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台灣觀光100亮點:鶯歌

定位點
新旺集瓷陶瓷展示區

陶土之美,在鶯歌燒出了文化的光與熱。兩百餘年的製陶歷史積累出深厚的工藝根基,走過產業轉型的風雨,如今的鶯歌不僅是陶瓷工業的重鎮,更是新北市的藝術文化泉源。來到名列交通部觀光署「台灣觀光100亮點」的鶯歌陶瓷老街,親自體驗陶藝手作之美;散步到2025年4月開幕的新北市美術館,在當代藝術與地方文化之間,激盪靈感的火花。

鶯歌老街地標

鶯歌與陶瓷產業
鶯歌位於大漢溪的北岸,與三峽遙遙相望,臺鐵鶯歌車站是這座陶瓷之都的交通樞紐,此站過去曾是以煤炭轉運為主的車站,負責運送三峽山區開採的煤礦。今日的鶯歌則以陶瓷、藝術為名片,轉型為觀光旅遊的勝地。
鶯歌火車站

鶯歌製陶歷史可追溯至200年前,鶯歌擁有黏土、充足的柴薪與煤礦資源、大漢溪水路運輸等天然條件,得以發展陶瓷產業。鶯歌製陶的全盛時期,林立的工廠煙囪曾是鶯歌代表性的風景。
鶯歌陶瓷老街

鶯歌陶瓷老街位於尖山埔街、育英街與重慶街之間的街廓。經新北市政府整建後,原本的舊窯廠華麗轉身為陶瓷專賣店、藝術工作室、DIY教室與展售中心,成為臺灣體驗旅遊的先驅者。沿街走來,親子在手拉胚教室中歡笑互動,是鶯歌最具溫度的生活風景。
鶯歌老街入口處陶瓷意象
鶯歌手拉坏體驗

位於陶瓷老街的南面,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聚焦於臺灣陶瓷產業的發展歷程,呈現先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軌跡。陶瓷博物館與鶯歌蓬勃的陶藝社群積極互動,推動鶯歌文化觀光建設、國際陶藝文化交流,是探索鶯歌陶藝魅力的絕佳選擇。
小客於鶯歌陶瓷博物館體驗活動

新旺集瓷DIY體驗
開業於1926年的新旺集瓷,見證了近百年來鶯歌製陶產業的輝煌與創新,身為鶯歌第一家通過中央評鑑的觀光工廠,新旺集瓷透過改造自家的製陶工廠,打造出寬廣明亮的DIY體驗區、輕食咖啡區與展售空間,重塑陶藝的「生活感」。除了自有品牌的瓷器,也推廣臺灣與日本的藝術家作品。
新旺集瓷門口
新旺集瓷入口

新旺集瓷猶如一座活的陶藝時光機,工廠內保留瓦斯窯、腳踢轆轤等古董設備,讓遊客重返早年的陶藝時代。館內DIY區分為手拉坯、手捏陶、釉上彩繪、拼貼馬賽克等四大體驗空間,在陶藝老師專業且親切的引導下,親手打造充滿個性的作品,更迷人的是,工廠窗外就是鐵道,當您專注於手拉坯時,火車也正伴你同行。
新旺集瓷DIY彩繪陶瓷偶
新旺集瓷彩繪陶瓷
新旺集瓷手拉坏區域

新北市美術館
2025年正式開幕的新北市美術館,是鶯歌的新藝術地標。美術館坐落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新生地,銀白色建築外觀取材自河岸常見的蘆葦意象,以高低錯落的管狀線條勾勒出蘆葦隨風搖曳的姿態,通透開放的空間讓美術館融入河岸地景,成為兼具開放性、互動性的美學聚落。
新北市美術館主館建築
新北市美術館研究典藏展區

新北市美術館園區涵蓋本館、新美聚場、新美聚所與戶外園區,讓不同的藝術型態在合適的空間發光。戶外園區設有數座公共藝術,其中最醒目的是高達15公尺的橘紅色立坏,致敬鶯歌的陶瓷文化。

新北市美術館基進城市展區
從內部仰望三鶯之心

新北市美術館廣闊的戶外園區,不定期舉辦藝術市集、音樂會、舞蹈演出與煙火大會等活動,為鶯歌注入源源不絕的藝術活力。鶯歌從窯火熾熱的工業時代,一步步走向以陶藝與美學共融的藝術鎮,隨著未來三鶯線捷運的通車,精彩將持續展開。
三鶯線捷運列車
上一則
「峭壁精靈」再現新北平溪 朝聖年度花季
有著「峭壁上的精靈」美稱的豔紅鹿子百合為臺灣北部地區的特有植物,更是新北市平溪區的珍寶,走訪珍稀花朵的原鄉,講師口中舊時舉目皆是的景況雖已不復存在,但與在地居民們的情感連結卻不曾消失——在談及豔紅鹿子百合時發亮的眼神、生態導覽時的鉅細靡遺,投入復育的心力顯而易見。每年盛暑 7 月至 9 月花期期間,可見豔紅鹿子百合的碩大花朵向下垂長,紅色的斑紋在烈陽下格外鮮明,每年平溪的賞花盛會總是吸引不少花友前來朝聖。今年紫東社區與市府合作舉辦「豔百蠟藝活動」,除了充實的生態導覽,還有受大小朋友歡迎的蠟染活動,觀察植物特色後,把心中的豔紅鹿子百合蠟染在方巾上。▲ 紫東社區偕同市府舉辦「豔百蠟藝活動」,以蠟染方式留下與豔紅鹿子百合的回憶。紫東社區,豔紅鹿子百合的復育基地隨著產業道路蜿蜒起伏,行車路上可見樹影婆娑,為暑日帶來十足涼意,享受番仔坑農路風光的同時,歡迎光臨告示牌、波浪狀的女兒牆、成排的單層校舍輪番出現,紫東社區發展協會映入眼簾。▲ 紫東社區由校區改建,閒置的教室搖身一變為推動在地產業、生態走讀教育的基地。新北市平溪區的「紫東社區發展協會」從前為平溪國小東勢分校,後因當地人口外移,學生大幅減少而廢校,後來成功轉型為青銀共創的園地,集中推動在地產業、生態走讀教育。閒置的教室重新規劃為咖啡館,販售在地無毒農產、紅淡蜜,如今還是復育臺灣原生種植物「豔紅鹿子百合」的基地。👉閱讀更多:紫東社區(平溪區農會東勢生態教育會館)「峭壁上的精靈」豔紅鹿子百合的復育之路鮮豔的紅色斑點從花朵中心擴散,細長的花瓣邊緣呈現波浪狀並向外捲曲,花形十分雅致,也因其斑點特色似梅花鹿,故被稱為「豔紅鹿子百合」。豔紅鹿子百合從前分布於新北市平溪、石碇、深坑等地,喜愛潮濕且略帶霧氣的區域,尤其生長在向陽、岩石裸露的坡地上,在地人便稱呼它為「峭壁上的精靈」。▲ 「豔紅鹿子百合」的花期為盛夏7月至9月,鮮豔的色彩在烈陽下更佳鮮明。或許你曾經見過臺灣百合或鐵炮百合,但卻對豔紅鹿子百合的模樣格外陌生。「它的數量為何會越來越少呢?這一帶因農務大量開路,在開路過程中破壞了棲地,同時人為過度採集,加上山豬、山羌還會把它們吃掉。」王碧嬌講師在生態導覽中向學員們解釋,豔紅鹿子百合深具觀賞價值的亮麗外觀,在土地開發、人為濫採、野生動物覓食下,數量銳減且不易復育,仍於 2017 年被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列為「國家極危類別」。近年推廣有成,投入復育的人手越來越多,一路經過「嶺腳豔百之路」、「平溪種豔紅,百合處處開」、「花現豔百王」等活動與復育成果展的推行,終於達成了超過了一萬棵植株的目標。豔紅鹿子百合蠟藝活動,留下與花朵的珍貴回憶接在生態導覽後的即是重頭戲——「豔百蠟藝活動」。蠟染為一種古老的手工防染工藝,主要是利用蜂蠟隔絕染料的性質,先在布料上以蜂蠟繪製圖樣,而蠟染處即能保持布料原色。▲ 社區蜂農提供的蜂蠟熔化時,散發花香混和蜂蜜的清甜氣息。社區蜂農提供的自產蜂蠟在酒精燈的加熱下逐漸熔化,伴隨而來的是天然花香混和蜂蜜的甜味,微風吹送著香甜的氣息,吸引了兩三隻蜜蜂前來探察。拿起沾了蜂蠟的畫筆,指導員讓眾人將豔紅鹿子百合的圖案墊在薄布下,交給學員各自描繪、發揮創意。▲ 學員將畫筆沾上熔化後的蜂蠟,以輕點的方式繪製豔紅鹿子百合。繪製完成的素布將進入染色階段,首先,用水噴濕以利染劑接觸,再來浸入染桶中停留數分鐘、取出與空氣進行氧化作用。在浸染及氧化的這兩個步驟中,會發現染布由淡黃色轉淺藍,並隨著重複動作而逐漸加深,直到布料達到滿意的深淺,即可晾曬。▲ 取出染桶中的方巾,靜置空氣中氧化,透過反覆浸染與晾曬來達成滿意的深淺。在烈陽的照耀下,學員們親手繪製豔紅鹿子百合更加鮮明。歷經詳盡的生態導覽,也讓參與活動的大小朋友對峭壁精靈的復育有進一步的認知,近年來,新北市農業局和平溪當地居民全心投入推廣及復育,自嶺腳火車站經蔡家洋樓、天寧寺都能看見豔紅鹿子百合的蹤跡,繼續上山至靈巖寺還能一睹峭壁上綻放的野生植株。復育這條長路,仰賴眾人投入大量時間與熱情,從保育人員到百姓,人人都是生態的一環,藉由豔紅鹿子百合的活動推廣,讓保育的意識在孩子的心頭生根,我們就能夠持續期待峭壁精靈迎來滿山遍布的一天。
下一則
【半日遊】森呼吸,歇一刻
在荷花綻開的季節到來,正是此時,和斑蝶家族打招呼,尋找在光蠟樹上的獨角仙,嚐一口季節限定的美味。半日遊:平林休閒農場︰蝶影尋蹤、昆蟲編織(2小時)→享用田園好食(1小時)→農場森林導覽→遇見台灣原生種與甲蟲王者(1.5小時)農場內的蜜源或食草植物農場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生態棲地,吸引近70種的蝴蝶棲息,其中在臺灣棲息的13種斑蝶,都可以在農場內一見芳蹤。每年6月~10月適合全家大小與蝶共舞,陽光下飛舞的紫斑蝶,蝶翼閃閃發紫;琉球青斑蝶,細細觀察斑紋像流動的星斑十分夢幻。但隨著氣候變遷與環境改變,蝴蝶也面臨到生存的難題,快來農場認識蝴蝶生長的棲地同時學習如何保護我們珍貴的蝴蝶家族。獨一無二的甲蟲王者「歷經多年的等待,你終於養成壯碩的身形與強而有力的大顎,一身黝黑的盔甲,韜光養晦,像極準備出征的王者,隨時進入備戰狀態。」臺灣昔日有著昆蟲王國的美譽,農場保留當初原始林環境,吸引許多甲蟲以此維生,如︰鬼豔鍬形蟲、獨角仙等,每年5~6月是獨角仙的季節,造訪昆蟲生態解說區,抬頭觀察光臘樹上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喔!農場內矗立著大型的獨角仙模型與看板,讓遊客了解獨角仙的身體構造與生活棲地,還可以透過觀察箱認識獨角仙的幼蟲,適合親子共同學習。如何到雙溪大臺北公車資訊系統 https://ebus.gov.taipei/1. 前往到柑腳、泰平地區︰雙溪火車站搭乘780與781公車2. 前往虎豹潭、壽山宮︰雙溪火車站搭乘F815公車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