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從前的板橋有座城—探索枋橋古城與四大廟宇

定位點
古城界址

談到臺灣的古城池,多數人腦中第一時間浮現的無非是臺南府城、臺北府城與恆春縣城等城池,這些官方修建的城池如今仍保留著城門甚至部分的城牆,有些還成為了捷運站的名稱(臺北捷運北門站、西門站與東門站),是當代臺灣人的共同記憶。但您可曾聽說,在今日新北市的首善之區-板橋區,也有一座古城池嗎?

枋橋古城路標

從捷運府中站前往林家花園的路上,細心的旅人會發現,這一區的路燈特別有古風,上頭還標著「枋橋古城」,低頭一看,地磚上居然有著「古城界址」的字樣,是的,府中一帶曾經存在過一座古城,這座枋橋古城與臺北城一樣有五個城門,其歷史甚至比為人所熟知的臺北城更加悠久,促成這座城池的設立有兩大因素:板橋林家與漳泉械鬥。
古城界址

時間回到清代,當時的台灣時常發生漳泉械鬥,原籍漳州的板橋林家為了抵禦泉州人襲擾,在1855年私自籌建了枋橋城,約是今日板橋區西門街、北門街、南門街與館前西路內圈的範圍,在日治時期因交通建設遭到拆除,然而我們仍能透過地方上的廟宇找尋古城的蛛絲馬跡。
枋橋古城地圖

【慈惠宮】
位於枋橋古城東門位置的慈惠宮,是板橋地區香火鼎盛的媽祖廟寺廟內外採用剪黏、雕刻、彩繪作為裝飾,雕樑畫棟,華麗精緻。慈惠宮也是板橋地區求財運的廟宇,板橋林家等在地商業鉅子皆是慈惠宮的信徒,仔細探尋,還能找到刻著林家商號的龍柱呢。
慈雲宮屋頂剪粘
慈惠宮與板橋林家
慈惠宮財神

【接雲寺與大眾廟】
位在枋橋古城西門位置的接雲寺與大眾廟,其歷史皆與漳泉械鬥有關聯,大眾廟是板橋仕紳為了紀念在械鬥中死去的漳州人所建立,主祀大眾爺;一旁的接雲寺主祀觀音佛祖,前身為中和慈雲巖寺,後因械鬥毀於祝融,由板橋接雲寺承接其香火,接雲寺收藏了不少珍貴的古匾及古聯,正殿屋頂兩側還有許多以金箔包住的飛天仙人木雕,十分耀眼,藻井採特殊的長橢圓形設計,相當有歷史與宗教價值。
接雲寺金仙人
接雲寺藻井
大眾廟

【迪毅堂】
四大廟中唯一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的迪毅堂,是板橋林家為了紀念因械鬥戰死的武師與丁勇所建立,又稱元帥廟,2021年修復完畢,採預約的方式開放參觀,內部的門神繪畫與麒麟濕壁畫皆出自於廟宇繪畫大師,新北文化獎得主蔡龍進老師之手。
下一次來到板橋,前往林家花園的路上,放慢腳步,依循地磚上的字樣,一步一腳印的繞出那曾經的古城、進到廟宇裡欣賞精湛的繪畫與工藝,探索城市的前世今生吧!
迪毅堂
迪毅堂濕壁畫

 
上一則
淡水里山|女力帶路
美麗的河岸風光與漁人碼頭的夕陽景色,是大多數人對於淡水的第一印象。然而,淡水的精彩遠遠不僅限於河濱地帶,淡水區面積廣達70平方公里,由淡水河岸、丘陵地帶、大屯火山群構成,淡水因此有著許多帶有崎、崁、坪、湖、泉、谷等字的地名,反映出淡水多丘陵的地形。生態棲地、人類聚落、農業耕地交織的淡水里山,經歷數代人的農墾,目前以發展休閒農業為主。跟著新北捷運、淡水旅學堂,一起搭乘淡海輕軌,以悠閒的腳步走入淡水里山,在農村女力的帶領下,探索靜謐優雅的山之淡水。自淡海輕軌綠山線-淡金鄧公站下車,取櫻花大道右側的小徑前行,步入淡水里山地帶,沿途有灌溉水圳、土地公廟、榕樹公相伴,田園風光令人忘卻都市塵囂。小徑的底端是淡水三空泉,顧名思義就是泉水湧出之地,返鄉青年Kevin經營的阿三哥農莊,就位於這得天獨厚的水源地。阿三哥農莊與洛神花季阿三哥農莊順應節氣,四季推出不同的農業體驗、包括養蜂、採茶、DIY茶籽油肥皂、親子烘焙課等。秋季的阿三哥農莊,是洛神花的採收時節,滿樹紅豔的果實,散發迷人的光澤,正適合走進田園盡享採摘樂趣。 提著茄仔袋、戴上斗笠,走進農家的無毒農園,將如紅寶石般的洛神花萼俐落採下,湊滿30朵後將果實分離,汆燙後加入糖,DIY製作酸甜可口的洛神花果醬。搓揉在來米糰後,以傳統的擦板從洞眼中搓出粉條,古法手作米苔目,以滾水煮熟後冷卻,加進洛神花果膠內,成爲一道美味的甜品。「吃是種享受、好好吃飯!」,農家宴席上桌,淡水農家的得意之作-大灶油飯、洛神排骨、茶籽油生米、茶油麵線煎等佳餚一一上桌,每一道都健康且美味,以感謝的心情享用這桌低調的奢華。淡水女路-阿三嫂「農莊的名稱是阿三哥農莊,那阿三嫂在哪呢?」,話音剛落,阿三嫂微笑著從廚房走出,來到餐桌旁與大家見面。向大家細心介紹午宴的菜色,並分享迎賓茶—龍眼花茶背後的故事。吟詠了自己創作於日曆上的臺語詩《龍眼花》,詩句中充滿對父親的回憶,以及從前農村生活的智慧。就在眾人仍沉浸於阿三嫂的故事時,眼前的「阿三嫂」揭開謎底,原來,這是一場精心規劃的行動劇!這場演出由「淡水女力 4.0」學員們實地口訪阿三嫂後,根據在地故事創作而成。淡水女力 4.0 致力於挖掘淡水婦女在家庭、社區及職場中的豐富故事,透過田調與口訪成果,推廣女性價值與力量,連結淡水在地的文化脈絡。 阿三嫂帶路!鄉土詩與木炭窯謎底揭曉後,正牌的阿三嫂以爽朗的笑容正式出場!帶領大家再次走入農園,小徑上每一個植物的解說牌,都是阿三嫂自己創作的鄉土文學,幽默且充滿童趣,令人會心一笑。來到農園中央,巨大的木炭窯佇立其中,以相思木為材料,三空泉一帶在過去曾有高達80座木炭窯,是過往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生活用燃料。然而,隨著瓦斯普及,木炭窯逐漸被遺忘,阿三嫂特別保留了這座木炭窯,將這份生活中的歷史記憶傳承下去,讓下一代能從此讀懂淡水里山的過去。
下一則
2023九份紅燈籠祭
十九世紀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淘金熱潮,從北美的舊金山到南美洲的火地島,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與北歐拉普蘭,一群又一群渴望一夕致富的年輕人,湧入了這些藏寶地。世紀末的北臺灣,也在修築鐵路的過程中發現了砂金,1892年九份發現金礦,自此進入大淘金時代,無數富冒險精神的人們來到九份, 24小時晝夜不停歇地開採金礦,每到晚上,山城裡的家家戶戶都會點亮燈籠指引這些夜歸的淘金人。2023年首屆「九份紅燈籠祭」傳遞了紅燈籠象徵的「光明」、「指引」、「團圓」,於2月24日(五)至3月26日(日)在九份設置了多處燈籠藝術裝置,照亮九份的往昔與人情。 繁華的九份也曾有過落寞時光,在採礦產業結束後,人去樓空的九份,在北海岸的霧氣壟罩下更顯鬱悶。1986年,九份當地為了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從九份國小由上而下,沿著豎崎路將一顆顆紅燈籠高掛延伸至汽車路,猶如一條巨龍一般,守護並撫慰了九份山城。3年後,以九份為主舞台的電影《悲情城市》上映,在國際影展獲得至高殊榮,將九份推進世界的舞台。2023年第一屆九份紅燈籠祭,期間限定的「珍愛結好緣分」愛心互動裝置,結合手機燈光調色盤軟體,讓情侶們可以自行設計出獨一無二的燈籠色彩,在金山岩月老廟前甜蜜互動。換上旗袍、提起復刻版紙燈籠,走在入夜的懷舊街道當中,彷彿回到舊時歲月,最古典也最新潮。👉復刻版的「九份古仔燈」可在九份老街店家「百花香」、「九份木屐店」、「林源發商行」及「一尾清商行」購買。五番坑則設置了「圓滿長長久九」藝術裝置,除了象徵「平安、光明、團圓」的九份紅燈籠之外,更有瑞芳區的姊妹區-來自日本香川縣琴平町的金字燈籠相互輝映,琴平町以金刀比羅宮與其1368階參道聞名,同為旅遊勝地的兩地,在2018年簽屬了友好交流協定書,在教育、文化觀光等多面向展開全面合作,深化了臺日兩地的交流與情誼。經歷了近3年的疫情後,世界逐漸回到人們熟悉的模樣,為防範疫情擴散而關閉的國門再度敞開,九份老街與茶樓內再次充滿遠道而來的面孔,也歡迎各國旅客利用九份沉浸式體驗服務,透過高解析度的空拍環景、多種媒體呈現九份的旅遊路線與風光,實際來到九份現地後,穿上旗袍提起燈籠,在茶樓品茗欣賞絕美海景,感受黃金山城的獨特魅力!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