运营,整煤场也因此废弃倾颓。新北市政府与文化部携手合作,启动了修复计画,以修旧如旧的精神,使瑞三整煤厂再现风华,展出猴硐的采矿史、采矿器具,并利用多媒体互动的形式,道出昔日矿工的辛劳与生离死别。

      0A8A1139_调整大小
      IMG_1859_调整大小


      如今的猴硐,与煤矿文化齐名的非喵星人莫属了,猴硐曾获国际媒体推荐为世界赏猫圣地,站前广场猫咪们呈现各种慵懒的姿态,从猫咪造型的猫桥前往车站後方的聚落,在猫咪咖啡店享用咖啡,看着山中小城猴硐的美景,学猫一样放空。

      0A8A1611_调整大小
      IMG_1961_调整大小

      猴硐猫村起因於一个爱猫网友的发动,成立了志工队改善村内的环境,打造对猫咪更友善的生活空间,随着网路资讯的传播,使猴硐现成为爱猫游客朝圣的地点,猴硐猫村里还建立了猫公所筹备处,宣导正确喂养猫咪的保育观念。
      IMG_8536_调整大小
      IMG_6805_调整大小


      瑞芳车站是东北角最重要的交通转枢纽,台铁深澳线、宜兰线、平溪线与通往九份、金瓜石的公车皆在此交会,大量的人流带动了瑞芳车站周遭的餐饮业发展。位於车站正前方200公尺处的瑞芳美食广场,广受游客与当地居民喜爱,美食街内汇聚了近40家老摊商,胡椒饼、龙凤腿、牛肉面、肉羹面、蚵仔煎等经典台湾小吃令人垂涎三尺。

      1024x768_5fe1130f-b05b-45af-88bb-d4febf35deef_调整大小


      乘坐被誉为台铁最美的海岸支线-深澳线铁路,仅需短短12分钟就能从瑞芳车站来到拥有绝美海景的八斗子车站!踏出车厢,眼前即是地标基隆山与湛蓝的大海,这座北台湾离海最近的火车站还有个有趣的冷知识-全台唯一一座横跨两县市的车站,八斗子车站两头分别属於新北市瑞芳区、基隆市中正区呢。

      IMG_9307_调整大小

      八斗子车站同时也是Railbike深澳铁道自行车道的起点,Railbike改建自八斗子火车站到深澳火车站之间的762公厘轻便铁路,也就是俗称的「五分仔车」,将过往运送煤炭的铁道转型为全台独家的海景铁道自行车道,踩着河豚造型、圆滚滚的自行车,在全程1.3公里的铁道路上,一路山海相随。
      091A4496r_调整大小
      091A4478r_调整大小


      深澳铁道自行车道推出夏季限定的夜间营运,九月底前每周五、六、日夜间延长营业至晚上8:30,精心设计了隧道光雕与装置艺术。在通过光雕隧道时,记得抬头仰望浪漫梦幻的光雕美景,随着音乐节奏变换,彷佛在置身於海底世界。把握最後的夜间限定光隧道,9月底前到深澳,迎着夏末的海风,在青春山海线浪漫骑行!
      👉前往预约深澳铁道自行车道

      深澳铁道自行车道夜间营运9月假日加开
      091A4383r_调整大小

       
      上一则
      炎夏往山上走,坪溪古道避暑趣
      炎炎夏日,受到全球暖化的影响,在都市热岛效应愈发严重的今日,只要离开冷气房一步,水泥丛林闷热的空气便令人感到无精打采。出走吧!远离市区到山上避暑去!双溪,这个光是用看的都觉得沁凉的地名,得名於平林溪与牡丹溪汇流成的双溪河,双溪区境内以山地地形为主,为翡翠水库集水区的上游。来到双溪,走一段坪溪古道,踏着潺潺溪水一路通往能远眺龟山岛观景平台,到寿山宫祈福并於假日农夫市集挖宝,最终在双溪老街来一场小镇漫游。身处台北盆地与兰阳平原之间的山地,双溪区自古便是往返两地的交通要道,是淡兰古道中路主要的路径,其中的坪溪古道路段,是北台湾少见的平缓溪谷,适合全家老小共游,步道全长1.5公里,海拔约500公尺高,走入冰凉的坪溪,顿时间暑意全消。坪溪古道全程皆有绿荫遮蔽,笔直排列的柳杉林一路相伴,宛若一条绿色隧道,平缓且宽敞的步道途中有两处涉水点,溪水流速和缓而清澈,最深处至小腿肚,是夏日戏水的不二选择、在溪中还能瞧见鱼虾的踪影,古道的终点是新北市与宜兰县的交界处,设有一座视野良好的观景台,可远眺龟山岛与太平洋美景!👉往坪溪古道入口请导航至:「乌山62号露营地」,产业道路路幅狭窄,请小心驾驶。寿山宫是双溪泰平地区的信仰中心,位於翡翠水库的上游-北势溪的边上,寿山宫主祀主祀天上圣母,配祀关圣帝君、福德正神,每年农历二月十八日举行「迎妈祖」的年度遶境盛事,是泰平地区的年度盛事。寿山宫牌楼旁每逢周六日及国定假日上午 9 时至中午 12 时,会举办泰平假日农夫市集(又称为寿山宫假日农夫市集),市集宽广约可容纳 20 余摊,主打当季的优质蔬菜贩售,如在地种植的段木香菇、季节时蔬及瓜类作物,亦设有熟食区贩售炒米粉、仙草鸡及冰品等,品尝朴实无华的山林滋味。双溪的城镇中心位於牧丹溪与平林溪汇流成为双溪河之处,倚着舟楫之利与淡兰古道的人流、物流,双溪成为重要的水陆转运中心,小镇在清代曾繁华一时,然而在铁路、公路相继开通後,双溪原有的水运功能被取代,城镇也逐渐走向没落。双溪渡船头位在长安街尽头,是早年内河的货物转运站,来自淡兰古道的货物与乘客在渡船头上船,顺着双溪河运往出海口的旧社(今福隆海水浴场一带),再换乘帆船转运至各地,回程利用小型船只转运日用品逆行上溯到顶双溪,造就了双溪曾经的辉煌。长安街身为双溪过去最热闹的街道, 双溪的信仰中心-全台湾唯一奉祀宋末三杰的三忠庙亦位於该街上,起建於1781年,有位带着文天祥公神像渡海来台的福建移民,落脚双溪开垦并建起茅屋供奉神像,随着信众渐增,再塑陆秀夫、张世杰神像与文天祥合祀,几经修建与改建後成就今日之规模。双溪老街至今仍保有不少老式建筑,包括有百年历史的林益和堂中药店、周家古厝、双溪教会等,窥见双溪昔日的繁华,如今虽荣景不在,却多了一份山中小镇的宁静,适合旅人放慢脚步,穿梭於小巷弄间拍照、欣赏风景。
      下一则
      双北水源地:香鱼之川新店溪
      源於雪山山脉的栖兰山、莺子岭山之水源,各自形成南势溪、北势溪,穿过崇山峻岭奔流而下,於新店龟山地区汇流成新店溪,最终於板桥江子翠与大汉溪合为淡水河,流域面积广达910平方公里。水量丰沛、水质清澈的新店溪,供应了双北地区绝大部分的民生用水与部分电力,也是香鱼、毛蟹等洄游动物的家园。新店溪上游峡谷地势雄伟、曲流地形发达,新店区众多带有「潭」、「湖」字的地名,就是S型曲流地形里平阔水深之处,自上游顺流而下,共有燕子湖、梅花湖、蒙蒙湖、涂潭、直潭、湾潭、青潭、碧潭等处8处,合称「三湖五潭」。从南势溪下游的乌来红河谷启程,观赏壮阔的河谷地形,沿着台9甲公路顺流而下,游历文山农场、小粗坑生态绿廊、新店渡渡口,最後到碧潭鱼道,观察新店溪里逆流而上的洄游鱼蟹,回望新店的青山绿水。乌来红河谷旧称「加九寮」,是泰雅族语Sokalie的汉译,原意指「漩涡」,加九寮溪与南势溪在此交会,在湍急的水流与造山运动的交互作用下,大自然之手铸造出一大片岩层倾斜的河床与宽阔的溪谷,让红河谷获得「小太鲁阁」的美誉。从地标加九寮景观大桥俯瞰,可见到各式奇形怪状的高大巨石错落於溪谷当中,与碧绿的溪流相映成趣,清澈见底的溪水中有鱼虾自在悠游。走一段加九寮步道,平缓的路途上绿树成荫,与蝴蝶、树蛙结伴而行。沿着台9甲公路从乌来前往新店屈尺的文山农场,新店溪自农场北侧的屈尺山下蜿蜒而过,文山农场在日治时代是「茶业传习所」,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於台湾茶叶产制与改良技术的工作,今日则由新北市农会经营,园区内设有露营区、野炊区、药用植物标本区、休闲活动区、茶艺区、制茶研习馆、农产品展售中心、儿童游戏区等,是新店热门的户外休憩区。农场内的重要地标-红砖制茶厂是台湾目前唯一保留烟囱的制茶厂,环绕於制茶厂周遭的山坡地种满了茶树,站在制高点甚至能远眺台北101大楼,参加农场举办的茶叶文化游程,体验从采茶、制茶、泡茶的甘苦。距离文山农场仅10分钟车程的小粗坑生态绿廊,在日治时期曾是运送煤矿、木材的轻便车道,具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起点处的小粗坑发电厂,拥有巴洛克式风格的外观,启用於1909年,利用新店溪剧烈的高低落差,进行水利发电,是全台湾第二座水力发电厂,至今仍在使用中呢!小粗坑生态绿廊全长约1.8公里,绿廊全程傍着新店溪右岸而行,居高临下欣赏新店溪的秀丽美景,步道沿途种植大量非洲凤仙花、大花咸丰草等蝶类喜爱的花草,在花卉盛开时还能预见彩蝶飞舞的景象。续往下游进到湾潭地区,搭乘「摆渡」横渡新店溪,清代时因公路运输尚待发展,新店溪两岸的居民大多仰赖渡船作为主要对外的交通方式,在水上交通最发达时的时期,新店溪沿岸曾设有9个渡口,後因陆上交通改善而逐一废弃,始於1881年的新店渡渡口,是目前仅存的人力摆渡口。渡船费用大人30元,小孩15元,搭乘人力摆渡横渡新店溪,享受水岸轻舟之乐,低速细品湾潭、碧潭的美景,到对岸的湾潭游戏场、文学步道玩耍美拍,纪录这特别的水上之旅。新店溪的三湖五潭之中,碧潭是位处最下游的河段,也是新店溪离开山区进入盆地的分界线,碧潭宽阔的水域与便利的交通,是双北历久不衰的热门景点,站在河岸边,静静欣赏碧潭的湖光山色,享受这一刻的岁月静好。步行至碧潭大桥北侧的碧潭堰,这座兴建於1977的水利工程,目的是维持与调节碧潭的水位,却也阻断了新店溪里洄游类生物的迁徙之路,2015年碧潭堰遭到台风重创後进行重建,重建工程新增了生态鱼道,让40多年未见的「毛蟹洄游」再现新店溪,相当注重水质的香鱼也再度活跃於新店溪。碧潭鱼道设置观察窗及水下监测摄影系统,可24小时即时观察水中生物。利用鱼道的观察窗,观赏河流底层溯游活动的生物,如溪哥、石宾、花鳅、香鱼、毛蟹和虾子等等种类,也能见到看到一些河海洄游的物种,如汤鲤、鳗鱼、乌鱼等。新店溪於此进入台北盆地,将续行至江子翠与大汉溪共同注入淡水河奔流到海,在碧潭鱼道回望新店的群山,这片山川交融的风景,是新北水源与生态的宝藏之地。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