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台灣觀光100亮點:鶯歌

定位點
新旺集瓷陶瓷展示區

陶土之美,在鶯歌燒出了文化的光與熱。兩百餘年的製陶歷史積累出深厚的工藝根基,走過產業轉型的風雨,如今的鶯歌不僅是陶瓷工業的重鎮,更是新北市的藝術文化泉源。來到名列交通部觀光署「台灣觀光100亮點」的鶯歌陶瓷老街,親自體驗陶藝手作之美;散步到2025年4月開幕的新北市美術館,在當代藝術與地方文化之間,激盪靈感的火花。

鶯歌老街地標

鶯歌與陶瓷產業
鶯歌位於大漢溪的北岸,與三峽遙遙相望,臺鐵鶯歌車站是這座陶瓷之都的交通樞紐,此站過去曾是以煤炭轉運為主的車站,負責運送三峽山區開採的煤礦。今日的鶯歌則以陶瓷、藝術為名片,轉型為觀光旅遊的勝地。
鶯歌火車站

鶯歌製陶歷史可追溯至200年前,鶯歌擁有黏土、充足的柴薪與煤礦資源、大漢溪水路運輸等天然條件,得以發展陶瓷產業。鶯歌製陶的全盛時期,林立的工廠煙囪曾是鶯歌代表性的風景。
鶯歌陶瓷老街

鶯歌陶瓷老街位於尖山埔街、育英街與重慶街之間的街廓。經新北市政府整建後,原本的舊窯廠華麗轉身為陶瓷專賣店、藝術工作室、DIY教室與展售中心,成為臺灣體驗旅遊的先驅者。沿街走來,親子在手拉胚教室中歡笑互動,是鶯歌最具溫度的生活風景。
鶯歌老街入口處陶瓷意象
鶯歌手拉坏體驗

位於陶瓷老街的南面,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聚焦於臺灣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呈現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軌跡。陶瓷博物館與鶯歌蓬勃的陶藝社群積極互動,推動鶯歌文化觀光建設、國際陶藝文化交流,是探索鶯歌陶藝魅力的絕佳選擇。
小客於鶯歌陶瓷博物館體驗活動

新旺集瓷DIY體驗
開業於1926年的新旺集瓷,見證了近百年來鶯歌製陶產業的輝煌與創新,身為鶯歌第一家通過中央評鑑的觀光工廠,新旺集瓷透過改造自家的製陶工廠,打造出寬廣明亮的DIY體驗區、輕食咖啡區與展售空間,重塑陶藝的「生活感」。除了自有品牌的瓷器,也推廣臺灣與日本的藝術家作品。
新旺集瓷門口
新旺集瓷入口

新旺集瓷猶如一座活的陶藝時光機,工廠內保留瓦斯窯、腳踢轆轤等古董設備,讓遊客重返早年的陶藝時代。館內DIY區分為手拉坯、手捏陶、釉上彩繪、拼貼馬賽克等四大體驗空間,在陶藝老師專業且親切的引導下,親手打造充滿個性的作品,更迷人的是,工廠窗外就是鐵道,當您專注於手拉坯時,火車也正伴你同行。
新旺集瓷DIY彩繪陶瓷偶
新旺集瓷彩繪陶瓷
新旺集瓷手拉坏區域

新北市美術館
2025年正式開幕的新北市美術館,是鶯歌的新藝術地標。美術館坐落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新生地,銀白色建築外觀取材自河岸常見的蘆葦意象,以高低錯落的管狀線條勾勒出蘆葦隨風搖曳的姿態,通透開放的空間讓美術館融入河岸地景,成為兼具開放性、互動性的美學聚落。
新北市美術館主館建築
新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展區

新北市美術館園區涵蓋本館、新美聚場、新美聚所與戶外園區,讓不同的藝術型態在合適的空間發光。戶外園區設有數座公共藝術,其中最醒目的是高達15公尺的橘紅色立坏,致敬鶯歌的陶瓷文化。

新北市美術館基進城市展區
從內部仰望三鶯之心

新北市美術館廣闊的戶外園區,不定期舉辦藝術市集、音樂會、舞蹈演出與煙火大會等活動,為鶯歌注入源源不絕的藝術活力。鶯歌從窯火熾熱的工業時代,一步步走向以陶藝與美學共融的藝術鎮,隨著未來三鶯線捷運的通車,精彩將持續展開。
三鶯線捷運列車
上一則
北海岸夜裡的螢光-金山蹦火仔
金山區近海的夜晚,漆黑的海面上,除了遠方小卷船4000瓦的白色集魚燈外,僅剩浪濤聲與臺2線上零星的車流聲。突如其來的一聲「蹦!」,閃耀的火炬照亮寂靜的海面,趨光的小魚們紛紛自海中躍出,這夏季限定的獨特的景色,來自金山磺港漁港獨有的傳統漁法-「金山蹦火仔」,是臺灣最璀璨的傳統漁法。金山蹦火仔在金山本地又俗稱「桸仔船」,漁船在夜晚出航,火長站在船艏以火炬吸引青鱗魚等具趨光性的魚種躍出水面,再以叉手網捕撈,是金山行之百年的傳統漁法,在2015年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全盛時期曾經有多達40餘艘磺火船在北海岸海域作業,但2016年德祥臺北貨輪在石門擱淺,外洩的油污造成北海岸生態浩劫;2017年6月的水災使金山海水淡化,二度重創此地的海洋生態,使青鱗魚群離開金山,蹦火仔船一度僅剩下1艘-富吉268號仍在經營。所幸在堅持數年後,近兩年已有部分青鱗魚族群回到金山沿海,蹦火仔船也轉型為觀光體驗活動,在每年五月至九月的蹦火仔季節,結合漁村導覽活動與海釣,將傳統漁法的美麗繼續傳承下去。蹦火仔船使用的是平底平頭船,航速不高但有轉彎快、機動性高的特色,蹦火仔船由船長、火長等4-8位人員操作,以船艏的魚探機搜索魚群,再由火長以探照燈辨識魚種,確認後以火炬吸引趨光性的青鱗魚、苦蚵仔等魚跳出水面。青鱗魚又稱臺南小沙丁魚,加工後作為魚餌或石斑魚的飼料使用,漁況好時,一艘蹦火仔船可捕撈超過800簍的青鱗魚呢。蹦火仔船最早使用的是竹製火炬,在日本時代引入電石後,改用以電石為主的點火系統,將水注入電石桶後產生乙炔氣體,經濾氣筒後點燃火炬,點火瞬間會產生「蹦」聲,成為今日蹦火仔船名稱的由來。自磺港漁港搭乘遊艇出港,品嚐小卷米粉時同步欣賞金山八景之一-「竹峰吐霧」。在海上欣賞金山優美的海岸線,入夜後近距離觀賞炫目的金山蹦火仔。遊艇駛出磺港漁港,映入眼簾的是深入海中的金山岬,以及金山最著名的地標-燭臺雙嶼,還能遠眺野柳風景區,飽覽金山海岸線的風光。等待金山蹦火仔的時間,拿起釣竿體驗海釣的樂趣。蹦火仔船在跳石海岸與野柳之間的海域,在夜裡以魚探機跟探照燈不斷搜索青鱗魚群,為了不影響蹦火仔船找魚群的過程,遊艇開始燈火管制,熄燈後的遊艇緊跟著富吉268號蹦火仔船,屏息以待魚群躍出水面的瞬間。「蹦!」,絢爛的火炬在海面上燃起,照亮金山漆黑的大海,這世界獨有的景色,無疑是一場絕美的​​​​​​視覺饗宴。「有了,有魚了!」受火焰的刺激,青鱗魚群們躍出水面,猶如海上的螢火蟲般不斷閃爍。船員們熟練地以叉手網捕獲青鱗魚,遊艇上的旅客也爆以如雷著掌聲慶賀。火長帥氣地揮手向大眾致意,手上閃耀的火把,不僅僅是捕魚的工具,更乘載著延續傳統的使命感,將這金山獨有的傳統漁法,持續傳承下去。
下一則
新北中秋賞月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皎潔明月高懸夜空,無論身在何處,人們總會情不自禁抬頭凝望。中秋佳節,與家人親友團聚、賞月,是東亞文化圈傳承千年的習俗。一起吃月餅、戴好柚子帽、品嚐完烤肉後,找一處能欣賞夜景的好地方,一同夜遊賞月。新北市擁有多樣的賞月景點,不論想在水岸悠閒散步、從高處欣賞都會燈火、或是進廟祈福,都能找到適合的地點!新月橋以月亮入名的新月橋,橋上設置了月球、玉兔等裝置藝術,在中秋夜裡更添詩意。這座橫跨大漢溪的地標橋樑,其優美的曲線,在夜晚「光之律動」光雕秀演出時,宛如一條閃耀的光帶,連結板橋435藝文特區與新莊老街。中秋夜沿著河濱散步,滿月與新月橋相互輝映,交織出浪漫的河濱夜色。2025年,更有萌度滿分的「兔兔Q」現身,陪伴大家共度難忘的中秋夜。(兔兔Q,2025年9月至10月,中秋期間限定氣偶裝置藝術)新北市政府景觀瞭望臺中秋節烤肉聚會少不了,但在高樓林立的都會區,想抬頭賞月卻常被建築物遮擋而敗興。不如,就上高樓賞月吧!來到新北市政府大廳,搭乘18、19號專屬電梯直達32樓景觀瞭望臺,全程免費,輕鬆享受居高臨下的中秋夜景。透過大面積的全幅玻璃窗,盡覽林口臺地上的天空之城、觀音山與陽明山的連綿山色,還能俯瞰新板特區的車水馬龍,皎潔明月與繁華夜景相映成趣,為中秋夜添上一份都會的浪漫。大同山觀景臺大同山海拔237公尺,素有「樹林後花園」之稱,是中秋夜登高賞月的好去處。從樹林市區開車或騎車僅需15分鐘即可抵達大同山觀景臺,觀景臺面東,視野遼闊無比,雙北都會區的璀璨夜景盡收眼底。大同山觀景臺位於高鐵軌道的上方,不時可看見高鐵列車於山腳下穿梭,載著歸鄉的人們奔向團圓。烘爐地南山福德宮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宮廷的祭月儀式,在新北要體驗祈福的中秋氛圍,烘爐地南山福德宮絕對是首選。不同於多數廟宇在夜晚閉門,烘爐地可是越夜越熱鬧,廟宇坐落於海拔302公尺的南勢角山上,登高可俯瞰整個臺北盆地。中秋夜前來,不僅能在月光下欣賞都市夜景,更能入廟祈求平安與財運!淡水漁人碼頭中秋夜想欣賞海上明月,不妨來到淡水漁人碼頭,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右岸,與八里觀音山隔水相望,可搭乘淡海輕軌藍海線前來,碼頭中白色風帆造型的情人橋在夜晚光雕映照下絢彩奪目,剛完成合龍的淡江大橋,更是淡水河口的新亮點。走在漁人碼頭延伸入海的木棧道上,迎著海風、仰望明月,浪漫氛圍滿分。九份老街月光灑落於大紅燈籠高掛的山城,中秋節走訪九份老街,沉浸於山城巷弄間的古樸風情,遠眺北海岸的深澳岬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走入茶樓品茗嚐月餅,窗外山海交織的夜色宛若畫卷,搭上一輪明月,更顯溫暖動人。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