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從前的板橋有座城—探索枋橋古城與四大廟宇

定位點
古城界址

談到臺灣的古城池,多數人腦中第一時間浮現的無非是臺南府城、臺北府城與恆春縣城等城池,這些官方修建的城池如今仍保留著城門甚至部分的城牆,有些還成為了捷運站的名稱(臺北捷運北門站、西門站與東門站),是當代臺灣人的共同記憶。但您可曾聽說,在今日新北市的首善之區-板橋區,也有一座古城池嗎?
枋橋古城路標
從捷運府中站前往林家花園的路上,細心的旅人會發現,這一區的路燈特別有古風,上頭還標著「枋橋古城」,低頭一看,地磚上居然有著「古城界址」的字樣,是的,府中一帶曾經存在過一座古城,這座枋橋古城與臺北城一樣有五個城門,其歷史甚至比為人所熟知的臺北城更加悠久,促成這座城池的設立有兩大因素:板橋林家與漳泉械鬥。
古城界址
時間回到清代,當時的台灣時常發生漳泉械鬥,原籍漳州的板橋林家為了抵禦泉州人襲擾,在1855年私自籌建了枋橋城,約是今日板橋區西門街、北門街、南門街與館前西路內圈的範圍,在日治時期因交通建設遭到拆除,然而我們仍能透過地方上的廟宇找尋古城的蛛絲馬跡。
枋橋古城地圖 
【慈惠宮】
位於枋橋古城東門位置的慈惠宮,是板橋地區香火鼎盛的媽祖廟寺廟內外採用剪黏、雕刻、彩繪作為裝飾,雕樑畫棟,華麗精緻。慈惠宮也是板橋地區求財運的廟宇,板橋林家等在地商業鉅子皆是慈惠宮的信徒,仔細探尋,還能找到刻著林家商號的龍柱呢。
慈雲宮屋頂剪粘慈惠宮與板橋林家慈惠宮財神
【接雲寺與大眾廟】
位在枋橋古城西門位置的接雲寺與大眾廟,其歷史皆與漳泉械鬥有關聯,大眾廟是板橋仕紳為了紀念在械鬥中死去的漳州人所建立,主祀大眾爺;一旁的接雲寺主祀觀音佛祖,前身為中和慈雲巖寺,後因械鬥毀於祝融,由板橋接雲寺承接其香火,接雲寺收藏了不少珍貴的古匾及古聯,正殿屋頂兩側還有許多以金箔包住的飛天仙人木雕,十分耀眼,藻井採特殊的長橢圓形設計,相當有歷史與宗教價值。
接雲寺金仙人接雲寺藻井大眾廟
【迪毅堂】
四大廟中唯一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的迪毅堂,是板橋林家為了紀念因械鬥戰死的武師與丁勇所建立,又稱元帥廟,2021年修復完畢,採預約的方式開放參觀,內部的門神繪畫與麒麟濕壁畫皆出自於廟宇繪畫大師,新北文化獎得主蔡龍進老師之手。
下一次來到板橋,前往林家花園的路上,放慢腳步,依循地磚上的字樣,一步一腳印的繞出那曾經的古城、進到廟宇裡欣賞精湛的繪畫與工藝,探索城市的前世今生吧!
迪毅堂迪毅堂濕壁畫
 

上一則
「花團錦簇首選」目不暇給的賞花行
時近初春,在賞櫻盛況交替期間,新北還有另一個代表作「杜鵑花」正恣意綻放;在新北市較常看見的品種就屬烏來杜鵑、平戶杜鵑及小葉杜鵑,花色有白、紅、粉紅、紫等,象徵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本篇將介紹多個適合賞花兼踏青的祕境景點,快帶著相機一起出發捕捉浪漫吧!★私房推薦景點:【金山】台二線陽金公路至法鼓山【汐止】大尖山步道及茄苳瀑布【三芝】青山路【新店】和美山 ◭【金山】台二線陽金公路至法鼓山(櫻花與杜鵑花)台二線陽金公路往獅頭山公園的步道目前能欣賞到一整路的杜鵑花及櫻花,鄰近的法鼓山也有美麗的杜鵑花步道可遊逛拍照;賞花完可前往朱銘美術館來趟藝術巡禮,再到金山的溫泉區泡個舒服的暖湯;金山區的六股一帶是台灣最大的杜鵑種苗產區,供應全台近8成的杜鵑種苗;每年3-4月杜鵑花開時,可看到燦爛的花海景觀從土地蔓延開來。地址:台二線陽金公路往獅頭山公園的步道、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法鼓路555號(法鼓山)Tips▲: 金山六股地區是全台最大的杜鵑苗產區。詳細景點介紹 ◭【汐止】大尖山步道及茄苳瀑布(櫻花與杜鵑花)「大尖山」海拔460公尺,除了可一覽汐止全貌,還有「汐止的後花園」美名,每年3-4月都能在登山時看到杜鵑花開滿整個山壁,花色有嫣粉、雪白、淡紫還有豔紅,一路看來目不暇給;此外,3月時這裡還有三處著名賞櫻景點,由下而上依序是聖德宮、天秀宮,以及最高處的天道清修院,尤其天道清修院周邊還會有櫻花夾道盛開的美景,遊客可在此一邊用餐一邊看著窗外的絕美櫻花林;賞完花後還可順遊至鄰近的「都市秘境」茄苳瀑布,瀑布共有三層,高約15公尺,只要經過馥記山莊停車後,爬三分鐘即可抵達,相當親民又有紓壓效果。地址:新北市汐止區白雲里19鄰勤進路723號(天道清修院)Tips▲: 大尖山上的天道清修院周邊每逢3月可看到櫻花夾道的絕美景觀,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櫻花林與雲霧迷蒙的山景,相當詩情畫意。大尖山風景區景點介紹茄苳瀑布景點介紹 ◭【三芝】青山路(櫻花與杜鵑花)「青山路」是三芝地區非常有名的櫻花大道,櫻花樹數量十分驚人!可看到包括山櫻花、吉野櫻及八重櫻等,數量多達1萬5000棵,沿線總長68公里,花期從1月起、春節到3月;此外,綿延兩公里開滿櫻花及杜鵑花,兼具生產、生活、生態而命名的「三生步道」,也是很適合一邊漫步一邊賞花的好景點,步道兩旁廣植了數量可觀的吉野櫻及杜鵑花,搭配藍天白雲及青山綠地,非常舒服愜意。地址:舊台二線大坑溪上17號橋旁(三生步道)Tips▲: 青山路和三生步道素有「櫻木花道」的美名,尤其青山路更被稱為大台北最精采的櫻花山路,地上常可見隨風吹落的粉色櫻花瓣,宛如下了一場四月雪。詳細景點介紹 ◭【新店】和美山(特色步道)「和美山自然步道」是一條非常老少咸宜的登山步道,不僅路程短暫,步道也很平緩,分為親水的綠線步道及親山的藍線步道。本條要介紹的是藍線步道,遊客可自新店渡船頭->和美山自然步道(永業路口,藍線步道)->碧潭吊橋。建議如果想帶長輩或孩子同行,可攜帶衣物(午後會降溫)以及簡易餐點(點心、飲料)。步道沿途生態豐富,共有近200種原生種育蝶植物,前段是平坦的斜坡,之後可選擇繼續直走,爬樓梯登上和美山頂(約1公里)。山頂景緻極佳,可鳥瞰整個台北盆地;若不想登山,可轉往「碧潭吊橋」前進。步道沿途都有椅子可坐下歇息,在定點也設有流動廁所,是一條適合親子家庭、對輪椅族也友善的簡易登山步道。地址:舊台二線大坑溪上17號橋旁(三生步道)▲Tips: 「和美山自然步道」不僅可看到開得燦爛的燈稱花、頷垂豆花、相思樹、山胡椒花,登上山頂還能俯瞰新店溪河岸美景;此外,3/9-4/30每晚18:00-20:30還能順遊至「碧潭風景區」欣賞結合經典傳奇歌曲的「國際級水舞秀」。詳細景點介紹
下一則
【青春山海線】品味新食尚
今年秋天,要玩耍、更要玩味!新北市青春山海線,要帶您走訪淡水的漁人碼頭、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紅毛城,還能一路玩到三芝淺水灣和白沙灣。觀光旅遊局還整理出青春山海線「食」尚地圖,嚴選6家在地特色店家,要讓您不僅玩耍,更要玩味。跟著人情味去旅行 玩出「食」髦新品味三芝擁有大自然的原始風貌,旅客來到三芝可以享受寧靜的鄉村之美,可以安排屬於自己的旅遊方式。無論是沿著雙灣自行車道騎單車,或是在淺水灣追風踏浪欣賞夕陽美景,都是休閒假日最好的紓壓方式。跟著新北市政府推出的青春山海線旅遊,裏頭還暗藏「食」髦新品味,papa在三芝的老闆把他對父親及家鄉的思念,運用空間配色美學做裝潢設計,打造別具特色的建築,食物香融合濃濃人情味,讓咖啡館不只是咖啡館,多了溫暖在其中。嚴選在地食材 創造在地新「食」尚 淡水除了大家熟悉的紅毛城、漁人碼頭、滬尾藝文休閒園區,淡海輕軌藍海線也即將通車,遊客可以開發更多周邊景點。淡水不只有老街小吃,其實沿線有很多特色餐廳可以挖寶。Dave&Jess大衛潔希市集x餐廳、小川鍋物、和正農作…等餐廳透過與小農合作,推出有機作物料理、在地特色餐點,強調吃的健康、安心,要把吃原味、當季食物的觀念帶給消費者。Papa在三芝 一個月營業不到十天,沒有開放的時間或沒預約都不能進入,老闆當初買下這塊地是想給父親養老用,但後來父親生病離世,老闆就將對父親的愛和思念都寄託於此,它不但是一間咖啡館,也是一間包棟民宿,所以想來住一晚也沒問題,而老闆曾是髮型設計師,還會幫人剪頭髮呢!二號倉庫咖啡館為農會米倉改建而成的特色咖啡館,主人江家兄弟過去在外工作,為找回兒時記憶決定回到家鄉重新開始,以發展三芝地方特色為目標。館內裝潢採用象徵海洋資源的咕咾石藝術牆、象徵山林資源的箭竹竹廉。就連餐點也大量運用三芝特產,如山藥、筊白筍等,讓遊客在二號倉庫可以徹底感受三芝。之間 茶食器用茶、料理和器物講故事,以土地創生為思維。成員有著共同美好的願景、方向和對土地的熱愛。除了提供結合在地食材的特色餐點,亦盡力於在地創生的工藝、課程和文化活動。除此之外老闆翁俊杰也連結淡水七家各有精采故事的店,推出「南瓜食驗生活節」,讓每家店用南瓜製作創意料理,串起淡水的一日體驗旅程。Dave_Jess大衛潔希市集x餐廳大衛和潔希畢業後雙雙到海外工作,直到決定共組家庭才結束外派回到淡水紅樹林定居。然而因為有了小朋友,每週必須製作嬰兒副食品,進而開始認識食材並講求其新鮮度以及安全性。大衛和潔希與頂田寮有機農場農場合作。一腳踏入大衛潔希,印入眼簾滿是小巧的木框裝載著各式新鮮蔬果,貨架上陳列包括成份天然的洗沐用品、嬰幼兒食用品、天然釀造的調味料、冷凍肉品漁獲以及進口油品醬料等。市集區的蔬果、農、漁、牧、油品皆與大衛潔希廚房所採用的食料一致,食材看得見,所以更安心。因為新鮮,所以美味,更能兼顧營養、健康、環境友善的理念!小川鍋物老闆娘Demi因本身工作與設計相關,加上長期與日本人、廚界職人及台灣小農接觸,打造了以日式、精緻、健康、小農為特色的小川鍋物。這裡的蔬菜都來自全省各地,無農藥、無毒轉型期與有機的小農作物。小農產量不多也不穩,常常這個農田採收完了就得去找下個農田,採回來的青菜再經過清洗、挑選以及處理蟲咬的不完美菜葉,所花費的人力成本極高,但為了新鮮、健康的食材,所以小川堅持這樣做,另一方面,則是希望幫助台灣用心做事的小農。和正農作和正農作創立於2016年,發跡於淡水小鎮,堅守樸實肯做,秉持著【更好的台灣味】企業理念以及發揚職人精神,吃一口就知道好壞,致力於推廣台灣在地好食材結合到麵包裏頭,發掘烘焙食品多樣的可能性。從在地栽種的小麥台中選二號硬紅春麥,到使用其他具台灣代表性的食材,如嘉義布袋的春鹽,紅心地瓜,大甲芋頭,台灣香腸,台灣啤酒,甚至是珍珠奶茶,台式麻辣鍋等。希望藉由台灣好食材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在地好麵包。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