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女路|微姯旅行
人氣 7874
一滴水紀念館
綠樹蓊鬱的和平公園中,一滴水紀念館靜靜的座落於步道底端,1990年代,臺灣與日本分別發生了九二一大地震與關西大地震,大地震的傷痛牽起了臺日兩地的共感,2005年,日方將一座位於福井縣的木造古民家,移築至新北淡水,歷時五年,在臺日兩地人民的合作與努力下,完成了這項艱鉅的工程,見證了臺日之間的賑災情誼。
「一滴水」,取自於起造者水上覺治之子,日本文豪水上勉先生的禪宗思想,在珍惜萬物資源之外也象徵了移築工程中每一位無私付出的人們,一滴水紀念館內設置了水上勉文庫及陳舜臣文庫,促進臺日間的文學交流,建構一滴水紀念館的榫頭銜接方式達20餘種,六百多根樑柱沒有使用一根釘子,凸顯出登峰造極的木造建築文化。
一滴水紀念館前的S型步道是滬尾藝文步道,精選數十幅以淡水為主題的畫作與詩文,豎立於以金色為主調的步道兩旁,在夕陽光的的照射下格外閃耀,淡水的山河美景觸發了無數創作者的靈感,馬偕、石川欽一郎、林獻堂、陳澄波、林玉珠、蔣勳等名家都在淡水留下了傳世之作,漫步於藝文步道,猶如參訪一座戶外美術館。
淡水畫家林玉珠
在陽光灑落的樹林間,畫家林玉珠手持畫筆,靜靜地凝視遠方寫生作畫,出身於淡水的林玉珠,是日治時期繼陳進之後第二位崛起的臺灣女性畫家,林玉珠在就讀淡水女子公學校(今文化國小前身)時就喜歡繪畫;1932年進入淡水女學院(淡水高等女學校前身)就讀,遇見了自日本歸來的美術老師陳敬輝,在恩師的指導下,林玉珠以自身的天賦與後天的努力,創作了多幅以家鄉淡水風景為主題的畫作,17歲那年即以《河口燈塔》入圍第十回臺灣美術展覽會,聲名鵲起,成為臺灣畫壇耀眼的新星。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林玉珠與同為出身淡水的醫生作家王昶雄結為連理,王昶雄的代表作品即是廣為傳唱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兩人年少時約會相送時的巷弄,成為了今日的重建街戀愛巷,林玉珠在70多歲時仍不減對美術的熱情,續拾畫筆,繪下淡水的美好山河。
高爾夫天后涂阿玉
出身臺中豐原的涂阿玉,以6000元購入二手球具後展開高球生涯,北上到淡水高爾夫球場拜師學習,涂阿玉的職業生涯活躍於1970-90年代,是臺灣第一位贏得LPGA巡迴賽的高球選手,並在日本女子高壇締造71勝、七年賞金后的不朽成績,榮登日本高爾夫名人堂,是2010年代曾雅妮成為世界球后前,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高爾夫選手。
涂阿玉的師傅陳金獅是淡水在地人,被尊稱為「臺灣高爾夫球之父」,曾主持臺灣高爾夫俱樂部,這座地處淡水河口小丘陵上的百年高爾夫球場,正是臺灣史上第一座高爾夫球場,這座臺灣高爾夫球運動的啟蒙地,培育了多位臺灣高球名將,從淡水出發,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
雲門劇場
走入雲門劇場,4000多筆感謝芳名錄銘刻於檜木牆上,這是雲門舞集對於來自臺灣與海外民間捐贈者鄭重的謝忱,享譽國際的雲門舞集,在創辦人林懷民的帶領下,以古典文學、民間故事、臺灣歷史為底蘊創作出一齣齣感人肺腑的現代舞蹈,2008年一把無情火燒毀了雲門位於八里的排練場,這場臺灣藝文界的重大損失,在透過新北市政府的協助下,於中央廣播電臺的淡水舊址打造新雲門劇場,田中央建築事務所以淡綠的玻璃帷幕將劇場融入四周環境,戶外園區羅列了朱銘大師人間系列的雕塑,迎接形形色色的眾生。
永遠的舞者羅曼菲
一座青銅雕像以優雅的姿態在荷花池中旋轉著,她是雲門的舞者-羅曼菲,羅曼菲是臺灣著名的舞蹈家,曾遠赴紐約大學攻讀舞蹈研究所,也是雲門2的首位藝術總監,在林懷民為她量身創作的「輓歌」當中,羅曼菲以連續十分鐘不停歇的旋轉,將哀思的意念傳遞給無數的觀眾,撼動人心的演出背後是羅曼菲無可比擬的深度與堅強。雕塑家林健成,透過裙襬的蝕洞,讓光影隨著時間推移緩緩迴旋,將舞者的精神永遠延續。
160年前現代思潮隨著開港通商登陸淡水,為臺灣社會帶來了許多衝擊,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逐漸起了變化,越來越多優秀的女性在不同的領域嶄露頭角、登上世界的舞台,新北市政府攜手旅學堂、新北市社區關懷協會,推動「淡水女路」,培訓二度就業婦女成為在地導覽人員,由淡水女性說出女子在淡水的歷史,在與過去對話的過程中,綻放淡水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