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微笑山线-山林茶香日

定位点
微笑山线
行程类型:
登山健行、亲子同行、户外踏青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亲子、情侣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古称三角涌的三峡,是由三峡河、大汉溪、横溪汇流成的三角平原,三峡自清代起即是新庄与桃园大溪之间的水陆交通枢纽,三峡山区丰富的山林资源如大菁、樟脑、煤矿、茶叶等使三峡持续兴旺,繁盛的商业活动造就了三峡老街的风华。来到三峡旅游,首站拜访清水祖师庙,欣赏经艺术家李梅树整建後的东方艺术殿堂,在巴洛克式的老街品尝美食後,沿着横溪向山区前进,在微笑山线的成福山地区来场山径探索、体验从采茶到品茗的产业之旅。
      0E4A4861_调整大小

      香火鼎盛的三峡清水祖师庙,草创於1769年,主祀起源於泉州安溪的清水祖师,庙宇以「五门三殿式」形制建造,1947年由时任三峡代理街长、艺术家李梅树主持修复工程,邀请台湾美术界、书法界、雕刻界、建筑界的翘楚参与,在无数信徒与匠师们的牺牲奉献,以精湛的工艺,成就了不朽的庙宇艺术,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殿堂」。
      三峡清水祖师庙
      三峡清水祖师庙

      紧邻清水祖师庙的三峡老街,自清代以来即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如今三峡老街的街屋主要是兴建於日治时期的洋楼建筑,巴洛克式的牌楼与绵延不尽的红砖拱廊是三峡老街标志性的景象,也是三峡过往荣景的证人。
      三峡老街

      三峡老街汇聚了古蹟、美食和文化元素,街道上满是了樟脑、染布、茶庄、中药店和杂货店,皆为清代、日治时期三峡地区的主要产业。走在古朴的老街中,买块远近驰名的三峡金牛角、品尝古早味豆花,感受三峡的旧时氛围与风华。
      三峡老街

      驶入110号公路,由西向东沿着横溪逆流而上,约莫20分钟的车程即可抵达成福山步道,来场生态与产业之旅。成福山属於新北市微笑山线的一环,与长寿山、十八罗汉奇岩、石门内尖山等群峰连成一线,组成土城与三峡的区界棱线。新北市微笑山线携手天芳茶行,邀请大小朋友到三峡成福,在大自然环绕的小径当中,认识茂密森林内植物的故事,并走入茶园,亲自参与采茶、制茶到品茗的过程!
      0E4A5032_调整大小
      0E4A5029_调整大小

      三峡成福地区紧邻横溪,是新店安坑与三峡老街间的中继点,邻近的九阄曾是茶菁交易中心,早年甚至比三峡老街还要热闹,「九阄」这个特殊的地名来自为清代拓垦时,以「捻阄」(抽签)的方式进行土地的开垦分配,此地抽到第九股故被称为「九阄」,日治时期此地曾铺设过轻便铁道。
      0E4A4863_调整大小
      0E4A4873_调整大小

      跟着导览老师漫步於成福路203巷,老师细数三峡山区的丰富生态,如晚上的烟火-碎花棋盘脚、平地四大神木(樟脑、榕树、茄冬、枫香)、翡翠树蛙等等的趣味知识与生活运用。以生动活泼的解说方式引领大家分辨青枫/枫香、千年芋/姑婆芋、笔筒树/桫椤等森林内常见的植物。
      0E4A4933_调整大小
      0E4A4952_调整大小
      步道探险

      沿途经过成福煤矿场,是由三峡在地望族於1916年创办,煤矿曾是三峡十分重要的产业,成福煤矿场的采矿事业於1983年结束,煤矿场办公室、矿坑口土地公庙、煤矿宿舍等建筑仍保留至今。
      0E4A4898_调整大小

      下雨了!拿起姑婆芋当雨伞,成为森林里的小龙猫。
      0E4A4975_调整大小

      自日本时代开始制茶,三峡天芳茶行至今已交棒予第五代,是三峡在地的制茶世家,三峡的茶叶产业萌芽自200多年前,多山的地形与潮湿的气候提供了茶园良好的环境,日治时期三峡茶曾以「日东红茶」品牌在国际上红极一时,1949年三峡被规划为绿茶产区,全盛时期占台湾绿茶总产量超过4成,最为出名的产品即是「龙井」与「香片」。1950-70年代,制茶与采煤矿是三峡山区经济发展的两大火车头,甚至有不少矿工下班後会到茶园兼职采茶补贴家用,1990年代受到进口的低价茶叶挤压,三峡茶产业日趋没落。
      0E4A5070_调整大小


      天芳茶行在这波冲击之下仍持续经营,透过制茶竞赛、优良茶竞赛闯出新天地,至今已荣获16次碧螺春比赛冠军。如今的三峡茶以碧螺春、龙井最为知名,另有蜜香红茶、白茶、包种与东方美人等等。将沸水注入茶碗,让茶叶缓缓在热水中舒展开来,温暖茶汤疗癒身心。

      0E4A5076_调整大小
      0E4A5088_调整大小


      「三连拍喔三连拍喔!」,来三峡旅游的标准三连拍姿势:一心(💚)二叶(✌️)三角涌赞(👍),趣味呈现三峡的茶叶采摘文化。

      微笑山线

      戴上斗笠、提起采茶篮,进入茶园寻找「一心二叶」,三峡的茶树为青心柑仔种,色绿味甘,最适宜制作龙井茶,青心柑仔每周可采摘一次嫩芽,比起包种与文山须40天,清心柑仔可谓是最适合采茶体验的树种,寻找茶园内一心二叶状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将每片茶叶亲手收入篓中,制成最甘甜的茶汤。
      0E4A5114_调整大小
      0E4A5140_调整大小

      炒菁、揉捻、烘乾是制作绿茶的关键步骤,每个阶段的温度和时间掌控都对最终的茶叶品质产生深远影响,这些细节是制茶师傅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所在。运用炒菁後的茶叶排列出可爱的图案,在经揉捻过後获得自己手做的好茶,让茶香随着三峡山区的云雾蔓延。
      0E4A5204_调整大小
      0E4A5233_调整大小
      0E4A5257_调整大小
      0E4A5249-已增强-杂讯减少_调整大小

       
      上一则
      野草美学–三角埔顶山、大栋山步道
      游程介绍回龙捷运站➡️多福步道➡️三角埔顶山➡️青龙岭➡️大栋山步道➡️山佳火车站树林是微笑山线的起点,郊山步道十分接近生活,沿途林荫茂密,生态丰富,山顶视野极佳,可俯瞰台北盆地,搭火车来树林登浅山、访小镇,感受微笑山线的自然人文,故可吸引想眺望台北盆地的游客。大同山步道在当地被称为树林的後花园,沿路一片绿意盎然,彷佛置身於抹茶森林中,绿意盎然的自然氛围,格外惬意放松。「三角埔顶山」,位於新北市树林区、桃园市龟山区交界山棱上,山顶展望极佳。三角埔顶山三角埔顶山海拔285公尺,又叫羌子寮山,位於树林区、龟山乡界棱上,与南边的青龙岭连棱,山顶设有保线铁塔,远望十分醒目,最大的特色是秋天满山芒草随风飘荡的景象,让人看了为之动心。青龙岭位於大同山西北棱上,前往岭顶途中,层峦叠翠,途中可见一条青龙雕塑会有看似睡龙伏卧的景观,所以命名为青龙岭。大同山登山步道是从大安路开始走起,终点为青龙岭,在半山腰经过大同山後会接至青龙岭登山步道,全长为2公里。大栋山步道位在新北市树林区的「大栋山」,大栋山有一颗一等三角点及一颗土地调查局图根点,位於纵贯线尖山脚之南,为林口台地棱脉的第一峰,又名「横坑子」或「龟仑山」,山海拔405公尺,名列台湾小百岳之一。由於坐落於林口台地最高峰,此处还建有一座观景台,视野极佳,可远眺树林、莺歌,乃至大台北与桃园的美景,而且上山步道十分亲民,不论老弱妇孺皆能轻松攻顶。山佳火车站昔日运煤的典雅车站,重新翻修後的山佳火车站,是新北市市定古蹟,和洋式的建筑风格与洗石子外墙,再现日治时期的古典样貌,意外成为拍摄婚纱的景点。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