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搭北捷遊新北-中和新蘆線(新莊端)

定位點
新莊廟街商圈
行程類型:
捷運旅遊、懷舊老街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情侶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中和新蘆線新莊端於2013年全線通車,全程皆為地下化路線,橫跨新莊與三重兩區,共設有臺北橋(O13)、菜寮(O14)、三重(O15)、先嗇宮(O16)、頭前庄(O17)、新莊(O18)、輔大(O19)、丹鳳(O20)、迴龍(O21)共9座車站,新莊曾是臺灣史上第一條鐵道,由劉銘傳主持建造的鐵路通過之地,1893年臺北至新竹段通車,曾在今日的新莊國小前設立了海山口站,進入日治時期臺鐵改線,1901年後火車改由通過板橋地區,新莊地位也漸漸被板橋超越,直至百年後中和新蘆線通車,新莊進入新軌道運輸時代。

      新莊區是新北市內僅次於板橋區的第二大區,人口超過40萬,是大臺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地區,保有許多古廟與在地文化,也是天主教宗座大學-輔仁大學所在地,就讓我們搭上捷運,來去新莊!
      中和新蘆線_新莊端

      O13臺北橋站:空軍三重一村
      第一站來到臺北橋附近,河濱地帶低矮樸素的磚房、掛滿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充滿懷舊感的空軍三重一村是劇組最愛的取景地,也是眾多臺灣人的童年回憶,除了眷村相關的展覽外,也會舉辦許多軍事相關的展覽與活動,吸引需多軍事迷來參訪觀。
      空軍三重一村

      空軍三重一村在二戰時期是日本高射砲部隊的陣地,負責防禦淡水河的天空,今天仍保留當年各個砲陣地間的地下聯絡甬道,帶上頭盔,跟著導覽員,探索地底下的三重一村!
      空軍三重一村-地下甬道

      O14菜寮站:阮的肉干產業概念館
      阮的肉干產業概念館傳承了環南市場三十餘年老店的美味,是臺灣首座以肉干為主題產業的文化館,融合了臺灣傳統美食與飲食文化,以有趣的創意肉干體驗,搭配透明化製程公開,透過導覽讓民眾認識新時代的肉干與重視食品衛生的新概念,是親子同遊的室內好去處。
      阮的肉干產業概念館

      O15三重站:新北大都會公園
      O15三重站與桃園機場捷運A2三重站互相通聯,可於站內轉乘,是國際旅客越過林口臺地後對臺北的第一印象,三重站外是位於二重疏洪道內的新北大都會公園,占地廣達424公頃,足足有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的16倍大,新北大都會公園擁有遼闊的綠地並設有自行車道、各式運動場地以及...小朋友最愛的「熊猴森樂園」,熊猴森樂園與海世界水樂園,是全世界最大共融式堤坡滑梯樂園,設計融入了臺灣特有的生物如臺灣黑熊、櫻花鉤吻鮭、臺灣帝雉、綠蠵龜、彈塗魚等,與大朋友小朋友同歡!
      新北大都會公園-熊猴森
      幸福水漾公園民眾騎自行車

      O18新莊站:新莊廟街商圈、新莊廣福宮、新月橋
      「一府、二鹿、三新莊」,這句俗諺說明了新莊的繁華,新莊是臺北最早開發的地區,以大漢溪的航運之利崛起,18世紀時是臺北的最熱鬧的商業中心,在廟街裡穿梭,依稀能感受到200多年前即形成的街道紋理,如米市巷、鹹菜街、挑水巷等巷弄。
      新莊廟街商圈


      廟街商圈新舊揉和,商店開設於廟宇之間,是新莊人聚餐、逛街的地區,廟街中有眾多知名的古老廟宇,如新莊唯一的國定古蹟-潮州客家人建立的廣福宮(建於1780年)、新莊慈祐宮(建於1729年)、新莊地藏庵(建於1757年)、新莊武聖廟(建於1760年)、新莊文昌祠(建於1813年)等等,也因此發展出官將首文化與廟會點心鹹光餅-這種形狀神似貝果的廟會糕點吃起來鹹中帶甜,是廟街上糕餅店的特色商品,有吃有保庇。

      新莊廣福宮

      雖然新莊港口早已在百年前因河道淤積而消失,但走上河堤外的新月橋,看著廣闊的大漢溪,仍能遙想當年「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的景象,新月橋是臺灣最長的雙跨距鋼拱橋,造型優美且專供行人與自行車使用,居高臨下,迎風欣賞大漢溪兩岸的美景。
      新月橋(日)
      新月橋(夜)


      O19輔大站:天主教輔仁大學
      大學校園往往占地廣闊、周遭聚集眾多平價美食,成為假日休閒的好去處,輔仁大學於1925年創立於北京,曾名列北平四大名校之一,1961年在輔仁大學臺灣復校,為臺灣唯一直屬於羅馬教廷的大學,校園由德國工程師規劃,以茂密的植被覆蓋,建築以紅、藍、灰左為主色調,大樓標誌多由書法家、政治人物(蔣中正、臺靜農、王靜芝、賈景德等人)落款,漫步校園細細欣賞。

      輔仁大學

      輔大超人氣美食-輔大食科冰淇淋,連畢業校友都會特地回母校品嘗,有巧克力、香草、綜合等三種口味,每年校慶時還會推出期間限定口味,是輔大最甜蜜的滋味。輔大校門口也有許多高CP值美食,如鐵板燒、麻辣燙、燒臘等,選擇多樣,經濟實惠!
      輔大食科冰淇淋

      O21迴龍站:新北市軍人忠靈祠(武器公園)
      新莊線捷運最後一站迴龍站,此站位於臺北盆地的最西端,來到大同山下的新北市軍人忠靈祠,國防部近年來將許多退役的軍備忠靈祠的廣場,展示了空軍1970-90年代的主力戰機:F-104星式戰鬥機、F-5老虎戰鬥機;海軍五吋艦砲、軍艦海錨;陸軍M41坦克、眾多高射炮,是軍事愛好者的最愛!未來迴龍站將與桃園捷運棕線、臺北捷運萬大樹林線相連結,成為新莊最大的轉運站,期待四通八達的路網,帶我們探索都會區的每一個角落。
      武器公園F-104戰鬥機
      武器公園-坦克

       
      上一則
      搭北捷遊新北-中和新蘆線(蘆洲端)
      中和新蘆線蘆洲端,橫跨蘆洲、三重兩區,兩區在1947年前皆屬於鷺洲鄉,如今合稱三蘆地區,被二重疏洪道、淡水河包圍,如同一座島嶼一般,以12座橋樑連接臺北市與五股新莊地區,擁有廣闊的水岸地區,非常適合單車運動。蘆洲線捷運全程皆為地下化路線,於2010年全線通車,共設有三重國小(O50)、三和國中(O51)、徐匯中學(O52)、三民高中(O53)、蘆洲(O54)共5座車站,三蘆地區與臺北市僅一橋之隔,是臺北市的衛星城,也是全臺灣宮廟密度最高的一區,讓我們搭上捷運,來去三蘆!O54蘆洲站:微風運河清代淡北八景之一的「鷺洲泛月」即是在形容早年蘆洲一帶河灣沙洲的景致,雖然今日蘆洲已經高度都市化,但在水岸地區仍能欣賞山河景色。微風運河位於二重疏洪道內,是新北市國際比賽專用水道,可舉辦國際划船、輕艇比賽,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龍舟賽也會在此熱鬧舉辦!平時也開放給民眾玩風浪板與獨木舟等水上活動,此地三蘆地區視野最開闊的區域,觀音山與陽明山系矗立於淡水河的兩岸,是城市裡難得的自然風光。O53三民高中站:蘆洲李宅古蹟、湧蓮寺、蘆洲廟口商圈蘆洲李宅古蹟是蘆洲地區的文化地標,在這個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7萬人的蘆洲,李宅仍保留了完整的原貌,實屬不易。蘆洲李宅建於1895年,共有九廳六十房,埕前有一處蓮花池,是地方望族的大宅院,建築兼具農莊與官宅的格局。蘆洲李氏家族在清乾隆年間從福建泉州移民至蘆洲,遷臺第三代李樹華兼任安平、鳳山兩縣的學儒正堂,大振蘆洲文風;遷臺第五代李友邦官拜中將,在抗日戰爭有優異的表現,最後死於白色恐怖,故蘆洲李宅也建置了李友邦將軍紀念館,儼然是臺灣近代史的縮影。說到蘆洲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非切仔麵莫屬了!切仔麵的名稱來自於其煮麵時上下搖動的動作,配以大骨熬製的濃郁湯頭再加入韭菜與豆芽菜,清爽又飽足,是北部代表性的麵食,與發源於臺南的擔仔麵並列為臺灣南北兩大名麵。切仔麵最早源自湧蓮寺前的攤商,如今以湧蓮寺為中心發展出的蘆洲廟口夜市,已成為在地最熱鬧的商圈!切仔麵與湧蓮寺亦是蘆洲在地人重要的身分認同呢!O52三和國中站:碧華寺、碧華布街三重與臺北市僅一橋之隔,地理位置優越,在臺灣人口高速成長、經濟起飛的年代湧入了大量的人口,1970年代,政府喊出了「客廳即工場」的口號,全民投入勞動市場,是創造經濟奇蹟的場域,盛極一時的三重碧華布街在1980年代有超過300家布行聚集,見證了臺灣成衣界的興衰,現在已轉型為布莊博物園區,因布料價格實惠,是包包手做愛好者、學生的最愛!布街街底是百年廟宇碧華寺,最初供奉釋迦摩尼,現今已成為儒、道、佛,三教合一之寺廟,香火鼎盛。O50三重國小站:三和夜市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到了蘆洲線最後一站三重國小站,步行8分鐘即可抵達三和夜市,這是三重在地人最常光顧的夜市,有許多營業超過30年的老字號小吃,價格比起士林夜市等觀光夜市可說是經濟實惠,麻油雞、餛飩湯圓、小籠湯包、牛奶棒、肉圓、木瓜牛奶、地瓜球、香酥棒、蔥餅都是三和夜市的人氣小吃呢!
      下一則
      淡水八里 金色水岸樂活遊
      淡水與八里分屬淡水河的右岸及左岸,兩地都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及懷舊老街,值得放慢腳步,花兩日細細遊逛。DAY1 第一站淡水金色水岸:享受河岸風光「金色水岸」是位於淡水老街後方1.5公里的河岸景觀,包括林蔭步道、親水河岸、漁作空間、水上舞台、咖啡座椅及觀潮灣等。沿著淡水河畔散步,可以看見岸邊商店街道整理得煥然一新,各式有趣的商店林立。坐在河畔的歐式咖啡店喝杯咖啡,遠眺對岸的觀音山、出海口,寬廣的視野令人心曠神怡。【淡水金色水岸】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環河道路 電話:新北市政府 02-29603456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依各店家營業時間為主) 交通方式:自捷運淡水站,出站後左轉至中正路(淡水老街)步行即可抵達。DAY1 第二站淡水藝術工坊:欣賞主題藝術展覽,享受午後時光「淡水藝術工坊」位於淡水中正路老街尾段處,是新北市第一座公共綠建築。原本是清朝時期的班兵會館、日治時期的警眷宿舍,重建後成為淡水各類藝文展覽的中心。建築上強調「透明視野」,正面是大面觀景窗,不僅日照充足,還能一覽淡水河美景;而屋頂上還特別設計產生空氣對流,即使夏天不開冷氣也不會悶熱難耐,還有太陽能光電提供夜間照明功能。在室內設有行政、展示、畫廊、餐廳等機能,很值得來淡水一遊的人前往一探究竟。【淡水藝術工坊】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98號 電話:02-86317298 開放時間:平日 11:00-19:00、假日 10:00-21:00 展覽活動及最新資訊可關注官方FB 淡水藝術工坊 交通方式:自捷運淡水站轉搭857公車、紅26或836遊園公車至「小白宮站」,步行約100公尺即可抵達。DAY1 第三站淡水海關碼頭園區:山海與落日交織的景觀園區「淡水海關碼頭園區」園區內有著洋樓與兩座日據時代建造的「港務倉庫」可供參觀,目前開放自行車牽引進入園區巡覽,同時園區內也打造「鐵馬元氣驛站」提供休憩、簡易維修與諮詢導覽等服務。在景觀方面視野良好,不僅可於園區河畔遠眺關渡大橋,還可以一覽淡水河口夕陽美景,附近還有陳列許多淡水風景明信片的「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館」及可觀賞山海景觀、落日美景的景觀咖啡廳可參觀與休息。【淡水海關碼頭園區】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59號 電話: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 02-26231001 開放時間:戶外 - 全天開放、室內 09:30-19:30(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館) 展覽活動及最新資訊可關注官方FB 淡水古蹟博物館 交通方式:自鄰近公車站牌(郵局)搭乘593至紅毛城(真理大學)站下車,步行約150公尺即可抵達。DAY1 第四站淡水紅毛城:國家一級古蹟聖多明哥城紅毛城以亮眼的朱紅色外牆為特色,厚達1.9公尺的牆面可抵抗砲火的攻擊,樓頂的巨型旗杆高約12公尺,在東北、西南處的角樓則擔任瞭望、射擊的防禦功能,角樓牆上外窄內寬的射口,是易守難攻的防衛設計;屋頂的雉堞藉由磚砌高低矮牆可掩護射擊,是英式古堡常有的設計。另一個防禦設施─壕溝,是為避免敵方由地勢平坦的北側與東側攻城所作的安排。在前往領事館前的草坪上陳列有清軍遺留下來的古砲,砲管上鑄有「嘉慶十八年奉憲鑄造北路淡水營大砲」等字樣,這些古砲曾被安置在紅毛城露臺前以壯聲勢。紅毛城東側的領事館建於1891年,提供英國領事居住之用,係紅磚拱廊式洋樓,是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風格,正門外磚牆上有12幅精緻磚雕,以象徵英國的薔薇花為主,值得細細考究。沿著拱圈迴廊走著,拱廊內的光影變化也別具風情,遙望觀音山更有框景之美的意象。【紅毛城園區】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 電話: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 02-26231001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00、週六至週日 09:30-18:00(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休館) 售票資訊:全票80元(閉館前30分鐘不再售票) 交通方式:自淡水海關碼頭園區步行約150公尺即可抵達。DAY1 第五站淡水漁人碼頭:夕陽下絕美的淡水景致漁人碼頭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右岸,舊名淡水第二漁港,以夕陽餘暉著稱。有別於傳統固定碼頭,這座碼頭可隨海水漲退潮而上下浮動,可同時容納150艘漁船停泊,相當壯觀。來到漁人碼頭,除了賞夕陽之外,必走招牌地標情人橋、搭渡輪走藍色公路或沿著原木棧道賞漁港風景,亦可登上情人塔將淡水景緻一覽無遺。【淡水漁人碼頭】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觀海路199號 電話: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 02-26212830 開放時間:港區24小時開放,商家營業時間 11:00-20:00 交通方式:自紅毛城(真理大學)站搭乘紅26至淡水漁市站下車。DAY1 第六站淡水漁人舞台:日落與美食的音樂饗宴全台第一個海港livehouse「漁人舞台」,作為原創音樂的搖籃,透過固定的展演與長期經營,發表創作、交流分享,激盪孕育出更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淡水擁有夕陽餘暉等得天獨厚的美景,在海景、海風的簇擁下多組原創樂團輪番上陣競演,帶給許多國內外遊客全新的音樂體驗。音樂、日落、啤酒、魚,就是淡水「漁人舞台」的一切,來此可以吹著涼涼海風,體驗音樂、日落與美食交織的愉快氛圍。【淡水漁人舞台】 地址:新北市淡水區觀海路83號 電話:淡水區公所 02-26221020 活動及最新資訊可關注官方FB 淡水漁人舞台 交通方式:自漁人碼頭步行約400公尺即可抵達。DAY2 第一站挖子尾自然保留區:豐富的樹林自然生態、天然地理教室「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是一個廣達30公頃的生態保護區,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為「挖子」,主要保育對象是「水筆仔」和伴之而生的動植物。在園區裡最美的畫面就是整片綠油油的水筆仔,以及停留在沙灘上的藍色小船。除了水筆仔外,還能觀賞到珍貴的濕地生態,包括有紅樹林以及馬鞍藤,蘆葦等多種類的河口植物,每日漲退潮時可以看到各種生物,如彈塗魚、招潮蟹等;這裡也是北部秋冬賞鳥的重要據點,眾多種類的候鳥及留鳥棲息於此。挖子尾自然生態保留區是極佳的天然地理教室,行走其間可看到許多解說自然生態的告示牌,富有教育意義,也經常可見親子家庭來此蒐集寫作業的素材。【挖子尾自然保留區】 地址:新北市八里區挖子尾街 電話:八里區公所 02-26102621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交通方式:自捷運關渡站下車,轉乘公車紅13至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DAY2 第二站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臺灣第一個考古博物館位在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不但是北臺灣唯一的考古博物館,也是新北市第一所榮獲環境教育場域認證的博物館。特色是以輕鬆有趣的互動形式,讓遊客知道十三行人在千年以前過的是什麼的生活,很適合來參觀學習小知識;十三行文化屬於北臺灣地區的鐵器時代,是目前臺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博物館設有遺址出土各項重要文物常設展、特展廳、考古學習體驗室,詳細介紹了有關十三行文化、圓山文化等臺灣過往的遺跡與背景。參觀完館內,別忘了到博物館頂的「鯨背沙丘」,可以觀海、遠眺淡水漁人碼頭;還有2017年重新開放,位於頂樓的「時光空橋」,能讓遊客一邊移動一邊從透明的玻璃往下觀看距今1800至500年前的「十三行遺址考古探坑」和6500至4500年前的「國定大坌坑遺址」,呈現時間的流動與深邃,值得一看。【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地址: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電話:02-26191313 開放時間:09:30-17:00(請依官方公告為主) 展覽活動及最新資訊可關注官方網站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 交通方式:自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站搭乘紅13至十三行博物館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DAY2 第三站八里老街:魅力小吃讓人大快朵頤八里比淡水還早開港,是臺北早前與大陸通商的港口,商業繁盛時期甚至有13個行郊,用以應付各式貿易需求,十三行象徵八里燦爛美好的時期,也被考古學家用來稱呼近年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跡。交通便捷的八里,可以從淡水搭渡船,也可以沿淡水河岸騎腳踏車抵達,大片的綠地、露天咖啡座和造形獨特的博物館,讓八里脫胎換骨,搖身成為新北市的休閒新左岸。在近年重新整頓下,「八里老街」不僅有了大片綠地、露天咖啡座,還有了造型獨特的博物館,蛻變成有法國文藝氣息和台灣原味的景點。這裡最有名的特產是「孔雀蛤(又稱淡菜)」,在料理師傅的巧手下變化出一道道料理,香氣逼人味道鮮美。其他像是宋記油心鹹蛋、姐妹雙胞胎、胡椒餅、蝦捲、枝仔冰、吻仔魚、魚丸、炸花枝丸、黑糖麻糬等,也都是在地老字號值得一試的好滋味。【八里(渡船頭)老街】 地址:新北市八里區渡船頭街 電話:八里區公所 02-26012621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依各店家營業時間為主) 交通方式:自十三行博物館站搭乘紅13至渡船頭站下車步行即可抵達。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