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中和土地公文化祭

定位點
參與繞境的土地公土地婆

新北市中和區有80多座祭祀土地公的廟宇,是中和居民的信仰中心與精神依靠。土地公是為地方上的守護神,為弘揚傳統信仰、祈求境內平安,中和區每年都會舉辦中和土地公文化祭。「114年度土地公遶境祈福嘉年華」由中和區內9間土地公廟聯合舉辦,文化祭結合祭典、市集、藝文表演、摸彩等儀式與活動,繞境隊伍更橫跨中和36個里,一路祈福、一路熱鬧,傳遞中和最道地的信仰魅力!

土地公準備起駕

中和土地公文化祭已邁入第13屆,114年土地公文化祭主場位於中和區新福和街,由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和美宮、碧河宮、力行福德宮、中和中興福德宮、埤仔頭福德宮、崎仔頭福德宮、鎮福宮、潭墘樂墘宮等九座宮廟聯合主辦。在精彩的舞龍舞獅迎賓表演下,開啟熱鬧的文化祭。
舞龍迎接市長
舞獅迎接市長
114年土地公繞境祈福嘉年華

新福和街搖身一變為宗教文化市集,主辦的九座宮廟設攤推廣廟宇文化,透過互動式小遊戲,發放平安米、平安水、長壽招財龜與各式結緣品,現場還有DIY捏麵人等傳統手作體驗,親身感受民俗文化魅力。亦有多家中和在地企業加入市集的行列,共襄盛舉。
文化祭市集
土地公發財金結緣物
維妙維肖的捏麵人

祈安典禮上,由新北市長侯友宜親任主祭官,與眾來賓一同上香祝禱,並向土地公獻花、獻果、獻財帛,祈願地方平安、萬事順遂。市長與各宮廟的神尊與主委完成大合照後,各宮廟人員將神尊接引、移駕至中和福和宮廟埕上的神轎車,在市長巧敲響馬鑼後,繞境車隊由摩托車領頭,熱鬧啟程!
侯友宜市長擔任土地公文化祭主祭
神明起駕
中和福和宮門神
侯友宜市長敲響馬鑼

在領頭摩托車出發之後,鼓陣、北管、藝閣花車與神轎依序登場,形成長達120公尺的壯觀隊伍,繞境中和36個里,巡行祈福,由里民設香案迎接,傳遞福德文化的精神。遶境圓滿後,中和國小管樂團、電音嗩吶與二胡表演接連登場於新福和路主會場,為活動注入嘉年華的歡樂氛圍!
祈福繞境啟程
Q版土地公神像
參與繞境的中興民俗技藝團
參與繞境的土地公土地婆
上一則
女力帶路|Open淡海機廠!
淡海輕軌綠山線V11崁頂站,是臺灣最北端的鐵道車站。在這座極北車站的北面,還有一段通往淡海機廠的神秘鐵道!這座「機廠」是輕軌列車進行維修、測試、塗裝的基地,確保淡海輕軌的穩定運行。新北捷運攜手旅學堂,推出「Open淡海機廠」交通全齡體驗活動,由旅學堂導覽老師吳峻毅與李棟梁與在地女力協力共同帶路,邀請您搭乘Open淡海機廠專列,從紅樹林站出發,駛向淡海輕軌的秘密基地!淡海輕軌與新市鎮隨著工商業的高速發展,雙北都會區的人口已接近飽和,為了舒緩臺北盆地的居住壓力,政府規劃了淡海新市鎮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與新市鎮配套的交通建設即是淡海輕軌。淡海輕軌綠山線於2018年通車,行經淡水里山的丘陵地帶與新市鎮,共設立7座高架車站與4座平面車站,路線起於紅樹林,終點為崁頂站,淡海機廠即設立於崁頂站旁。閉上眼睛一下下淡海輕軌在規劃之初,就邀請了臺灣代表性的繪本作家—幾米,為北臺灣第一條輕軌系統注入夢想。《閉上眼睛一下下》這本幾米為淡海輕軌創作的繪本,講述暱稱「阿給」的小女孩搭乘輕軌展開冒險的故事,繪本內的角色也隨著輕軌的通車走入現實,成為淡海輕軌綠山線各站的公共藝術。 從紅樹林站啟程,登上Open淡海機廠專列,透過輕軌大面積對外窗,欣賞淡水的美麗風光,在帶路人鴨子老師的引領下,認識輕軌的大小事。淡海輕軌列車是臺灣「國車國造」的成果,採用五節編組列車,最高載客人數可達265人,列車仰賴「集電弓」接觸架空電線供電,讓列車擁有充沛的動力穿梭於紅樹林與新市鎮之間的丘陵地帶。Open淡海機廠!通過V11崁頂站後,專列緩緩駛入神秘的「淡海機廠」,這座輕軌最高等級(五級)的機廠不僅僅是輕軌列車的家,更是列車日常維修、保養與調度的重地。進入廠區後司機員會下車執行「加砂作業」,這些砂在下雨天或爬坡時能增加輪軌間的摩擦力,守護行車的安全。下一站,是最讓人期待的「洗車秀」!列車進入清洗區,依序經過沖水、泡沫清潔與熱風吹乾流程,整個過程就像是超大型汽車美容,讓車體閃亮如新。走出閃亮的列車,進入維修工廠!在機廠導覽員瑋倫的指引下,戴起安全帽。「安全第一!」沿著標線行走於工廠內部,開箱輕軌列車的家。沉浸式體驗幾米繪本網美牆淡海機廠除了維修、檢測區之外,還設有一區噴漆塗裝工廠,列車在此區進行細緻的塗裝,換上新衣化為淡水美麗的移動風景。旅學堂與新北捷運將幾米繪本世界搬入這個充滿想像的場域,「閉上眼睛一下下」,讓乘載夢想帽的許願樹亮起,在機廠最美的牆面前合影。DIY彩繪徽章與在地好滋味移步到行政區,進入輕軌小藍的夢想製造所,DIY夢想帽徽章、彩繪輕軌造型擴香石、挑選星砂許願瓶。品嚐淡水在地農家阿三哥的輕軌特製便當,選用在地新鮮食材,每一口都是淡水的好味道! 淡水女路Open淡海機廠的帶路人鴨子、瑋倫、好棒棒老師,皆是參與「淡水女路」導覽員培訓的淡水在地女力,參與培訓課程的學員背景多元,透過她們專業且活潑的導覽,為冷硬的工廠注入人文溫度。「淡水女路」由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旅學堂工作室、新北市淡水區公所共同推動,讓不同背景、不同專業的淡水女性齊聚,自信訴說淡水文史、淡水女性的故事,實踐地方創生與性別平權的願景。
下一則
從前的板橋有座城—探索枋橋古城與四大廟宇
談到臺灣的古城池,多數人腦中第一時間浮現的無非是臺南府城、臺北府城與恆春縣城等城池,這些官方修建的城池如今仍保留著城門甚至部分的城牆,有些還成為了捷運站的名稱(臺北捷運北門站、西門站與東門站),是當代臺灣人的共同記憶。但您可曾聽說,在今日新北市的首善之區-板橋區,也有一座古城池嗎? 從捷運府中站前往林家花園的路上,細心的旅人會發現,這一區的路燈特別有古風,上頭還標著「枋橋古城」,低頭一看,地磚上居然有著「古城界址」的字樣,是的,府中一帶曾經存在過一座古城,這座枋橋古城與臺北城一樣有五個城門,其歷史甚至比為人所熟知的臺北城更加悠久,促成這座城池的設立有兩大因素:板橋林家與漳泉械鬥。 時間回到清代,當時的台灣時常發生漳泉械鬥,原籍漳州的板橋林家為了抵禦泉州人襲擾,在1855年私自籌建了枋橋城,約是今日板橋區西門街、北門街、南門街與館前西路內圈的範圍,在日治時期因交通建設遭到拆除,然而我們仍能透過地方上的廟宇找尋古城的蛛絲馬跡。 【慈惠宮】 位於枋橋古城東門位置的慈惠宮,是板橋地區香火鼎盛的媽祖廟,寺廟內外採用剪黏、雕刻、彩繪作為裝飾,雕樑畫棟,華麗精緻。慈惠宮也是板橋地區求財運的廟宇,板橋林家等在地商業鉅子皆是慈惠宮的信徒,仔細探尋,還能找到刻著林家商號的龍柱呢。 【接雲寺與大眾廟】 位在枋橋古城西門位置的接雲寺與大眾廟,其歷史皆與漳泉械鬥有關聯,大眾廟是板橋仕紳為了紀念在械鬥中死去的漳州人所建立,主祀大眾爺;一旁的接雲寺主祀觀音佛祖,前身為中和慈雲巖寺,後因械鬥毀於祝融,由板橋接雲寺承接其香火,接雲寺收藏了不少珍貴的古匾及古聯,正殿屋頂兩側還有許多以金箔包住的飛天仙人木雕,十分耀眼,藻井採特殊的長橢圓形設計,相當有歷史與宗教價值。 【迪毅堂】 四大廟中唯一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的迪毅堂,是板橋林家為了紀念因械鬥戰死的武師與丁勇所建立,又稱元帥廟,2021年修復完畢,採預約的方式開放參觀,內部的門神繪畫與麒麟濕壁畫皆出自於廟宇繪畫大師,新北文化獎得主蔡龍進老師之手。 下一次來到板橋,前往林家花園的路上,放慢腳步,依循地磚上的字樣,一步一腳印的繞出那曾經的古城、進到廟宇裡欣賞精湛的繪畫與工藝,探索城市的前世今生吧!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