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台灣觀光100亮點:鶯歌

定位點
新旺集瓷陶瓷展示區

陶土之美,在鶯歌燒出了文化的光與熱。兩百餘年的製陶歷史積累出深厚的工藝根基,走過產業轉型的風雨,如今的鶯歌不僅是陶瓷工業的重鎮,更是新北市的藝術文化泉源。來到名列交通部觀光署「台灣觀光100亮點」的鶯歌陶瓷老街,親自體驗陶藝手作之美;散步到2025年4月開幕的新北市美術館,在當代藝術與地方文化之間,激盪靈感的火花。

鶯歌老街地標

鶯歌與陶瓷產業
鶯歌位於大漢溪的北岸,與三峽遙遙相望,臺鐵鶯歌車站是這座陶瓷之都的交通樞紐,此站過去曾是以煤炭轉運為主的車站,負責運送三峽山區開採的煤礦。今日的鶯歌則以陶瓷、藝術為名片,轉型為觀光旅遊的勝地。
鶯歌火車站

鶯歌製陶歷史可追溯至200年前,鶯歌擁有黏土、充足的柴薪與煤礦資源、大漢溪水路運輸等天然條件,得以發展陶瓷產業。鶯歌製陶的全盛時期,林立的工廠煙囪曾是鶯歌代表性的風景。
鶯歌陶瓷老街

鶯歌陶瓷老街位於尖山埔街、育英街與重慶街之間的街廓。經新北市政府整建後,原本的舊窯廠華麗轉身為陶瓷專賣店、藝術工作室、DIY教室與展售中心,成為臺灣體驗旅遊的先驅者。沿街走來,親子在手拉胚教室中歡笑互動,是鶯歌最具溫度的生活風景。
鶯歌老街入口處陶瓷意象
鶯歌手拉坏體驗

位於陶瓷老街的南面,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聚焦於臺灣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呈現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軌跡。陶瓷博物館與鶯歌蓬勃的陶藝社群積極互動,推動鶯歌文化觀光建設、國際陶藝文化交流,是探索鶯歌陶藝魅力的絕佳選擇。
小客於鶯歌陶瓷博物館體驗活動

新旺集瓷DIY體驗
開業於1926年的新旺集瓷,見證了近百年來鶯歌製陶產業的輝煌與創新,身為鶯歌第一家通過中央評鑑的觀光工廠,新旺集瓷透過改造自家的製陶工廠,打造出寬廣明亮的DIY體驗區、輕食咖啡區與展售空間,重塑陶藝的「生活感」。除了自有品牌的瓷器,也推廣臺灣與日本的藝術家作品。
新旺集瓷門口
新旺集瓷入口

新旺集瓷猶如一座活的陶藝時光機,工廠內保留瓦斯窯、腳踢轆轤等古董設備,讓遊客重返早年的陶藝時代。館內DIY區分為手拉坯、手捏陶、釉上彩繪、拼貼馬賽克等四大體驗空間,在陶藝老師專業且親切的引導下,親手打造充滿個性的作品,更迷人的是,工廠窗外就是鐵道,當您專注於手拉坯時,火車也正伴你同行。
新旺集瓷DIY彩繪陶瓷偶
新旺集瓷彩繪陶瓷
新旺集瓷手拉坏區域

新北市美術館
2025年正式開幕的新北市美術館,是鶯歌的新藝術地標。美術館坐落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新生地,銀白色建築外觀取材自河岸常見的蘆葦意象,以高低錯落的管狀線條勾勒出蘆葦隨風搖曳的姿態,通透開放的空間讓美術館融入河岸地景,成為兼具開放性、互動性的美學聚落。
新北市美術館主館建築
新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展區

新北市美術館園區涵蓋本館、新美聚場、新美聚所與戶外園區,讓不同的藝術型態在合適的空間發光。戶外園區設有數座公共藝術,其中最醒目的是高達15公尺的橘紅色立坏,致敬鶯歌的陶瓷文化。

新北市美術館基進城市展區
從內部仰望三鶯之心

新北市美術館廣闊的戶外園區,不定期舉辦藝術市集、音樂會、舞蹈演出與煙火大會等活動,為鶯歌注入源源不絕的藝術活力。鶯歌從窯火熾熱的工業時代,一步步走向以陶藝與美學共融的藝術鎮,隨著未來三鶯線捷運的通車,精彩將持續展開。
三鶯線捷運列車
上一則
「進喔!」、「發喔!」 野柳神明淨港文化祭
1820年某日,野柳的漁民在外海發現了一艘獨自漂流的閩式帆船,登船查看竟空無一人,卻在船艙內發現一尊開漳聖王的神像,以及作為建材的福杉與青斗石,議論紛紛的民眾最終決議,將神明迎入漁村,並利用船上的建材搭廟供奉,名曰【保安宮】,保佑野柳漁民出海平安順利。數十年後,從福建開出的船隻在野柳外海觸礁沉沒,憾事發生後保安宮開漳聖王降乩,指示漁民獻祭以祈清淨,使罹難者遺體不進入港內,開漳聖王進一步降乩表示要在元宵節時親自下港巡視,野柳居民遵照神明指示,由年輕力壯的信徒在正月十五扛起神轎,躍入冰冷的海中,驅逐港內鬼怪,成為野柳神明淨港的起源。「水裡來,火裡去」野柳神明淨港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北海岸元宵節獨有的活動,與平溪天燈節、鹽水蜂炮等齊名,是臺灣民俗類的無形文化資產。野柳神明淨港共有四大儀式,包含「淨海巡洋」、「漁獲滿艙」、「神明淨港」、「神明過火」,參與的信徒必須先扛著神轎跳入水中,上岸後再奔跑過火堆,故有「水裡來,火裡去」之稱,是萬里區最具特色的文化祭儀。神明淨港是野柳地區的年度盛事,整個野柳的居民、漁民共同出錢出力,共襄盛舉,是凝聚地方向心力的重要活動。神明淨港活動自一早就熱鬧展開,信徒們、主祭者們陸續進入保安宮進行祈福儀式,廟前則有野柳國小的醒獅團、北管樂社、神將的精湛演出,令人看的目不轉睛,相機快門聲此起彼落。廟方將8頂神轎扛至保安宮前,細心照料神像後,將鞭炮串掛上神轎,扛轎勇士晃著點燃鞭炮的神轎前行,一時間,鞭炮聲響徹雲霄,穿透陰雨密布的天空直達天廳。淨海巡洋領航船在眾人的祝福下啟航,拉開淨海巡洋的序幕,漁港內10多艘漁船在沖天炮聲中依序跟著領航船衝出野柳漁港,將近一小時的淨海巡洋儀式,所有船隻都會完整繞行野柳漁港三圈,祈求漁獲滿艙、出入平安。漁獲滿艙淨海巡洋後,漁船返回保安宮前,打開船艙將滿載的漁獲吊至卡車上,代表今年每一趟出航都能收穫滿滿,隨後由市長主持慈善漁貨拍賣大會,競標的場面熱鬧無比。神明淨港 「進喔!」、「發喔!」,在眾人大聲吆喝中,眾所矚目的神明淨港在保安宮前開始了,野柳的勇士們扛著開漳聖王、媽祖、周倉將軍、土地公等八頂神轎,在民眾激情的歡呼下,向前衝刺跳入寒風下的漁港中,重現百年前開漳聖王下港巡視的場景,藉此儀式掃除野柳漁港內的孤魂野鬼,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神明淨港近年來也順應時代變遷,開放各地民眾一同參與跳海活動,並舉辦造型評選比賽。在神轎入港後,開放百個跳海名額讓民眾共襄盛舉,2024適逢龍年,許多參與者穿起了龍年風的服裝,慶祝龍年到來並祈求來年平安順遂。神明過火 扛轎勇士們在跳入港口後,須帶著神轎泳渡野柳港,上岸後等待神明指示準備過火,時辰一到,「進喔!」、「發喔!」,吆喝聲再次響徹野柳,勇士們扛起神轎赤腳踏過撒上鹽與米的火堆,淨化身上的晦氣,三巡之後,圓滿完成水裡來、火裡去的完整儀式。在北管樂社的帶領下,眾神繞境漁村,庇佑野柳,神明淨港文化祭,源於百年前漂流在海上的神秘的無人船,船上的開漳聖王被野柳漁民迎上岸後,在一場船難後降乩親自下港巡視,守護野柳漁港的平安,野柳居民們也將這份心意代代傳承至今,使神明淨港不僅是元宵節的特色活動,更是野柳居民跨世代的共同記憶。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