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鱼路古道北段:擎天岗至磺港渔港

定位点
金包里大路
行程类型:
登山健行、户外踏青、怀旧老街、温泉飨宴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亲子、背包客、情侣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蕴藏丰富的资源的大屯火山群,将北海岸的金山与台北盆地分隔开来,今日取道阳金公路,开车仅须1小时的车程即可往返的两地,古代是由鱼路古道串连,来自金山磺港的渔获经由鱼路古道,翻山越岭将货物送至台北士林,可谓是清代时北海岸的产业大动脉。自擎天岗出发,经金包里大路城门进入鱼路古道北段,在满山芒花的古道健行,从上磺溪搭乘客运走阳金公路至金山老街,大啖金山的海鲜与山产,最後抵达鱼路古道的起点-磺港渔港,让公共浴室的黄金之汤慰劳双足。

      金包里大路

      古称鱼仔路或金包里大路的鱼路古道,自金山磺港渔港起至台北士林与大稻埕,全长约30公里,是古代运输北海岸渔货、茶叶与硫磺的主要道路。鱼路古道共分有清代铺设的「河南勇路」与日治时期兴建的「日人路」,北部抗日领袖简大狮曾在此地与日军交战数年。穿过金包里大路城门,眼前就是北海岸辽阔的山海美景,秋冬之际更有芒花满山摇曳。
      金包里大路
      金包里大路

      自金包里城门至上磺溪的3.5公里路段,是鱼路古道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沿途设置了自导式解说牌,一窥早年曾於古道上活动的渔人、工人、旅人的经历。站在由茶农兴建的许颜桥上,享受山林流水的清新。
      金包里大路
      金包里大路

      自上磺溪搭乘1717路公车前往金山老街,金山老街是北海岸仅存的清代老街,也称作金包里街,三百多年来一直是金山地区农业、渔获的集散中心,老街上贩卖如红心甘薯等在地农特产,也保留了不少传统的米店、布庄与杂货店,逛起来特别有古早味。
      金包里老街


      金山老街有众多人气美食,最知名的莫过於广安宫庙口的鸭肉店,自助式端菜为其特色,另有海鲜面、螃蟹粥、巨无霸芋圆、手工水果冰淇淋、拔丝地瓜等,多样选择满足百样人的味蕾。

      金包里老街

      饱餐一顿後,沿着磺港路散步,约莫25分钟即可来到磺港渔港,磺港即是鱼路古道的起点,在0km处的路面,舖设了以烛台双屿为主题的鱼路古道彩绘标志。磺港渔港位在金山岬西侧,17世纪初西班牙占领北台湾时,曾以此港口作为运输大屯山硫磺的基地,因而得名「磺港」。
      金包里大路

      在金山岬的庇荫下,强劲的东北季风受到地形削弱,使磺港渔港成为一个良好的避风港,渔港以延绳钓渔业为大宗,渔获物以石斑、黑喉、嘉腊、赤鯮、马头、火口、白鲳、乌口、透抽、小卷、白口、花市、花枝等为主,是金山最大的港口。磺港渔港仍保有全台最後的火诱网渔业,也就是俗称「蹦火仔」,以「磺港渔火」名列金山八景之一。
      1024x768_20130828144710

      大屯火山群虽造成地形上的阻隔,却也带来了无价的馈赠-地热,金山温泉是台湾地理位置最北端的温泉,拥有海洋砂温泉、硫磺泉、碳酸泉以及铁温泉等多种泉质,经多年的发展,温泉已是金山最重要的旅游产业之一。
      磺港公共浴室

      位於磺港渔港旁的公共浴室,提供了免费泡汤的服务,设有3大池泡脚池与日式汤屋区,磺港公共浴室的温泉PH值5.8、水温约38-42度,源泉在涌出时为透明无色,当泉中的铁离子经接触空气氧化後会呈金褐色,固有「黄金之汤」的美誉。走完鱼路古道後,到黄金之汤泡脚歇息,洗尽一天的疲惫!
      磺港公共浴室
      上一则
      【基隆山步道】流金岁月铸造的百万夜景
      台湾是一座多山之岛,每一个族群、每一个地区的居民都有属於自己的圣山,因金矿而繁盛的九份地区,最醒目的地标莫过於那高耸独立的基隆山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不同角度观赏,会观察到基隆山千变万化的样貌,由海上正看山形似鸡笼,故旧时称为「鸡笼山」,侧看又似一位横卧的孕妇,故又有「大肚美人山」之雅名,从瑞金公路看又似富士山,故又有「基隆富士山」之美誉。「上品送金九,次品输台北」,这句俗谚揭示了九份开采金矿的流金岁月,堪称当年全台湾消费力最强的地区,从新北第一间戏院-昇平戏院作为起点,沿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竖崎路缓缓向上,至俗称九份老街的基山街品尝小吃,在斜阳之际向基隆山前进,俯瞰日落时分,在曙暮光下依旧闪耀的黄金山城。「新北最老戏院」,昇平戏院前方醒目的石碑上印刻着荣耀的历史,早在1916年,该地即建有木造戏台供歌仔戏演出,1934年建造了新戏院,采用时下最流行的仿巴洛克式建筑设计,以砖石、上等木材打造出日治时期台湾最大的戏院,取歌舞昇平之意命名为「昇平座」,是是九份地区的首屈一指的娱乐中心,歌仔戏、电影、布袋戏等演出通宵达旦,座无虚席,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商店与酒家的生意。随着九份矿业逐渐消亡、人口外流,昇平戏院也於1986年结束营业,然而其特殊的建筑与历史价值吸引许多电影剧组前来取景,其中包含《多桑》、《悲情城市》等於国际影展获奖无数的台湾新浪潮电影,让早已洗尽铅华的昇平戏院与九份跃上国际,成为游客造访九份的必游的景点之一。目前昇平戏院由新北市立黄金博物馆经营管理,戏院保留了售票口、张贴了老电影海报并重现了贩卖部,走入昇平戏院,在1960年代氛围下观赏怀旧老片吧。昇平戏院111年度节目档期表 顺着山势建造的九份山城,内部街道由轻便路、竖崎路、基山街等领衔,呈现特殊的「丰」字道路,竖崎路即是「丰」字中的那一竖,由300余座石阶沿着缓坡筑成,是九份最能感受到立体感的街道,由上而下俯视,灯笼与石阶一路绵延至北海岸与基隆屿,是九份最知名的景色。竖崎路沿途开设了许多特色茶艺馆,享誉海内外的阿妹茶楼即坐落於此,走入茶坊,以沸水释放茶叶的香气与滋味,享受山城的恬静时光。入夜後的竖崎路,高挂的红灯笼一一点亮,彷佛走入日本动画电影《神影少女》里的神话世界,静谧的气息,犹如一条回到过去的时光隧道。俗称九份老街的基山街是「丰」字道路的横笔,是九份最热闹的商店街,在金矿开采的全盛时期,更博得「小香港」、「小上海」的美誉。蜿蜒的街道中汇聚各式店家,有香气扑鼻的经典小吃如芋圆、草仔粿、红糟肉圆、福州鱼丸,也有琳琅满目的台湾特色伴手礼、怀旧小物等您来挖宝。穿梭於九份巷弄内,不经意地就能见到山势独特的基隆山,这座标高588公尺的基隆山名列台湾小百岳之一,属於基隆火山群,为一座紧邻东海的锥形火山,早年曾是航海员於海上辨认方位的重要地标,亦是九份与金瓜石两聚落的界山,台语流行歌曲《基隆山之恋》更扩展了基隆山的知名度。由九份老街口步行至基隆山登山口仅需短短350公尺,在当下登山热潮与社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基隆山登山步道现已成为热门的登山健行之处,登山步道一路至顶全为阶梯步道,单趟攀登至顶约40-50分钟,中段设有两处凉亭供登山客休憩,在黄昏时分登上山顶,360度无死角沉浸於瑞芳的山海风景里、欣赏九份与金瓜石聚落由华灯初上幻化为黄金山城的百万景致。👉温馨提醒:基隆山步道虽铺设有完善的阶梯步道,但沿途并无设立街灯,欣赏完夜景後,下山时请注意脚步,建议佩戴头灯更安全!对於摄影爱好者来说,除了基隆山之外,主祀玉皇大帝的九份开成殿亦是拍摄九份夜景的绝佳地点,九份开成殿又名九份天公庙,建於1950年代,位处九份老街的顶端,紧邻瑞双公路,开成殿前开阔的平台居高临下,将九份聚落全景收进景观窗内,天气好的夜晚,更可以眺望滨海公路的车流与北海岸优美的岬湾海岸,令人赞叹不已。穿梭纵向立体的竖崎路与横向蜿蜒的基山街,前往基隆山与开成殿以上帝视角欣赏山海景致,山城九份,每一处转角都能遇见不同的精彩,
      下一则
      Lipahak! 都会原住民食农游
      「Lipahak」在阿美族语中,是「发自内心的欢喜」之意,位於大汉溪中游的三峡与莺歌,有两座充满欢笑的原住民特色农园。分别是位於三莺大桥旁的「Lipahak三莺原生态园区」、紧邻「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1960年代,大量的阿美族人从东部来到双北地区打拼,落脚於与原乡环境相似的大汉溪畔,成为都市原住民。每年新北市原民局会在此举办食农体验活动,在族人的带领下,认识特色农园的原民文化与农作物、一同料理、一同欢笑!走进三莺原生态园区,先喝杯园区清爽消暑的迎宾茶--芳香万寿菊茶,迷人的香气令人第一口就爱上,令人忍不住一再续杯。导览员带领着大家漫步农园,介绍园区的起源与各种农作物背後的故事。Lipahak三莺原生态园区位於南靖部落旁的高滩地是由原民局向高滩处承租,由於地处高滩地,无稳定的灌溉水可使用,故以旱作爲主。历经数年的努力,阿美族的Ina跟faki齐心翻地、整地、种植,将这片石头地开垦成美丽的农园。导览员细数园区内的农作物,鸡心辣椒、龙葵、百香果、栗子南瓜、芳香扑鼻的万寿菊、富含茄红素的木鳖果。还有广泛种植於原住民族群中的树豆,以及被阿美族视为极品的苦茄。导览员不仅说明它们的种植方式与入菜妙用,也细说它们与原住民文化的连结。「自己做的都很好吃啦!」,结束完农园导览後,来到动手料理的时间了!将导览时亲手摘采的野菜加入泡面中熬煮,为平凡的泡面增添层次与香气,这可是从产地直送餐桌的零距离体验!接着制作地瓜圆,搭配清凉的仙草冻,完成一份简单却充满成就感的夏日甜品。在园区内采集的植物,除了熬制野菜泡面之外,也能用来制作植物染!将叶片放置於布面,拾起农地上鹅卵石敲拓出自然纹理,完成独一无二的作品。拿起自己的植物染作品,与鲜红色的三莺大桥合影!同为Lipahak特色农园的三峡野菜园区,距离三莺原生态园区仅约5分钟的车程,桥墩妆点着原民图腾的三莺线捷运从旁穿越而过。三峡野菜园区与以旱地作物为主的三莺不同,因拥有灌溉水源,能培育出更丰富多样的野菜种类,约一公顷的园地不仅复育原住民传统作物,也打造出推广食农教育的完善场地。三峡野菜园区的食农体验活动,在Ina的带领下,寻找农园中的魔法。草地上生长的野菜,不只是阿美族的日常滋味,更藏着与自然共生的智慧。亲手搓洗出晶莹剔透的爱玉,加上洛神、小米、柠檬汁,化身酸甜爽口的夏日饮品;煎制香气四溢的野菜蛋饼──苦苣、龙葵、昭和草,交织成一口口的惊喜。最後压轴是牧草动物DIY,在笑声中用创意打造出专属的疗癒小兽。(图片来源:原住民族行政局/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图片来源:原住民族行政局/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图片来源:原住民族行政局/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图片来源:原住民族行政局/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游历完「Lipahak三莺原生态园区」、「Lipahak三峡野菜园区」之後,是否对於原住民文化意犹未尽?那就到新店区的TaTaK新北市原住民族文创聚落平台。TaTaK在泰雅语中意为「工寮、小屋」,是新北首座原民经济产业空间,串联都会与原乡乌来,推动农产、农旅及文创产业发展、选购原住民族特色商品吧!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