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三峽北大特區

定位點
圖書館與臺北大學石碑

三峽位處三溪匯聚之地,自古即為重要的水路轉運中心,自清代中期以降形成繁榮的街市,擁有巴洛克風的老街,以及有「東方藝術殿堂」美譽的清水祖師廟,是三峽文化厚度的具體展現。

1990年代,中興法商學院獨立設校,選址於三峽,「臺北大學特定區」隨之成型。北大特區以棋盤式街道與綠意軸帶做規劃,打造寬闊的藝術人行步道,結合臺北大學優美的校園環境,形塑出與雙北舊市區截然不同的宜居氛圍,成為三峽旅遊的嶄新亮點。隨著三鶯線捷運通車在即,來到北大特區觀光將更加便利!

遊客於校園內休憩


國立臺北大學
前身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的臺北大學,2000年時於三峽正式啟用新校址,廣達60公頃的優美校園,特意保留了許多原有的景觀綠地。「見湖如見心」,由聖嚴法師命名的「心湖」,就位於校園的中心,2公頃的湖面匯集了劉厝埔圳的水源,吸引許多水鳥、水生植物棲息其中,環繞心湖漫步,洗去城市的喧囂,靜心欣賞天鵝的舞姿。

自圖書館遠眺心湖
心湖上的黑天鵝
臺北大學校園地圖

(校園地圖圖片來源:國立臺北大學


由各學院建築與圖書館圍繞的中央草坪,是臺北大學的迎賓大道,綠意盎然、氣氛開闊,是親子同遊、野餐玩耍的好去處。校園西南角毗鄰三峽地標鳶山,校方在此設立「飛鳶廣場」做為學校精神的象徵。橫跨飛鳶上方的三鶯線捷運橋,特別融入仿磚砌拱型設計,命名為「思古迴廊」,三峽的過去與未來在此交織出美麗景致。

自圖書館回望大草皮
鳶飛廣場與三鶯線捷運

喜愛欣賞建築的旅客,臺北大學中軸線上圖書資訊大樓是校園內不可錯過的地標,有著如貓頭鷹一般睿智的外觀,以多條空中廊道連接南北兩棟RC建築,設計現代而通透,東臨中央草坪,西可眺望心湖與鳶山。

貓頭鷹造型的圖書館
圖書館空中廊道

北大校內特色店家
阿默蛋糕北大實習商店,不僅是臺北大學唯一擁有彩繪牆面的創意空間,更是一處由學生全權經營、實踐商業精神的場域。「北大峽午茶」是北大商店上山走訪三峽茶農,嚴選手採的碧螺春綠茶與蜜香紅茶,搭配上經典的阿默蛋糕的禮盒,包裝融合在地文化資產-清水祖師廟設計,展現青年創意與地方連結,是北大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禮。
阿默蛋糕北大實習商店
阿默蛋糕北大店彩繪牆面

阿默蛋糕北大峽午茶

坐落於心湖會館2樓的Papershoot Café 紙相機咖啡館,店內提供品項豐富的飲品與輕食,亦可向店家租借輕薄的紙相機,體驗四種復古濾鏡的拍攝樂趣。午後與好友們在咖啡店內享用美味餐點,拿起紙相機拍攝彼此的笑容,既愜意又充滿趣味。
PaperShoot Café 北大店美味餐點
外觀選擇多樣的PaperShoot
以PaperShoot互拍
PaperShoot實拍人像

北大特區的金氏世界紀錄
臺北大學校門口前方的學勤路,豎立著一座閃耀的金氏世界紀錄碑,見證了2010年一場創意大爆發!由北大特區與鶯歌陶瓷博物館聯手舉辦的馬賽克拼貼創作,成功締造「最多人同時創作馬賽克」的世界紀錄,令人津津樂道。
最多人同時創道馬賽克的金氏世界紀錄牌


北大特區為橫跨三峽與樹林的宜居生活圈,走在綠樹成蔭的學勤路,沿途映入眼簾的是由孩童創作的馬賽克拼貼,長達1.2公里的人行藝術大道,沿路欣賞海洋公園、樹林萬坪公園裡的公共藝術,感受特區內的生活美學!

北大特區藝術大道
遠雄海洋公園
樹林區景觀休憩公園(萬坪公園)拐杖糖裝飾

北大特區特色店家
北大特區吸引了許多年輕的新居民,也帶來了飲食文化上的改變,位於國際一街的享聚餐酒館,提供燉飯、義大利麵、披薩、排餐等精緻餐點與多種調酒,舒適的空間內有歌手駐唱、投影幕播放運動賽事,是深受臺北大學學生、特區居民喜愛的聚餐好地點。
享聚餐酒館美味餐點
享聚餐酒館駐唱歌手


上水樸石火鍋是北大特區的知名火鍋店,大面積的落地窗與庭院造景,打造出寬敞通透的用餐環境,以日系、臺系的湯頭為主打,將高品質的肉品放入沸騰的鍋內,5秒鐘入口即化。

上水樸石四大特色鍋
上水樸石酸菜白肉鍋

北大特區年度活動
2018年起,臺北大學於心湖四周廣植數百株吉野櫻,每年三月櫻花盛開時,總是吸引眾多人潮前來賞櫻,儼然成為三峽區著名的賞櫻景點。臺北大學校方也在2024年起舉辦櫻花季,甚至將熱氣球找入校內,賞櫻之餘還可以欣賞熱氣球,成功帶起三峽的旅遊話題。
臺北大學櫻花季(國立臺北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國立臺北大學)
臺北大學櫻花季熱氣球(國立臺北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國立臺北大學)
 
三峽的茶葉以碧螺春最為知名,臺北大學與新北市農業局年年合作辦理三峽綠茶季活動,以野餐派對的形式,結合三峽高品質碧螺春及食農教育體驗,一起在校園內野餐、逛市集,品嚐在地特色好茶。
三峽茶農於綠茶祭合影(國立臺北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國立臺北大學)
三峽綠茶祭(國立臺北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國立臺北大學)

每年12月,北大特區會舉行耶誕點燈儀式,隨著耶誕燈飾亮起,整條學勤路與北大校園瞬間被浪漫氛圍包圍,成為冬季限定的夢幻場景。漫步其中,感受北大特區濃濃的聖誕氣息。
北大耶誕城(國立臺北大學提供)
(圖片來源:國立臺北大學)
上一則
女力帶路|Open淡海機廠!
淡海輕軌綠山線V11崁頂站,是臺灣最北端的鐵道車站。在這座極北車站的北面,還有一段通往淡海機廠的神秘鐵道!這座「機廠」是輕軌列車進行維修、測試、塗裝的基地,確保淡海輕軌的穩定運行。新北捷運攜手旅學堂,推出「Open淡海機廠」交通全齡體驗活動,由旅學堂導覽老師吳峻毅與李棟梁與在地女力協力共同帶路,邀請您搭乘Open淡海機廠專列,從紅樹林站出發,駛向淡海輕軌的秘密基地!淡海輕軌與新市鎮隨著工商業的高速發展,雙北都會區的人口已接近飽和,為了舒緩臺北盆地的居住壓力,政府規劃了淡海新市鎮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與新市鎮配套的交通建設即是淡海輕軌。淡海輕軌綠山線於2018年通車,行經淡水里山的丘陵地帶與新市鎮,共設立7座高架車站與4座平面車站,路線起於紅樹林,終點為崁頂站,淡海機廠即設立於崁頂站旁。閉上眼睛一下下淡海輕軌在規劃之初,就邀請了臺灣代表性的繪本作家—幾米,為北臺灣第一條輕軌系統注入夢想。《閉上眼睛一下下》這本幾米為淡海輕軌創作的繪本,講述暱稱「阿給」的小女孩搭乘輕軌展開冒險的故事,繪本內的角色也隨著輕軌的通車走入現實,成為淡海輕軌綠山線各站的公共藝術。 從紅樹林站啟程,登上Open淡海機廠專列,透過輕軌大面積對外窗,欣賞淡水的美麗風光,在帶路人鴨子老師的引領下,認識輕軌的大小事。淡海輕軌列車是臺灣「國車國造」的成果,採用五節編組列車,最高載客人數可達265人,列車仰賴「集電弓」接觸架空電線供電,讓列車擁有充沛的動力穿梭於紅樹林與新市鎮之間的丘陵地帶。Open淡海機廠!通過V11崁頂站後,專列緩緩駛入神秘的「淡海機廠」,這座輕軌最高等級(五級)的機廠不僅僅是輕軌列車的家,更是列車日常維修、保養與調度的重地。進入廠區後司機員會下車執行「加砂作業」,這些砂在下雨天或爬坡時能增加輪軌間的摩擦力,守護行車的安全。下一站,是最讓人期待的「洗車秀」!列車進入清洗區,依序經過沖水、泡沫清潔與熱風吹乾流程,整個過程就像是超大型汽車美容,讓車體閃亮如新。走出閃亮的列車,進入維修工廠!在機廠導覽員瑋倫的指引下,戴起安全帽。「安全第一!」沿著標線行走於工廠內部,開箱輕軌列車的家。沉浸式體驗幾米繪本網美牆淡海機廠除了維修、檢測區之外,還設有一區噴漆塗裝工廠,列車在此區進行細緻的塗裝,換上新衣化為淡水美麗的移動風景。旅學堂與新北捷運將幾米繪本世界搬入這個充滿想像的場域,「閉上眼睛一下下」,讓乘載夢想帽的許願樹亮起,在機廠最美的牆面前合影。DIY彩繪徽章與在地好滋味移步到行政區,進入輕軌小藍的夢想製造所,DIY夢想帽徽章、彩繪輕軌造型擴香石、挑選星砂許願瓶。品嚐淡水在地農家阿三哥的輕軌特製便當,選用在地新鮮食材,每一口都是淡水的好味道! 淡水女路Open淡海機廠的帶路人鴨子、瑋倫、好棒棒老師,皆是參與「淡水女路」導覽員培訓的淡水在地女力,參與培訓課程的學員背景多元,透過她們專業且活潑的導覽,為冷硬的工廠注入人文溫度。「淡水女路」由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新北市社區旅學關懷協會、旅學堂工作室、新北市淡水區公所共同推動,讓不同背景、不同專業的淡水女性齊聚,自信訴說淡水文史、淡水女性的故事,實踐地方創生與性別平權的願景。
下一則
新北自行車道 ONE to TEN
新北市擁有豐富多元的地景,從北海岸湛藍的青春山海線、乘載礦業記憶的漫遊山海線、到都會地區的河濱綠意,每一處都有獨特的風景與故事。騎上自行車,以最寫意的節奏,在新北市開展低碳旅行!新北市已在全市29個行政區都設立了Youbike公共自行車,並於觀光區廣設自行車道,讓單車旅行更加便利、安全。觀光旅遊局精選10條自行車道,讓我們從1騎到10,One to Ten,用雙輪騎遍新北、發現城市的多樣之美!1.萬金自行車道從萬里翡翠灣出發,向金山中角灣前行!萬金自行車道全長約15公里,車道由柏油與木棧道鋪設而成,沿途有綠蔭相伴、海風輕拂。造訪水尾漁港、磺清大橋等景點,欣賞由田園風光與湛藍海岸線交織的風景。在萬金自行車道盡情揮灑汗水後,走入金山老街品嚐在地小吃;傍晚投宿溫泉飯店,一池暖湯徹底鬆開每寸疲憊。 2.雙溪區自行車道雙溪區自行車道全長約6.2公里,在綠意盎然、空氣清新的平林溪流域享受騎單車的樂趣。從雙溪火車站出發,沿途造訪雙溪蓮花園、軟橋段親水公園、林家古厝、連舉人古厝等景點。雙溪區自行車道平穩好騎,適合親子一同騎行,在清澈見底的溪畔,賞花、觀魚,戲水,是放鬆心情、享受自然的最佳選擇。3.三貂角(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自福隆車站租用電輔車,進入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展開一趟20公里長的山海之旅。首先進入舊草嶺隧道,在《丟丟銅仔》的音樂聲中,從新北貫通至宜蘭,在隧道盡頭的那道光,化為壯闊的太平洋後,在龜山島的陪伴下,於山海之間的自行車道騎行,來到臺灣本島的極東之角:三貂角燈塔,打卡拍美照、欣賞無邊無際的湛藍海洋。再次啟程,穿過馬崗與卯澳漁村的石頭厝,最終返回福隆車站大吃老字號的福隆便當。 4.石門(灣塔自行車道、雙灣自行車道)石門區是青春山海線的中心點,也是臺灣本島最北方的行政區,來到石門,造訪地標石門洞與本島最北端的富貴角,再沿著灣塔自行車道、順接雙灣自行車道,在海風助推下,朝白沙灣、淺水灣騎去。連騎灣塔自行車道與雙灣自行車道,12公里的路程,在沿著海濱興建的木棧自行車道上,飽覽老梅石槽的藻礁潮間帶、麟山鼻的風稜石與白沙灣的細緻沙灘!5.五股(二重環狀自行車道)二重疏洪道是大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下的重要工程,一期工程於1984年完成,大幅改善淡水河流域的水患問題。新北市政府陸續在二重疏洪道內建設了多處運動場與遊樂場地,如新北大都會公園,並規劃了二重環狀自行車道。環狀車道全長約20公里,橫跨五股、蘆洲、三重等行政區,沿途能造訪五股濕地生態園區、微風運河、空軍三重一村、重新橋觀光市集、新北大都會公園等景點。6.鹿角溪人工溼地(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從廢棄掩埋場轉型為16公頃的生態天堂,鹿角溪人工濕地是大漢溪的水質守門人,也是候鳥與水生植物的家園。這裡也是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的一環,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全長24.7公里,向上游騎行可到鶯歌的新北市美術館、鳶山堰;往下游穿越各大河畔濕地,可抵達新莊廟街、新月橋,是一條集藝術、人文、生態於一身的水岸自行車路線。7.七汐自行車道舊稱「水返腳」的汐止,介於臺北與基隆之間,早期因基隆河水運興盛,發展出以茶葉與山區貨物集散為主的繁榮市鎮。基隆河以蜿蜒曲折的河道地形聞名,七汐自行車道便是沿著基隆河興建。從基隆七堵到新北汐止,沿途最吸睛的地標為造型如麥克風的「星光橋」;銜接汐止與七堵的五堵隧道,則是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臺鐵舊隧道,磚造的圓拱型隧道,經修繕後再顯風華,騎自行車穿過隧道,就能從新北汐止直達基隆!8.八里左岸自行車道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左岸的八里,擁有河海交會的遼闊景致,最適合以單車漫遊。順著八里左岸自行車道悠閒騎行,從觀音坑出發,穿過有如一道長虹般的關渡大橋、美食匯聚的渡船頭老街,直至臺灣第一座考古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沿路公園綠地遍布,其中,以淡水河為背景的紅色的「BALI」地標是網美的最愛打卡點。午後,選間咖啡館歇息,喝杯左岸咖啡,或到老街來份酥脆雙胞胎與炸海鮮,享受八里慢活時光。9.九份騎單車來到九份,是場翻山越嶺的挑戰,循著市道102號騎行,從瑞芳出發,依蜿蜒的山路奮力向上,往山坡上的黃金山城邁進,抵達九份後可漫遊老街、品茶賞景。如有餘力,不妨續沿102號公路往雙溪,公路沿途山巒起伏、視野遼闊,遠望基隆山、金瓜石、北海岸,在取自李白詩句「相看兩不厭」的不厭亭,欣賞那通往雲海的筆直公路。📹九份即時影像,帶您欣賞九份山城的美景、觀看即時天氣10.十分沿著市道106號進入平溪,這個位於基隆河上游的產煤之鄉,如今以天燈聞名世界,騎著單車造訪沿線的鐵道小鎮,菁桐、平溪、嶺腳、望古、十分,不時能見到乘載願望的天燈冉冉升起。走過四廣潭吊橋、觀瀑吊橋,欣賞基隆河河谷中獨特的壺穴地貌與眼鏡洞瀑布的柔美水線,最終來到臺灣規模最大的瀑布-十分瀑布,盡情吸收負離子。📹十分瀑布即時影像,欣賞瀑布磅礴的氣勢、觀看即時天氣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