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淡蘭古道:手作步道、紀錄片、書籍

定位點
燦光寮鋪跡
淡蘭古道,是清代往來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的重要山徑,在臺鐵宜蘭線通車前肩負兩地間的交通重擔。淡蘭古道並非僅僅是條串連淡水廳與噶瑪蘭廳之間的「線」,200多年來,雪山山脈尾稜乘載了原住民的獵徑、漢人拓墾者的足跡、貿易商賈的據點、軍隊巡視的行伍等無價的歷史記憶,無數先民們在這數十條綿密錯縱的山徑穿梭,淡蘭古道可謂是見證了北北基宜的發展史,是屬於臺灣的朝聖之路,如今已被指定為「國家級綠色步道」。
淡蘭古道中路:北勢溪古道


2015、16年-「重現淡蘭百年山徑」
鐵路、高速公路出現後,整個世界都發生了重大的交通變革,淡蘭古道原有的交通功能被取代,逐漸淡出大眾的視野,但百年來它仍靜靜存在於北宜之間的山區內。自2015、16年起,臺灣千里步道協會,與北北基宜跨縣市共同合作「重現淡蘭百年山徑計畫」,藉由梳理文獻、圖資、訪談等資訊,獲得初步定線背景,並配合歷史、文史地景、遊憩系統、安全等考量,規劃出今日有系統的淡蘭山徑路線,並以雙扇蕨作為識別標誌,打造淡蘭古道的品牌。

金字碑古道

結合公、私資源,官民合作以手作步道的工法逐步修復古道,手作步道的理念是不依賴重機具與工程包商,而是以簡單工具、就地取材的方式,透過志工參與,集眾人之力修復步道,使步道持續融入現有地景、忠於原有文化路徑之精神,歷經數年努力,再現淵遠流長的百年淡蘭古道。
淡蘭古道北路:金字碑古道
中坑古道


2018年-淡蘭古道三部曲
為推廣淡蘭古道的生態與人文,新北市觀光旅遊局與享譽國際的蕭青陽導演合作,走遍淡蘭古道北、中、南路段,推出《淡蘭古道三部曲》,由「功夫之道」、「先民之道」到「養生之道」,蕭青陽導演在百年山徑中,安排傳統戲曲樂師現場演奏,並錄下蟲鳴、鳥叫與溪水等大自然的聲音,呈現古道上多面向的生命力。


《淡蘭古道三部曲》於2021年榮獲第14屆「葡萄牙國際觀光電影節」(ART & TUR - International Tourism Film Festival)運動與休閒類宣傳片首獎。2023年,為《淡蘭古道三部曲》所製作的原聲專輯Beginningless Beginning,更勇奪得第65屆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最佳唱片包裝獎,讓淡蘭古道躍上國際舞臺。
葡萄牙國際觀光電影節運動與休閒類宣傳片首獎


2019 年-《淡蘭古道-北路》
淡蘭古道第一本旅遊書《淡蘭古道-北路》,延攬最熟悉淡蘭古道的臺灣千里步道協會、文史工作者及登山專家,在歷經18個月的企劃編撰後推出,介紹北路途中的人文歷史、小鎮故事、動植物生態以及推薦路線,充滿質感的編排使新書一上架深受好評,至今已至五刷,不少旅人都是帶著本書,一步一腳印地體驗淡蘭古道北路的沿途種種,譜出屬於自己的古道故事。

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 (1)

2020年-淡蘭古道主題網
借助智慧科技開發淡蘭古道主題網,首創UI/UX山徑互動地圖,梳理淡蘭古道綿密交錯的山徑,從使用者的角度設計,將行前準備、行程規劃、GPX、交通、天氣及休憩等資訊進行介接與整合,輕鬆掌握各類登山資訊,全方位探索淡蘭古道豐富的歷史人文及自然生態。


2022年-《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
在廣受好評的《淡蘭古道-北路》後,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再度攜手多位淡蘭達人推出《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書寫淡蘭古道北、中、南路各路旅途見聞、探訪淡蘭古道中22處在地職人與店家故事,囊括實用的全路健行指南及精美相片,並由金鼎獎畫師,在親自走完淡蘭全線後所繪製出精美拉頁地圖,亦收錄了淡蘭古道從定線至品牌形塑背後的故事,期許一同走向下一個百年。
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
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 (2)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推廣淡蘭古道至今,以讓淡蘭古道成為國內外知名的長距離步道,在網路、影片、書籍的行銷宣傳之外,也與許多民間組織合作,舉辦了如手作步道工作坊、登山講座、國家綠道導覽員培訓等,讓這條百年山徑,再次因人們的交流與造訪,延續繁盛下去。
淡蘭登山講座


 
上一則
【半日遊】慢友雙溪,老街散策
偷得半日的悠閒,步入舊時光,動手做童玩,在百年石頭屋上撫摸雙溪的紋理半日遊雙溪平林休閒農場︰懷舊體驗與童玩DIY(2.5小時)→車程5分→雙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頭、東和戲院遺址(走讀約1.5小時)雙溪源於牡丹溪、平林溪,主流於渡船頭匯流而成雙溪河,早期人們稱之「頂雙溪」。昔日為淡蘭古道物產集散的重要中繼點。優美的百年貂山詩詞,輕輕點綴出雙溪的四季流轉與風光明媚,歷經採礦盛期與時代更迭,目前仍保有舊時農村純樸文化與豐富的自然生態。平林休閒農場順應自然,在得天獨厚的雙溪山腳下,源於對家鄉的眷戀,為地球保留一片淨土的理念下孕育而生,保存天然資源與傳統文化的倫理精神,展現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的成果。農場鄰近雙溪火車站,海拔高度約50~80公尺,適合親子旅遊、露營、登山,邀請你以文化與自然為師,認識環境守護的價值。從恬靜的雙溪火車站出站,站前叫賣的農人、當天現採的蔬菜水果,彷如回到數十年前的農業社會。距離車站5分鐘的車程,雙溪平林休閒農場保留了50年代農村的純樸樣貌,重現早期農人生活的點滴。隨處可見的臺灣水牛塑像,象徵著先民刻苦勤勞、樸實敦厚的水牛精神;俯拾即是的古早童玩,讓人拋開束縛忘卻煩憂,重回小時候的感動;龍骨水車重現,認識早期農民引水灌溉的智慧與辛苦;野薑花開,食在當令,品嘗就地取材烹調的農村古早味。景觀、人文、生態重現臺灣農村風貌,在環境中學習與探索,透過保存下來的珍貴農具,理解當時在地與環境共生的生活方式,土角厝的泥磚與石塊,記錄著生活的脈絡,真切感受土地的溫度,學習尊重自然,並在人與土地的交流間,找到生命的價值。眷戀古味,水牛精神走入農場處處可見水牛的雕塑,水牛在台灣的經濟開拓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農場內姿態各異的臺灣水牛,或坐或站,顏色各異,每隻水牛的型態都不同,「我喜歡牛的刻苦與任勞任怨,他最能代表農村精神」農場主人說,早期生活不易,牛隻是農家春耕、夏耘不可或缺的夥伴,農人以一條牛繩和口令,驅使牛隻,在水田裡一步一腳印的前進犁田,或拉動石磨、搬運貨物,腳踏實地,農人與水牛共同在土地上相互依存,水牛精神體現了先民重視環境倫理,順應而行的生活智慧,學習尊重自然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你可以細心觀察農場的臺灣水牛有什麼特徵,原來臺灣水牛胸前有二條白色山形條紋,其蹄大而平整,行走於水田或沼澤時較不易下陷,因此適合在水田中工作。胼手胝足,源流不息雙溪農人因應山勢種植水稻,櫛比鱗次的水梯田因應而生,但臺灣降雨集中,農業灌溉用水極不穩定,確保水源成為最重要的農事之一。早期農人使用龍骨水車,「憑藉人力與默契,利用雙腳踩踏木製轉軸,帶動一串木製鏈帶葉片,將溝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高處的農田中,木片之間節節相扣,形狀如人的脊椎骨,故稱為龍骨車」。隨著時代更迭,水車已不復見,因此,農場主人請來專業老師傅重現,讓人瞭解早期水資源取得不易,珍惜水源的重要性。童玩達人 非你莫屬來到古早童玩設施區,早期的生活是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任何資源都需要好好珍惜,連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做,利用竹子、稻草、芒草、鐵罐,就能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童玩。農場精心重現復古童玩,遊客可現場直接體驗,重溫臺灣早期的童年趣味。古早童玩除了提供娛樂外,也蘊含著訓練肢體協調、專注力、惜物愛物、珍惜有限資源的寓意。受歡迎的勾鐵環遊戲,手持長柄鐵鉤勾住鐵環,在地上滾著前進,需要有高度注意力,一不小心鐵環與鐵鉤就分離。「你注意到導覽老師手上栩栩如生的蚱蜢了嗎?」現場報名農場草編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農場種植的芒草,順應植物的紋理,觀察蚱蜢的特徵,在老師一步步教學下,左穿右押,活靈活現的蚱蜢就在指尖中完成;或者跟著老師拿一片葉子,與農場的蟬叫聲和鳴,吹出獨一無二的自然交響樂,原來,農場處處都是寶。美好食光 食當季 食在地多雨的雙溪氣候環境適合山藥生長,通常選在年初時播種,9月開始收成,栽種期約7~8個月,每年9月~12月,農場與當地小農職人合作,設計農事體驗的行程,預約拔山藥與地瓜活動,親手下田挖土拔山藥喔!自然耕種的山藥,味道清爽,營養價值極高。農場的野薑花與山藥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錯過的在地美味,等你嘗鮮。 隱身在雙溪三忠廟後的長安老街有座見證歷史興衰的中藥老舖-林益和堂,顯眼的屋身有紅磚面與白色橫帶作為裝飾,保留閩南街屋的亭仔腳空間,二樓有外凸的小窗台,牆面有花鳥圖案裝飾,為日據時代台灣所流行的西洋建築樣式,兼顧實用與美觀,仔細觀察,樓面有鑲嵌候鳥南遷及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瓦磚是少數保存完整的古蹟。早期雙溪礦業發達時,街區有許多礦工居住,林益和堂擔負起礦工與居民健康的重任,提供服務與高品質的藥品,深受肯定。時代變遷下,林益和堂傳承了在地經驗與常民文化的智慧,喚起雙溪遊子對鄉土的認同感,以友善和永續環境的互動,展現在地文化自信,秉持環境倫理的原則,營造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環境。【達人帶路】紅磚面的白色橫帶,是否似曾相識?此建築風個又別稱為「辰野式」,在日本建築現代化的歷程中,辰野金吾運用磚石混構手法的作品最為著名,並因其廣泛的影響力及其後輩的繼承,對臺灣近代建築風貌產生深遠影響。如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南郵便局、總督府專賣局作品,皆可見到紅白相間帶飾被大量運用。【服務資訊】1. 聯絡電話︰02- 2493-13332.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長安街3號3. 服務時間︰週三~週六 09:00-21:00 / 週日 09:00-20:00 / (週一、二公休) 沿著雙溪老街,斑剝的砂岩古牆與老屋紀錄著曾經的興盛,如今人口外移,盛況不再,但戲院遺址、日本紅磚仍在,刻著雙溪的文化紋理,等待遊客細心探訪。信步來到街尾的渡船頭,左側的平林溪與右側的牡丹溪在此匯合,自清代起就是淡蘭古道【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的重要關口,人來人往,大宗貨物與客船全部順雙溪運到出海口舊社,換乘帆船轉運各地,回程再用小型船隻逆行上溯到雙溪。物換星移,「土地是定著的,而人類是遷移的」環境與文化變遷在世代交替下不停上演,站在渡船頭遺址上,記得用相機紀錄下雙溪山城曾經的繁華榮景。【達人帶路】1873年馬偕多次利用淡蘭古道前往噶瑪蘭幫平地居民及山區原住民治病、拔牙,而「頂雙溪」〈今之雙溪〉是當年馬偕的必經之處。雖然經歷各個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紋理的相互堆疊覆蓋,140多年前馬偕的行跡多半已不復見,你知道哪裡還留有當年的蛛絲馬跡嗎?來一趟雙溪,感受馬偕博士那「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信念與勇氣。【服務資訊】1.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泰昌街2. 服務時間︰全年開放如何到雙溪搭乘公車前,建議上大臺北公車資訊系統https://ebus.gov.taipei/ 確認公車班次與時間等資訊。1. 前往到柑腳、泰平地區︰雙溪火車站搭乘780與781公車2. 前往虎豹潭、壽山宮︰雙溪火車站搭乘F815公車
下一則
「陽光踏青首選」新北河濱好遊趣
新北市有許多兼具景觀拍照、親子玩樂、運動健身、休憩野餐的多功能公園,可以滿足有不同出遊需求的遊客及家庭;只要用銅板價乘坐大眾運輸就能輕鬆抵達,若干公園內還會舉辦精彩的國際比賽及藝文活動,很適合跟親愛的家人朋友一起前往共度悠閒的午後時光。★私房推薦景點:【石門】風箏公園【新莊】運動公園【新店】陽光運動公園【三重】新北大都會公園【樹林】鹿角溪公園【板橋】435藝文特區【八里】文化公園【中和】恐龍園區◭【石門】風箏公園地址:新北市石門區老梅社區老梅溪旁 石門區有「風箏故鄉」的美名,由於地形適合放風箏,所推動的風箏節因此成為石門區的特色,每年都能看到許多國內外五花八門的風箏翱翔天際,極具特色!「石門風箏公園」佔地約6公頃,是東南亞地區目前最符合放風箏與國際競賽的場地,這裡的「富貴角風藝術營區」還有開設風箏彩繪DIY的課程,親子家庭或一般遊客可體驗做好風箏後直接在老梅沙灘施放的趣味體驗;此外,享譽全台的「老梅綠石槽」也在鄰近之處,通常出現在3月中旬到5月上旬,期間整個海岸溝槽上會附滿海藻,形成一條又一條的「綠石槽」,將整個海岸染成鮮綠的春天色彩,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及遊客來此駐足觀賞。Tips▲: 「國際風箏節」每年都在9月下旬舉辦,可以看到國內外風箏好手前來展示比賽作品,琳瑯滿目,非常精采!◭【新莊】運動公園地址:新北市新莊區和興街66號 「新莊運動公園」被譽為新北市的中央公園,佔地約22公頃,包含棒球場、體育館、田徑場、國民運動中心(屋頂有模擬成小山丘的室外綠色步道,可瀏覽整個園區)、拍照起來美輪美奐的景觀鐘樓與湖泊、好玩又免費的兒童遊樂區、以及可放風箏與不定時舉辦各式藝文活動的大片陽光草坪等;棒球場附設的「棒球展示館」陳列許多台灣棒球發展的珍貴文物與照片,如中華紅葉少棒隊、旅日棒球名人王貞治等。適合全家大小度過愜意的休閒時光。Tips▲: 「新莊運動公園」坐擁大片陽光草坪,且設有好玩又免費的兒童遊戲區,假日常可見親子家庭來此野餐、放風箏,此外草坪上不定時會舉辦藝文活動,適合全家人一同前往。◭【新店】陽光運動公園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安業路47巷 位於碧潭左岸的「陽光運動公園」占地約20公頃,是一處很受親子家庭喜愛的河濱運動公園。園區內主要運動設施有自行車道(設有腳踏車出租處)、沙灘排球場(後來演變為大型戲沙池,可自帶挖沙工具前往玩耍,附沖洗區)、國際級直排輪競速場、四百公尺紅土跑道、越野自行車競技場、兒童遊戲區、成人體健區等。此地是都會區中難得可讓親子悠閒共遊、一起騎自行車的好去處。園區內還建有生態池,可坐在池畔綠地旁野餐休憩,渡過一個寧靜的下午時光;公園從捷運「小碧潭站」步行至中安便橋後即可抵達。▲Tips: 「陽光運動公園」有大片草皮、兒童遊戲場、大型戲沙池(沙灘排球場)、國際級直排輪競速場等設施,很適合親子假日來此共遊、或租自行車一起騎乘,天氣炎熱時請做好防曬與補充水分。◭【三重】新北大都會公園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疏洪東路一段859號 「新北大都會公園」是一座佔地700甲的城市公園。有長達24公里的環狀自行車步道、68座多功能運動場地、7座自然生態景觀公園,橫跨五股、蘆洲、三重等地。這裡不僅有廣大草皮可跑跳野餐,還有美麗花海(特定季節),以及親子家庭最喜愛的兒童遊樂設施如沙坑、盪鞦韆、體健設施等。公園周邊有廣大的草皮、微風、鳥群、彩繪階梯、浪漫的幸福藝術裝置品,以及自然的河岸景觀,每到假日都有許多人選擇到這享受悠閒的週末生活。如果意猶未盡,還可順遊至三重鄰近的「鴨鴨地景藝術公園」跟兩塊超大又植滿花草的鴨鴨圖騰拍照、玩鴨鴨迷宮、一起騎單車等;再到板橋的「江翠礫間水岸公園」,在20萬株花草打造的蝴蝶地景公園中散步賞花。Tips: 機場捷運通車後,只要坐至「三重站」,再從A2出口出來便可直接連至大台北都會公園,交通非常方便!◭【樹林】鹿角溪公園地址:新北市樹林區中洲街51巷 「鹿角溪公園」在2017年下旬正式啟用,新建了鋪有大片人工草皮的兒童遊戲場,設有連身障孩子也能玩共融式遊具「鳥巢鞦韆」、兩座不同滑道寬度的磨石子溜滑梯、繩索攀爬設施、小型攀岩牆,以及超受歡迎的大片沙坑(附清洗區);由於此地屬於社區公園,範圍不大,建議可順遊至附近的百年山佳火車站、鐵道地景公園等景點拍拍逛逛。Tips▲: 「鹿角溪公園」裡的大沙坑沒有另設遮陽設施,請記得做好防曬或等下午16:00後太陽變小再去玩;此外,請特別留意在人工草皮上是禁止脫鞋的喔!◭【板橋】435藝文特區地址:新北市板橋區中正路435號 「板橋435藝文特區」是一個將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公共空間,主打「親子藝術樂園」與「藝術家夢想基地」兩大主軸,園區設有7間展館,並規劃了一系列的課程與展覽,是可以玩一整天的免費遊樂場。從門口的大白沙池就獲得廣大親子家庭的青睞;「溼地故事館」提供濕地生態的展覽與解說;「台灣玩具博物館」則展出古今中外將近三千餘件珍稀玩具、數百種以上的童玩、益智、廟會遊戲區,除了動手、動腦還能玩多種戶外玩具與遊戲;如果喜愛看展覽,目前藝文特區有數十位藝術家進駐,包含表演藝術、當代視覺藝術、立體雕塑、設計、音樂等多元類型。▲Tips: 「板橋435藝文特區」入口處的中正紀念堂充滿歐式新古典主義,是攝影愛好者的熱門取景點;遊客可在捷運板橋站2號出口至板橋公車站轉乘公車在「板橋國中,板橋435藝文特區」下車,再租台YouBike順遊「新月橋」賞遼闊河景及「新莊廟街」品嚐美食等。◭【八里】文化公園地址: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與忠孝路口 「八里文化公園」有超大片綠茵草皮,是小孩追逐嬉戲的好去處,再加上11隻爆萌可愛的「米飛兔」造景,以及用「全台唯一泡泡屋露營」為號召的超人氣露營區,已成為許多親子家庭超夯的假日報到景點!此外,由於公園佔地遼闊,沒有多餘屏障物,也能看到有不少遊客來這裡悠閒騎自行車,鄰近還能順遊展示珍貴史前遺跡的「十三行博物館」,在館內的時光空橋從透明玻璃俯瞰體驗刺激感、鯨背沙丘觀海遠眺美景;晚上再入住風靡全台的「泡泡帳篷」,在頂蓋透明的帳篷全家一起躺著看星星。每間泡泡帳篷內都附有空調、電視、冰箱、雙人沙發床等,預約非常熱門,建議入住前幾個月就要提早預訂。Tips▲: 「八里文化公園」露營區的泡泡帳篷非常熱門,建議前幾個月提早預訂。(撥打電話02-26193030或使用「愛露營APP」)◭【中和】恐龍園區地址:新北市中和區華中橋正下方 假日帶孩子走一趟充滿冒險的恐龍主題公園半日遊吧!位在華中橋下的恐龍公園在2017年12月新增了電塔彩繪(霸王龍爬上電塔)、小人兒喜愛的恐龍腳印沙坑(一旁還有腳印造型沖洗區)等設施,加上原有的3D恐龍彩繪牆(可與牆上恐龍進行各式趣味互動拍照),Q版繽紛彩色小恐龍與巨大恐龍造景等,整個園區越來越豐富有趣!Tips▲: 若想自行開車前往「恐龍園區」,可將車停在「仁愛公園」再經由「永和橫移門」抵達,走路約10分鐘。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