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烏來馬拉松-奔跑於峽谷與瀑布群之間

定位點
烏來馬拉松-跑者在烏來上享受挑戰的瞬間,徜徉在綠意盎然的林間,體驗大自然的擁抱。

「拜託,不要跑太快!」,歡迎來到全臺瀑布最多的馬拉松賽道-烏來馬拉松!2024年烏來馬拉松已邁入第9屆,僅設有全馬一個組別,全程42.195K,自烏來立體停車場起跑,深入福山大羅蘭蝴蝶公園,整場比賽時間限制寬鬆達八個半小時,為的是讓跑者慢慢跑,好好欣賞烏來美麗的峽谷與瀑布景色。

烏來馬拉松- 在木橋上奔馳的選手,體驗到烏來的原始自然美。

烏來馬拉松主辦人-新店安康中學的邵老師,長期推動新店-烏來地區的路跑運動,積極串連香魚川(新店溪)中上游的新店區、烏來區的觀光路線。烏來位處水源保護區,馬拉松主辦方採取不另設更衣換洗區(可利用立體停車場洗手間、烏來溫泉商家)的方式,降低對烏來環境的影響。
烏來馬拉松-現場熱鬧非凡
烏來馬拉松-觀旅局局長在台上活力十足地鼓勵跑者,帶動現場的氣氛。

賽事重視與烏來在地商家的互惠,補給站提供豐盛的烏來在地美食,完賽獎品則是烏來特色如小米酒、馬告、薑黃等。交通方面也與烏來觀光計程車合作,作為選手接駁的選項。
烏來馬拉松-觀眾在路旁為選手加油打氣,場面熱鬧非凡。

烏來馬拉松賽道
烏來馬拉松賽道串連了烏來老街至德拉楠部落之間的峽谷美景,全程42.195K,起點與終點皆位於烏來立體停車場。賽道路線如下:會場烏來立體停車場起跑→烏來老街→攬勝大橋→環山路→古圳步道→福山大羅蘭蝴蝶公園→溪瀧步道→信賢國小→信賢步道→勇士廣場→瀑布路→情人步道→攬勝大橋→烏來老街→烏來立體停車場終點結束。
截圖 2024-10-24 上午10.17.26

邁入第九屆的烏來馬拉松,已經打開國際知名度,本屆共有包含馬來西亞、德國、波蘭、中國、越南、英國、香港、愛爾蘭、日本等國外選手們共襄盛舉,一起感受烏來的魅力。在眾人齊聲倒數下,清晨六點整,烏來馬拉松正式起跑!
烏來馬拉松-烏來馬拉松起點的場景,跑者準備迎接這場風景優美的挑戰。
烏來馬拉松-烏來山城的美景成為跑者賽道中的亮點,悠然享受山景。

「慢慢來,不要跑太快了!」,在烏來地標攬勝大橋遠眺南勢溪的河谷美景、經過壯觀的瀑布時,不妨歇會兒,於補給站享用烏來美食,與瀑布美景合影,讓五感沈浸於烏來,實踐本賽事的宗旨-體驗烏來的美好。
烏來馬拉松-穿著亮眼跑服的跑者與當地居民互動,熱情滿滿。
烏來馬拉松-跑者途經美麗的瀑布,盡情享受烏來的壯麗自然。

跑入烏來深處的德拉楠部落,沿著部落的命脈大羅蘭溪奔跑,沿途可欣賞豐富的蕨類植物及溪中苦花魚生態,抵達賽道的折返點-德拉楠景觀橋,在優美的鋼構拱橋上欣賞溪谷、山巒風光。
烏來馬拉松-參賽者穿越小徑,探索烏來隱秘的自然風光。
烏來馬拉松- 跑者攀上步道階梯,迎接下一段挑戰,欣賞周邊壯麗的自然景觀。
烏來馬拉松-跑者經過溪流,沿途水聲相伴,增添跑步的愉悅氛圍。

賽道的下半場,進入南勢溪右岸的信賢步道,信賢步道是烏來瀑布最密集的路段,早年為連接福山與烏來間的道路,1.5公里的步道坐擁高達10條各具特色的瀑布,通過信賢吊橋後,向終點線烏來立體停車場奔去。
烏來馬來松-跑者開心地在吊橋上揮手歡呼,烏來的壯麗景致為他們的跑步旅程增添了美麗的回憶。
烏來馬拉松- 跑者在群山環繞的背景下奮力前行,這是屬於他們的挑戰與榮耀

冠軍腰帶是烏來馬拉松的最高榮耀,腰帶採傳承制度,由主辦人邵老師將份榮耀頒發給2024年男、女組的冠軍。
烏來馬拉松- 觀眾熱情支持參賽者,為烏來馬拉松增添更多溫馨氛圍。
烏來馬拉松-兩位選手開心合影,分享烏來馬拉松帶來的成就感。

每一位完賽的選手,都在這趟馬拉松賽事裡飽覽烏來的風光,帶著這段美好回憶,期待下一次帶著親朋好友一同再訪,共享這片令人驚豔的美麗,傳遞烏來的獨特魅力。
烏來馬拉松-賽道蜿蜒於山谷間,選手們在美景相伴下奔跑
上一則
女力綻放Her story―淡水女路
淡水,身為臺灣最早的國際商港之一,坐擁豐富的文化資產與山海景致,是北臺灣知名的觀光勝地,在1860年代開港通商的淡水,是臺灣與國際交流的重鎮,也促成了臺灣社會多項重要的變革,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便是創立於今日淡水的真理街,由新北市府與淡水旅學堂及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等團體合作的「淡水女路」,發掘在地女力故事,串接淡水別具女性意義的歷史景點,讓我們穿上漢服,到淡水探索那些年的 Her Story。姑娘樓與牧師樓建於1906年的姑娘樓與建於1909年的牧師樓,皆是由吳威廉牧師建造,姑娘樓最初是提供予淡水女學堂校長金仁理姑娘與婦女學堂校長高哈拿姑娘作為寓所,現為真理大學校長室;牧師樓則是吳威廉牧師的寓所,其琴樓作為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場景而紅極一時,現為真理大學研發中心。兩座建築外觀近似於不遠處的英國領事官邸,皆是迴廊式的紅磚洋樓建築,差別在於外牆裝飾較官邸而言樸素許多。偕牧師娘張聰明與馬偕牧師在新北五股長大的臺灣女性張聰明原名蔥仔,1878年與馬偕在淡水英國領事館結縭,婚後努力學習,成為了通曉英語的女子學堂老師,當年可是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女性,張聰明與馬偕牧師幫助了許多被傳統束縛的臺灣女性,是臺灣女性教育史的重要人物,淡水女路在馬偕故居內以行動劇的方式活潑重現當年張聰明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張聰明在1879年底與馬偕一同踏上了返回加拿大之旅,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印度至中東,在埃及遊覽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參觀哭牆,經亞歷山卓到了義大利,參觀龐貝遺跡、羅馬與梵蒂岡,再經由法國、英國最終抵達加拿大,陪同馬偕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職與募款之後,再經美國、日本回到臺灣,這段經歷也令張聰明成為首位進行環球旅行臺灣女性。淡水女學堂馬偕自加拿大返回臺灣後,於1884年成立了淡水女學堂,是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為臺灣女性教育的濫觴,女學堂培育出了眾多傑出的女性,臺灣第一位女醫師蔡阿信(電視劇浪淘沙女主角-丘雅信的原型)、文學家汪李如月皆是畢業自淡水女學堂,另外為了照顧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婦學堂,堪稱臺灣第一所「媽媽教室」。阿給 あぶらあげ阿給是淡水名聲響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漿一般,阿給已跟淡水畫上等號,而這道著名小吃的發明家是楊鄭錦文女士,與先生楊樹根一同經營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發了一種新餐點,她將油豆腐切開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鮮魚漿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給,阿給來自於日本話「油揚あげ(abura a ge),簡稱あげ(a ge)」,是「油炸豆腐皮」的意思,而令外地人訝異的是,最初阿給外帶時外包裝居然是用報紙包裹,作用是抵禦淡水冬天濕冷的氣候呢!手作線裝書在重建街的老宅--九崁28親手縫製線裝書,重建街的舊名即為九崁街,意旨最初在這裡開設的九間店家,這裡才是正港的淡水老街,早在今天中正路商圈發展起來之前這裡是淡水最繁華的市街,街屋循著山勢蜿蜒而上,至今仍保留了數棟老宅,在網路資訊爆炸時代,回歸最初的紙本書,一針一線,慢工出細活的打造自己的書香世界。「入眼觀音山色秀,朝暉相映畫圖開」,出自於淡水女詩人汪李如月的詩句,在步下重建街往捷運站的方向,看著前方的觀音山與淡水河,與詩人跨時間共感,女性視角的淡水,是臺灣女子教育的起點,是無數傑出女性前輩的養分,從淡水跨出的第一步,成為臺灣社會變革的一大步。
下一則
新北自行車道 ONE to TEN
新北市擁有豐富多元的地景,從北海岸湛藍的青春山海線、乘載礦業記憶的漫遊山海線、到都會地區的河濱綠意,每一處都有獨特的風景與故事。騎上自行車,以最寫意的節奏,在新北市開展低碳旅行!新北市已在全市29個行政區都設立了Youbike公共自行車,並於觀光區廣設自行車道,讓單車旅行更加便利、安全。觀光旅遊局精選10條自行車道,讓我們從1騎到10,One to Ten,用雙輪騎遍新北、發現城市的多樣之美!1.萬金自行車道從萬里翡翠灣出發,向金山中角灣前行!萬金自行車道全長約15公里,車道由柏油與木棧道鋪設而成,沿途有綠蔭相伴、海風輕拂。造訪水尾漁港、磺清大橋等景點,欣賞由田園風光與湛藍海岸線交織的風景。在萬金自行車道盡情揮灑汗水後,走入金山老街品嚐在地小吃;傍晚投宿溫泉飯店,一池暖湯徹底鬆開每寸疲憊。 2.雙溪區自行車道雙溪區自行車道全長約6.2公里,在綠意盎然、空氣清新的平林溪流域享受騎單車的樂趣。從雙溪火車站出發,沿途造訪雙溪蓮花園、軟橋段親水公園、林家古厝、連舉人古厝等景點。雙溪區自行車道平穩好騎,適合親子一同騎行,在清澈見底的溪畔,賞花、觀魚,戲水,是放鬆心情、享受自然的最佳選擇。3.三貂角(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自福隆車站租用電輔車,進入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展開一趟20公里長的山海之旅。首先進入舊草嶺隧道,在《丟丟銅仔》的音樂聲中,從新北貫通至宜蘭,在隧道盡頭的那道光,化為壯闊的太平洋後,在龜山島的陪伴下,於山海之間的自行車道騎行,來到臺灣本島的極東之角:三貂角燈塔,打卡拍美照、欣賞無邊無際的湛藍海洋。再次啟程,穿過馬崗與卯澳漁村的石頭厝,最終返回福隆車站大吃老字號的福隆便當。 4.石門(灣塔自行車道、雙灣自行車道)石門區是青春山海線的中心點,也是臺灣本島最北方的行政區,來到石門,造訪地標石門洞與本島最北端的富貴角,再沿著灣塔自行車道、順接雙灣自行車道,在海風助推下,朝白沙灣、淺水灣騎去。連騎灣塔自行車道與雙灣自行車道,12公里的路程,在沿著海濱興建的木棧自行車道上,飽覽老梅石槽的藻礁潮間帶、麟山鼻的風稜石與白沙灣的細緻沙灘!5.五股(二重環狀自行車道)二重疏洪道是大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下的重要工程,一期工程於1984年完成,大幅改善淡水河流域的水患問題。新北市政府陸續在二重疏洪道內建設了多處運動場與遊樂場地,如新北大都會公園,並規劃了二重環狀自行車道。環狀車道全長約20公里,橫跨五股、蘆洲、三重等行政區,沿途能造訪五股濕地生態園區、微風運河、空軍三重一村、重新橋觀光市集、新北大都會公園等景點。6.鹿角溪人工溼地(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從廢棄掩埋場轉型為16公頃的生態天堂,鹿角溪人工濕地是大漢溪的水質守門人,也是候鳥與水生植物的家園。這裡也是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的一環,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全長24.7公里,向上游騎行可到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鳶山堰;往下游穿越各大河畔濕地,可抵達新莊廟街、新月橋,是一條集藝術、人文、生態於一身的水岸自行車路線。7.七汐自行車道舊稱「水返腳」的汐止,介於臺北與基隆之間,早期因基隆河水運興盛,發展出以茶葉與山區貨物集散為主的繁榮市鎮。基隆河以蜿蜒曲折的河道地形聞名,七汐自行車道便是沿著基隆河興建。從基隆七堵到新北汐止,沿途最吸睛的地標為造型如麥克風的「星光橋」;銜接汐止與七堵的五堵隧道,則是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臺鐵舊隧道,磚造的圓拱型隧道,經修繕後再顯風華,騎自行車穿過隧道,就能從新北汐止直達基隆!8.八里左岸自行車道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左岸的八里,擁有河海交會的遼闊景致,最適合以單車漫遊。順著八里左岸自行車道悠閒騎行,從觀音坑出發,穿過有如一道長虹般的關渡大橋、美食匯聚的渡船頭老街,直至臺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沿路公園綠地遍布,其中,以淡水河為背景的紅色的「BALI」地標是網美的最愛打卡點。午後,選間咖啡館歇息,喝杯左岸咖啡,或到老街來份酥脆雙胞胎與炸海鮮,享受八里慢活時光。9.九份騎單車來到九份,是場翻山越嶺的挑戰,循著市道102號騎行,從瑞芳出發,依蜿蜒的山路奮力向上,往山坡上的黃金山城邁進,抵達九份後可漫遊老街、品茶賞景。如有餘力,不妨續沿102號公路往雙溪,公路沿途山巒起伏、視野遼闊,遠望基隆山、金瓜石、北海岸,在取自李白詩句「相看兩不厭」的不厭亭,欣賞那通往雲海的筆直公路。📹九份即時影像,帶您欣賞九份山城的美景、觀看即時天氣10.十分沿著市道106號進入平溪,這個位於基隆河上游的產煤之鄉,如今以天燈聞名世界,騎著單車造訪沿線的鐵道小鎮,菁桐、平溪、嶺腳、望古、十分,不時能見到乘載願望的天燈冉冉升起。走過四廣潭吊橋、觀瀑吊橋,欣賞基隆河河谷中獨特的壺穴地貌與眼鏡洞瀑布的柔美水線,最終來到臺灣規模最大的瀑布-十分瀑布,盡情吸收負離子。📹十分瀑布即時影像,欣賞瀑布磅礴的氣勢、觀看即時天氣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