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O起來 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

定位點
新北市美術館
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於10/6(五)➡️10/22(日)在新北市鶯歌區展出,主場館為新北市美術館、鶯歌國民運動中心、鶯歌陶瓷博物館、同慶市民活動中心、新太源藝術工坊,共計有14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台灣設計展自2003年開始舉辦,是台灣最具規模的設計展之一,運用設計思考,詮釋主辦縣市的生活文化、特色產業,新北以「○」作為城市的核心意象,蘊含著「環」的概念,凸顯新北環狀的城市樣貌。
2023台灣設計展

台灣設計展主展區位於陶瓷之都-鶯歌,鶯歌製陶產業已有二百年的歷史,全盛時期有上千家製陶工廠聚集於此,煙囪林立,這座位於林口台地尾稜與大漢溪之間的小城,積累百年的藝術底蘊在近年來吸引了許多對藝術、對生活有想法的人們移居。來到鶯歌永昌街,踏入釉藥的多彩世界、品嘗台灣農產與法式甜點結合的滋味;在鐵道邊的土角厝,探訪由藝術家們構築出的宇宙;至新北市美術館,看見台灣的設計實力。
釉藥堂

釉藥堂
藝術科系畢業的呂景輝、蔡美如夫妻,在鶯歌靜謐的永昌街開設了釉藥堂,「釉藥」是製作陶器在調配顏色時的顏料,釉藥堂共有多達800種釉藥,全台最齊全。釉藥堂樸素門口的後方,是無比精彩的色彩,來自世界各國的礦石以1公斤小包裝陳列於架上,將各類礦石裝入試管,以不同的比例燒製出千變萬化的顏色,如同走進色彩博物館。
釉藥堂
釉藥堂

釉藥堂以釉藥為起點,引領大眾走入陶土的世界,釉藥之外,也販售各式各樣的陶藝工具,一次擁有製作陶瓷的基底。長縱深的街屋,將釉藥堂分隔出不同的區塊,提供泥染等DIY體驗,邀您踏入色彩與陶藝的世界。
釉藥堂
釉藥堂
釉藥堂

日和LiHer
同樣位於永昌街的日和LiHer,是何晟榤、張馨文與眷村老樟樹的緣分,自地自建的環保建築在老聚落中顯得十分特別,日和的法式甜點與飲品,皆融入台灣的在地食材,隨著季節與節慶變換品項,如三峽碧螺春、蜜蘋果、鳳梨、柚子等台灣人熟悉的好味道。
日和LiHer
日和LiHer

法式點心融入台灣滋味,甜蜜之餘更是親切,日和的甜點的茶碗與咖啡杯也都是自己手工製作,更不定期會在店內舉辦手捏陶的課程,在門前老樟樹的蔭下,度過舒適療癒的午後時光。
日和LiHer
日和LiHer


夥房
別有洞天的百年土角厝,屋內屋外彷彿處在兩個不同的宇宙,位於鐵道邊的夥房原是間歇業的陶瓷廠,六位鶯歌藝術家將這裡改造為侘寂意境的空間,俯拾即是的廢料,在藝術家的創作下融入夥房內的空間。聆聽土角厝內的台灣曲調,欣賞由藝術家創作的事物,忽而火車從窗外通過,喚醒大家內心那份對於歸屬感的渴望。

夥房
夥房
夥房

一起圍爐,以炭燒煮水奉茶,甘甜暖心,品嘗私房料理,是團聚的滋味。楊慶林、江坤起、歐鐵、黎幼蓮、鍾承恩、黃茂松等藝術家各自在繪畫、金屬、木作、書法、花藝、茶道、料理等領域揮灑,共聚於夥房,激發不同的想像也構築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歡迎大家的造訪,一起聊天、一起創作。
夥房
夥房
夥房


2023台灣設計展主場館-新北市美術館
「2023台灣設計展」於10/6至10/22開展,由經濟部工業局與新北市政府共同辦理,台灣設計研究院、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執行,展覽主題定調為「○起來」(唸:圈起來),藉由設計圈起新北在地的核心意象,呈現群力共築的設計精神。主場館新北市美術館位於大漢溪、鶯歌溪混匯流的新生地,以高低錯落的管狀線條,模擬河岸蘆葦隨風搖曳的意象。

新北市美術館

台灣設計展共分為「A.主展區」共14個主題展、「B.衛星展區」結合新北捷運環狀線策展共7個展區、「C.品味漫遊-新北哩賀」蒐羅新北多條特色路線的走讀活動、「D.設計響應」共32項跨區域展演、「E.城市再造」匯集11種類型的城市改造點,展現新北市藝文能量與在地特色等核心精神。加入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官方LINE@,參觀設計展時僅需輸入展區編碼,即可聆聽語音導覽,深度了解展覽內容!
👉前往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官網
👉前往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Line@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是主展區A1~A10的展出地點,其中A1《新北山河陣》以巨大的投影引領大家走入新北代表性的地景環境;A2《異他方》呈現新北因多元移民呈現的獨特城市文化;A3《@®©》闡述新北製造業由傳產轉型至高科技產業的革新;A4《透新北》在生活產業裡體驗新北,透見對美好生活的想望。
新北市美術館
A1《新北山河陣》
新北市美術館
A2《異他方》
新北市美術館
A3《@®©》
新北市美術館
 A4《透新北》

A5《福爾摩沙0號》以循環設計打造充滿未來感的空間,如同走入近未來的太空艙內;A6《破力》聚焦於當代新北,探究城市基於地理、歷史人文所生長出的破格精神;A7《Life in circle》展出新北青年的生活切片,並透過AI生成影像,結合社群元素虛構出充滿「個人特色」的新北青年房間。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

A5《福爾摩沙0號》

新北市美術館

A7《Life in circle》

新北市美術館

A8《Food in Circle》、A9《Echooo》、A10《Goods To Go》位於美術館戶外園區,將新北的風土好食、特色物件集於鶯歌;A14《共好 Let's go!》位於美術館旁的鶯歌國民運動中心,展出新北市面對當代城市治理課題的回應。台灣設計展在10/6至10/22展出期間,每晚6點起有新北市美術館光影展演。10/7(六)、10/8(日),連續兩天加碼夜間煙火演出,國慶連假期間,來鶯歌體驗陶藝美學、參觀台灣設計展,欣賞夜晚的光影饗宴!

新北市美術館

A14《共好 Let's go!》

2023台灣設計展
上一則
烏來原鄉之旅
選擇友善環境的旅遊方式,體會更深度的綠色旅遊。踏著環保的步伐感受部落的原鄉精神,在低碳旅程中讓身心擁抱自然依環保。路線一:原鄉之旅新店客運烏來總站(啟程)→車程7分鐘/步行28分鐘→烏來觀光台車站:烏來台車體驗(單趟15分鐘)→步行2分鐘→雲仙樂園:泰雅狩獵趣(2小時)→車程25分鐘→福山部落:大羅蘭溪、福山教會(走讀約1.5小時)→車程32分鐘→新店客運烏來總站路線二:生態芬多精新店客運烏來總站(啟程)→車程16分鐘→內洞森林遊樂區:烏紗溪瀑布、內洞瀑布、步道觀景(1.5小時)→車程9分鐘→雲仙樂園:空中纜車、射箭/划船/漆彈、木馬道、夜間賞螢(5小時)→車程8分鐘→新店客運烏來總站路線三:飲水思源新店客運烏來總站(啟程)→步行3分鐘→泰雅民族博物館:主題深度導覽(40分鐘)→步行24分鐘→烏來觀光台車站:烏來台車體驗(單趟15分鐘)→烏來林業生活館→空中纜車(5分鐘)→雲仙樂園:射箭/划船/漆彈、萬年橋、雲仙溪流與生態環境(5小時)→情人步道(40分鐘)→步行3分鐘→新店客運烏來總站雲仙樂園雲仙樂園於2013年取得環境教育場域的認證,這裡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森林溪流環境特色、泰雅族,泰雅文化,無論是植物林相、昆蟲種類、鳥類、哺乳動物等在園區內均可隨時都看的到 ;尤其在4月底到6月底所舉行的螢火蟲季,夏日傍晚時刻螢火蟲漫天飛舞,令人有置身光彩影點之中,而夜間的蛙類觀察活動,更可看到許多種類的樹蛙。然而烏來地區原本就是泰雅族傳統的領地,除了烏來外,尚包括忠義、孝治、信賢、福山等地區,這裡最難能可貴的是其如同桃花源般獨立於山林間,無商圈市區的繁雜,所擁有的是溪水淙淙而流,蟲鳴鳥叫,洗滌心靈。鄰近地區亦可探訪烏來林業生活館了解烏來的發展史、內洞森林遊樂區享受負離子以及德拉南部落體驗原住民的生活智慧等。泰雅狩獵趣泰雅狩獵趣「太陽之子—泰雅族」太陽象徵著生命、繁茂,帶給地球無限生機。經由泰雅族原住民老師的帶領,了解象徵太陽文化的泰雅族民族特性,體驗原住民文化的食衣住行、感悟與野生動植物互動的傳統智慧,來思考生物多樣性為什麼如此重要。透過深度體驗原住民文化與歷史,了解生物物種多樣性的多寡與人類文明的盛衰息息相關。「泰雅族舞蹈~大家都是一家人──學習共享、共生,生命才會生生不息」「雲仙溪流生態與環境」雲仙樂園位在烏來瀑布源頭南勢溪的右岸,園區四面環山、地勢高低起伏大,因此自然生態和景觀資源豐富。透過解說導覽認識雲仙樂園的森林生態及水資源,在森林步道內享受豐沛的芬多精及陰離子的同時,也重新反思,珍貴的水資源是來自森林的饋贈。「雲仙森林裏蘊藏著許多的神奇魔法,處處叫人驚豔不已」【雲仙樂園服務資訊】1. 客服電話︰02-2661-65102. 地址︰新北市烏來區烏來里瀑布路1-1 號3.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09:30-16:30 / 週六~週日 09:00-17:00 / (螢火蟲季延長空中纜車營業時間至22:00,假日至22:30)4.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1)國道1號圓山交流道,接建國南北快速道路轉辛亥路,續行基隆路高架道、環河快速道路至碧潭,行駛北宜路、新烏路即可抵達雲仙樂園纜車乘車站。(2)國道三號:由新店交流道下,接中興路、北宜路至新烏路即可到達雲仙樂園纜車乘車站。【大眾運輸+步行】(1)捷運:搭乘捷運至新店捷運站(綠線),至站前轉搭乘新店客運(烏來- 台北線),至烏來站下車,再搭乘台車或步行即可到達雲仙樂園纜車乘車站。(2)公車:於中山南路(教育部對面),搭乘新店客運台北往烏來線849公車,抵達烏來後,轉台車或步行即可到雲仙樂園纜車乘車站。【注意事項】1. 園區螢火蟲季為每年4月底至6月底(正確日期請參閱雲仙官方網站查詢https://yun-hsien.com.tw/index.aspx)。2. 連續假日及暑假(7/1 ~8/31號)比照假日營業時間。3. 如遇天候等不可抗力之因素,園區將另行公告開/關園時間。烏來台車初期僅用於輸運木材,後為因應烏來瀑布發展觀光之需求,於民國52年正式開辦以人力推送遊客。至民國63年實施機動化、於76年在瀑布站開鑿隧道取代原來的轉盤迴轉,沿用至今。泰雅民族博物館過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擁有展示、典藏、研究及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介紹泰雅族發源、遷徒、狩獵等文物,及生活器具、傳統工藝與紋面傳統。在假日時,觀賞當地泰雅族人的歌舞展演,體驗琉璃串珠、泰雅編織、手鍊製作等DIY活動。【泰雅民族博物館服務資訊】1. 客服電話︰02-2661-81622. 地址︰新北市烏來區烏來里烏來街12號3.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 09:30-17:00/ 週六~週日 09:30-18:00/ 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周星期一、農曆除夕及初一、選舉日、政府公告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館方公告休館日烏來林業生活館林業博物館保留了烏來台車文化及歷史場域,透過勞動過程模型與歷史影片,我們可以瞭解到台車營運方式以及發展歷史。館內另定期舉辦木器手工藝DIY 教學、親子尋寶及彩繪比賽、泰雅傳唱、林業台車路印象等活動,是個提供學習體驗之優質服務空間。【服務資訊】1. 客服電話︰02-2661-81622. 地址︰新北市烏來區瀑布路1-2號3. 服務時間︰09:00-17:00/ 休館時間:每週二、農曆除夕及初一4.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由新店交流道下,續行中興路接北宜路後右轉台9 甲線即為新烏路(往烏來)。沿著新烏路行駛約30分鐘,遇「觀光大橋」後右轉,行駛「環山路」,續行10-15分鐘即可抵達。【大眾運輸+步行】於新店捷運站出站後,轉搭公車849 號,於末站「烏來公車站」下車。於烏來站下車後,沿著老街過覽勝橋後左轉,一路前行,約35~40分鐘可抵達烏來林業生活館。福山部落又稱德拉楠部落在泰雅語有「驚訝、好多喔」的意思。順著信福路的頭,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祖先與自然的智慧,在寧靜的部落中,感受到一種悠閒的漫步生活,教會、天主教堂、小學內,感受出泰雅子民的故事,享受這裡單純簡單的慢活幸福。大羅蘭溪為部落的命脈,是一條水質清澈、充滿生命力的溪流。沿著大羅蘭溪蜿蜒的古圳步道又叫做「福山馬岸古圳步道」,在這裡,兩岸青翠,河道有時狹小,有時開闊,清澈溪流中魚群悠遊,美麗風景讓人驚艷。福山教會從外觀可以看見弧形屋頂除了撫平山形,同時也暗喻泰雅族傳統信仰中,帶領靈魂回到祖靈之所的彩虹橋,而支撐這弧形屋頂的結構則是五支將瞻仰象徵化為實體並且支撐屋頂的十字架,保護著底下的人;同時呈現基督走入民眾之間的救世精神。內洞森林遊樂區一座位在南勢溪上游,小巧精緻、充滿蕨類的森林遊樂區,這裡因為被內洞溪流貫穿,因此內部潮濕且溫暖,適合蕨類生長,在短短數百公尺的觀光瀑步道,就能發現近65 種不同的蕨類,過去因蛙鳴聲不斷,因此又稱娃娃谷,是個適合體驗大自然芬多精的樂園。【服務資訊】1. 客服電話︰02-2351-54412. 地址︰新北市烏來區信賢里娃娃谷46號3. 服務時間︰08:00-17:00/ 休館時間:農曆除夕4.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由新店交流道下,續行中興路接北宜路後右轉台9 甲線即為新烏路(往烏來)。沿著新烏路行駛約30分鐘,遇「觀光大橋」後右轉,行駛「環山路」,續行10-15分鐘即可抵達。【大眾運輸+步行】於新店捷運站出站後,轉搭公車849 號,於末站「烏來公車站」下車。於烏來站下車後,沿著老街過覽勝橋後左轉,一路前行,約35~40分鐘可抵達烏來林業生活館。
下一則
淡水里山|女力帶路
美麗的河岸風光與漁人碼頭的夕陽景色,是大多數人對於淡水的第一印象。然而,淡水的精彩遠遠不僅限於河濱地帶,淡水區面積廣達70平方公里,由淡水河岸、丘陵地帶、大屯火山群構成,淡水因此有著許多帶有崎、崁、坪、湖、泉、谷等字的地名,反映出淡水多丘陵的地形。生態棲地、人類聚落、農業耕地交織的淡水里山,經歷數代人的農墾,目前以發展休閒農業為主。跟著新北捷運、淡水旅學堂,一起搭乘淡海輕軌,以悠閒的腳步走入淡水里山,在農村女力的帶領下,探索靜謐優雅的山之淡水。自淡海輕軌綠山線-淡金鄧公站下車,取櫻花大道右側的小徑前行,步入淡水里山地帶,沿途有灌溉水圳、土地公廟、榕樹公相伴,田園風光令人忘卻都市塵囂。小徑的底端是淡水三空泉,顧名思義就是泉水湧出之地,返鄉青年Kevin經營的阿三哥農莊,就位於這得天獨厚的水源地。阿三哥農莊與洛神花季阿三哥農莊順應節氣,四季推出不同的農業體驗、包括養蜂、採茶、DIY茶籽油肥皂、親子烘焙課等。秋季的阿三哥農莊,是洛神花的採收時節,滿樹紅豔的果實,散發迷人的光澤,正適合走進田園盡享採摘樂趣。 提著茄仔袋、戴上斗笠,走進農家的無毒農園,將如紅寶石般的洛神花萼俐落採下,湊滿30朵後將果實分離,汆燙後加入糖,DIY製作酸甜可口的洛神花果醬。搓揉在來米糰後,以傳統的擦板從洞眼中搓出粉條,古法手作米苔目,以滾水煮熟後冷卻,加進洛神花果膠內,成爲一道美味的甜品。「吃是種享受、好好吃飯!」,農家宴席上桌,淡水農家的得意之作-大灶油飯、洛神排骨、茶籽油生米、茶油麵線煎等佳餚一一上桌,每一道都健康且美味,以感謝的心情享用這桌低調的奢華。淡水女路-阿三嫂「農莊的名稱是阿三哥農莊,那阿三嫂在哪呢?」,話音剛落,阿三嫂微笑著從廚房走出,來到餐桌旁與大家見面。向大家細心介紹午宴的菜色,並分享迎賓茶—龍眼花茶背後的故事。吟詠了自己創作於日曆上的臺語詩《龍眼花》,詩句中充滿對父親的回憶,以及從前農村生活的智慧。就在眾人仍沉浸於阿三嫂的故事時,眼前的「阿三嫂」揭開謎底,原來,這是一場精心規劃的行動劇!這場演出由「淡水女力 4.0」學員們實地口訪阿三嫂後,根據在地故事創作而成。淡水女力 4.0 致力於挖掘淡水婦女在家庭、社區及職場中的豐富故事,透過田調與口訪成果,推廣女性價值與力量,連結淡水在地的文化脈絡。 阿三嫂帶路!鄉土詩與木炭窯謎底揭曉後,正牌的阿三嫂以爽朗的笑容正式出場!帶領大家再次走入農園,小徑上每一個植物的解說牌,都是阿三嫂自己創作的鄉土文學,幽默且充滿童趣,令人會心一笑。來到農園中央,巨大的木炭窯佇立其中,以相思木為材料,三空泉一帶在過去曾有高達80座木炭窯,是過往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生活用燃料。然而,隨著瓦斯普及,木炭窯逐漸被遺忘,阿三嫂特別保留了這座木炭窯,將這份生活中的歷史記憶傳承下去,讓下一代能從此讀懂淡水里山的過去。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