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漫游山海线,双溪贡寮低碳轻旅行

定位点
落羽松林与溪流造景
行程类型:
单车追风、铁道旅行、户外踏青、怀旧老街、秘境美拍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单车族、背包客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漫游山海线」着眼於低碳旅游,整合牡丹十三层亲水公园、双溪落羽松秘境、鱼行驿站及贡寮环保公园,以铁路、公车、自行车等绿色运具连接游憩据点,并以统一的橘色指标牌为视觉设计,串起东北角青春山海线与猴硐矿业聚落。从古朴的鸡母岭出发,造访漫游山海线上各个重要景点,深度探索双溪与贡寮的魅力。
      枫香与落雨松交织的十三层亲水公园

      位於贡寮区西北山林地的鸡母岭,是座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古朴山村,曾是淡兰古道北路上的重要据点,这座雉鸡、竹鸡成群的山岭,在先民在辛勤的拓垦下,曾开辟出广达200甲的水梯田,是鸡母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
      层层堆叠的水梯田,好天气时能见到东海

      台湾进入工商社会後,鸡母岭与台湾多数农村面临一样的挑战:人口外流。1987-1991年,鸡母岭逐渐废耕水梯田,农村随之凋敝。不舍家乡产业没落的萧家兄弟,决定回到鸡母岭,进行水梯田复育、整理聚落周遭的古道与埤塘。
      遇见鸡母岭采预约制,详见遇见鸡母岭官方网站
      心型梯田美拍

      萧家复育水梯田的努力也获得水土保持署的支持,协助扩大水梯田景观复育,让鸡母岭再展风华。
      萧大哥解说水梯田的稻米

      跟着萧大哥穿梭在山村里的保甲路,探访废耕之後出现的次生林。走上历史交会点,在淡兰古道山境上,踏寻过往的足迹,展望未来复苏的风景。
      历史交会点路牌
      鸡母岭石刻
      以双扇蕨为标志的淡兰古道路标

      使用笔筒树枝古法制作的磨泥器,将57号地瓜磨成泥,制作美味可口的蕃薯粿。享用朴实美味的割稻饭,细细品味鸡母岭的山林生活。
      使用笔筒树制作的器具削蕃薯
      品嚐丰盛的割稻饭
      摆满桌的美味割稻饭

      从鸡母岭到牡丹,来到漫游山海线的第一站:十三层亲水公园(三貂亲水公园)。位於牡丹溪中游,邻近灿光寮古道、金字碑古道,周围山林绿树环抱,绿意盎然。在封溪护鱼的政策下,牡丹溪孕育出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如苦花、溪哥、石宾等鱼类,是夏日消暑好去处。
      十三层亲水公园的水利工程
      十三层亲水公园的山川美景
      十三层亲水公园解说牌

      落羽松秘境位於牡丹至双溪之间的铁道旁,位於市道102号与五分街交界处,原为台铁改道後遗留的腹地,现种植有大片的美丽的落羽松,并设有无障碍坡道、架高的观景平台。因紧邻现有台铁轨道,可捕捉台铁各型列车从落羽松林旁呼啸而过的画面,是铁道迷必访的梦幻景点。
      骑乘脚踏车自双溪到落羽松秘境
      新自强号通过落雨松秘境
      撑伞漫步落雨松秘境

      鱼行驿站位於双溪区鱼行里,是台2丙线上行经双溪、贡寮间的必经之地,1970年代为煤矿场倒煤渣之滩地,後因公路开通回填成绿地。鱼行驿站现整合土地公庙、了望台与座椅,可欣赏蜿蜒的双溪与群山环绕的景色。
      鱼行驿站入口意象
      坤溪福德祠

      贡寮环保公园位於贡寮老街西侧,与贡寮火车站隔着双溪相望。贡寮环保公园以原自然地貌为基底,重新设计景观步道与排水道,串联整体园区动线,成为漫游山海线上的休憩亮点。
      贡寮环保公园橘色指标
      傍晚被夕阳染金的落羽松

      落羽松是贡寮环保公园的一大特色,搭配黄金风铃木及原生乔木构成四季景致。每逢秋冬,池畔落羽松披上红妆,与生态滞洪池相辉映,是公园最迷人的画面。
      水面倒映落羽松与水岸边的长椅
      落羽松林与溪流造景

      参观完漫游山海线的四大景点,旅程的最後来到贡寮环保公园旁的贡寮老街,入口处立有Q版山猪图案的牌楼迎接旅客。贡寮旧称杠仔寮,「杠仔」为巴赛族语的「陷阱」一词,牌楼上的山猪图案即是传递了此原住民狩猎文化。
      贡寮老街牌楼与红色的贡寮大桥
      漫步贡寮老街

      贡寮老街曾是淡兰古道北路的重要商业据点,但在北回铁路、新公路开通後逐渐没落。近年来在地方创生计画的推动下,贡寮老街陆续开设了有机书店、咖啡店、文创空间及工作坊,为老街注入崭新的活力。走进贡寮街有机书店,细品一杯暖饮,任由时光静静流转。
      贡寮老街的淡兰古道标志
      贡寮老街有机书店-甜点与饮品
      贡寮老街有机书店店猫
      上一则
      「老梅绿了!」春意盎然游石门
      「老梅绿了!」,在北海岸,这是一句充满生机且温暖的道贺,每年3月中旬到5月上旬,台湾本岛最北端石门区的海岸线上,附满绿海藻的礁岩化为绝美的抹茶地毯,代表春神正式来到这片多雨之地,是北海岸最适合旅游的季节,走一趟石门的海岸线,探访绿意盎然的海槽、在老梅迷宫里玩捉迷藏、迎向海岸放风筝,享受温暖和煦的石门风光吧!2022年甫落成的幸福双心公园,结合石门在地传统的牵罟渔法打造「牵罟织梦网」装置艺术,透过巨型不锈钢骨架搭配炫彩玻璃的设计,在春阳的照耀下随着视角与时间推移产生不同的光影变化,另有特别设计的海螺音控扬升装置、灯塔人意象广场、舢舨造型座具等互动式体验设施,被誉为北海岸最美丽的公园,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在此找到乐趣。大屯火山爆发後遗留於海岸边的火山礁岩,在每年春季时因大片的海藻附着在石槽上,让原先土灰色的礁石,摇身一变为绿意盎然的天然奇景,搭配上湛蓝的海水,这犹如抹茶麻糬般的特殊景致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在退潮之际,於岩石间形成的小池塘,可观赏有趣的海洋生物,出发前可以浏览中央气象局石门潮汐预报,抓准退潮时间拍摄成片的绿海槽!老梅石槽同时拥有细致沙滩与造型奇趣的岩岸,犹如一只只瘦骨嶙峋的绿色海豚成排躺於沙滩上。海槽为适合海藻类附着生长的火成岩,海藻死去後,残骸硬化成一层薄薄的石灰质,新的藻类就在这层石灰质上,继续附着生长,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环,终於堆叠出这美丽的藻礁,因此前来观赏绿石槽时,切记别踩上石槽拍照,为当地的生态永续尽一份心力。老梅海滩後方的防风林中,一面面红色砖墙交替连结成弯曲又繁复的走道,构成了犹如外星人遗迹的老梅石槽,是造访北海岸必拍的热门打卡点,除了独自於迷宫内挑战方向感和记忆力,更可以和家人朋友一同童玩耍、躲猫猫。矗立於山峰与海洋间的黑白塔身,富贵角灯塔是台湾本岛最北端的灯塔,1897年完工至今,百年来忠心的守护航经北海岸的船只,黄昏时刻,由灯塔西边向东望,映照在灯塔上的火红色的余晖,成为摄影爱好者追逐的魔幻美景。「昂藏意气入云烟,喜放风筝到九天。要识扶摇能直上,全凭一线手中牵。」这首出自於开台进士郑用锡的汉诗,描述了放风筝这个千年活动的风景。地处东北季风迎风面的石门,强劲的海风造就了绝佳的放风筝环境,素有「风筝故乡」的美誉,多次做为石门区的年度盛会—石门风筝节的举办场地,吸引了无数国内外的风筝好手来共襄盛举,拿起自己的风筝迎风奔跑,与五花八门、多彩多样的风筝为伍,一同翱翔於石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