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中秋團圓齊賞月 新北夜景特輯

定位點
中秋團圓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年農曆八月十五,不管身在何處,總會下意識在夜裡抬起頭望向天空中的滿月,中秋節是東亞文化圈的重要傳統節日,各國習俗略有不同,如華人地區糕餅店會推出的各式特色月餅,日本人享用月見團子,韓國人製作半月型的松片,越南與琉球則會熱鬧的舞獅,臺灣則熱衷於與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烤肉歡慶。

縱然各地陸續發展出不同的中秋習俗,但亙古不變的主角仍是那象徵團圓的滿月,中秋賞月的習俗始於唐代,至宋代已成為全民運動,千年來無數的文人都吟詠過這個屬於月亮的節日,新北觀旅局精選了多處中秋賞月的好去處,邀您在享用月餅、歡聚烤肉,戴柚子帽之餘,一同浪漫賞月!

中秋團圓

新北市政府景觀瞭望臺
景點易達性🌕🌕🌕🌕🌕
增肌減脂力💪
中秋節去量販店掃貨採買食材,準備開心吃烤肉兼賞月囉!疑?怎麼抬頭看月亮卻遍尋不著呢?被高樓大廈環繞的都會地帶難免會受建築物阻擋而影響賞月的興致,這時可選擇來新北市政府景觀瞭望臺,新北市政府大樓利用其「身高優勢」,特地於32樓設置景觀臺,只需要搭乘捷運就能輕鬆抵達,從市府大廳搭乘18、19號專屬電梯直達32樓景觀臺,不收門票,居高臨下免費欣賞雙北夜景,360度全幅玻璃窗景,可遠眺臺地上的天空之城-林口、淡水河兩岸的觀音山與陽明山、新板特區的車水馬龍,就連新光三越摩天樓也清晰可見!讓這般璀燦夜景,浪漫您的中秋夜。
​​​​​推薦遊程:世紀末的夏天 板橋鐵道的更迭
新北市政府景觀瞭望台

新月橋
景點易達性🌕🌕🌕🌕
增肌減脂力💪💪
高熱量的中秋夜,想要散步走走兼賞月,橫跨大漢溪的新月橋將是您最好的選擇,新月橋是全臺雙跨距最長的鋼拱橋,連接了板橋435藝文特區與新莊老街,以月亮為名的新月橋無疑是最有中秋節味的景點,走在河濱欣賞以「光之律動」為主題的光雕秀,點點霓虹照亮拱橋優美的弧形,倒映在河面上的景觀與夜空中的月光相互輝映,將月的陰晴圓缺一次滿足。
推薦遊程:板橋打卡聖地 漫夜新月橋
新月橋

烘爐地南山福德宮
景點易達性🌕🌕🌕
增肌減脂力💪💪💪
中秋節最初源於古代宮廷的祭月儀式,含有祈福的意涵,新北中秋賞月、參拜的首選無疑是烘爐地南山福德宮,有別於多數廟宇在晚上9點後就關閉廟門,烘爐地南山福德宮可說是越夜越美麗,絡繹不絕的香客與遊客在夜晚上山參拜祈福,這裡是北臺灣求財最旺的土地公廟,其所在的南勢角山標高302公尺,開闊的視野讓烘爐地成為觀賞大臺北夜景的著名旅遊勝地,中秋節來此,欣賞臺北城裡的月光之餘,也不忘進到福德宮內祈求平安與財運!
推薦遊程:穿梭中和古蹟廊道 登高祈福好運到
烘爐地夜景
上來烘爐地南山福德宮的山路

水碓觀景公園
景點易達性🌕🌕🌕🌕
增肌減脂力💪💪💪
五股水碓觀景公園是臺北盆地西側欣賞夜景的好去處,有著分為10層的森林步道,各森林步道間依據地形設置階梯做垂直連結,水碓觀景公園設有休閒遊憩空間和觀景平臺,是城市裡生機盎然的綠色基地,適合喜歡安靜場域的朋友前往賞月,靜靜的凝視雙北的夜景,眼前高架道路的車流彷彿地上的銀河一般,與遠方的天際線構成了綺麗的城市光景。
水碓觀景公園

淡水漁人碼頭
景點易達性🌕🌕🌕🌕🌕
增肌減脂力💪
喜歡熱鬧的您歡迎在中秋節至淡水漁人碼頭遊玩,位處淡水河出海口右岸的漁人碼頭,與左岸的八里觀音山遙遙相望,可搭乘輕軌藍海線或渡輪由經藍色公路來訪,淡水漁人碼頭最吸睛的地標「情人橋」,全長165公尺,以流線的單面斜張橋橫跨港區,白色風帆造型體現了此地的海洋氣息,夜間還有光彩奪目的光雕秀,走在往海延伸的木棧道上,迎著海風賞月好不浪漫!今年中秋節前後,淡水漁人碼頭將舉辦仲夏繽紛樂活動,除了每天晚上的水舞展演外,9月份的中秋節煙火大會更是攝影師們必追的慶典呢!
推薦遊程:淡水八里 金色水岸樂活遊
淡水漁人碼頭

淡水漁人碼頭即時影像
景點易達性🌕🌕🌕🌕🌕🌕🌕
居家派的您,不想在中秋節出門人擠人,今年起也能在家中吹著冷氣,輕鬆賞月賞夜景,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於今年(111年)7月推出的淡水漁人碼頭即時影像,於新北旅客 New Taipei Tour直播平台24小時不間斷放送淡水觀光即時影像,僅需透過掌上的行動裝置或電腦,即能超脫時空的限制,與全球網友一同在線上欣賞淡水風光,身歷其境的觀賞中秋煙火秀!


基隆山
景點易達性🌕🌕🌕
增肌減脂力💪💪💪💪💪
山勢高聳獨立的基隆山為一座錐型死火山,標高達588公尺,是九份地區的重要地標,有著「大肚美人山」、「基隆富士山」之美稱,是喜歡登山的網美與攝影師們在中秋節的好選擇,基隆山登山口近九份老街,攀登至頂約40-50分鐘,步道中段設有兩處涼亭供旅客休憩,選在黃昏時刻攀登,享受360度的視野,欣賞九份與金瓜石由華燈初上幻化為黃金山城的百萬景致,搭上八月十五的明月,攝下絕美中秋夜!

👉溫馨提醒:基隆山步道雖鋪設有完善的階梯步道,但沿途並無設立街燈,欣賞完夜景後,下山時請注意腳步,建議佩戴頭燈更安全!下山後可至九份老街品茗休憩,拍攝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夜九份。

九份的夜晚
基隆山賞黃金山城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在這個延續千餘年的傳統節日裡,與家人好友們聚首於皎潔的滿光下,一起開心烤肉、吃月餅與柚子,結伴賞月慶中秋!
淡水河上的月光
上一則
女力帶路|Open淡海機廠!
淡海輕軌綠山線V11崁頂站,是臺灣最北端的鐵道車站。在這座極北車站的北面,還有一段通往淡海機廠的神秘鐵道!這座「機廠」是輕軌列車進行維修、測試、塗裝的基地,確保淡海輕軌的穩定運行。新北捷運攜手旅學堂,推出「Open淡海機廠」交通全齡體驗活動,由旅學堂導覽老師吳峻毅與李棟梁與在地女力協力共同帶路,邀請您搭乘Open淡海機廠專列,從紅樹林站出發,駛向淡海輕軌的秘密基地!淡海輕軌與新市鎮隨著工商業的高速發展,雙北都會區的人口已接近飽和,為了舒緩臺北盆地的居住壓力,政府規劃了淡海新市鎮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與新市鎮配套的交通建設即是淡海輕軌。淡海輕軌綠山線於2018年通車,行經淡水里山的丘陵地帶與新市鎮,共設立7座高架車站與4座平面車站,路線起於紅樹林,終點為崁頂站,淡海機廠即設立於崁頂站旁。閉上眼睛一下下淡海輕軌在規劃之初,就邀請了臺灣代表性的繪本作家—幾米,為北臺灣第一條輕軌系統注入夢想。《閉上眼睛一下下》這本幾米為淡海輕軌創作的繪本,講述暱稱「阿給」的小女孩搭乘輕軌展開冒險的故事,繪本內的角色也隨著輕軌的通車走入現實,成為淡海輕軌綠山線各站的公共藝術。 從紅樹林站啟程,登上Open淡海機廠專列,透過輕軌大面積對外窗,欣賞淡水的美麗風光,在帶路人鴨子老師的引領下,認識輕軌的大小事。淡海輕軌列車是臺灣「國車國造」的成果,採用五節編組列車,最高載客人數可達265人,列車仰賴「集電弓」接觸架空電線供電,讓列車擁有充沛的動力穿梭於紅樹林與新市鎮之間的丘陵地帶。Open淡海機廠!通過V11崁頂站後,專列緩緩駛入神秘的「淡海機廠」,這座輕軌最高等級(五級)的機廠不僅僅是輕軌列車的家,更是列車日常維修、保養與調度的重地。進入廠區後司機員會下車執行「加砂作業」,這些砂在下雨天或爬坡時能增加輪軌間的摩擦力,守護行車的安全。下一站,是最讓人期待的「洗車秀」!列車進入清洗區,依序經過沖水、泡沫清潔與熱風吹乾流程,整個過程就像是超大型汽車美容,讓車體閃亮如新。走出閃亮的列車,進入維修工廠!在機廠導覽員瑋倫的指引下,戴起安全帽。「安全第一!」沿著標線行走於工廠內部,開箱輕軌列車的家。沉浸式體驗幾米繪本網美牆淡海機廠除了維修、檢測區之外,還設有一區噴漆塗裝工廠,列車在此區進行細緻的塗裝,換上新衣化為淡水美麗的移動風景。旅學堂與新北捷運將幾米繪本世界搬入這個充滿想像的場域,「閉上眼睛一下下」,讓乘載夢想帽的許願樹亮起,在機廠最美的牆面前合影。DIY彩繪徽章與在地好滋味移步到行政區,進入輕軌小藍的夢想製造所,DIY夢想帽徽章、彩繪輕軌造型擴香石、挑選星砂許願瓶。品嚐淡水在地農家阿三哥的輕軌特製便當,選用在地新鮮食材,每一口都是淡水的好味道! 淡水女路Open淡海機廠的帶路人鴨子、瑋倫、好棒棒老師,皆是參與「淡水女路」導覽員培訓的淡水在地女力,參與培訓課程的學員背景多元,透過她們專業且活潑的導覽,為冷硬的工廠注入人文溫度。「淡水女路」由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旅學堂工作室、新北市淡水區公所共同推動,讓不同背景、不同專業的淡水女性齊聚,自信訴說淡水文史、淡水女性的故事,實踐地方創生與性別平權的願景。
下一則
驚嘆奇景 野柳地質公園
猜猜野柳地質公園有多知名?野柳位在新北市東北角地區,突出的狹長海岬地形長期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吹拂,風化作用加上海浪侵蝕,生成了大家口中的「類火星地形」,岩石種類豐富,甚至還包含漸層色彩,野柳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從金山遠眺,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為「野柳龜」。特殊的地理景觀因波浪侵蝕、岩石風化及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燭狀石、蕈狀岩、豆腐岩、蜂窩岩、壺穴、溶蝕盤等各種奇特景觀。女王頭、仙女鞋、燭臺石等,更是聞名國際的海蝕奇觀。其中最有名的幾座岩石會於下方介紹,大自然的藝術只有親眼見證才能感受驚豔!蕈狀岩區/海蝕平台-園區兩大特色景觀第一區為可欣賞到蕈狀岩、薑石及燭台石的區域,放眼望去是整片的蕈狀岩,隨著時間流逝,砂岩裡質地堅硬的結核露出,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以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打,形成無頸、粗頸、細頸和斷頸等不同形態的蕈狀石。蕈狀石地形崎嶇不平,行走其中還是要專注些,千萬別只顧著拍照或欣賞風景而摔跤。第二區則為園區另一側的海蝕地景,從海蝕洞開始,包含可看見海蝕凹壁、海蝕平台及單面山,海蝕平台一側緊貼峭壁,另一側則是急湧的海浪,在這裡可看到不少經海水侵蝕後的奇特岩石,包含二十四孝石。地質奇觀蕈狀岩初步入園區,會先看到大片的蕈狀岩,遠看就像是香菇園區般可愛,可說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其演育的過程是岩層露出海面,受海水日夜的侵蝕,砂岩裡質地堅硬的結核慢慢露出,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以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打,形成無頸、粗頸、細頸和斷頸等不同形態的蕈狀石,這些不同的形態,正代表著岩石不同的演育過程。蕈狀石地形崎嶇不平,行走其中還是要專注些,千萬別只顧著拍照或欣賞風景而摔跤。野柳公園明星女王頭接著登場的是野柳地質公園的明星女王頭,屬於蕈狀岩的一種,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因受到海水差異侵蝕而逐漸形成今日的面貌。以其高度比對臺灣北部地殼平均上升速度推算,女王頭的芳齡將近4000歲。 其實女王頭就是蕈狀岩,在1962~1963年間因頂部結核上的節理斷裂,從某一角度觀看時貌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因此而得名。在經過數十多年自然風化影響,女王頭脖子越來越細,而為避免遊客觸摸加速人為侵蝕,目前石像是受保護中,若想拍照可沿著周邊的人工木棧道前往排隊,便能遠觀並與女王頭合影。野柳第一區可愛的俏皮公主、燭台石俏皮公主由型似如綁馬尾的公主,因此被譽為女王頭的接班人。地景看起來是不是像梳了髮髻的小女生,雖少了點女王頭的雍容華貴,卻感覺多了份甜美熱情。燭台石為何出名,想必應該不難猜到!這如同燭台般的地形,走過了露出燭火→挖出溝槽→切割出燭臺三個階段而成此奇景。燭火其實就是岩層中的一顆球形結核,當海水侵蝕砂岩時,較硬球形結核就突出地面,海浪拍打結核,會繞著結核四周流動,而侵蝕結核周圍的砂岩,於是向下挖出一圈溝槽,由於結核外圍的一帶環圈比較堅硬,海水依著環圈的形狀向下切割雕出圓錐狀的外形,形成燭臺的部分,一個維妙維肖的燭台石就變大自然刻出來了。神奇岩石單面山接著為第二區的單面山美景,走在前往單面山的路上,映入眼簾的是地質公園最美的山海美景,一面欣賞單面山、一面則可看見海蝕崖及海蝕平台的海景。單面山的特色為一側坡度陡急、另一側坡度較為和緩,形成原因主地層受到擠壓後,因為力量和速度的不同,造成不等量抬升,岩層受到擠壓、隆起也會造成岩層破碎和斷裂,經過海水傾蝕之後,逐漸形成有如「天然溜滑梯」的地形。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