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一日遊】走進雙溪,淡蘭野行

定位點
淡蘭古道中路
沁涼的空氣中帶點芬芳,山道綿延,循著雙扇蕨的指引,來一趟秋日的野行。

一日遊
淡蘭山徑健行︰中坑古道,尋訪雙扇蕨(4小時)→車程30分→雙溪平林休閒農場︰品嘗山藥料理與DIY野薑花粽(1小時)→農場森林導覽︰遇見台灣原生種。(1小時)

雙溪地區遍佈淡蘭古道路網,淡蘭古道依空間分布及功能特質,可區分為具有官方性質的「北路」、主要為民間拓墾的「中路」,以及因茶販商賈往來而開闢的「南路」,各有其歷史定位,位於雙溪的中坑古道為中路山徑系統之一。
先民將河岸谷地闢建為層層梯田,廢耕後形成綠草如茵的梯田草原,幽靜山谷,綠草芬芳,清溪潺潺,水牛漫步其中,形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宛若世外桃源。沿途有珍稀的蕨類活化石-雙扇蕨為你引路,長於淺薄岩壁成群蔓生,是淡蘭古道路網的識別標誌。
為維護中坑古道的歷史風貌與自然環境,新北市政府秉持「復舊如舊」的原則,以手作步道的方式與理念,進行古道修復,低度干擾,落實對環境與棲地友善的行動。步道上利用石塊堆砌而成的石砌拱橋,是以傳統工法建築再造,是古道的重要地標,記得打卡留念喔!

【達人帶路】
仔細觀察沿途路徑,步道有用石塊堆砌而成的渠道你知道是為什麼嗎?因為雙溪山區長年多雨,土地泥濘,為了導引雨水,避免過多的雨水漫流步道,造成步道舖面與泥沙流失,以石塊排列出水路,讓水可以順利排出,除了延續步道的壽命也提升行走的舒適度。
【雙溪中坑古道服務資訊】
1. 團體服務︰團體5人以上(含)欲體驗淡蘭中坑古道健行,可事先與雙溪平林休閒農場聯繫,農場提供專車接駁與步道導覽解說服務,相關費用請洽農場諮詢(02-2493-4016)。
2. 路程時間︰海拔高度160~597公尺,全程路程約4小時。
3. 注意事項︰
※ 建議結伴同行,並找合適領隊或連繫雙溪平林農場,提供導覽解說專業服務。
※ 應視個人身體條件,調整健行行程,切勿勉強,若有身體不適,應告知領隊。
※ 淡蘭古道多為原始山徑,步道濕滑,請一定要穿著防滑的登山鞋/雨鞋,以及攜帶登山杖。
※ 山區氣候多變,請記得攜帶雨衣與行動糧。
※ 若天氣寒冷,請穿著保暖衣物(建議洋蔥式穿法)。
4.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 - 雙溪中坑古道】
公車780:自雙溪火車站搭乘,於下坑口站下車。下車後依盤山坑指標前行,過小橋再依「長源村6鄰」指標右轉,即可抵達中坑橋(約步行0.85公里)。
公車781:自雙溪火車站搭乘,於長源站下車。下車後循雙柑公路,依盤山坑指標前行,經下坑口過小橋再依「長源村6鄰」指標右轉,即可抵達中坑橋(約步行1.9 公里)。
公車F812:自雙溪火車站搭乘,於外柑活動中心站下車。下車後循雙柑公路,依盤山坑指標前行,經下坑口過小橋再依「長源村6鄰」指標右轉,即可抵達中坑橋(約步行2.6 公里)。
【自行開車 - 中坑橋】
1.國道1號→八堵交流道→台2丙→雙平產業道路(北38)→雙柑公路(北42)→下坑口(北42線約27.5K)→「長源村6鄰」指標右轉→中坑橋
2.國道5號→石碇交流道→106縣道→台2丙→雙平產業道路(北38)→雙柑公路(北42)→下坑→「長源村6鄰」指標左轉→中坑橋

雙溪平林休閒農場︰品嘗山藥料理與DIY野薑花粽
「清新的白色花朵,悠然挺立在水邊、山澗、野溪,如蝴蝶般翩翩的穿梭在枝稍」雙溪潮濕的氣候環境與乾淨的水源,正適合野薑花生長。6月~9月歡迎造訪農場的主題花園一覓芳蹤,看看野薑花的百變姿態,還能品嘗農場特色的野薑花料理。

多雨的雙溪氣候環境則適合山藥生長,通常選在年初時播種,9月開始收成,栽種期約7~8個月,每年9月~12月,農場與當地小農職人合作,設計農事體驗的行程,預約拔山藥與地瓜活動,親手下田挖土拔山藥喔!自然耕種的山藥,味道清爽,營養價值極高。農場的野薑花與山藥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錯過的在地美味,等你嘗鮮。


農場森林導覽︰遇見台灣原生種
「你指著農場內那株挺立的粉紫花朵,問我這是什麼?」
「臺灣油點草」
「蛤?這裡只有你跟我,哪會很吵?」
「這是臺灣油點草,是臺灣特有種植物」

有趣的植物名稱,常常讓民眾會心一笑,臺灣油點草的花期約在每年9月到11月,有機會歡迎一賞芳澤。
漫步在蕨類植物區,和臺灣桫欏打聲招呼,它一襲長裙拖地,優雅地站在步道旁,靜靜地迎接每位來訪的遊客,正中央總伸出一個問號的小拳頭,這個小拳頭還毛茸茸的,玩個剪刀石頭布,你必勝無疑。

如何到雙溪
搭乘公車前,建議上大臺北公車資訊系統 https://ebus.gov.taipei/ 確認公車班次與時間等資訊。
1. 前往到柑腳、泰平地區︰雙溪火車站搭乘780與781公車
2. 前往虎豹潭、壽山宮︰雙溪火車站搭乘F815公車

相關照片

上一則
親子育樂之旅!彩色溜滑梯、恐龍世界等你來冒險
-->爸爸媽媽看過來,環狀線開通後,帶孩子放電交通更方便,親子旅遊人氣景點看這篇就對了!「板橋435藝文特區」將藝術與生活結合,戶外有大片草皮、白沙區,超適合遛孩子,園區還有展覽、台灣玩具博物館、溼地故事館,寓教於樂;中和特色「員山公園」占地超大,共融式遊具所有人都能玩樂,尤其超長彩色溜滑梯讓大小朋友一起玩瘋;華中橋下的「恐龍園區」裡好多恐龍裝置藝術,還有3D立體彩繪,恐龍迷別錯過;晚上到在地人最愛的「樂華夜市」,超多攤熱門小吃,服飾、鞋店也不少,逛街、美食一次滿足。板橋435藝文特區-->「板橋435藝文特區」是一個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公共空間,主打「親子藝術樂園」與「藝術家夢想基地」兩大主軸,園區設有7間展館,並規劃了一系列的課程與展覽,對遊客與親子家庭都有寓教於樂的效果。這裡的「溼地故事館」有濕地生態的展覽與解說,提供了完善的體驗學習環境;「台灣玩具博物館」則展出古今中外將近三千餘件珍稀玩具、數百種以上的童玩、益智、廟會遊戲區,除了動手、動腦還能玩多種戶外玩具與遊戲;如果喜愛看展覽,目前藝文特區有數十位藝術家進駐,包含表演藝術、當代視覺藝術、立體雕塑、設計、音樂等多元類型,讓民眾可以感受、實踐、體驗藝術。園區內綠草如茵、花木扶疏,建築採用歐式新古典主義及高聳對稱的多力克柱列,還有雕刻華美的山牆構成立面,入夜時分建築物昏黃的燈光與門口的噴水池交相輝映,氛圍非常適合拍攝,獲得第59屆金鐘獎7項大獎,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其中法學院辯論比賽場景、陳令秋與佟寶駒學生時期談心場景皆是取景於此喔!⬆️《八尺門的辯護人》陳令秋與佟寶駒學生時期談心場景取自於板橋435藝文特區(圖片來源:新北協拍中心)景點資訊地址位置: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435號連絡電話:886-2-29690366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00~17:00、週六及週日 09:00~18:00;【園區休館時間】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若適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農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休館日將另行公告。捷運板橋站 到 板橋435藝文特區 的公車資訊捷運板橋站轉乘公車310、307、810、857、786至「板橋國中,板橋435藝文特區」站下車板橋435藝文特區詳細介紹員山公園-->不用特地跑國外,新北市現在也有超多特色公園,位在中和的員山公園是孩子的夢幻遊樂場,爸媽絕對要帶小孩來這邊放電!近三公頃的大公園注入共融式遊具,鋪著PU地板玩起來安全許多。依著地形而建,像是隧道式攀爬網、攀岩石,訓練孩子手腳協調;除了一般的盪鞦韆還有鳥巢式、尿布式,讓不同年紀的小朋友都能享受盪高高的刺激;超大沙坑,一旁附有藤蔓造型的洗手腳池,盥洗方便;最大亮點絕對是彩色磨石子溜滑梯,超級長!咻~~很有速度感,一旁的滑草道也很刺激,別忘記帶滑草板來玩唷。景點資訊地址位置: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455巷連絡電話:886-2-29603456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員山公園詳細介紹恐龍園區-->在華中橋下有一座大型恐龍園區,自103年起於華中橋3D立體彩繪推出後,接續在該地規劃出全國唯一河濱自行車道旁恐龍主題園區,提供一處值得拍照的驚奇一隅。有小暴龍、三角龍、小劍龍、恐龍蛋、還有飛翔於天空中的翼龍正鳥瞰大地。(照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景點資訊地址位置:新北市中和區華中橋下連絡電話:886-2-22482688 (中和區公所)開放時間:全年開放員山公園 到 恐龍園區的捷運資訊步行回捷運中原站,搭乘環狀線至捷運橋和站下車,步行約五分鐘。恐龍園區詳細介紹永和樂華夜市-->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即使天氣再熱「吃」依然是不能少的重頭戲,來到永和當然不能錯過樂華夜市,在網路調查中名列全台十大夜市之一的樂華夜市,至今已有近50個年頭,是許多從小在這裡長大的永和人回憶。包括老字號的莊家班、嘉味仙麻油雞及樂華蚵仔煎等,夜市裡不乏經營三四十年的老店。夏天想來點爽口開胃的,夜市裡的幾間人氣攤販如樂華天下飲料店、官記泰式涼拌木瓜、阿爸的芋圓等也都相當消暑喔!景點資訊地址位置:新北市永和區永平路連絡電話:886-2-29282828 (永和區公所)開放時間:17:00-01:00恐龍園區到永和樂華夜市的捷運資訊搭乘環狀線至景安站,轉乘中和新蘆線於捷運頂溪站下車,沿永和路步行約十分鐘。永和樂華夜市詳細介紹環狀線搭乘站點地圖
下一則
「進喔!」、「發喔!」 野柳神明淨港文化祭
1820年某日,野柳的漁民在外海發現了一艘獨自漂流的閩式帆船,登船查看竟空無一人,卻在船艙內發現一尊開漳聖王的神像,以及作為建材的福杉與青斗石,議論紛紛的民眾最終決議,將神明迎入漁村,並利用船上的建材搭廟供奉,名曰【保安宮】,保佑野柳漁民出海平安順利。數十年後,從福建開出的船隻在野柳外海觸礁沉沒,憾事發生後保安宮開漳聖王降乩,指示漁民獻祭以祈清淨,使罹難者遺體不進入港內,開漳聖王進一步降乩表示要在元宵節時親自下港巡視,野柳居民遵照神明指示,由年輕力壯的信徒在正月十五扛起神轎,躍入冰冷的海中,驅逐港內鬼怪,成為野柳神明淨港的起源。「水裡來,火裡去」野柳神明淨港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北海岸元宵節獨有的活動,與平溪天燈節、鹽水蜂炮等齊名,是臺灣民俗類的無形文化資產。野柳神明淨港共有四大儀式,包含「淨海巡洋」、「漁獲滿艙」、「神明淨港」、「神明過火」,參與的信徒必須先扛著神轎跳入水中,上岸後再奔跑過火堆,故有「水裡來,火裡去」之稱,是萬里區最具特色的文化祭儀。神明淨港是野柳地區的年度盛事,整個野柳的居民、漁民共同出錢出力,共襄盛舉,是凝聚地方向心力的重要活動。神明淨港活動自一早就熱鬧展開,信徒們、主祭者們陸續進入保安宮進行祈福儀式,廟前則有野柳國小的醒獅團、北管樂社、神將的精湛演出,令人看的目不轉睛,相機快門聲此起彼落。廟方將8頂神轎扛至保安宮前,細心照料神像後,將鞭炮串掛上神轎,扛轎勇士晃著點燃鞭炮的神轎前行,一時間,鞭炮聲響徹雲霄,穿透陰雨密布的天空直達天廳。淨海巡洋領航船在眾人的祝福下啟航,拉開淨海巡洋的序幕,漁港內10多艘漁船在沖天炮聲中依序跟著領航船衝出野柳漁港,將近一小時的淨海巡洋儀式,所有船隻都會完整繞行野柳漁港三圈,祈求漁獲滿艙、出入平安。漁獲滿艙淨海巡洋後,漁船返回保安宮前,打開船艙將滿載的漁獲吊至卡車上,代表今年每一趟出航都能收穫滿滿,隨後由市長主持慈善漁貨拍賣大會,競標的場面熱鬧無比。神明淨港 「進喔!」、「發喔!」,在眾人大聲吆喝中,眾所矚目的神明淨港在保安宮前開始了,野柳的勇士們扛著開漳聖王、媽祖、周倉將軍、土地公等八頂神轎,在民眾激情的歡呼下,向前衝刺跳入寒風下的漁港中,重現百年前開漳聖王下港巡視的場景,藉此儀式掃除野柳漁港內的孤魂野鬼,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神明淨港近年來也順應時代變遷,開放各地民眾一同參與跳海活動,並舉辦造型評選比賽。在神轎入港後,開放百個跳海名額讓民眾共襄盛舉,2024適逢龍年,許多參與者穿起了龍年風的服裝,慶祝龍年到來並祈求來年平安順遂。神明過火 扛轎勇士們在跳入港口後,須帶著神轎泳渡野柳港,上岸後等待神明指示準備過火,時辰一到,「進喔!」、「發喔!」,吆喝聲再次響徹野柳,勇士們扛起神轎赤腳踏過撒上鹽與米的火堆,淨化身上的晦氣,三巡之後,圓滿完成水裡來、火裡去的完整儀式。在北管樂社的帶領下,眾神繞境漁村,庇佑野柳,神明淨港文化祭,源於百年前漂流在海上的神秘的無人船,船上的開漳聖王被野柳漁民迎上岸後,在一場船難後降乩親自下港巡視,守護野柳漁港的平安,野柳居民們也將這份心意代代傳承至今,使神明淨港不僅是元宵節的特色活動,更是野柳居民跨世代的共同記憶。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