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鶯歌知性之旅

定位點
飲水思源杯
堅持環境友善的旅遊,感受藝術人文的薰陶,綠色旅遊也能知性又環保。

行程一:親子小旅行
鶯歌火車站(啟程)→步行3分鐘→公車站→步行10分鐘→鶯歌陶瓷老街→步行8分鐘→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體驗活動(2小時)→步行10分鐘→永吉公園→步行10分鐘→公車站→步行3分鐘→鶯歌火車站

路線二:文化單車行
鶯歌火車站(啟程)→步行3分鐘→單車租借站→自行車5分鐘→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體驗活動(2小時)→自行車4分鐘→三鶯藝術村→自行車7分鐘→鶯歌陶瓷老街→自行車6分鐘→單車租借站→步行3分鐘→鶯歌火車站

鶯歌陶瓷博物館 技藝的傳承x陶瓷背後的秘密
鶯歌陶瓷博物館於2020年取得環境教育場域的認證
在鶯歌地區累積了200多年的製陶歷史,產業與觀光是鶯歌發展的雙主軸。陶博館裡的作品展現陶藝作為社會新動能的歷程、力量與時代性。特別設計實體展品在線上與觀眾趣味互動,讓觀眾隨選展品,從多角度欣賞精選的陶藝創作。每年還有許多陶藝研習室DIY體驗課程、園區假日示範體驗課程、陶藝行動列車等活動等著你去體驗。
其周邊的三鶯藝術村、永吉公園、宏洲磁磚觀光工廠以及即將開放的新北市立美術館,也是值得去探索的好地方!

「追本溯源—土的秘密+小池塘」
由鶯歌石的傳說故事起頭,串起鶯歌陶土資源的脈絡,透過遊戲認識練土的意義,並認識陶博館鄰近的大漢溪。想體驗建一座水池是什麼感覺嗎?快來鶯歌陶博館,運用大漢溪源頭的水庫泥,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小池塘吧!
陶藝製作
「每一座小池塘,都是作者心中的理想桃源」

「追本溯源—日用陶瓷的歷史+飲水思源杯」
鶯歌以陶瓷產業聞名全臺,陶瓷博物館為永續保存此一優良傳統工藝文化,歷年致力於陶藝文物史料的調查、保存、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等,以此激發社會大眾對陶瓷文化的興趣與關懷,並提升鶯歌在地陶瓷產業形象。透過介紹1930年代後期漸漸繁榮的鶯歌小鎮,讓民眾了解日用陶瓷的發展與製程技術,並於未來實踐選用環保材質的器皿珍惜環境。
飲水思源杯
「每個瓷瓶背後,是你不知道的事;每個陶瓷盤上,是經過多少細膩的工程。」

【陶瓷博物館服務資訊】
1. 客服電話︰02-8677-2727
2.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3.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09:30-17:00 / 週六~週日 09:30-18:00 / 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若逢假日照常開放,隔日休館)
4.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步行】
(1)由臺鐵「鶯歌站」下車,從文化路出口出站右轉,即進入文化路老街商圈,沿文化路步行約10分鐘可達。
(2)搭乘702、851、917、981、939副、5001、5005、F652號公車,於「陶瓷博物館」站下車。

鶯歌陶瓷老街
老街為鶯歌陶業最早聚集地,早期窯廠林立,陶瓷工藝到目前已有200年的歷史。但隨著時代之變遷已逐漸消失殆盡,目前鶯歌陶瓷老街所賦予人之第一印象,是傳統及現代建物的相互交錯。透過文化老街老窯場的文化環境教育,了解到人文產業的專業內涵。
【服務資訊】
1. 鶯歌區公所洽詢電話︰02-2678-0202
2.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
3.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步行】
火車:搭乘火車至鶯歌火車站沿南下鐵道步行約1公里即可抵達。

永吉公園
108年鶯歌永吉公園獲得「工程環境與美化獎」優等,公園用地原是未開闢的原始山坡地。完整保留原生植物林與天然地下湧泉,利用豐富地形特色塑造出優美的環境景觀。以生態工程施作植生護坡、排水與鋪面系統,秉持環境友善、永續發展的目標與自然共存。
【服務資訊】
1.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鶯桃路294號
2. 鶯歌區公所洽詢電話︰02-2678-0202 轉 經建課
3. 服務時間︰週二~週六09:30-17:00 / 休館時間:每週日、週一 (春節開放時間,請參考網站公告為主)
4.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步行】
(1)由鶯歌火車站下車,轉乘轉乘公車5005號到「永吉公園站」。

三鶯藝術村
為推廣藝術文化,新北市政府於鶯歌區大漢溪旁三鶯陶花源上建立三鶯藝術村,成為一座兼具文化、藝術、教育、生態的休閒場所;藉由展覽的觀賞及工作坊裡與藝術家的互動,使民眾在實作互動中學習及培養美學的基礎,並保留其未受汙染的本質,成為都市之肺,提供都市人喘息的空間。建築採用輕量的結構、低汙染工法及回收再利用的建材,以通透開放的空間架構,保留土地的原貌並隱藏於地景中,將生活與藝術結合,發展出屬於鶯歌獨特繽紛的特色及歷史,為此地注入活力,成為人與自然及互動的新起點。
【服務資訊】
1.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
2. 鶯歌區公所洽詢電話︰02-2678-0202 轉 經建課
3.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09:30-17:00;週六、週日:09:30~18:00 / 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若逢假日照常開放,隔日休館) / 室外:全天開放
4.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步行】
(1)搭乘702、851、917、981、5001、5005、F631、F652 號公車,於「陶瓷博物館」站下車,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前再步行300 公尺,約4分鐘即可抵達「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
(2)鶯歌火車站下車,建議有交通工具較為輕鬆(可租YouBike),面對前站往左手邊走,沿著文化路一直走,左轉館前路,過了南靖橋後,目的地「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就在右手邊。
【自行開車】 三鶯桃花源停車場 (全時段免費),距離藝術村121公尺。

 

相關照片

上一則
女力綻放Her story―淡水女路
淡水,身為臺灣最早的國際商港之一,坐擁豐富的文化資產與山海景致,是北臺灣知名的觀光勝地,在1860年代開港通商的淡水,是臺灣與國際交流的重鎮,也促成了臺灣社會多項重要的變革,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便是創立於今日淡水的真理街,由新北市府與淡水旅學堂及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等團體合作的「淡水女路」,發掘在地女力故事,串接淡水別具女性意義的歷史景點,讓我們穿上漢服,到淡水探索那些年的 Her Story。姑娘樓與牧師樓建於1906年的姑娘樓與建於1909年的牧師樓,皆是由吳威廉牧師建造,姑娘樓最初是提供予淡水女學堂校長金仁理姑娘與婦女學堂校長高哈拿姑娘作為寓所,現為真理大學校長室;牧師樓則是吳威廉牧師的寓所,其琴樓作為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場景而紅極一時,現為真理大學研發中心。兩座建築外觀近似於不遠處的英國領事官邸,皆是迴廊式的紅磚洋樓建築,差別在於外牆裝飾較官邸而言樸素許多。偕牧師娘張聰明與馬偕牧師在新北五股長大的臺灣女性張聰明原名蔥仔,1878年與馬偕在淡水英國領事館結縭,婚後努力學習,成為了通曉英語的女子學堂老師,當年可是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女性,張聰明與馬偕牧師幫助了許多被傳統束縛的臺灣女性,是臺灣女性教育史的重要人物,淡水女路在馬偕故居內以行動劇的方式活潑重現當年張聰明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張聰明在1879年底與馬偕一同踏上了返回加拿大之旅,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印度至中東,在埃及遊覽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參觀哭牆,經亞歷山卓到了義大利,參觀龐貝遺跡、羅馬與梵蒂岡,再經由法國、英國最終抵達加拿大,陪同馬偕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職與募款之後,再經美國、日本回到臺灣,這段經歷也令張聰明成為首位進行環球旅行臺灣女性。淡水女學堂馬偕自加拿大返回臺灣後,於1884年成立了淡水女學堂,是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為臺灣女性教育的濫觴,女學堂培育出了眾多傑出的女性,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電視劇浪淘沙女主角-丘雅信的原型)、文學家汪李如月皆是畢業自淡水女學堂,另外為了照顧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婦學堂,堪稱臺灣第一所「媽媽教室」。阿給 あぶらあげ阿給是淡水名聲響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漿一般,阿給已跟淡水畫上等號,而這道著名小吃的發明家是楊鄭錦文女士,與先生楊樹根一同經營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發了一種新餐點,她將油豆腐切開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鮮魚漿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給,阿給來自於日本話「油揚あげ(abura a ge),簡稱あげ(a ge)」,是「油炸豆腐皮」的意思,而令外地人訝異的是,最初阿給外帶時外包裝居然是用報紙包裹,作用是抵禦淡水冬天濕冷的氣候呢!手作線裝書在重建街的老宅--九崁28親手縫製線裝書,重建街的舊名即為九崁街,意旨最初在這裡開設的九間店家,這裡才是正港的淡水老街,早在今天中正路商圈發展起來之前這裡是淡水最繁華的市街,街屋循著山勢蜿蜒而上,至今仍保留了數棟老宅,在網路資訊爆炸時代,回歸最初的紙本書,一針一線,慢工出細活的打造自己的書香世界。「入眼觀音山色秀,朝暉相映畫圖開」,出自於淡水女詩人汪李如月的詩句,在步下重建街往捷運站的方向,看著前方的觀音山與淡水河,與詩人跨時間共感,女性視角的淡水,是臺灣女子教育的起點,是無數傑出女性前輩的養分,從淡水跨出的第一步,成為臺灣社會變革的一大步。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