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女力綻放Her story―淡水女路

定位點
淡水女路

淡水,身為臺灣最早的國際商港之一,坐擁豐富的文化資產與山海景致,是北臺灣知名的觀光勝地,在1860年代開港通商的淡水,是臺灣與國際交流的重鎮,也促成了臺灣社會多項重要的變革,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便是創立於今日淡水的真理街,由新北市府與淡水旅學堂及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等團體合作的「淡水女路」,發掘在地女力故事,串接淡水別具女性意義的歷史景點,讓我們穿上漢服,到淡水探索那些年的 Her Story。

淡水女路
女字造字由來

姑娘樓與牧師樓

建於1906年的姑娘樓與建於1909年的牧師樓,皆是由吳威廉牧師建造,姑娘樓最初是提供予淡水女學堂校長金仁理姑娘與婦女學堂校長高哈拿姑娘作為寓所,現為真理大學校長室;牧師樓則是吳威廉牧師的寓所,其琴樓作為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場景而紅極一時,現為真理大學研發中心。兩座建築外觀近似於不遠處的英國領事官邸,皆是迴廊式的紅磚洋樓建築,差別在於外牆裝飾較官邸而言樸素許多。
姑娘樓
牧師樓

偕牧師娘張聰明與馬偕牧師
在新北五股長大的臺灣女性張聰明原名蔥仔,1878年與馬偕在淡水英國領事館結縭,婚後努力學習,成為了通曉英語的女子學堂老師,當年可是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女性,張聰明與馬偕牧師幫助了許多被傳統束縛的臺灣女性,是臺灣女性教育史的重要人物,淡水女路在馬偕故居內以行動劇的方式活潑重現當年張聰明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張聰明行動劇
馬偕故居

張聰明在1879年底與馬偕一同踏上了返回加拿大之旅,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印度至中東,在埃及遊覽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參觀哭牆,經亞歷山卓到了義大利,參觀龐貝遺跡、羅馬與梵蒂岡,再經由法國、英國最終抵達加拿大,陪同馬偕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職與募款之後,再經美國、日本回到臺灣,這段經歷也令張聰明成為首位進行環球旅行臺灣女性。
馬偕故居內部
馬偕故居迴廊

淡水女學堂
馬偕自加拿大返回臺灣後,於1884年成立了淡水女學堂,是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為臺灣女性教育的濫觴,女學堂培育出了眾多傑出的女性,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電視劇浪淘沙女主角-丘雅信的原型)、文學家汪李如月皆是畢業自淡水女學堂,另外為了照顧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婦學堂,堪稱臺灣第一所「媽媽教室」。
淡水女學堂

阿給 あぶらあげ

阿給是淡水名聲響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漿一般,阿給已跟淡水畫上等號,而這道著名小吃的發明家是楊鄭錦文女士,與先生楊樹根一同經營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發了一種新餐點,她將油豆腐切開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鮮魚漿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給,阿給來自於日本話「油揚あげ(abura a ge),簡稱あげ(a ge)」,是「油炸豆腐皮」的意思,而令外地人訝異的是,最初阿給外帶時外包裝居然是用報紙包裹,作用是抵禦淡水冬天濕冷的氣候呢!
阿給的包裝

手作線裝書
重建街的老宅--九崁28親手縫製線裝書,重建街的舊名即為九崁街,意旨最初在這裡開設的九間店家,這裡才是正港的淡水老街,早在今天中正路商圈發展起來之前這裡是淡水最繁華的市街,街屋循著山勢蜿蜒而上,至今仍保留了數棟老宅,在網路資訊爆炸時代,回歸最初的紙本書,一針一線,慢工出細活的打造自己的書香世界。
朱麗杏老師教學線裝書
製作線裝書

「入眼觀音山色秀,朝暉相映畫圖開」,出自於淡水女詩人汪李如月的詩句,在步下重建街往捷運站的方向,看著前方的觀音山與淡水河,與詩人跨時間共感,女性視角的淡水,是臺灣女子教育的起點,是無數傑出女性前輩的養分,從淡水跨出的第一步,成為臺灣社會變革的一大步。
IMG_1759_調整大小
重建街與觀音山
下一則
女力帶路|Open淡海機廠!
淡海輕軌綠山線V11崁頂站,是臺灣最北端的鐵道車站。在這座極北車站的北面,還有一段通往淡海機廠的神秘鐵道!這座「機廠」是輕軌列車進行維修、測試、塗裝的基地,確保淡海輕軌的穩定運行。新北捷運攜手旅學堂,推出「Open淡海機廠」交通全齡體驗活動,由旅學堂導覽老師吳峻毅與李棟梁與在地女力協力共同帶路,邀請您搭乘Open淡海機廠專列,從紅樹林站出發,駛向淡海輕軌的秘密基地!淡海輕軌與新市鎮隨著工商業的高速發展,雙北都會區的人口已接近飽和,為了舒緩臺北盆地的居住壓力,政府規劃了淡海新市鎮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與新市鎮配套的交通建設即是淡海輕軌。淡海輕軌綠山線於2018年通車,行經淡水里山的丘陵地帶與新市鎮,共設立7座高架車站與4座平面車站,路線起於紅樹林,終點為崁頂站,淡海機廠即設立於崁頂站旁。閉上眼睛一下下淡海輕軌在規劃之初,就邀請了臺灣代表性的繪本作家—幾米,為北臺灣第一條輕軌系統注入夢想。《閉上眼睛一下下》這本幾米為淡海輕軌創作的繪本,講述暱稱「阿給」的小女孩搭乘輕軌展開冒險的故事,繪本內的角色也隨著輕軌的通車走入現實,成為淡海輕軌綠山線各站的公共藝術。 從紅樹林站啟程,登上Open淡海機廠專列,透過輕軌大面積對外窗,欣賞淡水的美麗風光,在帶路人鴨子老師的引領下,認識輕軌的大小事。淡海輕軌列車是臺灣「國車國造」的成果,採用五節編組列車,最高載客人數可達265人,列車仰賴「集電弓」接觸架空電線供電,讓列車擁有充沛的動力穿梭於紅樹林與新市鎮之間的丘陵地帶。Open淡海機廠!通過V11崁頂站後,專列緩緩駛入神秘的「淡海機廠」,這座輕軌最高等級(五級)的機廠不僅僅是輕軌列車的家,更是列車日常維修、保養與調度的重地。進入廠區後司機員會下車執行「加砂作業」,這些砂在下雨天或爬坡時能增加輪軌間的摩擦力,守護行車的安全。下一站,是最讓人期待的「洗車秀」!列車進入清洗區,依序經過沖水、泡沫清潔與熱風吹乾流程,整個過程就像是超大型汽車美容,讓車體閃亮如新。走出閃亮的列車,進入維修工廠!在機廠導覽員瑋倫的指引下,戴起安全帽。「安全第一!」沿著標線行走於工廠內部,開箱輕軌列車的家。沉浸式體驗幾米繪本網美牆淡海機廠除了維修、檢測區之外,還設有一區噴漆塗裝工廠,列車在此區進行細緻的塗裝,換上新衣化為淡水美麗的移動風景。旅學堂與新北捷運將幾米繪本世界搬入這個充滿想像的場域,「閉上眼睛一下下」,讓乘載夢想帽的許願樹亮起,在機廠最美的牆面前合影。DIY彩繪徽章與在地好滋味移步到行政區,進入輕軌小藍的夢想製造所,DIY夢想帽徽章、彩繪輕軌造型擴香石、挑選星砂許願瓶。品嚐淡水在地農家阿三哥的輕軌特製便當,選用在地新鮮食材,每一口都是淡水的好味道! 淡水女路Open淡海機廠的帶路人鴨子、瑋倫、好棒棒老師,皆是參與「淡水女路」導覽員培訓的淡水在地女力,參與培訓課程的學員背景多元,透過她們專業且活潑的導覽,為冷硬的工廠注入人文溫度。「淡水女路」由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旅學堂工作室、新北市淡水區公所共同推動,讓不同背景、不同專業的淡水女性齊聚,自信訴說淡水文史、淡水女性的故事,實踐地方創生與性別平權的願景。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