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平溪漫步鐵道小鎮

定位點
平溪老街鐵道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經典路線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過去礦業發展興盛時,鐵道帶動平溪小鎮的繁榮,「東勢格古道」作為礦工往來住家與礦區的山徑,沿瓜寮坑溪而行,見證煤礦遺址,青苔佈滿斷垣殘壁,有股寂寥之感,同時吸收芬多精神清氣爽。原路折返後來到「平溪老街」,火車與老街並存,懷舊巷道保有長條式街屋,附近商家有傳統柑仔店、簡單純樸小吃,在這稍作休息後,可搭火車前往菁桐。
      平溪老街美食

      「天燈派出所」建築結合當地特色,偌大的天燈佇立在山城,到傍晚還會有燈光秀,LED燈滿載各式祝福,緩緩上升送入空中;一旁的「菁桐老街」有著當地美食雞捲、礦工便當,非常有特色,在此也可以逛逛鐵道紀念品,位於車站後方的「菁桐礦業生活館」則是展出礦業發展歷史,紀錄黑金歲月,對美麗的平溪有更近一步的認識。
      菁桐電子天燈館-建築外觀側面
      上一則
      「老梅綠了!」春意盎然遊石門
      「老梅綠了!」,在北海岸,這是一句充滿生機且溫暖的道賀,每年3月中旬到5月上旬,臺灣本島最北端石門區的海岸線上,附滿綠海藻的礁岩化為絕美的抹茶地毯,代表春神正式來到這片多雨之地,是北海岸最適合旅遊的季節,走一趟石門的海岸線,探訪綠意盎然的海槽、在老梅迷宮裡玩捉迷藏、迎向海岸放風箏,享受溫暖和煦的石門風光吧!2022年甫落成的幸福雙心公園,結合石門在地傳統的牽罟漁法打造「牽罟織夢網」裝置藝術,透過巨型不鏽鋼骨架搭配炫彩玻璃的設計,在春陽的照耀下隨著視角與時間推移產生不同的光影變化,另有特別設計的海螺音控揚升裝置、燈塔人意象廣場、舢舨造型座具等互動式體驗設施,被譽為北海岸最美麗的公園,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在此找到樂趣。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於海岸邊的火山礁岩,在每年春季時因大片的海藻附著在石槽上,讓原先土灰色的礁石,搖身一變為綠意盎然的天然奇景,搭配上湛藍的海水,這猶如抹茶麻糬般的特殊景緻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在退潮之際,於岩石間形成的小池塘,可觀賞有趣的海洋生物,出發前可以瀏覽中央氣象局石門潮汐預報,抓準退潮時間拍攝成片的綠海槽!老梅石槽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造型奇趣的岩岸,猶如一隻隻瘦骨嶙峋的綠色海豚成排躺於沙灘上。海槽為適合海藻類附著生長的火成岩,海藻死去後,殘骸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繼續附著生長,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環,終於堆疊出這美麗的藻礁,因此前來觀賞綠石槽時,切記別踩上石槽拍照,為當地的生態永續盡一份心力。老梅海灘後方的防風林中,一面面紅色磚牆交替連結成彎曲又繁複的走道,構成了猶如外星人遺跡的老梅石槽,是造訪北海岸必拍的熱門打卡點,除了獨自於迷宮內挑戰方向感和記憶力,更可以和家人朋友一同童玩耍、躲貓貓。矗立於山峰與海洋間的黑白塔身,富貴角燈塔是臺灣本島最北端的燈塔,1897年完工至今,百年來忠心的守護航經北海岸的船隻,黃昏時刻,由燈塔西邊向東望,映照在燈塔上的火紅色的餘暉,成為攝影愛好者追逐的魔幻美景。「昂藏意氣入雲煙,喜放風箏到九天。要識扶搖能直上,全憑一線手中牽。」這首出自於開臺進士鄭用錫的漢詩,描述了放風箏這個千年活動的風景。地處東北季風迎風面的石門,強勁的海風造就了絕佳的放風箏環境,素有「風箏故鄉」的美譽,多次做為石門區的年度盛會—石門風箏節的舉辦場地,吸引了無數國內外的風箏好手來共襄盛舉,拿起自己的風箏迎風奔跑,與五花八門、多彩多樣的風箏為伍,一同翱翔於石門海天一色的美景中。
      下一則
      深入烏來,與德拉楠部落同歡
      烏來在地理位置上位處新北市的最南端,而在泰雅族人的領域中,烏來則是族群遷徙的最北端,多個部落分布於南勢溪與其支流周遭。其中德拉楠部落座落於南勢溪上游與大羅蘭溪匯流處,是泰雅族遷移至烏來的第一站,保有許多泰雅族的傳統文化,擁有新北市第一所民族實驗小學。一起深入德拉楠部落,與泰雅族獵人學習製作各類型陷阱、享用山林大餐,再到烏來瀑布旁體驗傳統編織、搭乘可愛的觀光台車逛烏來老街。泰雅族人在18世紀時就已來到烏來,200多年前,一支泰雅族群在亞維·布納(YAWI.BUNA)族長的帶領下,自桃園拉拉山翻越插天山來到烏來,讚嘆於這片擁有豐富森林資源的獵場,將此地稱為德拉楠,也就是美麗之地之意。步入德拉楠文化營,在泰雅族長老與祖靈的祈福儀式後,穿上泰雅族傳統服飾,拿起鐮刀將竹子製作成茶杯與竹筒飯的容器。走入德拉楠部落,在泰雅族獵人引領下,深入了解泰雅族文化與遷徙的歷史,聽獵人講述泰雅神話的故事、一探烏來代表性的香料-馬告的真面目! 部落內處處可見到菱形的圖騰,象徵著祖靈的眼睛;XOXO的圖騰則象徵著男男女女。走訪德拉楠部落兩大教堂,一為石砌天主堂,由澳洲籍神父創建;另一座為基督教長老教會福山教會,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飾演莫那魯道的林慶台先生,就曾在此擔任牧師。兩座教堂之間的德拉楠實驗小學,是新北第一所民族實驗小學,校徽上Tranan Qwasan Biru 意思為「德拉楠讀書寫字」,徽章圖案由南勢溪、蝴蝶、苦花魚、山棕等在地景色構成,展現德拉楠的在地特色。拜訪完部落後回到德拉楠文化營,稍早製作的竹筒飯已蒸熟,將豬肉用竹子串起,大家聚在一起火烤,多汁鮮美的豬肉,搭上泰雅族人用森林物產製作的料理,一同食在山林。泰雅族男性在14、15歲時就會拿到父親贈與的獵刀,並學習四大獵人技巧(圍獵、射獵、陷阱、漁獵),享用完美食後,跟著泰雅獵人一起製作套索陷阱,運用槓桿原理,依體型、習性不同的獵物,製作各類陷阱。離開德拉楠部落後,來到下游處的烏來瀑布,這座北臺灣落差最大的瀑布,在日治時期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有著「雲來之瀧」的美名,前往瀑布前的泰雅紡織店,體驗泰雅族的織布文化,織出專屬自己的織品。將薯榔切細並搗碎,作為染劑為織品增色。紡織店旁的烏來台車,初期做為輸送木材的運輸工具,早年曾通車至德拉楠部落,1963年因應烏來瀑布觀光發展開辦客運。有別於早年以人力推動的台車,今日的烏來觀光台車已改用柴油引擎,迷你的三節車廂非常可愛,由瀑布站至烏來老街站長約1.6公里,開放式的車窗門讓乘客在搭乘台車時輕鬆飽覽烏來的山林風光。烏來老街的美食以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為主,如碳烤山豬肉、馬告香腸、小米麻糬、溫泉蛋、竹筒飯、山蘇、珠蔥、小米酒等,一口馬告香腸、一口小米麻糬,滿滿的泰雅風味,用味覺再次品味烏來。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