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烏來山林清涼遊

定位點
烏來山林清涼遊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戶外踏青、溫泉饗宴
旅遊天數:
二日遊
適合對象:
親子、背包客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烏來山林清涼二日遊,深入烏來原鄉,向著溪流的源頭溯源來到南勢溪的上游-桶後溪。走入桶後越嶺步道,這裡是早期泰雅族人北上打獵走出來的路徑,可一路走到宜蘭礁溪,此地森林資源豐富,是臺灣著名的賞鳥景點,更被電影《賽德克.巴萊》選為拍攝場景。在一日的健行後回到烏來老街品嚐到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如碳烤山豬肉、溫泉蛋、月桃飯、竹筒飯、馬告料理、山蘇、珠蔥等等。
      桶後溪
      烏來老街

      第二日前往大羅蘭溪,可以在水中發現好多閃閃發光的銀色流星!是苦花魚在水中翻滾嬉戲時,魚肚翻起閃亮銀白的光芒,在陽光照射下宛如一閃而過的流星,非常漂亮。除了苦花魚,河裡還有石斑與白鰻,水質純淨可見一班。最後回到烏來瀑布,欣賞瀑布的壯觀與磅礡,感受水花灑落的清涼舒適。
      烏來山林清涼遊
      烏來瀑布

       
      上一則
      深入烏來,與德拉楠部落同歡
      烏來在地理位置上位處新北市的最南端,而在泰雅族人的領域中,烏來則是族群遷徙的最北端,多個部落分布於南勢溪與其支流周遭。其中德拉楠部落座落於南勢溪上游與大羅蘭溪匯流處,是泰雅族遷移至烏來的第一站,保有許多泰雅族的傳統文化,擁有新北市第一所民族實驗小學。一起深入德拉楠部落,與泰雅族獵人學習製作各類型陷阱、享用山林大餐,再到烏來瀑布旁體驗傳統編織、搭乘可愛的觀光台車逛烏來老街。泰雅族人在18世紀時就已來到烏來,200多年前,一支泰雅族群在亞維·布納(YAWI.BUNA)族長的帶領下,自桃園拉拉山翻越插天山來到烏來,讚嘆於這片擁有豐富森林資源的獵場,將此地稱為德拉楠,也就是美麗之地之意。步入德拉楠文化營,在泰雅族長老與祖靈的祈福儀式後,穿上泰雅族傳統服飾,拿起鐮刀將竹子製作成茶杯與竹筒飯的容器。走入德拉楠部落,在泰雅族獵人引領下,深入了解泰雅族文化與遷徙的歷史,聽獵人講述泰雅神話的故事、一探烏來代表性的香料-馬告的真面目! 部落內處處可見到菱形的圖騰,象徵著祖靈的眼睛;XOXO的圖騰則象徵著男男女女。走訪德拉楠部落兩大教堂,一為石砌天主堂,由澳洲籍神父創建;另一座為基督教長老教會福山教會,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飾演莫那魯道的林慶台先生,就曾在此擔任牧師。兩座教堂之間的德拉楠實驗小學,是新北第一所民族實驗小學,校徽上Tranan Qwasan Biru 意思為「德拉楠讀書寫字」,徽章圖案由南勢溪、蝴蝶、苦花魚、山棕等在地景色構成,展現德拉楠的在地特色。拜訪完部落後回到德拉楠文化營,稍早製作的竹筒飯已蒸熟,將豬肉用竹子串起,大家聚在一起火烤,多汁鮮美的豬肉,搭上泰雅族人用森林物產製作的料理,一同食在山林。泰雅族男性在14、15歲時就會拿到父親贈與的獵刀,並學習四大獵人技巧(圍獵、射獵、陷阱、漁獵),享用完美食後,跟著泰雅獵人一起製作套索陷阱,運用槓桿原理,依體型、習性不同的獵物,製作各類陷阱。離開德拉楠部落後,來到下游處的烏來瀑布,這座北臺灣落差最大的瀑布,在日治時期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有著「雲來之瀧」的美名,前往瀑布前的泰雅紡織店,體驗泰雅族的織布文化,織出專屬自己的織品。將薯榔切細並搗碎,作為染劑為織品增色。紡織店旁的烏來台車,初期做為輸送木材的運輸工具,早年曾通車至德拉楠部落,1963年因應烏來瀑布觀光發展開辦客運。有別於早年以人力推動的台車,今日的烏來觀光台車已改用柴油引擎,迷你的三節車廂非常可愛,由瀑布站至烏來老街站長約1.6公里,開放式的車窗門讓乘客在搭乘台車時輕鬆飽覽烏來的山林風光。烏來老街的美食以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為主,如碳烤山豬肉、馬告香腸、小米麻糬、溫泉蛋、竹筒飯、山蘇、珠蔥、小米酒等,一口馬告香腸、一口小米麻糬,滿滿的泰雅風味,用味覺再次品味烏來。
      下一則
      遇見幾米 淡海櫻該這樣玩
      大都市裡每日為了工作而奔波,生活節奏高壓到令人無法好好放鬆,下班後街道上的廣告、手機裡的各種通知都亟欲抓住你我的眼球,這樣的日子久了不免會感到疲憊,《閉上眼睛一下下》,屏除靈魂之窗帶來的刺激,到淡水搭乘淡海輕軌吧,搭上水藍色塗裝的列車,在透明車廂裡盡情感受藍天與海洋的氣息!漫步在綿延4公里的夢幻櫻花隧道、蒐集輕軌沿線大人小孩都愛的幾米主題雕塑,參觀百年三合院公司田程氏古厝,傍晚在金色夕陽相伴下沿著金色水岸自行車道回到淡水老街,是一條會忍不住狂按快門的行程!閉上眼睛一下下:淡海輕軌幾米公共藝術淡海輕軌是臺灣第二座輕軌系統,是淡海新市鎮重要的聯外交通系統,淡海輕軌在設計時與知名繪本作家幾米合作,以「閉上眼睛一下下」作為創作主題,為淡海輕軌量身打造公共藝術,綠山線的11座捷運站內都能見到幾米創作的公共藝術,用心觀察,站內的候車椅、刷卡機、雕塑都藏著幾米的巧思,幾米繪本作品裡的奇幻與療癒感,由紙本躍上公眾,仔細聽,輕軌進站的音樂亦是搭著這旅人氛圍挑選的呢!花樣曼波:滬尾櫻花大道、北投子溪櫻花林步道「即將抵達,淡金鄧公站。」偷偷睜開右眼,映入眼簾的是花團錦簇的的櫻花隧道呢!以淡水的古地名滬尾為名,綿延4公里的滬尾櫻花大道,種滿了吉野櫻與山櫻花,還能遠眺大屯山系,是世界最長的櫻花步道。淡金北新站旁的北投子溪櫻花林步道,全長3.5公里,沿線種植了百餘株吉野櫻,花季浪漫盛開時,步道兩旁皆是白裡透紅的粉嫩櫻花,吸引許多遊客到此賞花,是淡海新市鎮裡的靜謐花園。電車叮噹叮噹: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淡海輕軌在通過清淡水行政中心站後由高架路段轉換為平面路段,「噹噹噹、噹噹噹」的聲音變成為了此地段的聲音地景,提示用路人輕軌即將通過。在綠山線與藍海線的分叉濱海沙崙站周遭,隱藏著一棟見證淡海地區過往的百年古厝。程氏古厝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淡水區第一件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傳統民宅,是典型的三合院宅第,周圍以竹葦環繞,渠水流過,體現了早年淡水的閩南建築之美,屋脊採用金型馬背、牆身使用安山岩砌築,甚至設計了抵禦盜賊用的防禦性銃孔!此地也是1884年清法戰爭的古戰場,滬尾之戰時清軍曾在古厝附近部屬兵力,成功擊退法軍的攻擊呢。永不停止的願望:淡水漁人碼頭藍海線終點站漁人碼頭站,是北臺灣欣賞夕陽的TOP 1景點,魔幻時刻下的情人橋格外綺麗,閉上眼睛一下下,感受那視覺以外的黃昏時刻,氣溫逐漸變得舒適,在華燈初上之時騎上YouBike沿著金色水岸前往淡水捷運站,望著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與正在建設的淡江大橋,心滿意足的踏上賦歸之路。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