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巷弄裡的驚奇食堂,廟口前的庶民美食

定位點
新莊廟口夜市
庶民美食齊聚廟口!美食作家王浩一曾說「每到陌生的小鎮,我第一個問當地人的就是中山路上的大廟是哪家,接著就是附近的菜市場在哪,只要找到這兩個地方,你就認識這個小鎮的一半了。」為什麼大廟這麼重要?在早期人民會在信仰中心的廟舉辦迎神賽會,小吃生意也隨之聚集到廟旁,時代發展這些小吃攤逐漸形成具有規模的夜市,因此要尋找古早味小吃,往廟旁鑽就對了!新北市觀光旅遊網從新北各廟口夜市挑選出5家兼具歷史與人氣的古早味小吃,想吃好料就往下看下去吧。

蘆洲廟口夜市
位於蘆洲湧蓮寺旁的「周烏豬切仔麵」,開業至今已有數十年,號稱是蘆洲切仔麵的開山鼻祖,現已交棒由第四代經營。到底什麼是「切仔麵」呢?「切仔麵」原意是指煮麵上下搖動瀝乾水的動作,在閩南話中的同音就是「切」。除了切仔麵外,店內的小吃種類豐富價格也相當經濟實惠,肝連、嘴邊肉、粉腸、白菜滷等清一色銅板價,想吃什麼儘管點不怕傷荷包,叫上一碗切仔麵,配上各式小菜就是澎湃的一頓晚餐囉。

 
周烏豬切仔麵
周烏豬切仔麵
周烏豬切仔麵
周烏豬切仔麵
周烏豬切仔麵


氣溫漸涼來碗熱騰騰的藥燉湯吧!同樣位於蘆洲廟口夜市內的這家盧記藥燉排骨,也是有30多年歷史的老店囉。店家下午才開始營業,提供藥燉排骨、土虱等。藥燉排骨老闆大方給上滿滿的排骨,肉嫩又帶有藥燉甜味,沾上沾醬吃超滿足。土虱提供魚身、魚頭供選擇,大到滿出碗的土虱頭雖然長得醜醜的,卻是饕客才懂的美味。好味道即使是夏天也有不少饕客甘願一邊流汗一邊啃排骨呢。
盧記藥燉排骨
盧記藥燉排骨
盧記藥燉排骨
盧記藥燉排骨


新莊廟街夜市
同樣位於慈祐宮前這家古早味鹹湯圓有著60年歷史,賣的是傳統的鹹湯圓、小吃等,能夠屹立不搖一甲子自然是有其原因,鹹湯圓皮Q不黏牙,一口咬下可以吃到帶有微微胡椒香的肉餡,調味簡單卻很涮嘴。另外每桌必點的虎皮蝦捲可以吃到一整隻蝦,腐皮炸過後酥酥脆脆趁熱吃剛剛好。還有現炸紅燒肉,肥瘦均勻不乾不柴也是桌桌必點的小菜呢。
 
古早味鹹湯圓
古早味鹹湯圓
古早味鹹湯圓
古早味鹹湯圓
古早味鹹湯圓


位於新莊慈祐宮前的潤餅捲可是當地有名的排隊小吃,不用看地址、不用找導航,只要看到慈祐宮前的排隊人龍就知道了。店家有近三十年的歷史,賣的是傳統口味的潤餅,一卷50元,薄薄餅皮內包上豆芽菜、高麗菜、豆干、菜脯、紅燒肉、花生糖粉和蛋酥,刷上甜甜醬汁捲起超級美味。有趣的是店家過去曾賣過刈包,但光是包潤餅都快忙不過來了,不得已忍痛停賣刈包,現在雖然只賣潤餅捲生意依然好得嚇嚇叫。
 
廟前潤餅捲
廟前潤餅捲
廟前潤餅捲


中和廟口夜市
真的假的?!個頭大、餡料飽滿的鍋貼一個才5元!!!這家位於中和廣濟宮對面的巨鼎鍋貼,從早上六點就開始營業,是中和當地人的早餐口袋名單。鍋貼一個5元、酸辣湯一碗20元,CP值可說是高到不行,也難怪非用餐時段也常見排隊人潮,現煎鍋貼一口咬下,韭黃與肉汁香氣在口中噴發,再配上一口帶著微微胡椒香的酸辣湯,早餐來上一份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巨鼎鍋貼
巨鼎鍋貼
巨鼎鍋貼

相關照片

上一則
親子美拍之旅!彩色積木、文創眷村瘋玩一整天
假日全家出遊快沒梗啦?自從有了環狀線,捷運搭乘更加方便,親子景點特蒐就看這裡。從板橋黃石市場裡爆紅小吃「高記生炒魷魚」開始,香甜高麗菜和QQ的魷魚,簡單的食材造就出超讚美味,先吃飽才有力氣玩樂;散步至「林本源園邸」,保存完整的園林建築典雅別緻,跟孩子一起穿越時空,感受歷史的流動;接著再至爆紅打卡點「空軍三重一村」,小朋友玩扮家家酒、媽媽到彩色浴缸球池拍美照,搭配APP互動更了解眷村文化;小孩電力還沒放夠,就來「大都會公園」,廣大的草皮可以跑跳,共融式遊具超好玩,幸運草地景溜滑梯也是網美必拍處;最後至整修過後的「中港大排」,3D立體彩繪壁畫好生動,IG熱門打卡點彩色積木水上步道就在這,一家的美好時光都拍照下來,讓難忘的回憶永駐心中。高記生炒魷魚滿滿一碗生炒魷魚中只有高麗菜與魷魚兩種簡單食材,但高麗菜炒得清脆香甜,魷魚也處理的又脆又Q ,融合酸甜鹹辣等四種調味,讓這一碗看似簡單的魷魚變得很不簡單。林本源園邸 詳細資訊說到「板橋林家花園」,大家一定不陌生,這座保存完整的林園建築,建於清代,可說是當時的豪宅,難得的是,雖然歷經戰亂與時代變遷,在多次整修維護後,大部分已恢復舊日模樣。寬廣的占地展現出富貴人家的氣派,園邸採江南風味設計,格局別緻優美,亭台樓閣之間,點綴繁盛花木,景觀變化十分豐富;精雕細琢的建築裝飾皆為非凡之作,華麗中流露典雅,適合佇足靜靜欣賞,尤其是樣式多變的漏窗,不但增添園邸景緻層次,本身也帶有高貴吉祥之寓意。空軍三重一村 詳細資訊從車潮川流的正義南路探進86巷,映入眼簾的,是兩支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低矮樸素的磚房延道排列,充滿懷舊記憶的「空軍三重一村」就在這裡。「空軍三重一村」,於民國95年8月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是目前新北市的眷村文化資產。民國43年,婦聯會在此興建空軍眷舍,房子的格局與大小,依軍階大小遞減建造,日軍、國軍部隊都曾在此駐紮,村裡的兩座大型地底防空洞至今保存完整,面積約兩個籃球場大;還有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砲陣地。新北大都會公園(二重疏洪道河濱公園) 詳細資訊新北大都會公園(舊名:大臺北都會公園)為佔地七百甲的綠地,原是洪水宣洩區的二重疏洪道,經整治後,搖身一變成為大臺北都會區內的城市公園。在這廣袤的草原綠地上,長達二十四公里環狀自行車步道,並設置六十八座多功能運動場地,讓大家能夠盡情奔跑、恣意揮汗。除此之外,還擁有七座自然生態景觀公園,分別是沼澤公園、蘆堤公園、親水公園、荷花公園、運動公園、圳邊公園及淡水河畔公園。此景點橫跨五股、蘆洲、三重等地。中港大排親水步道 詳細資訊誰能想到熱門打卡點—中港大排過去曾經是條臭水溝?經過整治後整個煥然一新,水裡有魚兒優游的游來游去、烏龜在石頭上曬日光浴、還有鳥兒會在一旁覓食,豐富的生態隨處可見。從夢幻的彩虹橋進入,河道兩旁有著充滿童趣的彩繪牆,融入地景素材中,3D立體繪製好生動,讓人好像身歷其境。別忘了必拍「彩色積木」,繽紛的大小積木散落河道間,這裡可是IG最夯的美照拍攝處,坐著站著都超好拍,還有另一座水果蛋糕小橋也好可愛,一定要記得打卡上傳美照!中港大排全程有無障礙坡道設計,也有椅子提供遊客隨時休息,很值得來一趟唷。環狀線搭乘站點地圖
下一則
【半日遊】慢友雙溪,老街散策
偷得半日的悠閒,步入舊時光,動手做童玩,在百年石頭屋上撫摸雙溪的紋理半日遊雙溪平林休閒農場︰懷舊體驗與童玩DIY(2.5小時)→車程5分→雙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頭、東和戲院遺址(走讀約1.5小時)雙溪源於牡丹溪、平林溪,主流於渡船頭匯流而成雙溪河,早期人們稱之「頂雙溪」。昔日為淡蘭古道物產集散的重要中繼點。優美的百年貂山詩詞,輕輕點綴出雙溪的四季流轉與風光明媚,歷經採礦盛期與時代更迭,目前仍保有舊時農村純樸文化與豐富的自然生態。平林休閒農場順應自然,在得天獨厚的雙溪山腳下,源於對家鄉的眷戀,為地球保留一片淨土的理念下孕育而生,保存天然資源與傳統文化的倫理精神,展現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的成果。農場鄰近雙溪火車站,海拔高度約50~80公尺,適合親子旅遊、露營、登山,邀請你以文化與自然為師,認識環境守護的價值。從恬靜的雙溪火車站出站,站前叫賣的農人、當天現採的蔬菜水果,彷如回到數十年前的農業社會。距離車站5分鐘的車程,雙溪平林休閒農場保留了50年代農村的純樸樣貌,重現早期農人生活的點滴。隨處可見的臺灣水牛塑像,象徵著先民刻苦勤勞、樸實敦厚的水牛精神;俯拾即是的古早童玩,讓人拋開束縛忘卻煩憂,重回小時候的感動;龍骨水車重現,認識早期農民引水灌溉的智慧與辛苦;野薑花開,食在當令,品嘗就地取材烹調的農村古早味。景觀、人文、生態重現臺灣農村風貌,在環境中學習與探索,透過保存下來的珍貴農具,理解當時在地與環境共生的生活方式,土角厝的泥磚與石塊,記錄著生活的脈絡,真切感受土地的溫度,學習尊重自然,並在人與土地的交流間,找到生命的價值。眷戀古味,水牛精神走入農場處處可見水牛的雕塑,水牛在台灣的經濟開拓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農場內姿態各異的臺灣水牛,或坐或站,顏色各異,每隻水牛的型態都不同,「我喜歡牛的刻苦與任勞任怨,他最能代表農村精神」農場主人說,早期生活不易,牛隻是農家春耕、夏耘不可或缺的夥伴,農人以一條牛繩和口令,驅使牛隻,在水田裡一步一腳印的前進犁田,或拉動石磨、搬運貨物,腳踏實地,農人與水牛共同在土地上相互依存,水牛精神體現了先民重視環境倫理,順應而行的生活智慧,學習尊重自然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你可以細心觀察農場的臺灣水牛有什麼特徵,原來臺灣水牛胸前有二條白色山形條紋,其蹄大而平整,行走於水田或沼澤時較不易下陷,因此適合在水田中工作。胼手胝足,源流不息雙溪農人因應山勢種植水稻,櫛比鱗次的水梯田因應而生,但臺灣降雨集中,農業灌溉用水極不穩定,確保水源成為最重要的農事之一。早期農人使用龍骨水車,「憑藉人力與默契,利用雙腳踩踏木製轉軸,帶動一串木製鏈帶葉片,將溝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高處的農田中,木片之間節節相扣,形狀如人的脊椎骨,故稱為龍骨車」。隨著時代更迭,水車已不復見,因此,農場主人請來專業老師傅重現,讓人瞭解早期水資源取得不易,珍惜水源的重要性。童玩達人 非你莫屬來到古早童玩設施區,早期的生活是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任何資源都需要好好珍惜,連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做,利用竹子、稻草、芒草、鐵罐,就能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童玩。農場精心重現復古童玩,遊客可現場直接體驗,重溫臺灣早期的童年趣味。古早童玩除了提供娛樂外,也蘊含著訓練肢體協調、專注力、惜物愛物、珍惜有限資源的寓意。受歡迎的勾鐵環遊戲,手持長柄鐵鉤勾住鐵環,在地上滾著前進,需要有高度注意力,一不小心鐵環與鐵鉤就分離。「你注意到導覽老師手上栩栩如生的蚱蜢了嗎?」現場報名農場草編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農場種植的芒草,順應植物的紋理,觀察蚱蜢的特徵,在老師一步步教學下,左穿右押,活靈活現的蚱蜢就在指尖中完成;或者跟著老師拿一片葉子,與農場的蟬叫聲和鳴,吹出獨一無二的自然交響樂,原來,農場處處都是寶。美好食光 食當季 食在地多雨的雙溪氣候環境適合山藥生長,通常選在年初時播種,9月開始收成,栽種期約7~8個月,每年9月~12月,農場與當地小農職人合作,設計農事體驗的行程,預約拔山藥與地瓜活動,親手下田挖土拔山藥喔!自然耕種的山藥,味道清爽,營養價值極高。農場的野薑花與山藥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錯過的在地美味,等你嘗鮮。 隱身在雙溪三忠廟後的長安老街有座見證歷史興衰的中藥老舖-林益和堂,顯眼的屋身有紅磚面與白色橫帶作為裝飾,保留閩南街屋的亭仔腳空間,二樓有外凸的小窗台,牆面有花鳥圖案裝飾,為日據時代台灣所流行的西洋建築樣式,兼顧實用與美觀,仔細觀察,樓面有鑲嵌候鳥南遷及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瓦磚是少數保存完整的古蹟。早期雙溪礦業發達時,街區有許多礦工居住,林益和堂擔負起礦工與居民健康的重任,提供服務與高品質的藥品,深受肯定。時代變遷下,林益和堂傳承了在地經驗與常民文化的智慧,喚起雙溪遊子對鄉土的認同感,以友善和永續環境的互動,展現在地文化自信,秉持環境倫理的原則,營造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環境。【達人帶路】紅磚面的白色橫帶,是否似曾相識?此建築風個又別稱為「辰野式」,在日本建築現代化的歷程中,辰野金吾運用磚石混構手法的作品最為著名,並因其廣泛的影響力及其後輩的繼承,對臺灣近代建築風貌產生深遠影響。如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南郵便局、總督府專賣局作品,皆可見到紅白相間帶飾被大量運用。【服務資訊】1. 聯絡電話︰02- 2493-13332.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長安街3號3. 服務時間︰週三~週六 09:00-21:00 / 週日 09:00-20:00 / (週一、二公休) 沿著雙溪老街,斑剝的砂岩古牆與老屋紀錄著曾經的興盛,如今人口外移,盛況不再,但戲院遺址、日本紅磚仍在,刻著雙溪的文化紋理,等待遊客細心探訪。信步來到街尾的渡船頭,左側的平林溪與右側的牡丹溪在此匯合,自清代起就是淡蘭古道【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的重要關口,人來人往,大宗貨物與客船全部順雙溪運到出海口舊社,換乘帆船轉運各地,回程再用小型船隻逆行上溯到雙溪。物換星移,「土地是定著的,而人類是遷移的」環境與文化變遷在世代交替下不停上演,站在渡船頭遺址上,記得用相機紀錄下雙溪山城曾經的繁華榮景。【達人帶路】1873年馬偕多次利用淡蘭古道前往噶瑪蘭幫平地居民及山區原住民治病、拔牙,而「頂雙溪」〈今之雙溪〉是當年馬偕的必經之處。雖然經歷各個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紋理的相互堆疊覆蓋,140多年前馬偕的行跡多半已不復見,你知道哪裡還留有當年的蛛絲馬跡嗎?來一趟雙溪,感受馬偕博士那「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信念與勇氣。【服務資訊】1.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泰昌街2. 服務時間︰全年開放如何到雙溪搭乘公車前,建議上大臺北公車資訊系統https://ebus.gov.taipei/ 確認公車班次與時間等資訊。1. 前往到柑腳、泰平地區︰雙溪火車站搭乘780與781公車2. 前往虎豹潭、壽山宮︰雙溪火車站搭乘F815公車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