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女力綻放Her story―淡水女路

定位點
淡水女路

淡水,身為臺灣最早的國際商港之一,坐擁豐富的文化資產與山海景致,是北臺灣知名的觀光勝地,在1860年代開港通商的淡水,是臺灣與國際交流的重鎮,也促成了臺灣社會多項重要的變革,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便是創立於今日淡水的真理街,由新北市府與淡水旅學堂及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等團體合作的「淡水女路」,發掘在地女力故事,串接淡水別具女性意義的歷史景點,讓我們穿上漢服,到淡水探索那些年的 Her Story。

淡水女路
女字造字由來

姑娘樓與牧師樓

建於1906年的姑娘樓與建於1909年的牧師樓,皆是由吳威廉牧師建造,姑娘樓最初是提供予淡水女學堂校長金仁理姑娘與婦女學堂校長高哈拿姑娘作為寓所,現為真理大學校長室;牧師樓則是吳威廉牧師的寓所,其琴樓作為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場景而紅極一時,現為真理大學研發中心。兩座建築外觀近似於不遠處的英國領事官邸,皆是迴廊式的紅磚洋樓建築,差別在於外牆裝飾較官邸而言樸素許多。
姑娘樓
牧師樓

偕牧師娘張聰明與馬偕牧師
在新北五股長大的臺灣女性張聰明原名蔥仔,1878年與馬偕在淡水英國領事館結縭,婚後努力學習,成為了通曉英語的女子學堂老師,當年可是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女性,張聰明與馬偕牧師幫助了許多被傳統束縛的臺灣女性,是臺灣女性教育史的重要人物,淡水女路在馬偕故居內以行動劇的方式活潑重現當年張聰明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張聰明行動劇
馬偕故居

張聰明在1879年底與馬偕一同踏上了返回加拿大之旅,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印度至中東,在埃及遊覽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參觀哭牆,經亞歷山卓到了義大利,參觀龐貝遺跡、羅馬與梵蒂岡,再經由法國、英國最終抵達加拿大,陪同馬偕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職與募款之後,再經美國、日本回到臺灣,這段經歷也令張聰明成為首位進行環球旅行臺灣女性。
馬偕故居內部
馬偕故居迴廊

淡水女學堂
馬偕自加拿大返回臺灣後,於1884年成立了淡水女學堂,是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為臺灣女性教育的濫觴,女學堂培育出了眾多傑出的女性,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電視劇浪淘沙女主角-丘雅信的原型)、文學家汪李如月皆是畢業自淡水女學堂,另外為了照顧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婦學堂,堪稱臺灣第一所「媽媽教室」。
淡水女學堂

阿給 あぶらあげ

阿給是淡水名聲響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漿一般,阿給已跟淡水畫上等號,而這道著名小吃的發明家是楊鄭錦文女士,與先生楊樹根一同經營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發了一種新餐點,她將油豆腐切開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鮮魚漿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給,阿給來自於日本話「油揚あげ(abura a ge),簡稱あげ(a ge)」,是「油炸豆腐皮」的意思,而令外地人訝異的是,最初阿給外帶時外包裝居然是用報紙包裹,作用是抵禦淡水冬天濕冷的氣候呢!
阿給的包裝

手作線裝書
重建街的老宅--九崁28親手縫製線裝書,重建街的舊名即為九崁街,意旨最初在這裡開設的九間店家,這裡才是正港的淡水老街,早在今天中正路商圈發展起來之前這裡是淡水最繁華的市街,街屋循著山勢蜿蜒而上,至今仍保留了數棟老宅,在網路資訊爆炸時代,回歸最初的紙本書,一針一線,慢工出細活的打造自己的書香世界。
朱麗杏老師教學線裝書
製作線裝書

「入眼觀音山色秀,朝暉相映畫圖開」,出自於淡水女詩人汪李如月的詩句,在步下重建街往捷運站的方向,看著前方的觀音山與淡水河,與詩人跨時間共感,女性視角的淡水,是臺灣女子教育的起點,是無數傑出女性前輩的養分,從淡水跨出的第一步,成為臺灣社會變革的一大步。
IMG_1759_調整大小
重建街與觀音山
上一則
北臺8縣市:旅遊散策路線1-青春山海行
北臺灣有許多文化及資源,像是北海岸擁有美麗的海岸線、多樣化的地質樣貌、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海水、客家文化...等,基隆、新北、臺北、桃園、新竹、苗栗沿線玩不完,快跟著小編安排旅行吧!路線一:青春山海線 基北桃三日遊Day1:九份老街、望幽谷濱海步道、正濱漁港色彩屋、阿根納造船廠遺構、基隆長榮桂冠酒店check in🌟 九份老街地址:新北市瑞芳區基山街第一站先來到國際旅客的最愛-九份老街,這裡的復古建築與獨特坡地景觀,吸引各地旅人拜訪這座山城,尋訪傳說中宮崎駿動畫裡的夢幻山城。在此可以品嚐到Q彈有嚼勁的芋圓、味道獨特的排隊美食草仔粿(有宅配服務),也可以買到各式各樣富有台灣在地風味的伴手禮呢!🌟忘憂谷濱海步道地址:基隆市中正區八斗街接著往基隆方向探索吧!望幽谷是一個V字型的山谷,可在綠油油的草地放鬆也可看到八斗子漁港來往的漁船,以及可眺望到遠處的基隆嶼,遊客至此,在環狀的稜線及山谷步道,漫步於山谷草地,走於臨崖的稜線,遠眺海天,俯瞰崖下的海蝕平台豆腐岩,還有雄奇可觀的臨海峭壁,夜晚時分海面上漁火點點與九份山城的燈火,形成一齣唯美的山海之戀。🌟 正濱漁港順遊地址:和平橋頭(原住民文化會館)旁正濱漁港位於和平島南方,是歷史悠久且曾繁榮極盛的漁貨商港,是早期帶動基隆漁港興盛的主要功臣。基隆市政府積極開發成為以假日休閒懷舊為主的漁碼頭,期待榮景將再現於此。中午還可以去附近的「阿里棒棒」採買海味伴手禮,直接幫您宅配到府或是下塌飯店,省去旅行中大包小包的不便唷!🌟 基隆長榮桂冠酒店check in、基隆廟口夜市地址: 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62之1號結束一天的遊程,晚上好好在飯店休息吹冷氣囉~來到基隆當然不能錯過廟口夜市,由於交通地理位置方便距離火車站及客運站只需要十分鐘步程,且美食及文化多元也被觀光遊客所喜愛,基隆廟口更被觀光局評選為「最友善的夜市」及「最美味的夜市」。其擁有的美食種類之多,從飽餐一頓的鼎邊銼、三明治、雞捲、豆簽羹、滷肉飯、原汁豬腳、紅燒鰻魚羹,到吃巧嘗鮮的天婦羅、香腸、泡泡冰等美食,種類繁多因此獲得「全台之冠」的美譽,下一次來基隆旅遊的時候不妨停下腳步,在夕陽西沉之際走入廟口夜市讓感官享受一場味覺的嚮宴。這裡有間遠近馳名且有宅配服務的「連珍糕餅店」不妨買些伴手禮享用吧!Day2:野柳女王頭、箴品茶研茶席體驗、石門梯田、淡水福容飯店check in🌟 野柳地質公園地址:新北市萬里區野柳村港東路167-1號觀賞最天然的地質教室、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擁有奇岩美石的野柳地質公園,是大屯山餘脈延伸至海中的岬角,受到風化、海蝕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蕈狀岩、海蝕洞、豆腐石、燭狀岩及壺穴等奇景,是揚名國際的天然風景名勝地。其中,「女王頭」更是野柳具代表性的地標與熱門打卡點;「俏皮公主」則有著如綁著馬尾般的造型,被譽為女王頭的接班人。🌟箴品茶研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大水堀4-1號石門土生土長的李宗烈老師,回到家鄉熱忠於培育石門舊有的茶樹種,硬枝紅心,讓使用硬枝紅心生產的鐵觀音與阿里磅紅茶的好味道繼續流傳下來。他說種茶除了是世代茶農子弟的宿命,更是復育石門特有茶種-硬枝紅心的使命。 對箴品茶研的李宗烈老師來說,為了與山林共生、共存、共榮,李宗烈選擇自然農法,用三年的時間不斷看著茶苗被病蟲害啃食仍補植新茶株。他更薈萃台灣各地特色茶種進行復育、栽種包括硬枝紅心、迎香、水仙烏龍、佛手及台湾山茶等,透過有機栽種的方式。並且宣揚箴品茶研的人生三道茶的理念,讓茗香者品嚐人生如茶:一苦、二甜、三回甘的百轉蘊味。🌟 嵩山百年梯田地址: 新北市石門區北19鄉道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尖山湖附近的嵩山梯田,是全臺唯一用陽明山火山岩砌成的百年石砌梯田,三百年多年前,先民以三角鼎立法來堆砌田埂的邊坡石墻,一塊塊石頭層層交錯出美麗的幾何圖案,搭著附近的田間小徑別具美感。石門嵩山社區將環境復育與觀光導覽結合,與企業團體學校合作,運用工作假期實行梯田的田梗與石砌坡坎修復,並帶領參訪民眾下田育苗、插秧、搜草及收割等農事體驗,藉由土地復耕與耕作傳承,倡導寓教於樂的觀念,社區更推廣無毒有機耕作、產業輔導及農村體驗,力求找回過往農村風情。🌟 淡水福容大飯店 check in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觀海路83號福容大飯店坐落於淡水漁人碼頭內,緊鄰淡水出海口,遠可眺望觀音山及八里渡輪,坐擁絕美景致,飯店外型仿若一艘巨型郵輪,共有198間客房,隨處可見海洋休閒渡假風,飯店內有SPA、游泳池、健身房等娛樂設施。還有可容納80桌的無柱豪華宴會廳。飯店外圍並有商店街與藝術大街,提供旅人休憩、購物,一次滿足。🌟 淡水老街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一帶從淡水捷運站走出來右轉,中正路及延伸的重建街、清水街一帶,就是鼎鼎大名的淡水老街。「淡水老街」不僅早已是全台知名熱門景點,同時也吸引不少外國人慕名而來。這裡街道兩旁林立熱鬧商店,有濃濃古早味的餅舖、雜貨店,也有賣潮流服飾、玩具。Day3:白沙岬燈塔、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永安漁港(午餐)、新屋綠色走廊、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或新屋石滬故事館🌟 白沙岬燈塔地址: 桃園市觀音區新坡下16號白沙岬燈塔位於觀音海岸,在台南國聖燈塔未興建前,曾是台灣本島最西邊的燈塔,週邊設有環形步道,還可順遊觀音濱海遊憩區。白沙岬雪白的塔身在蔚藍海天之間顯得更為耀眼,西元1901年點燈啟用後,在日治時期就已是台灣著名勝景,歷經百年以上的歲月洗禮,在2001年獲選入列文建會「台灣歷史建築百景」,燈塔建築本體、圍牆與日治時期的日晷儀隔年公告成為桃園第一座縣定古蹟,2021年5月公告為桃園第二座國定古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日治初期燈塔。🌟 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新港路85號海螺文化體驗園區即位處永安觀光魚市場,是全台唯一的客家漁港,牽罟、吹海螺及石塭捕魚都是當地傳統客家捕魚方法,因此海螺園區的主體建築海螺館係擷取海螺曲線意象,整合各面向環境、機能與結構行為的海螺造型,做為建築物設計外觀的靈感來源;而在中庭的地景藝術,則是以客家吹海螺的聲音為發想,另外主建物旁的附屬建物則是融入補漁的客家石塭,讓整體建築物更具海客風情,園區結合周邊商圈合作推廣農漁產業,發揚推廣海洋客家文化。🌟 永安漁港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永安里中山西路3段1165號永安漁港位於社子溪出海口,原名崁頭屋港,是親子們一起騎車啖海鮮美食的好去處,離綠色隧道不遠的路程就可以輕鬆騎到,是全家人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永安漁港內建有一棟觀光漁市,外觀以龍蝦為設計風格,並有兩道透明螺旋梯。另外,永安觀海橋是永安漁港的一座跨港大橋,每逢傍晚五點後燈光點亮整條橋,照映在海面上非常浪漫,更是攝影人眼中的一大美景。🌟 新屋綠色走廊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觀海路位於永安漁港南方約三公里的「新屋綠色走廊」,在市政府用心規劃下,已成為北臺灣最具規模的自行車專用道。車道穿梭於涼爽樹林中,同時旁邊又有濱海道路的海風吹拂,親子同遊、溫情協力,最讓人心曠神怡。🌟 新屋石滬故事館地址: 桃園市新屋區觀海路一段2180巷70號原為警察哨所及宿舍的蚵一哨所,經重新改造轉型後,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傳承新屋百年石滬文化,並提供旅客石滬修築體驗。一日石滬匠師遊程(可上KKday訂購或洽新屋石滬故事館)
下一則
【半日遊】慢友雙溪,老街散策
偷得半日的悠閒,步入舊時光,動手做童玩,在百年石頭屋上撫摸雙溪的紋理半日遊雙溪平林休閒農場︰懷舊體驗與童玩DIY(2.5小時)→車程5分→雙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頭、東和戲院遺址(走讀約1.5小時)雙溪源於牡丹溪、平林溪,主流於渡船頭匯流而成雙溪河,早期人們稱之「頂雙溪」。昔日為淡蘭古道物產集散的重要中繼點。優美的百年貂山詩詞,輕輕點綴出雙溪的四季流轉與風光明媚,歷經採礦盛期與時代更迭,目前仍保有舊時農村純樸文化與豐富的自然生態。平林休閒農場順應自然,在得天獨厚的雙溪山腳下,源於對家鄉的眷戀,為地球保留一片淨土的理念下孕育而生,保存天然資源與傳統文化的倫理精神,展現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的成果。農場鄰近雙溪火車站,海拔高度約50~80公尺,適合親子旅遊、露營、登山,邀請你以文化與自然為師,認識環境守護的價值。從恬靜的雙溪火車站出站,站前叫賣的農人、當天現採的蔬菜水果,彷如回到數十年前的農業社會。距離車站5分鐘的車程,雙溪平林休閒農場保留了50年代農村的純樸樣貌,重現早期農人生活的點滴。隨處可見的臺灣水牛塑像,象徵著先民刻苦勤勞、樸實敦厚的水牛精神;俯拾即是的古早童玩,讓人拋開束縛忘卻煩憂,重回小時候的感動;龍骨水車重現,認識早期農民引水灌溉的智慧與辛苦;野薑花開,食在當令,品嘗就地取材烹調的農村古早味。景觀、人文、生態重現臺灣農村風貌,在環境中學習與探索,透過保存下來的珍貴農具,理解當時在地與環境共生的生活方式,土角厝的泥磚與石塊,記錄著生活的脈絡,真切感受土地的溫度,學習尊重自然,並在人與土地的交流間,找到生命的價值。眷戀古味,水牛精神走入農場處處可見水牛的雕塑,水牛在台灣的經濟開拓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農場內姿態各異的臺灣水牛,或坐或站,顏色各異,每隻水牛的型態都不同,「我喜歡牛的刻苦與任勞任怨,他最能代表農村精神」農場主人說,早期生活不易,牛隻是農家春耕、夏耘不可或缺的夥伴,農人以一條牛繩和口令,驅使牛隻,在水田裡一步一腳印的前進犁田,或拉動石磨、搬運貨物,腳踏實地,農人與水牛共同在土地上相互依存,水牛精神體現了先民重視環境倫理,順應而行的生活智慧,學習尊重自然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你可以細心觀察農場的臺灣水牛有什麼特徵,原來臺灣水牛胸前有二條白色山形條紋,其蹄大而平整,行走於水田或沼澤時較不易下陷,因此適合在水田中工作。胼手胝足,源流不息雙溪農人因應山勢種植水稻,櫛比鱗次的水梯田因應而生,但臺灣降雨集中,農業灌溉用水極不穩定,確保水源成為最重要的農事之一。早期農人使用龍骨水車,「憑藉人力與默契,利用雙腳踩踏木製轉軸,帶動一串木製鏈帶葉片,將溝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高處的農田中,木片之間節節相扣,形狀如人的脊椎骨,故稱為龍骨車」。隨著時代更迭,水車已不復見,因此,農場主人請來專業老師傅重現,讓人瞭解早期水資源取得不易,珍惜水源的重要性。童玩達人 非你莫屬來到古早童玩設施區,早期的生活是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任何資源都需要好好珍惜,連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做,利用竹子、稻草、芒草、鐵罐,就能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童玩。農場精心重現復古童玩,遊客可現場直接體驗,重溫臺灣早期的童年趣味。古早童玩除了提供娛樂外,也蘊含著訓練肢體協調、專注力、惜物愛物、珍惜有限資源的寓意。受歡迎的勾鐵環遊戲,手持長柄鐵鉤勾住鐵環,在地上滾著前進,需要有高度注意力,一不小心鐵環與鐵鉤就分離。「你注意到導覽老師手上栩栩如生的蚱蜢了嗎?」現場報名農場草編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農場種植的芒草,順應植物的紋理,觀察蚱蜢的特徵,在老師一步步教學下,左穿右押,活靈活現的蚱蜢就在指尖中完成;或者跟著老師拿一片葉子,與農場的蟬叫聲和鳴,吹出獨一無二的自然交響樂,原來,農場處處都是寶。美好食光 食當季 食在地多雨的雙溪氣候環境適合山藥生長,通常選在年初時播種,9月開始收成,栽種期約7~8個月,每年9月~12月,農場與當地小農職人合作,設計農事體驗的行程,預約拔山藥與地瓜活動,親手下田挖土拔山藥喔!自然耕種的山藥,味道清爽,營養價值極高。農場的野薑花與山藥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錯過的在地美味,等你嘗鮮。 隱身在雙溪三忠廟後的長安老街有座見證歷史興衰的中藥老舖-林益和堂,顯眼的屋身有紅磚面與白色橫帶作為裝飾,保留閩南街屋的亭仔腳空間,二樓有外凸的小窗台,牆面有花鳥圖案裝飾,為日據時代台灣所流行的西洋建築樣式,兼顧實用與美觀,仔細觀察,樓面有鑲嵌候鳥南遷及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瓦磚是少數保存完整的古蹟。早期雙溪礦業發達時,街區有許多礦工居住,林益和堂擔負起礦工與居民健康的重任,提供服務與高品質的藥品,深受肯定。時代變遷下,林益和堂傳承了在地經驗與常民文化的智慧,喚起雙溪遊子對鄉土的認同感,以友善和永續環境的互動,展現在地文化自信,秉持環境倫理的原則,營造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環境。【達人帶路】紅磚面的白色橫帶,是否似曾相識?此建築風個又別稱為「辰野式」,在日本建築現代化的歷程中,辰野金吾運用磚石混構手法的作品最為著名,並因其廣泛的影響力及其後輩的繼承,對臺灣近代建築風貌產生深遠影響。如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南郵便局、總督府專賣局作品,皆可見到紅白相間帶飾被大量運用。【服務資訊】1. 聯絡電話︰02- 2493-13332.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長安街3號3. 服務時間︰週三~週六 09:00-21:00 / 週日 09:00-20:00 / (週一、二公休) 沿著雙溪老街,斑剝的砂岩古牆與老屋紀錄著曾經的興盛,如今人口外移,盛況不再,但戲院遺址、日本紅磚仍在,刻著雙溪的文化紋理,等待遊客細心探訪。信步來到街尾的渡船頭,左側的平林溪與右側的牡丹溪在此匯合,自清代起就是淡蘭古道【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的重要關口,人來人往,大宗貨物與客船全部順雙溪運到出海口舊社,換乘帆船轉運各地,回程再用小型船隻逆行上溯到雙溪。物換星移,「土地是定著的,而人類是遷移的」環境與文化變遷在世代交替下不停上演,站在渡船頭遺址上,記得用相機紀錄下雙溪山城曾經的繁華榮景。【達人帶路】1873年馬偕多次利用淡蘭古道前往噶瑪蘭幫平地居民及山區原住民治病、拔牙,而「頂雙溪」〈今之雙溪〉是當年馬偕的必經之處。雖然經歷各個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紋理的相互堆疊覆蓋,140多年前馬偕的行跡多半已不復見,你知道哪裡還留有當年的蛛絲馬跡嗎?來一趟雙溪,感受馬偕博士那「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信念與勇氣。【服務資訊】1.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泰昌街2. 服務時間︰全年開放如何到雙溪搭乘公車前,建議上大臺北公車資訊系統https://ebus.gov.taipei/ 確認公車班次與時間等資訊。1. 前往到柑腳、泰平地區︰雙溪火車站搭乘780與781公車2. 前往虎豹潭、壽山宮︰雙溪火車站搭乘F815公車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