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象鼻岩新生,深澳再发现

定位点
水豚岩
行程类型:
登山健行、铁道旅行、户外踏青、秘境美拍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亲子、背包客、情侣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2023年12月,一个大风大浪的午後,深澳的热门景点-象鼻岩轰然坍塌,引来许多曾拜访过象鼻岩的旅客无限惋惜,纷纷在社群网站晒出与象鼻岩合影的照片,甚至有民众发起《把象鼻岩黏回去》的活动,足见大众对象鼻岩的依依不舍。

      原象鼻岩实为一座海蚀拱门-在海风与海浪经数万年侵蚀後诞生,这因侵蚀所出现的奇景随着时间推移,终将由大海收回。但与此同时,想像力丰富的民众发现,象鼻岩原址居然与「水豚」有几分相似,也有民众认为像「佛地魔」、「馒头」等等!走,到深澳看看断裂的象鼻岩到底像什麽吧!以基隆山为座标,先至山东的南子吝步道健行,居高临下眺望东北角的海岬海湾,再到山西的深澳拜访水豚君、大啖海鲜,骑乘深澳铁道自行车道饱览山海美景。
      水豚岩

      基隆山东面的南子吝步道,全程仅990公尺,是条平易近人的景观步道,前段以木栈道铺设、中後段为石阶步道,整体平稳好走。自南雅渔港後方的登山口起登,仅需约50分钟即可抵达海拔约200公尺的观景台,欣赏东北角的曲线海湾与後方翠绿的山峦。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stqiz0fdiuwnyxhsl_ddbg

      八星芒地标设立於山顶观景台的中央,辐射指向南子吝山周遭的热门景点,东面可见鼻头角与南雅渔村;西面则有东北角的地标-基隆山与阴阳海,山海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grtciptlleqrxy9cokzxoq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rgq2lbip7kcorqdfp-y4qq

      沿着滨海公路向西行,通过基隆山後不到10分钟即可来到以小卷闻名的深澳渔港,深澳渔港坐落於深澳岬的东侧,是瑞芳第一大港,也是台湾海钓船数量最多的港口,蓬勃发展的捕捞产业孕育出多家人气海鲜餐厅,来深澳大啖尚青的海鲜,绝对是登山後最美好的享受。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xhr_n3bdqkka3hsdvgkmiw
      深澳渔港

      享用完海鲜大餐後,自深澳渔港第三停车场旁的步道走进象鼻岩景区,沿着绮丽的绿石槽与蕈状岩海岸,一路往象鼻岩迈进,回首一望,海湾的另一端即是山型优美的基隆山。
      0E4A7652_调整大小
      水豚岩远眺基隆山

      瞧这小巧的耳朵与憨厚的面相!失去象鼻的海蚀拱门,与可爱的水豚君十分相似!仔细一看,这只水豚君似乎还是个眯眯眼呢!原象鼻岩位处深澳岬的顶端,三面环海的视野,连远方的基隆屿都清晰可见。新北市观光旅游网表示特殊自然地景没有专门命名流程,多依民众习惯的称呼而流传,人人的欣赏观点不尽相同,尊重每个人对於断裂象鼻岩的想像。
      0E4A7644_调整大小
      水豚岩远眺基隆屿

      欣赏完治癒人心的水豚君後,先别急着离开深澳渔港,港口南岸堤防的海天步道,是深澳不可错过的景观步道,漫步於海天步道,眺望九份山城、跟Q版小卷与花枝雕塑合影,不时还能见到渔船进出港口,感受渔港独有的生活氛围。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yik_8ztiiee-t8wafnmtsw


      台湾曾有绵密的轻便铁道网路,深入各个乡镇,多运用於采煤、制糖、林业等产业,也肩负部分人员运输的功能,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数的轻便铁道已被公路系统取代。深澳铁道是少数保存下来的轻便铁道,在卸下运煤重担後,摇身一变成为铁道自行车道,在旧铁轨上骑着河豚造型的可爱自行车,与海同行。

      深澳铁道自行车Rail bike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bcxvpcu570y7b6gm-qx2dg

      紧邻海岸线的深澳铁道自行车道,在沿线隧道中精心设计了绚丽的光雕秀,附近的民宅也以海洋主题彩绘点缀。骑乘过程中,还能见到台湾唯一一座海底煤矿-建基煤矿遗址,这座辟建於1950年代中期的矿场,开采位於海平面500公尺下的煤矿,是推动台湾经济腾飞的原动力,曾是深澳过往最辉煌的产业。
      深澳铁道自行车Rail bike
      建基煤矿

      深澳铁道自行车道全长1.3公里,终点处的八斗子车站同时也是台铁深澳支线的末站,是全台湾最美的滨海车站之一,与台东多良车站齐名。更特别的是,八斗子车站是台铁唯一横跨两个县市的车站,站在月台中央,面向湛蓝的大海,同时拥抱新北与基隆。
      深澳铁道自行车Rail bike
      八斗子火车站
      上一则
      搭乘安坑轻轨,探索山城秘境
      光耀金的新颖列车穿梭於新店溪畔与安坑山谷间,安坑轻轨於2023年2月10日正式通车,全线共设置了9座轻轨车站,并可於十四张站转乘捷运环状线,提供安坑地区居民全新的交通方式,也引起大众对於安坑的好奇与关注。搭上安坑轻轨,透过大片景观玻璃车窗,一览大台北南区的河岸与山城风光,再透过便捷的接驳车、公共自行车造访安坑地区的自然与文史秘境。K1~K9全线各站:安坑轻轨公共艺术做为北台湾第二座轻轨系统,安坑轻轨在规划时便邀请了多位艺术家运用各类不同的素材与手法,描绘了安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K9十四张站内的「萤火虫回家的路」,以上千颗微型发电器散发蓝绿光点模拟萤光,带领着人们走入山林乡野,连通道上各类蝴蝶翩翩起舞,更贴心设置了QRcode,拿起手机一扫即可深入认识这些美丽生物。坐落於轻轨各站的公共艺术,将月台化为充满想像力的候车空间,如玫瑰中国城站的《星宇安坑》、新和国小站的《曼波安坑》与《漂浮安坑》、十四张站设置《星宇安坑》、《飞翔安坑》,为安坑轻轨量身打造的故事绘本角色亦化为最萌的等车夥伴,在双城站至景文科大站之间设置了《旅途中的温馨—奇幻森林》、《旅途中的朋友—牵手漫舞》、《旅途中的安心—守护精灵》、《旅途中的魅力—芬芳同享》、《旅途中的停留—快乐时光》,藉由萤火虫、蛙蛙一家、蓝腹鹇及大叶螽的守护,陪伴乘客的每趟旅途。K3台北小城站:二叭子植物园配合轻轨通车,安坑轻轨接驳公车也已同步上路,目前共设有5条路线,深入山城安坑的大小社区与景点,来到K3台北小城站,换乘安坑一线往山上迈进,15分钟内即可抵达有「安坑绿宝石」美誉的二叭子植物园,远离都市喧嚣。位在安坑地标涂潭山上的二叭子植物园,紧邻数个大型山上社区如达观镇、玫瑰中国城及台北小城等,相传先民在此地居高临下眺望时,见到山谷中的浅丘走势犹如一个八和一个倒八字,合起来是「二八」,故名为「二叭子」,植物园占地广达150公顷,园区视野开阔,草木葱茏。二叭子植物园拥有天然林带与次生林带共存的林相,园区内步道平缓好走,全龄适宜,并分有亲子小径、樱花步道、芒草小径、卷柏小径、九节木小径、油桐小径、蝴蝶步道等,沿途设置了详细的生态解说牌,可以近距离观察如「山猪肉」、「江某」等有趣的植物。K6安康站:新北气象园区(暂不开放参观)、胡琏故居纪念馆K6安康站是安坑轻轨的大站,也是安坑人口最密集之处,也因此安坑轻轨除了K1~K9的全程车之外,另有由K6安康站至K9十四张站的区间车,尖峰时间班距平均仅7.5分钟,在安康站一带的巷弄内,藏有崭新的新北气象园区、充满历史意义的胡琏故居,骑上公共脚踏车,仅需10分钟内即可抵达。由300多片节能版环绕的三座绿建筑,分别是新北气象站、检校中心、风洞实验室,这里是是2023年1月正式启用新北气象园区,富有动态感的曲线设计,灵感来无气象图中的等压线,各建筑之间的互动犹如低气压与高气压汇聚产生的气流,使人们透过建筑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路口的绿地公园更设有超美镜像打卡点「气象@新北」,是安坑地区的旅游新亮点。优美的曲面建筑与褐色节能版,形成了绝佳的摄影构图,穿梭於建筑物的线条之间,每一个角度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循着向上的旋转楼梯步入无尽的蓝天画布中。胡琏故居纪念馆是名将胡琏的宅邸,占地广达720坪,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却於西侧设置了外凸的碉堡室,墙上亦开辟出守备用的枪眼,深具时代与军事意义,故居的庭院内种植了四株雄伟的南洋杉,象徵着胡琏将军身为陆军一级上将的四星军阶,龙柏则代表着胡琏将军的的字「伯玉」,朴素中显现将军府之气势。胡琏将军曾任十二兵团司令、金门防卫司令官、驻越南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参与过抗日战争、古宁头战役、八二三炮战,筹建了金门酒厂,深受金门地方人士的爱戴,目前故居开放了户外庭院与一楼空间,室内展示胡琏将军在大陆、金门、越南时期的丰富文物,如将军获得的荣誉勳章、限金门流通的纸钞、越南大使任内招待贵宾用的欧洲名瓷器,更有知名书法家于右任致赠的墨宝与多幅挂画,是喜欢近代史的朋友不容错过的安坑文史秘境。👉由於目前故居部分空间仍为胡将军後人所居住,来安坑游玩时,请先至胡琏故居纪念馆官网或FB预约参观!
      下一则
      深入乌来,与德拉楠部落同欢
      乌来在地理位置上位处新北市的最南端,而在泰雅族人的领域中,乌来则是族群迁徙的最北端,多个部落分布於南势溪与其支流周遭。其中德拉楠部落座落於南势溪上游与大罗兰溪汇流处,是泰雅族迁移至乌来的第一站,保有许多泰雅族的传统文化,拥有新北市第一所民族实验小学。一起深入德拉楠部落,与泰雅族猎人学习制作各类型陷阱、享用山林大餐,再到乌来瀑布旁体验传统编织、搭乘可爱的观光台车逛乌来老街。泰雅族人在18世纪时就已来到乌来,200多年前,一支泰雅族群在亚维·布纳(YAWI.BUNA)族长的带领下,自桃园拉拉山翻越插天山来到乌来,赞叹於这片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猎场,将此地称为德拉楠,也就是美丽之地之意。步入德拉楠文化营,在泰雅族长老与祖灵的祈福仪式後,穿上泰雅族传统服饰,拿起镰刀将竹子制作成茶杯与竹筒饭的容器。走入德拉楠部落,在泰雅族猎人引领下,深入了解泰雅族文化与迁徙的历史,听猎人讲述泰雅神话的故事、一探乌来代表性的香料-马告的真面目! 部落内处处可见到菱形的图腾,象徵着祖灵的眼睛;XOXO的图腾则象徵着男男女女。走访德拉楠部落两大教堂,一为石砌天主堂,由澳洲籍神父创建;另一座为基督教长老教会福山教会,在电影《赛德克.巴莱》中饰演莫那鲁道的林庆台先生,就曾在此担任牧师。两座教堂之间的德拉楠实验小学,是新北第一所民族实验小学,校徽上Tranan Qwasan Biru 意思为「德拉楠读书写字」,徽章图案由南势溪、蝴蝶、苦花鱼、山棕等在地景色构成,展现德拉楠的在地特色。拜访完部落後回到德拉楠文化营,稍早制作的竹筒饭已蒸熟,将猪肉用竹子串起,大家聚在一起火烤,多汁鲜美的猪肉,搭上泰雅族人用森林物产制作的料理,一同食在山林。泰雅族男性在14、15岁时就会拿到父亲赠与的猎刀,并学习四大猎人技巧(围猎、射猎、陷阱、渔猎),享用完美食後,跟着泰雅猎人一起制作套索陷阱,运用杠杆原理,依体型、习性不同的猎物,制作各类陷阱。离开德拉楠部落後,来到下游处的乌来瀑布,这座北台湾落差最大的瀑布,在日治时期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有着「云来之泷」的美名,前往瀑布前的泰雅纺织店,体验泰雅族的织布文化,织出专属自己的织品。将薯榔切细并捣碎,作为染剂为织品增色。纺织店旁的乌来台车,初期做为输送木材的运输工具,早年曾通车至德拉楠部落,1963年因应乌来瀑布观光发展开办客运。有别於早年以人力推动的台车,今日的乌来观光台车已改用柴油引擎,迷你的三节车厢非常可爱,由瀑布站至乌来老街站长约1.6公里,开放式的车窗门让乘客在搭乘台车时轻松饱览乌来的山林风光。乌来老街的美食以原住民风味的山产美食为主,如碳烤山猪肉、马告香肠、小米麻糬、温泉蛋、竹筒饭、山苏、珠葱、小米酒等,一口马告香肠、一口小米麻糬,满满的泰雅风味,用味觉再次品味乌来。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