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單車一日遊】轉彎‧遇見雙溪

定位點
莊貢生古厝
炎炎夏日來趟消暑的迎風之旅,在山與城之間,尋找遺失的美好

單車一日遊
雙溪低碳驛站租車→環鎮自行車道→騎乘5~10分鐘→雙溪平林休閒農場︰懷舊體驗與午餐(3小時)→騎乘30分鐘→茶花莊與莊貢生古厝︰建築巡禮、山茶花種植(1.5小時)→騎乘15~20分鐘→雙溪老街︰預約注腳雙溪聽淡蘭故事(1.5小時)

「當火車到站,你背著簡易行囊只想消磨一下假日的時光,租輛單車,沿著環鎮自行車道,迎面的風有著淡淡的荷花香,老街、渡船頭、中藥店看見雙溪的日常,轉個彎又是不同的小鎮風光。」
雙溪適合旅人放慢節奏,用散步、單車的速度深度認識,低碳驛站位於出雙溪車站右轉50公尺處,提供單車與電動機車的單日租賃服務,響應節能減碳,憑大眾運輸票根或悠遊卡搭乘證明,享有租車半價的優惠喔!

【雙溪低碳驛站服務資訊】
1. 聯絡電話︰02-2493-3782
2.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自強路(出雙溪火車站右轉約50公尺)
3. 服務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08︰00~12︰00;13︰00~17︰00
4. 收費資訊(限當日歸還,依實際公告為主)︰自行車每次每輛租借計價200元,下午租借每輛100元;電動機車每次每輛租借計價400元,下午租借每輛200元;身心障礙遊客憑證對折優待。

沿著環鎮自行車道,造訪雙溪茶花莊園,環境景觀與生態多元的莊園內種植世界名種茶花,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是茶花花期,爭奇鬥艷的茶花,令人目不暇給。想為生活增添一抹綠意,不能錯過拈花惹草的DIY茶花植栽體驗,從土壤、植株、生長環境詳細介紹,瞭解茶花的生長密碼。
順遊莊貢生古厝,古厝為傳統閩南式建築風格,雙溪早期經濟與文風鼎盛,保留許多古宅,宅第主人都曾是雙溪早期學術界知名人物,不論在私塾、學堂、教育上皆有許多貢獻,隨著雙溪的開墾,水路交通中繼站的頻繁,而逐漸發展了商業貨貿、礦產營運等,這些古宅也比一般鄉里人家來得講究,成為雙溪文化史蹟的見證。
就地取材,完整呈現石砌原貌、雕琢裝飾依然清晰可見,左廂房上象徵花開富貴的茶花浮雕作品,雕工細膩,不經裝飾的石材顏色,流露出質樸的趣味,目前為雙溪重要的市定古蹟。

【雙溪茶花莊與莊貢生古厝服務資訊】
1.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梅竹蹊67號
2. 服務時間︰園區開放時間08:00〜17:30(全年無休)
3. 連絡電話︰02-2493-2631
4. 門票資訊︰茶花莊-100元/人 (可全額抵用園區消費)
5. 服務項目︰茶花莊提供竹編、古法捕蝦、為毛蟹做一個家、童玩製作等體驗活動,還有獨特的獨木舟划船練習,讓遊客親近大自然。
 
雙溪茶花莊與莊貢生古厝
雙溪茶花莊與莊貢生古厝
雙溪茶花莊與莊貢生古厝
這是個以生態食農教育為主題的空間,融合地方藝術家繪製的老地圖搭配老照片,善用當地的環境資源與故事,詮釋著清朝乾隆年間至今,兩百多年的老故事。
注腳雙溪推動地方創生與生態旅遊,將里山小農有機耕作的綠竹筍、段木香菇等食材,開發好吃、好看、又好玩的「手路菜」風土餐桌,共融了在地里山精神、友善農耕的實踐,讓喜歡生態美食、愛好養生的朋友聞香而來,走一趟紓壓之旅,尋一個雙溪中繼站。

【注腳雙溪工作室服務資訊】
1.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泰昌街27號
2. 導覽諮詢服務時間︰請事先需預約
3. 連絡方式︰02-2493-1158、0919-274-098簡小姐
4. 服務項目︰提供淡蘭古道路網資訊、休息歇腳、補水、餐食、遊程、導覽、泥土沖洗區、空間租借、行動電源充電、無線網路、在地有機友善農產品訂購。
5. FB粉絲專頁搜尋「注腳雙溪」

如何到雙溪
搭乘公車前,建議上大臺北公車資訊系統https://ebus.gov.taipei/ 確認公車班次與時間等資訊。
1. 前往到柑腳、泰平地區︰雙溪火車站搭乘780與781公車
2. 前往虎豹潭、壽山宮︰雙溪火車站搭乘F815公車

相關照片

上一則
「花團錦簇首選」目不暇給的賞花行
時近初春,在賞櫻盛況交替期間,新北還有另一個代表作「杜鵑花」正恣意綻放;在新北市較常看見的品種就屬烏來杜鵑、平戶杜鵑及小葉杜鵑,花色有白、紅、粉紅、紫等,象徵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本篇將介紹多個適合賞花兼踏青的祕境景點,快帶著相機一起出發捕捉浪漫吧!★私房推薦景點:【金山】台二線陽金公路至法鼓山【汐止】大尖山步道及茄苳瀑布【三芝】青山路【新店】和美山 ◭【金山】台二線陽金公路至法鼓山(櫻花與杜鵑花)台二線陽金公路往獅頭山公園的步道目前能欣賞到一整路的杜鵑花及櫻花,鄰近的法鼓山也有美麗的杜鵑花步道可遊逛拍照;賞花完可前往朱銘美術館來趟藝術巡禮,再到金山的溫泉區泡個舒服的暖湯;金山區的六股一帶是台灣最大的杜鵑種苗產區,供應全台近8成的杜鵑種苗;每年3-4月杜鵑花開時,可看到燦爛的花海景觀從土地蔓延開來。地址:台二線陽金公路往獅頭山公園的步道、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法鼓路555號(法鼓山)Tips▲: 金山六股地區是全台最大的杜鵑苗產區。詳細景點介紹 ◭【汐止】大尖山步道及茄苳瀑布(櫻花與杜鵑花)「大尖山」海拔460公尺,除了可一覽汐止全貌,還有「汐止的後花園」美名,每年3-4月都能在登山時看到杜鵑花開滿整個山壁,花色有嫣粉、雪白、淡紫還有豔紅,一路看來目不暇給;此外,3月時這裡還有三處著名賞櫻景點,由下而上依序是聖德宮、天秀宮,以及最高處的天道清修院,尤其天道清修院周邊還會有櫻花夾道盛開的美景,遊客可在此一邊用餐一邊看著窗外的絕美櫻花林;賞完花後還可順遊至鄰近的「都市秘境」茄苳瀑布,瀑布共有三層,高約15公尺,只要經過馥記山莊停車後,爬三分鐘即可抵達,相當親民又有紓壓效果。地址:新北市汐止區白雲里19鄰勤進路723號(天道清修院)Tips▲: 大尖山上的天道清修院周邊每逢3月可看到櫻花夾道的絕美景觀,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櫻花林與雲霧迷蒙的山景,相當詩情畫意。大尖山風景區景點介紹茄苳瀑布景點介紹 ◭【三芝】青山路(櫻花與杜鵑花)「青山路」是三芝地區非常有名的櫻花大道,櫻花樹數量十分驚人!可看到包括山櫻花、吉野櫻及八重櫻等,數量多達1萬5000棵,沿線總長68公里,花期從1月起、春節到3月;此外,綿延兩公里開滿櫻花及杜鵑花,兼具生產、生活、生態而命名的「三生步道」,也是很適合一邊漫步一邊賞花的好景點,步道兩旁廣植了數量可觀的吉野櫻及杜鵑花,搭配藍天白雲及青山綠地,非常舒服愜意。地址:舊台二線大坑溪上17號橋旁(三生步道)Tips▲: 青山路和三生步道素有「櫻木花道」的美名,尤其青山路更被稱為大台北最精采的櫻花山路,地上常可見隨風吹落的粉色櫻花瓣,宛如下了一場四月雪。詳細景點介紹 ◭【新店】和美山(特色步道)「和美山自然步道」是一條非常老少咸宜的登山步道,不僅路程短暫,步道也很平緩,分為親水的綠線步道及親山的藍線步道。本條要介紹的是藍線步道,遊客可自新店渡船頭->和美山自然步道(永業路口,藍線步道)->碧潭吊橋。建議如果想帶長輩或孩子同行,可攜帶衣物(午後會降溫)以及簡易餐點(點心、飲料)。步道沿途生態豐富,共有近200種原生種育蝶植物,前段是平坦的斜坡,之後可選擇繼續直走,爬樓梯登上和美山頂(約1公里)。山頂景緻極佳,可鳥瞰整個台北盆地;若不想登山,可轉往「碧潭吊橋」前進。步道沿途都有椅子可坐下歇息,在定點也設有流動廁所,是一條適合親子家庭、對輪椅族也友善的簡易登山步道。地址:舊台二線大坑溪上17號橋旁(三生步道)▲Tips: 「和美山自然步道」不僅可看到開得燦爛的燈稱花、頷垂豆花、相思樹、山胡椒花,登上山頂還能俯瞰新店溪河岸美景;此外,3/9-4/30每晚18:00-20:30還能順遊至「碧潭風景區」欣賞結合經典傳奇歌曲的「國際級水舞秀」。詳細景點介紹
下一則
女力綻放Her story―淡水女路
淡水,身為臺灣最早的國際商港之一,坐擁豐富的文化資產與山海景致,是北臺灣知名的觀光勝地,在1860年代開港通商的淡水,是臺灣與國際交流的重鎮,也促成了臺灣社會多項重要的變革,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便是創立於今日淡水的真理街,由新北市府與淡水旅學堂及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等團體合作的「淡水女路」,發掘在地女力故事,串接淡水別具女性意義的歷史景點,讓我們穿上漢服,到淡水探索那些年的 Her Story。姑娘樓與牧師樓建於1906年的姑娘樓與建於1909年的牧師樓,皆是由吳威廉牧師建造,姑娘樓最初是提供予淡水女學堂校長金仁理姑娘與婦女學堂校長高哈拿姑娘作為寓所,現為真理大學校長室;牧師樓則是吳威廉牧師的寓所,其琴樓作為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場景而紅極一時,現為真理大學研發中心。兩座建築外觀近似於不遠處的英國領事官邸,皆是迴廊式的紅磚洋樓建築,差別在於外牆裝飾較官邸而言樸素許多。偕牧師娘張聰明與馬偕牧師在新北五股長大的臺灣女性張聰明原名蔥仔,1878年與馬偕在淡水英國領事館結縭,婚後努力學習,成為了通曉英語的女子學堂老師,當年可是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女性,張聰明與馬偕牧師幫助了許多被傳統束縛的臺灣女性,是臺灣女性教育史的重要人物,淡水女路在馬偕故居內以行動劇的方式活潑重現當年張聰明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張聰明在1879年底與馬偕一同踏上了返回加拿大之旅,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印度至中東,在埃及遊覽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參觀哭牆,經亞歷山卓到了義大利,參觀龐貝遺跡、羅馬與梵蒂岡,再經由法國、英國最終抵達加拿大,陪同馬偕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職與募款之後,再經美國、日本回到臺灣,這段經歷也令張聰明成為首位進行環球旅行臺灣女性。淡水女學堂馬偕自加拿大返回臺灣後,於1884年成立了淡水女學堂,是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為臺灣女性教育的濫觴,女學堂培育出了眾多傑出的女性,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電視劇浪淘沙女主角-丘雅信的原型)、文學家汪李如月皆是畢業自淡水女學堂,另外為了照顧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婦學堂,堪稱臺灣第一所「媽媽教室」。阿給 あぶらあげ阿給是淡水名聲響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漿一般,阿給已跟淡水畫上等號,而這道著名小吃的發明家是楊鄭錦文女士,與先生楊樹根一同經營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發了一種新餐點,她將油豆腐切開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鮮魚漿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給,阿給來自於日本話「油揚あげ(abura a ge),簡稱あげ(a ge)」,是「油炸豆腐皮」的意思,而令外地人訝異的是,最初阿給外帶時外包裝居然是用報紙包裹,作用是抵禦淡水冬天濕冷的氣候呢!手作線裝書在重建街的老宅--九崁28親手縫製線裝書,重建街的舊名即為九崁街,意旨最初在這裡開設的九間店家,這裡才是正港的淡水老街,早在今天中正路商圈發展起來之前這裡是淡水最繁華的市街,街屋循著山勢蜿蜒而上,至今仍保留了數棟老宅,在網路資訊爆炸時代,回歸最初的紙本書,一針一線,慢工出細活的打造自己的書香世界。「入眼觀音山色秀,朝暉相映畫圖開」,出自於淡水女詩人汪李如月的詩句,在步下重建街往捷運站的方向,看著前方的觀音山與淡水河,與詩人跨時間共感,女性視角的淡水,是臺灣女子教育的起點,是無數傑出女性前輩的養分,從淡水跨出的第一步,成為臺灣社會變革的一大步。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