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追火車-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定位點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清晨6:59分,氣溫24度,微風,太陽已從福隆的海平面冉冉升起,在晨光的照耀下,一年一度的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將在鳴槍後正式開跑 !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在2024年已邁入第9屆,賽事分有競速組、企業組、變裝組等三組,共1100隊、7700名跑者一同共襄盛舉,在新北市貢寮區、雙溪區的鐵道沿線與太平洋山海之間奔跑,富有趣味性並考驗團隊合作精神,是青春山海線上,最熱血沸騰的路跑賽事。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若想跑得快,就一個人跑;若想跑得遠,就一群人跑」。鐵道馬拉松接力賽每一隊皆有7
棒跑者,分別為女神棒、海神棒、安神棒、山神棒、風神棒、恍神棒及迎神棒,接力完成長達51公里的賽道。自福隆海邊出發,途經舊草嶺隧道、太平洋沿岸、三貂角燈塔、雙溪河岸、沿著臺鐵宜蘭線旁的公路追火車,最終返回福隆海岸。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的接力棒十分特殊,有別於大眾熟知的樣式,環型接力棒的造型是源於臺鐵昔日「電氣路牌閉塞制」的路牌環,為早年臺鐵防止列車追撞的機制,接力棒的形狀參考了臺鐵路牌環的設計,這不僅是對臺鐵文化的推廣,同時也成為了本賽事最獨特的標誌之一。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在舞蹈老師帶領跑者們暖身後,7點整正式鳴槍起跑!Go!女神棒跑者背向大海向前衝刺,邁開步伐向舊草嶺隧道奔去。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跑者快速通過福隆車站,進入舊草嶺隧道向太平洋岸奔去,啟用於1924年的舊草嶺隧道,全長達2167公尺,是新北與宜蘭間的鐵路隧道,在鐵路電氣化後功成身退,目前已改建為自行車道,在通過新北-宜蘭交界處的光環造景後,接棒區就在不遠的前方了。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當日有交通管制,除了大會工作車輛,不會有自行車穿梭於隧道內。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在隧道盡頭的光明處,交棒給第二棒-海神棒,此棒次是山海景色最壯麗的一棒,卻也是距離最長的一棒,長達15.1公里的距離,由團隊中長跑能力最強者擔起重任,途經萊萊地質區、臺灣本島的極東點-三貂角燈塔、馬崗與卯澳等特色漁港,最終來到福隆遊客中心接棒區,考驗跑者們的體力與意志。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接!卸下接力環,交給下一棒的夥伴接力衝刺,每一個棒次的地形與長度皆有所不同,挑整呼吸與腳步,以最適合眼前地形的姿態奔跑,力求最佳表現。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第三棒-第六棒的跑者在貢寮、雙溪、牡丹等鐵道小鎮間奔跑,時不時能與北往東來的臺鐵各型列車相遇,一起追火車。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0E4A0089

「加油!加油!」看見鏡頭時擺出最燦爛的笑容,展現路跑的力與美。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鐵道馬拉松賽道全長達51公里之譜,沿線備有冷卻神器-灑水車、補水站、地方自組的加油團,通過灑水車的水幕、接過補水站的水杯,在地方民眾的搖旗吶喊中,堅持下去完成自己的路程。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0E4A0164

「來了來了!」當第七棒跑者出現在跑道頭時,同隊隊友齊聲吶喊,最後一哩路,大家一起舉起代表自己棒次的毛巾,全隊一起奔向終點線,一同迎接勝利!
0E4A0234
0E4A0230

經歷7個棒次,完成艱鉅的挑戰後,絕對值得好好紀念,舉起完賽獎與自己隊伍的旗幟,與福隆海灘上的經典地標FULONG合影。待成績統計完成後,競速組、企業組、變裝組得獎者陸續上臺領獎,開心的大合照。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拿出每個人的獎牌,將7塊獎牌合而為一,組成完整的圓形獎牌,這是團隊合作的成果,也象徵青春的繽紛多彩。衝向攝影師的鏡頭,相約明年再一起奔馳於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上一則
新北8處觀光工廠推薦 一起自造回憶
新北擁有發達的工業,如清代鶯歌的製陶業與瑞芳的採礦業,在1960年代出口導向政策時期,食品、紡織、電子等輕工業崛起,工廠群聚於台1線與台3線沿線的三重、五股、新莊、板橋、土城等地區,創造臺灣經濟奇蹟,隨著產業升級,民生工業因人力成本、環保意識等因素逐漸外移,部分工廠在政府輔導下轉型觀光工廠,以活潑有趣的方式,為民眾揭開傳統產業工廠的面紗,成為今日熱門的親子休閒好去處,增廣見聞之外還能DIY動手製作專屬紀念品,本篇將介紹8間不同領域的觀光工廠,滿足各種興趣的旅客。【三重】​​啤酒頭釀造觀光酒廠啤酒頭釀造於2015春天創立於三重,是雙北首座精釀啤酒觀光工廠,佔地近1000坪,鄰近捷運先嗇宮站、環狀線幸福站。啤酒頭盡可能使用在地原料釀造啤酒,以「24節氣啤酒」系列揚名海內外,融入臺灣特有的冬瓜茶糖、彰化茉莉花、屏東可可豆、東方美人茶等,呈現寶島的獨有風情。啤酒頭釀造由經驗豐富的釀酒師組成專業的導覽團隊,帶領遊客深度觀摩啤酒釀造的各個階段,更能在釀酒師親手指導下打一杯完美生啤,親自裝罐帶回家!啤酒頭觀光工廠資訊開放時間:平日16:00-20:00、週末休館地址:新北市三重區中興北街50號👉預約與票價請詳見官方網站:啤酒頭釀造【三重】印地安皮革創意文化館臺灣曾是豬皮製革業的重鎮,在環保意識抬頭與產業鏈外移後逐漸式微,印地安皮革創業文化館在這波產業轉型的時刻成立,致力推廣綠色無毒、環保自然的植鞣皮革手工藝,供應皮革、材料包、五金配件、染料、仕上劑等。由專業導覽人員帶領遊客了解皮革的歷史與製作課程,並親自手作體驗,以這項人類最古老的製革法創作專屬於自己的時尚皮革配件!印地安皮革創意文化館資訊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10:00-19:00、週日休館地址:新北市三重區中興北街136巷28號👉預約與票價請詳見官方FB:印地安皮革創意工場 INDIAN DIY【五股】豐得好食觀光工廠位於新北產業園區內的豐得好食,由臺灣首家合法民營屠宰廠起家,今日已發展為涵蓋豬肉、雞肉、水產、蔬菜的食品公司,並打造了以「食農教育」為主題的觀光工廠,致力於推廣國產農產品、飲食健康,愛物惜物的理念。工廠內設有透明的蔬果廊道與製程參觀區,讓遊客親身了解食材的加工、分裝以及配送過程,透過AR、VR互動導覽教學,將各樣食材生動地呈現在遊客面前,並親自DIY彩色麻糬、搖搖飯糰和紅龜糕,享受料理的樂趣。豐得好食觀光工廠資訊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10:00-16:00、週六至週一休館地址:新北市五股區五權路48號1樓👉預約與票價請詳見官方網站:豐得好食【八里】卡滋爆米花觀光工廠樂園卡滋爆米花是臺灣多口味爆米花的領導品牌之一。2020年在八里左岸開設了亞洲第一座爆米花觀光工廠。以繽紛色調打造活潑氛圍,美國小鎮風的造景讓人一踏入工廠就忍不住拿起手機不停拍攝。在專業導覽的帶領下,遊客可以進一步認識爆米花的歷史演進和相關生活知識,也能一探先進的AI全自動產線技術,並體驗趣味互動遊戲與DIY手作,是爆米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聖地。卡滋爆米花觀光工廠樂園資訊開放時間:平日10:30-17:30、例假日及國定假日10:30-18:30、週二休館地址:新北市八里區觀海大道171號👉預約與票價請詳見官方FB:卡滋爆米花(觀光工廠樂園)【林口】王子創意文具國王子文具長期致力於橡皮擦產業、催生出臺灣第一枝黃桿原子筆,打造臺灣精品文具並打入國際市場。王子文具將部分廠區轉型為觀光工廠,是林口觀光的新亮點。跟著吉祥物-杜克,進入橡皮擦時光隧道、名人的文具寶盒,一起了解文具產業的歷史文化、一睹橡皮擦的製作過程。使用完全無毒的環保材料,製作可愛又富創意的繽紛文具,大人小孩都開心。王子創意文具國資訊開放時間:週二至週五09:30-17:30、週六至週日09:30-18:00、週一休館地址:新北市林口區粉寮路一段86號👉預約與票價請詳見官方FB:王子創意文具國【鶯歌】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鶯歌是臺灣的陶瓷首都,全盛時期曾有上千家陶瓷工廠群聚於鶯歌。許新旺陶瓷創立於1926年,見證了鶯歌陶瓷的起起落落,2010年設立了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成為鶯歌首家經濟部評鑑通過的觀光工廠。館內保存豐富的歷史文物,包括古董級的瓦斯窯、腳踢轆轤等製陶設備,體驗區分為手拉坯、手捏陶、釉上彩繪、拼貼馬賽克等四大區,親自體驗製陶的樂趣。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資訊開放時間:週三13:00-18:00、週四至週日10:00-18:00、週一至週二休館地址:新北市鶯歌區尖山埔路81號👉預約與票價請詳見官方FB:新旺.集瓷The Shu's Pottery/集瓷 Cocera【土城】王鼎時間科藝體驗館每次出國時,是否曾好奇過,為甚麼各個地方的時間都不太一樣呢?創立於1984年的王鼎,投入鉅資與工研院合作、遠赴瑞士取經,設計研發出ATOP世界時區鐘錶。2012年成立以時間為主題的科藝體驗館,透過五感來體驗時間、探究全球時區是如何劃定、石英錶的製造組裝過程。DIY區域可深度體驗組裝石英鐘機芯,設計專屬個人風格的商品,學習鐘錶師傅的技藝,寓教於樂!王鼎時間科藝體驗館資訊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09:00-17:00、清明/端午/中秋節休館地址:新北市土城區大暖路136號👉預約與票價請詳見官方FB:王鼎時間科藝體驗館【板橋】玉美人孕婦裝觀光工廠玉美人由成衣加工廠起家,後轉型專營孕婦裝與孕婦周邊產品,這座成立超過半世紀的老牌服裝工廠,歷經傳統產業式微與臺灣社會少子化的衝擊,仍堅持為準媽咪們保留了孕婦裝生產線。從設計發想、製造到成品都出自於自家工廠,也是率先取得MIT認證的孕婦裝公司。來到孕婦裝觀光工廠,了解成衣製作的過程、DIY寶寶衣服與創作潮T,一家大小穿上全臺獨有的實重孕婦衣,體會媽媽身懷六甲、懷胎十月的那份重量。玉美人孕婦裝觀光工廠資訊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17:30、週日至週一休館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2段16巷10號5樓👉預約與票價請詳見官方FB:玉美人孕婦裝觀光工廠新北觀光工廠輕旅行|青春自造所套票看完這麼多不同類型的觀光工廠,是否等不及要來去預約參觀了呢?新北市府今年號召了多達22家觀光工廠與產業文化館,推出了多種優惠套票,趕緊瀏覽並選擇有興趣的遊程,來去新北觀光工廠,自造回憶!👉票種與票價請詳見 新北市觀光工廠臉書
下一則
【半日遊】慢友雙溪,老街散策
偷得半日的悠閒,步入舊時光,動手做童玩,在百年石頭屋上撫摸雙溪的紋理半日遊雙溪平林休閒農場︰懷舊體驗與童玩DIY(2.5小時)→車程5分→雙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頭、東和戲院遺址(走讀約1.5小時)雙溪源於牡丹溪、平林溪,主流於渡船頭匯流而成雙溪河,早期人們稱之「頂雙溪」。昔日為淡蘭古道物產集散的重要中繼點。優美的百年貂山詩詞,輕輕點綴出雙溪的四季流轉與風光明媚,歷經採礦盛期與時代更迭,目前仍保有舊時農村純樸文化與豐富的自然生態。平林休閒農場順應自然,在得天獨厚的雙溪山腳下,源於對家鄉的眷戀,為地球保留一片淨土的理念下孕育而生,保存天然資源與傳統文化的倫理精神,展現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的成果。農場鄰近雙溪火車站,海拔高度約50~80公尺,適合親子旅遊、露營、登山,邀請你以文化與自然為師,認識環境守護的價值。從恬靜的雙溪火車站出站,站前叫賣的農人、當天現採的蔬菜水果,彷如回到數十年前的農業社會。距離車站5分鐘的車程,雙溪平林休閒農場保留了50年代農村的純樸樣貌,重現早期農人生活的點滴。隨處可見的臺灣水牛塑像,象徵著先民刻苦勤勞、樸實敦厚的水牛精神;俯拾即是的古早童玩,讓人拋開束縛忘卻煩憂,重回小時候的感動;龍骨水車重現,認識早期農民引水灌溉的智慧與辛苦;野薑花開,食在當令,品嘗就地取材烹調的農村古早味。景觀、人文、生態重現臺灣農村風貌,在環境中學習與探索,透過保存下來的珍貴農具,理解當時在地與環境共生的生活方式,土角厝的泥磚與石塊,記錄著生活的脈絡,真切感受土地的溫度,學習尊重自然,並在人與土地的交流間,找到生命的價值。眷戀古味,水牛精神走入農場處處可見水牛的雕塑,水牛在台灣的經濟開拓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農場內姿態各異的臺灣水牛,或坐或站,顏色各異,每隻水牛的型態都不同,「我喜歡牛的刻苦與任勞任怨,他最能代表農村精神」農場主人說,早期生活不易,牛隻是農家春耕、夏耘不可或缺的夥伴,農人以一條牛繩和口令,驅使牛隻,在水田裡一步一腳印的前進犁田,或拉動石磨、搬運貨物,腳踏實地,農人與水牛共同在土地上相互依存,水牛精神體現了先民重視環境倫理,順應而行的生活智慧,學習尊重自然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你可以細心觀察農場的臺灣水牛有什麼特徵,原來臺灣水牛胸前有二條白色山形條紋,其蹄大而平整,行走於水田或沼澤時較不易下陷,因此適合在水田中工作。胼手胝足,源流不息雙溪農人因應山勢種植水稻,櫛比鱗次的水梯田因應而生,但臺灣降雨集中,農業灌溉用水極不穩定,確保水源成為最重要的農事之一。早期農人使用龍骨水車,「憑藉人力與默契,利用雙腳踩踏木製轉軸,帶動一串木製鏈帶葉片,將溝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高處的農田中,木片之間節節相扣,形狀如人的脊椎骨,故稱為龍骨車」。隨著時代更迭,水車已不復見,因此,農場主人請來專業老師傅重現,讓人瞭解早期水資源取得不易,珍惜水源的重要性。童玩達人 非你莫屬來到古早童玩設施區,早期的生活是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任何資源都需要好好珍惜,連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做,利用竹子、稻草、芒草、鐵罐,就能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童玩。農場精心重現復古童玩,遊客可現場直接體驗,重溫臺灣早期的童年趣味。古早童玩除了提供娛樂外,也蘊含著訓練肢體協調、專注力、惜物愛物、珍惜有限資源的寓意。受歡迎的勾鐵環遊戲,手持長柄鐵鉤勾住鐵環,在地上滾著前進,需要有高度注意力,一不小心鐵環與鐵鉤就分離。「你注意到導覽老師手上栩栩如生的蚱蜢了嗎?」現場報名農場草編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農場種植的芒草,順應植物的紋理,觀察蚱蜢的特徵,在老師一步步教學下,左穿右押,活靈活現的蚱蜢就在指尖中完成;或者跟著老師拿一片葉子,與農場的蟬叫聲和鳴,吹出獨一無二的自然交響樂,原來,農場處處都是寶。美好食光 食當季 食在地多雨的雙溪氣候環境適合山藥生長,通常選在年初時播種,9月開始收成,栽種期約7~8個月,每年9月~12月,農場與當地小農職人合作,設計農事體驗的行程,預約拔山藥與地瓜活動,親手下田挖土拔山藥喔!自然耕種的山藥,味道清爽,營養價值極高。農場的野薑花與山藥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錯過的在地美味,等你嘗鮮。 隱身在雙溪三忠廟後的長安老街有座見證歷史興衰的中藥老舖-林益和堂,顯眼的屋身有紅磚面與白色橫帶作為裝飾,保留閩南街屋的亭仔腳空間,二樓有外凸的小窗台,牆面有花鳥圖案裝飾,為日據時代台灣所流行的西洋建築樣式,兼顧實用與美觀,仔細觀察,樓面有鑲嵌候鳥南遷及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瓦磚是少數保存完整的古蹟。早期雙溪礦業發達時,街區有許多礦工居住,林益和堂擔負起礦工與居民健康的重任,提供服務與高品質的藥品,深受肯定。時代變遷下,林益和堂傳承了在地經驗與常民文化的智慧,喚起雙溪遊子對鄉土的認同感,以友善和永續環境的互動,展現在地文化自信,秉持環境倫理的原則,營造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環境。【達人帶路】紅磚面的白色橫帶,是否似曾相識?此建築風個又別稱為「辰野式」,在日本建築現代化的歷程中,辰野金吾運用磚石混構手法的作品最為著名,並因其廣泛的影響力及其後輩的繼承,對臺灣近代建築風貌產生深遠影響。如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南郵便局、總督府專賣局作品,皆可見到紅白相間帶飾被大量運用。【服務資訊】1. 聯絡電話︰02- 2493-13332.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長安街3號3. 服務時間︰週三~週六 09:00-21:00 / 週日 09:00-20:00 / (週一、二公休) 沿著雙溪老街,斑剝的砂岩古牆與老屋紀錄著曾經的興盛,如今人口外移,盛況不再,但戲院遺址、日本紅磚仍在,刻著雙溪的文化紋理,等待遊客細心探訪。信步來到街尾的渡船頭,左側的平林溪與右側的牡丹溪在此匯合,自清代起就是淡蘭古道【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的重要關口,人來人往,大宗貨物與客船全部順雙溪運到出海口舊社,換乘帆船轉運各地,回程再用小型船隻逆行上溯到雙溪。物換星移,「土地是定著的,而人類是遷移的」環境與文化變遷在世代交替下不停上演,站在渡船頭遺址上,記得用相機紀錄下雙溪山城曾經的繁華榮景。【達人帶路】1873年馬偕多次利用淡蘭古道前往噶瑪蘭幫平地居民及山區原住民治病、拔牙,而「頂雙溪」〈今之雙溪〉是當年馬偕的必經之處。雖然經歷各個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紋理的相互堆疊覆蓋,140多年前馬偕的行跡多半已不復見,你知道哪裡還留有當年的蛛絲馬跡嗎?來一趟雙溪,感受馬偕博士那「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信念與勇氣。【服務資訊】1.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泰昌街2. 服務時間︰全年開放如何到雙溪搭乘公車前,建議上大臺北公車資訊系統https://ebus.gov.taipei/ 確認公車班次與時間等資訊。1. 前往到柑腳、泰平地區︰雙溪火車站搭乘780與781公車2. 前往虎豹潭、壽山宮︰雙溪火車站搭乘F815公車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