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小客私房說」石碇山城慢活散策

定位點
小客體驗甩麵條
美麗的山城石碇,有著獨特的悠閒氛圍,過往曾是盛產煤礦之地,如今褪去黑金風華,留下的是純樸親人風貌,十分值得花上一天的時間好好尋訪。
除了必遊景點-石碇老街之外,這裡還有許多別具特色的職人店家,無論是手工技藝古法傳承的食品、或獨一無二的手作藝術,都成為石碇小城中迷人的風景,若你有興趣親身體驗,還能安排DIY課程,實際享受製作的樂趣喔!
來,跟著小客一起發掘石碇之美吧!

★私房推薦景點:
【石碇】許家麵線
【石碇】石碇老街
【石碇】HA SOCK 襪子娃娃專賣店

◭【石碇】許家麵線
地址:新北市石碇區烏塗里四分子3號
 
經過蜿蜒山路,來到位於半山腰的獨棟庭院建築,院子內已有好幾架綿長細白的麵線正在場上曬著日光,這裡就是知名的許家麵線。
自從1986年許師傅在石碇自家旁拉出第一束麵線開始,至今已超過三十年的手感、經驗,讓麵線從麵團的甩、拉、放,到一條條雪白細絲形成的過程,在在展現出道地的珍貴手作文化價值。而許師傅也嚴選台灣在地的原料製作,為的就是希望能把故鄉的味道傳承下去。

來到石碇旅遊
一定要參加許家麵線的製作導覽,並親自體驗甩麵條、麵跳繩、甩麵線、曬麵線、包裝麵線的樂趣,離開時帶上幾包有獨到工夫深藏其中的手工麵線,就像是把石碇的暖陽與純樸也打包帶回家一樣。

小客私房說:
想要參加許家麵線的導覽和手工麵線DIY活動,記得一定要提前預約,這裡的假日體驗場次可是場場爆滿,非常受歡迎喔!

◭【石碇】石碇老街
地址: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

清幽的石碇山城裡,有條旅人必訪的石碇老街,充滿著濃厚的古樸氣息。以石碇溪上的萬壽橋分為東街及西街,遍佈各項道地小吃,包括:一粒粽、阿嬤麻糬、王家豆腐、王金蛋等等,都是風味獨特且頗有名氣的美食。

石碇老街老街飽食一頓之餘

也別忘了欣賞特殊的吊腳樓建築,利用柱子支撐於河床上的吊腳樓,是石碇老街的主要特色之一,另外還有因二樓樓層的空間涵蓋一樓走道而得名的「不見天街」,也令人大開眼界。
另外,來到老街也可以仔細觀察這兒的溪流,因著護溪護魚運動,溪流水質清澈見底,魚兒悠游身影清晰可辨,生態保育的完善讓人驚嘆。

小客私房說:
來到老街一定要嚐嚐這味「頂港有名聲,下港尚出名」的阿嬤麻糬,它可是曾經得過獎的手工麻糬喔!除了傳統的黑糖、芝麻等口味外,還有一些創新口味如「桂花」和「紅麴」,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小客這回也是吃得津津有味呢!

◭【石碇】HA SOCK 襪子娃娃專賣店
地址:新北市石碇區碇坪路一段136-1號
 
誰說古老純樸的山城石碇沒有新鮮的活潑創造力呢?來「HA SOCK襪子娃娃專賣店」走一遭,你一定會被這裡琳瑯滿目的襪子娃娃大大驚艷。
店裡的女主人林淑芳多年前曾是一位國小老師,一開始是為了在學校教導外籍配偶手工藝,因而接觸了襪子娃娃這門藝術,也從此著迷於製作娃娃,因而辭去了原本的工作,專心在襪子娃娃的創作上,也創立了現在的「HA SOCK」品牌。

HA SOCK襪子娃娃專賣店特別的娃娃身分證
林淑芳每完成一件娃娃作品,都會為娃娃另外附上出生證明和保證書,註明編號、名字、完成日期,這個舉動讓每一件作品都成為獨一無二且有生命力的娃娃,而對林淑芳來說,親手創作出的每一個娃娃,也真的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是傾注了愛與溫暖製作才誕生的。
想親眼看看這些特別的襪子娃娃們有多療癒嗎?歡迎電話預約參觀,也可以報名參與DIY教學課程,親手製作出一個屬於你的暖心襪子娃娃喔!

小客私房說:
「HA SOCK襪子娃娃專賣店」的DIY課程主要是教大家製作襪子魚,因為魚兒代表著石碇的清澈溪流中常見的魚群,所以每隻襪子魚也好比專屬石碇的情感記憶呢!

相關照片

上一則
驚嘆奇景 野柳地質公園
猜猜野柳地質公園有多知名?野柳位在新北市東北角地區,突出的狹長海岬地形長期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吹拂,風化作用加上海浪侵蝕,生成了大家口中的「類火星地形」,岩石種類豐富,甚至還包含漸層色彩,野柳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從金山遠眺,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為「野柳龜」。特殊的地理景觀因波浪侵蝕、岩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燭狀石、蕈狀岩、豆腐岩、蜂窩岩、壺穴、溶蝕盤等各種奇特景觀。女王頭、仙女鞋、燭臺石等,更是聞名國際的海蝕奇觀。其中最有名的幾座岩石會於下方介紹,大自然的藝術只有親眼見證才能感受驚豔!蕈狀岩區/海蝕平台-園區兩大特色景觀第一區為可欣賞到蕈狀岩、薑石及燭台石的區域,放眼望去是整片的蕈狀岩,隨著時間流逝,砂岩裡質地堅硬的結核露出,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以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打,形成無頸、粗頸、細頸和斷頸等不同形態的蕈狀石。蕈狀石地形崎嶇不平,行走其中還是要專注些,千萬別只顧著拍照或欣賞風景而摔跤。第二區則為園區另一側的海蝕地景,從海蝕洞開始,包含可看見海蝕凹壁、海蝕平台及單面山,海蝕平台一側緊貼峭壁,另一側則是急湧的海浪,在這裡可看到不少經海水侵蝕後的奇特岩石,包含二十四孝石。地質奇觀蕈狀岩初步入園區,會先看到大片的蕈狀岩,遠看就像是香菇園區般可愛,可說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其演育的過程是岩層露出海面,受海水日夜的侵蝕,砂岩裡質地堅硬的結核慢慢露出,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以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打,形成無頸、粗頸、細頸和斷頸等不同形態的蕈狀石,這些不同的形態,正代表著岩石不同的演育過程。蕈狀石地形崎嶇不平,行走其中還是要專注些,千萬別只顧著拍照或欣賞風景而摔跤。野柳公園明星女王頭接著登場的是野柳地質公園的明星女王頭,屬於蕈狀岩的一種,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因受到海水差異侵蝕而逐漸形成今日的面貌。以其高度比對臺灣北部地殼平均上升速度推算,女王頭的芳齡將近4000歲。 其實女王頭就是蕈狀岩,在1962~1963年間因頂部結核上的節理斷裂,從某一角度觀看時貌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因此而得名。在經過數十多年自然風化影響,女王頭脖子越來越細,而為避免遊客觸摸加速人為侵蝕,目前石像是受保護中,若想拍照可沿著周邊的人工木棧道前往排隊,便能遠觀並與女王頭合影。野柳第一區可愛的俏皮公主、燭台石俏皮公主由型似如綁馬尾的公主,因此被譽為女王頭的接班人。地景看起來是不是像梳了髮髻的小女生,雖少了點女王頭的雍容華貴,卻感覺多了份甜美熱情。燭台石為何出名,想必應該不難猜到!這如同燭台般的地形,走過了露出燭火→挖出溝槽→切割出燭臺三個階段而成此奇景。燭火其實就是岩層中的一顆球形結核,當海水侵蝕砂岩時,較硬球形結核就突出地面,海浪拍打結核,會繞著結核四周流動,而侵蝕結核周圍的砂岩,於是向下挖出一圈溝槽,由於結核外圍的一帶環圈比較堅硬,海水依著環圈的形狀向下切割雕出圓錐狀的外形,形成燭臺的部分,一個維妙維肖的燭台石就變大自然刻出來了。神奇岩石單面山接著為第二區的單面山美景,走在前往單面山的路上,映入眼簾的是地質公園最美的山海美景,一面欣賞單面山、一面則可看見海蝕崖及海蝕平台的海景。單面山的特色為一側坡度陡急、另一側坡度較為和緩,形成原因主地層受到擠壓後,因為力量和速度的不同,造成不等量抬升,岩層受到擠壓、隆起也會造成岩層破碎和斷裂,經過海水傾蝕之後,逐漸形成有如「天然溜滑梯」的地形。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