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三峡都会原客河滨游程

定位点
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及聚会所
行程类型:
单车追风、户外踏青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亲子、单车族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台湾在60至80年代进入快速都市化的时期,伴随高速发展的经济,台湾社会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原住民在这个浪潮下,离开原乡到大都市寻求工作机会,如新北市的猴硐、深澳、三峡等地的煤矿场招募了许多来自花东的原住民;大兴土木的双北都会区,密集劳力的建筑业与制造业也急需大量的劳动人力,台北桥等地成了劳工人力交易中心,撑起双北的现代化天际线。

      如同许多的移民故事,不少人来到双北工作後,便定居於北部,带着自身原有的文化背景,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居民。来到台北大学附近的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探访都会原住民的特色聚落,至新北客家文化园区体验客家文化,骑上单车,沿着大汉溪自行车道骑至树林原住民主题部落公园,逍遥游河滨。

      IMG_1957_调整大小

      位於三莺大桥三峡端的河滩地,是三峡原住民生活文化园区的所在地,以阿美族为主的三莺部落,多数人在数十年前到北部煤矿场担任矿工,後落脚於三峡的河滨地带,基於尊重原住民族人意愿及文化差异性下,以异地安迁、政府出资公共建设、原住民自力造屋的原则,推动「新北市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计画」。
      IMG_1970_调整大小

      园区以集会所为中心,打造聚落艺文广场、运动场所等区域,建筑融入原住民文化图腾,聚落外缘设有大面积的有机农园,是全国首创的都市原住民族特色聚落,於2020年荣获国家卓越建设金质奖。
      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及聚会所

      自三峡原住民生活文化园区步行仅约15分钟,即可抵达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入口处标志性的巨型土楼建筑、园区中央的望楼与方楼,体现客家人过往聚落的建筑特点,是新北市的客家文化地标。
      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
      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

      客家文化园区内展示许多传统客家文物、并设有各项客家主题的展览,以及深受游客喜爱的各类客家DIY体验活动,如蓝染手作、制作花布祈福灯、擂茶体验等活动,亲身体验客家文化的乐趣与魅力。
      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
      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

      自客家文化园区租YouBike,经三莺二桥进入大汉溪左岸自行车道,在宽阔的河滨地带逍遥骑单车。大汉溪自行车道横跨莺歌、三峡、树林、土城、板桥、新庄、三重等新北市多个行政区,蜿蜒於林口台地与鸢山、天上山系之间。不同於堤防内拥挤的市区,骑乘在没有红绿灯、行人与单车族专属的大汉溪河畔,不时可见到热爱运动的同好,在这开阔的河滩地奔跑,骑单车、溜滑板。
      1024x768_0112c069-b6eb-4178-b7f7-d06c80081159

      行至大汉溪左岸自行车道中的树林原住民主题部落公园,建有原住民图腾彩绘的圆形活动广场,并设有球场、烤肉区、射箭场等多项设施,开阔的场地多次做为新北市原住民联合文化活动的主场地,每逢活动期间,可来此发掘原住民文创、传统美食、农特产品等,更将散居在新北市的原住民族人聚集起来,凝聚都会原住民的情感。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niongvvuiumqulawit6gtg
      萤幕撷取画面 2024-03-21 133016

       
      上一则
      三重水岸银发慢游
      三重区是许多外县市移民落脚双北之地,各地的移民带来各自家乡的事物,造就三重多样的文化风景,在台湾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商业社会的过程中,三重成了黑胶唱片的制造重镇,也带动了台湾影视产业的发展,人口也在短短30年间暴增了十倍,成为新北的人口大区。在风和日丽的午後,前往空军三重一村寻找旧时代的光影,越过河堤漫步於忠孝码头与鸭鸭公园之间的水岸,欣赏城市的天际线、观察水鸟生态,进到新北大都会公园,走上辰光桥欣赏新北都会的璀璨的夜景。「庄敬自强处变不惊」,空军三重一村内围墙上的标语,勾起了壮年族群与银发世代的年少记忆,邻近淡水河畔的空军三重一村,於2006年登录为历史建筑,是新北市眷村类文化资产的首例。空军三重一村起源於日治时期,日军在此地兴建6座防空炮台防御盟军的空袭,1953年以防炮阵地为中心兴建眷村供空军军眷居住,2000年代在都市更新时一度面临拆迁命运,後在民间人士的奔走与公部门支持下,空军三重一村得以实体的形式全区保留。今日的空军三重一村已蜕变为新北市眷村文化园区,推动眷村文化的保存和推广,并活化眷村建物,引进在地商家与创作者进驻,让三重一村成为三重首屈一指的文化重镇。前身是防炮阵地的三重一村,在进行修复时也将连结各阵地的地下甬道疏通,随着园区重启再度开放,每日都有定时导览的时段,戴上头盔,跟着导览员走入地底下的眷村,感受那兵马倥偬的大时代。步出空军三重一村,堤防外头即是忠孝码头,8支彩色固定桩是其正字标记,桩顶的雁鸭造型风速计呼应了邻近华江雁鸭保护区。忠孝码头与淡水河对岸的大稻埕相望,向台北市的方向望去,新光大楼、台北101等城市地标尽收眼底,随着太阳的角度逐渐西斜,倒映於淡水河的城市也由蓝转金,拿起相机,记录城市午後的光影变化。沿着河岸漫步,接连穿过忠孝桥、中兴桥等二座大桥後即来到鸭鸭公园,鸭鸭公园位於新店溪、大汉溪汇流入淡水河之处,两溪夹带的泥沙沉积於此,形成多座河中沙洲,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提供稳定食物来源,让此地成为水鸟们的天堂。鸭鸭公园设置了三座不同种类的Q版水鸭造景,一边看立牌解说,一边观赏水鸭悠闲划行。穿过新北大桥後进入二重疏洪道,登上连接二重疏洪道左右两岸的辰光桥,等待万家灯火点亮城市。辰光桥是2018年启用的新景观桥,是新北市打造的五座(日、月、星、辰、龙)水岸行人/自行车景观桥之一。辰光桥以双层双曲线的桥台套叠结构营造观景平台,蜿蜒的桥体就如银河般象徵了牛郎织女重逢的路径,辰光桥设有5处夜间星座光雕、3座无障碍电梯、4处缓坡式牵引道及7处星云鹊鸟棚架等,向北可眺望观音山与新北大都会公园、向南可眺望新北大桥,在晚风轻抚的桥上,享受三重最美的夜景。
      下一则
      出发!一日三峡客家文化深度体验
      「客家、蓝染、老街」大概是想起三峡,首先跃入脑海的三大印象。三峡旧称「三角涌」,「涌」在台语中有水起浪的意义,横溪、三峡河、大汉溪三条溪河聚集於此,冲积了一片三角平原,在地名上展现了百年来的特质——水源充足、平川开广。丰饶的自然条件作为背景,三峡的客家移民从事染布、茶、樟脑事业,又因河流纵横,能够大量运输布匹,造就染布业风云叱吒。认识三峡,不妨从蓝染体验开始,游逛从前的三角涌街(今称「三峡老街」),参访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感受客家文化的今昔碰撞。▲ 三峡曾是蓝染产业的重镇。(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蓝染产业重镇,客家文化的一环三峡多丘陵,适合种植作为蓝染原料的植物「马蓝」(大菁),又因河川汇聚,兼顾了漂洗、河运等优势,客家移民运用完美的地利条件,发扬了这片土地上的珍宝,曾经度过一段染坊林立的兴盛年代,直至化学染料的引进及普及。时至今日,走访三峡老街仍能看见昔日的染坊匾额高挂,为了维护逐渐式微的文化,一群返乡青年怀抱着地方创生的理念,在三峡老街旁的清水街承租下一间百年古厝,携手成立「甘乐文创」,提供传统工艺体验,还有以在地食材酿酵的食堂。▲ 甘乐文创的庭院里有大树庇荫,绿意盎然,和百年古厝相互依偎。参与甘乐文创的蓝染DIY,讲师从三峡的蓝染历史开始爬梳,再进入蓝染的原理及技术。透过紮绑的各种技巧决定布匹上的图案差异,设计好各自的花纹後,接下来即是浸入传统大染缸、轻巧地按摩布料,最後拆解紮布用具,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帮助染液氧化,色泽便会逐渐转蓝。▲ 将紮绑完成的布料浸入染缸,轻柔按压。(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蓝衫耐磨耐脏、又可重复染色,从前广受客家族群欢迎。作为三峡客家文化的一环,透过完整的体验,以崭新的视角认识蓝染在三峡留下的独特内涵,不仅只是表面上的生活工艺,更带有客家民族里坚守的朴质,如今许多在地染坊推出课程体验、举办三峡蓝染节,为的就是让这项美好的工艺在三峡一地安身,好好延续下去。▲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帮助染液氧化。(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 甘乐文创 蓝染体验DIY 报名须知.6人以上开课,须提前三日预约报名.课程时间:上午场 10:00(假日限定)/下午场 14:00(平日、假日).实际状况依主办单位为准闽洋合璧的特色老街,来场在地美食探店蓝染体验後,不妨转去一旁的三峡老街游古蹟、吃美食。彷佛时空旅行,走在三峡老街好似能看见车道上运输煤矿、樟木的景象。这条面河傍山的聚落街市融合了古希腊柱式、古罗马拱门以及巴洛克装饰,绵延的红砖拱廊更是游人必拍的打卡景点。▲ 三峡老街为一条依地势而建的S型街道,红砖拱廊更是游人必拍的景点。至於三峡老街的必吃美食可不只有金牛角,独创的金牛角冰淇淋更是不能错过,用以盛装的改良牛角杯口感较酥脆,还有多种冰淇淋口味可选择,秋老虎袭来的日子,人手一支冰淇淋最解热。遵循古法制作的手工豆花、刷上独门蒜味酱汁的米血、以中药和蔬果熬制的卤味也是经典美食之一,只需铜板价,便能一嚐所有美味!▲ 三峡金牛角最为知名,也因此发展出许多延伸商品,如:金牛角冰淇淋。👉 阅读更多:三峡老街游逛说明书(三峡老街商圈官方网站)客家历史、文化、艺术集大成,寓教於乐的场域带着饱餐一顿的满足,何不前往距离三峡老街仅十多分钟车程的「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走走?映入眼帘的土楼式圆形建筑,融合了禾埕(客语「晒谷场」之意)、通廊等客家建筑元素打造,外墙的枪眼、位於制高点的望楼,都有防范并抵御外来侵略的意义,具有丰富的景观特色。▲ 土楼式建筑不仅外观吸睛,还融合了客家建筑元素打造。步入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以台湾客家族群历史、文化为主轴,常设展的文物展示从服饰、器皿、艺术多元角度切入,含括将客家意象融入艺术作品的陶瓷精品区、传统服饰展示,甚至将蓝染、花布结合芭比娃娃,运用斜襟、盘扣、大裆裤等特点,创造独一无二的客家芭比。此外,还有不定期客籍艺术家特展,展示新北客家族群在流变之下创造出的艺术风貌。👉 阅读更多: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当期展览▲ 若欲了解当期展览,可至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官方网站查询。园区的美食餐厅,无论是「咸、香、肥」令人垂涎三尺的经典客家菜,还是蒸糕、麻糬等下午茶小点,都能在此获得满足。若想通盘体验新北三峡客家文化,走访一趟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绝对是身心灵富足的首选!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