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搭北捷遊新北-中和新蘆線(新莊端)

定位點
新莊廟街商圈
行程類型:
捷運旅遊、懷舊老街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情侶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中和新蘆線新莊端於2013年全線通車,全程皆為地下化路線,橫跨新莊與三重兩區,共設有臺北橋(O13)、菜寮(O14)、三重(O15)、先嗇宮(O16)、頭前庄(O17)、新莊(O18)、輔大(O19)、丹鳳(O20)、迴龍(O21)共9座車站,新莊曾是臺灣史上第一條鐵道,由劉銘傳主持建造的鐵路通過之地,1893年臺北至新竹段通車,曾在今日的新莊國小前設立了海山口站,進入日治時期臺鐵改線,1901年後火車改由通過板橋地區,新莊地位也漸漸被板橋超越,直至百年後中和新蘆線通車,新莊進入新軌道運輸時代。

      新莊區是新北市內僅次於板橋區的第二大區,人口超過40萬,是大臺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區,保有許多古廟與在地文化,也是天主教宗座大學-輔仁大學所在地,就讓我們搭上捷運,來去新莊!
      中和新蘆線_新莊端

      O13臺北橋站:空軍三重一村
      第一站來到臺北橋附近,河濱地帶低矮樸素的磚房、掛滿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充滿懷舊感的空軍三重一村是劇組最愛的取景地,也是眾多臺灣人的童年回憶,除了眷村相關的展覽外,也會舉辦許多軍事相關的展覽與活動,吸引需多軍事迷來參訪觀。
      空軍三重一村

      空軍三重一村在二戰時期是日本高射砲部隊的陣地,負責防禦淡水河的天空,今天仍保留當年各個砲陣地間的地下聯絡甬道,帶上頭盔,跟著導覽員,探索地底下的三重一村!
      空軍三重一村-地下甬道

      O14菜寮站:阮的肉干產業概念館
      阮的肉干產業概念館傳承了環南市場三十餘年老店的美味,是臺灣首座以肉干為主題產業的文化館,融合了臺灣傳統美食與飲食文化,以有趣的創意肉干體驗,搭配透明化製程公開,透過導覽讓民眾認識新時代的肉干與重視食品衛生的新概念,是親子同遊的室內好去處。
      阮的肉干產業概念館

      O15三重站:新北大都會公園
      O15三重站與桃園機場捷運A2三重站互相通聯,可於站內轉乘,是國際旅客越過林口臺地後對臺北的第一印象,三重站外是位於二重疏洪道內的新北大都會公園,占地廣達424公頃,足足有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的16倍大,新北大都會公園擁有遼闊的綠地並設有自行車道、各式運動場地以及...小朋友最愛的「熊猴森樂園」,熊猴森樂園與海世界水樂園,是全世界最大共融式堤坡滑梯樂園,設計融入了臺灣特有的生物如臺灣黑熊、櫻花鉤吻鮭、臺灣帝雉、綠蠵龜、彈塗魚等,與大朋友小朋友同歡!
      新北大都會公園-熊猴森
      幸福水漾公園民眾騎自行車

      O18新莊站:新莊廟街商圈、新莊廣福宮、新月橋
      「一府、二鹿、三新莊」,這句俗諺說明了新莊的繁華,新莊是臺北最早開發的地區,以大漢溪的航運之利崛起,18世紀時是臺北的最熱鬧的商業中心,在廟街裡穿梭,依稀能感受到200多年前即形成的街道紋理,如米市巷、鹹菜街、挑水巷等巷弄。
      新莊廟街商圈


      廟街商圈新舊揉和,商店開設於廟宇之間,是新莊人聚餐、逛街的地區,廟街中有眾多知名的古老廟宇,如新莊唯一的國定古蹟-潮州客家人建立的廣福宮(建於1780年)、新莊慈祐宮(建於1729年)、新莊地藏庵(建於1757年)、新莊武聖廟(建於1760年)、新莊文昌祠(建於1813年)等等,也因此發展出官將首文化與廟會點心鹹光餅-這種形狀神似貝果的廟會糕點吃起來鹹中帶甜,是廟街上糕餅店的特色商品,有吃有保庇。

      新莊廣福宮

      雖然新莊港口早已在百年前因河道淤積而消失,但走上河堤外的新月橋,看著廣闊的大漢溪,仍能遙想當年「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的景象,新月橋是臺灣最長的雙跨距鋼拱橋,造型優美且專供行人與自行車使用,居高臨下,迎風欣賞大漢溪兩岸的美景。
      新月橋(日)
      新月橋(夜)


      O19輔大站:天主教輔仁大學
      大學校園往往占地廣闊、周遭聚集眾多平價美食,成為假日休閒的好去處,輔仁大學於1925年創立於北京,曾名列北平四大名校之一,1961年在輔仁大學臺灣復校,為臺灣唯一直屬於羅馬教廷的大學,校園由德國工程師規劃,以茂密的植被覆蓋,建築以紅、藍、灰左為主色調,大樓標誌多由書法家、政治人物(蔣中正、臺靜農、王靜芝、賈景德等人)落款,漫步校園細細欣賞。

      輔仁大學

      輔大超人氣美食-輔大食科冰淇淋,連畢業校友都會特地回母校品嘗,有巧克力、香草、綜合等三種口味,每年校慶時還會推出期間限定口味,是輔大最甜蜜的滋味。輔大校門口也有許多高CP值美食,如鐵板燒、麻辣燙、燒臘等,選擇多樣,經濟實惠!
      輔大食科冰淇淋

      O21迴龍站:新北市軍人忠靈祠(武器公園)
      新莊線捷運最後一站迴龍站,此站位於臺北盆地的最西端,來到大同山下的新北市軍人忠靈祠,國防部近年來將許多退役的軍備忠靈祠的廣場,展示了空軍1970-90年代的主力戰機:F-104星式戰鬥機、F-5老虎戰鬥機;海軍五吋艦砲、軍艦海錨;陸軍M41坦克、眾多高射炮,是軍事愛好者的最愛!未來迴龍站將與桃園捷運棕線、臺北捷運萬大樹林線相連結,成為新莊最大的轉運站,期待四通八達的路網,帶我們探索都會區的每一個角落。
      武器公園F-104戰鬥機
      武器公園-坦克

       
      上一則
      三峽都會原客河濱遊程
      臺灣在60至80年代進入快速都市化的時期,伴隨高速發展的經濟,臺灣社會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原住民在這個浪潮下,離開原鄉到大都市尋求工作機會,如新北市的猴硐、深澳、三峽等地的煤礦場招募了許多來自花東的原住民;大興土木的雙北都會區,密集勞力的建築業與製造業也急需大量的勞動人力,臺北橋等地成了勞工人力交易中心,撐起雙北的現代化天際線。 如同許多的移民故事,不少人來到雙北工作後,便定居於北部,帶著自身原有的文化背景,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居民。來到臺北大學附近的三峽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探訪都會原住民的特色聚落,至新北客家文化園區體驗客家文化,騎上單車,沿著大漢溪自行車道騎至樹林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逍遙遊河濱。位於三鶯大橋三峽端的河灘地,是三峽原住民生活文化園區的所在地,以阿美族為主的三鶯部落,多數人在數十年前到北部煤礦場擔任礦工,後落腳於三峽的河濱地帶,基於尊重原住民族人意願及文化差異性下,以異地安遷、政府出資公共建設、原住民自力造屋的原則,推動「新北市三峽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計畫」。園區以集會所為中心,打造聚落藝文廣場、運動場所等區域,建築融入原住民文化圖騰,聚落外緣設有大面積的有機農園,是全國首創的都市原住民族特色聚落,於2020年榮獲國家卓越建設金質獎。自三峽原住民生活文化園區步行僅約15分鐘,即可抵達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入口處標誌性的巨型土樓建築、園區中央的望樓與方樓,體現客家人過往聚落的建築特點,是新北市的客家文化地標。客家文化園區內展示許多傳統客家文物、並設有各項客家主題的展覽,以及深受遊客喜愛的各類客家DIY體驗活動,如藍染手作、製作花布祈福燈、擂茶體驗等活動,親身體驗客家文化的樂趣與魅力。自客家文化園區租YouBike,經三鶯二橋進入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在寬闊的河濱地帶逍遙騎單車。大漢溪自行車道橫跨鶯歌、三峽、樹林、土城、板橋、新莊、三重等新北市多個行政區,蜿蜒於林口臺地與鳶山、天上山系之間。不同於堤防內擁擠的市區,騎乘在沒有紅綠燈、行人與單車族專屬的大漢溪河畔,不時可見到熱愛運動的同好,在這開闊的河灘地奔跑,騎單車、溜滑板。行至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中的樹林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建有原住民圖騰彩繪的圓形活動廣場,並設有球場、烤肉區、射箭場等多項設施,開闊的場地多次做為新北市原住民聯合文化活動的主場地,每逢活動期間,可來此發掘原住民文創、傳統美食、農特產品等,更將散居在新北市的原住民族人聚集起來,凝聚都會原住民的情感。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