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水金九懷舊之旅

定位點
九份老街內復古建築
行程類型:
經典路線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背包客、情侶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如果你喜歡充滿歷史氣息的旅行,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這條路線「尋幽訪古-水金九浪漫之旅」,唯一歷經全台灣昔日採礦業從興盛到衰敗後留下的懷舊景色,重要景點包括九份老街、黃金博物館、水湳洞遊客中心、陰陽海,這些過去曾因為採礦業相當繁榮的地方,隨著礦業的衰退跟著沒落,卻留下不可彌滅的歷史痕跡,就讓我們循著上述充滿歷史故事的地方一起去旅行吧!

      除了九份老街、黃金博物館、水湳洞遊客中心、陰陽海等知名的景點外,在瑞芳火車站周邊的瑞芳老街(逢甲路、瑞芳街)一帶,及瑞芳站前美食街是瑞芳火車站附近最熱鬧的區域,這裡藏有不少隱藏版美食,等著你來品嚐。
      上一則
      興客新客,新北客家文旅
      400多萬的客家裔臺灣人,是僅次於閩南人的臺灣第二大族群,數百年來客家人在臺灣的發展,深刻影響了臺灣社會的各個層面,客家族群的節日、信仰、飲食已成為臺灣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新北市約有55萬客家居民,是僅次於桃園市,全國客家人第二多的縣市,這趟就讓我們走訪新北市的客家景點,體驗在地客家文化!香火鼎盛的新莊廟街,是新北廟宇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在清雍正、乾隆年間,新莊是大臺北地區的經濟與政治中心,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紛紛在新莊插旗拓墾,興建於1780年的廣福宮,是潮州系客家移民在北部地區興建的第一間廟宇,也是今日新莊唯一的國定古蹟,主祀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又稱三山國王廟,廣福宮保存狀況良好,立於鬧市的街屋型的建築,見證了客家移民在大臺北地區的拓墾歷史。書院做為私人興辦的教育機構,是古代知識分子受教育的途徑之一,來自福建汀洲的客家人胡焯猷,在清雍正年間來到臺北發展,貢生出身的胡焯猷有感於北臺灣文風未起,有志於學者需遠赴至彰化就讀,便將自身大半輩子的積蓄捐出,在今新北五股地區設立義塾供臺北子弟就學,此舉受淡水同知的認可,取諸葛孔明的家訓「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定名為明志書院,是為北臺灣第一座書院,有「北臺首學」之美譽,與學海書院、登瀛書院並成臺北府城三大書院,是新北的教育文化地標。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坐落於人文燴萃的三峽,醒目的土樓建築是文化園區的地標,館舍建築汲取客家傳統建築元素,將望樓、通廊、水圳等融入園區設計,結合現代建築空間機能,在方圓、高低、曲直之中,建構新北都會客家歷史記憶與族群文化場域的精神堡壘。展覽細膩的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思維,推廣客家族群的文化、飲食、語言與音樂,園區內的裝飾與網美牆以客家花布為底蘊做設計,並極富巧思的運用芭比娃娃賦予客家服飾新生命,展現客家美學文化。客家文化園區假日不時會舉辦各種客家DIY體驗活動,親手縫製花布祈福燈、體驗藍染之美、手作桐花相框、製作擂茶等,適合闔家大小親子共遊。因河運、染布、茶葉與樟腦興起的三峽老街,自清朝以來即為繁榮的商業大街,客家人與閩南人皆來此地競逐,日治時期經街道整頓後,新洋樓日漸興起,綿延的紅磚拱廊與巴洛克式牌樓,形成三峽老街今日獨特的意象,上百間街屋開滿了染布店、中藥店、雜貨店與茶莊,漫步於三峽老街,一碗古早味手工豆花、一口外酥內軟的金牛角,是實實在在的美好滋味。
      下一則
      三重水岸銀髮慢遊
      三重區是許多外縣市移民落腳雙北之地,各地的移民帶來各自家鄉的事物,造就三重多樣的文化風景,在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的過程中,三重成了黑膠唱片的製造重鎮,也帶動了臺灣影視產業的發展,人口也在短短30年間暴增了十倍,成為新北的人口大區。在風和日麗的午後,前往空軍三重一村尋找舊時代的光影,越過河堤漫步於忠孝碼頭與鴨鴨公園之間的水岸,欣賞城市的天際線、觀察水鳥生態,進到新北大都會公園,走上辰光橋欣賞新北都會的璀璨的夜景。「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空軍三重一村內圍牆上的標語,勾起了壯年族群與銀髮世代的年少記憶,鄰近淡水河畔的空軍三重一村,於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是新北市眷村類文化資產的首例。空軍三重一村起源於日治時期,日軍在此地興建6座防空砲臺防禦盟軍的空襲,1953年以防砲陣地為中心興建眷村供空軍軍眷居住,2000年代在都市更新時一度面臨拆遷命運,後在民間人士的奔走與公部門支持下,空軍三重一村得以實體的形式全區保留。今日的空軍三重一村已蛻變為新北市眷村文化園區,推動眷村文化的保存和推廣,並活化眷村建物,引進在地商家與創作者進駐,讓三重一村成為三重首屈一指的文化重鎮。前身是防砲陣地的三重一村,在進行修復時也將連結各陣地的地下甬道疏通,隨著園區重啟再度開放,每日都有定時導覽的時段,戴上頭盔,跟著導覽員走入地底下的眷村,感受那兵馬倥傯的大時代。步出空軍三重一村,堤防外頭即是忠孝碼頭,8支彩色固定樁是其正字標記,樁頂的雁鴨造型風速計呼應了鄰近華江雁鴨保護區。忠孝碼頭與淡水河對岸的大稻埕相望,向臺北市的方向望去,新光大樓、臺北101等城市地標盡收眼底,隨著太陽的角度逐漸西斜,倒映於淡水河的城市也由藍轉金,拿起相機,記錄城市午後的光影變化。沿著河岸漫步,接連穿過忠孝橋、中興橋等二座大橋後即來到鴨鴨公園,鴨鴨公園位於新店溪、大漢溪匯流入淡水河之處,兩溪夾帶的泥沙沉積於此,形成多座河中沙洲,豐富的水生動植物提供穩定食物來源,讓此地成為水鳥們的天堂。鴨鴨公園設置了三座不同種類的Q版水鴨造景,一邊看立牌解說,一邊觀賞水鴨悠閒划行。穿過新北大橋後進入二重疏洪道,登上連接二重疏洪道左右兩岸的辰光橋,等待萬家燈火點亮城市。辰光橋是2018年啟用的新景觀橋,是新北市打造的五座(日、月、星、辰、龍)水岸行人/自行車景觀橋之一。辰光橋以雙層雙曲線的橋臺套疊結構營造觀景平臺,蜿蜒的橋體就如銀河般象徵了牛郎織女重逢的路徑,辰光橋設有5處夜間星座光雕、3座無障礙電梯、4處緩坡式牽引道及7處星雲鵲鳥棚架等,向北可眺望觀音山與新北大都會公園、向南可眺望新北大橋,在晚風輕撫的橋上,享受三重最美的夜景。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