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遇見幾米 淡海櫻該這樣玩

定位點
遇見幾米 淡海櫻該這樣玩
行程類型:
銀髮樂遊、青春山海線-鐵馬追風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大都市裡每日為了工作而奔波,生活節奏高壓到令人無法好好放鬆,下班後街道上的廣告、手機裡的各種通知都亟欲抓住你我的眼球,這樣的日子久了不免會感到疲憊,《閉上眼睛一下下》,屏除靈魂之窗帶來的刺激,到淡水搭乘淡海輕軌吧,搭上水藍色塗裝的列車,在透明車廂裡盡情感受藍天與海洋的氣息!

      漫步在綿延4公里的夢幻櫻花隧道、蒐集輕軌沿線大人小孩都愛的幾米主題雕塑,參觀百年三合院公司田程氏古厝,傍晚在金色夕陽相伴下沿著金色水岸自行車道回到淡水老街,是一條會忍不住狂按快門的行程!

      淡海輕軌幾米

      閉上眼睛一下下:淡海輕軌幾米公共藝術
      淡海輕軌是臺灣第二座輕軌系統,是淡海新市鎮重要的聯外交通系統,淡海輕軌在設計時與知名繪本作家幾米合作,以「閉上眼睛一下下」作為創作主題,為淡海輕軌量身打造公共藝術,綠山線的11座捷運站內都能見到幾米創作的公共藝術,用心觀察,站內的候車椅、刷卡機、雕塑都藏著幾米的巧思,幾米繪本作品裡的奇幻與療癒感,由紙本躍上公眾,仔細聽,輕軌進站的音樂亦是搭著這旅人氛圍挑選的呢!
      遇見幾米 淡海櫻該這樣玩
      幾米彩繪

      花樣曼波:滬尾櫻花大道、北投子溪櫻花林步道
      「即將抵達,淡金鄧公站。」偷偷睜開右眼,映入眼簾的是花團錦簇的的櫻花隧道呢!以淡水的古地名滬尾為名,綿延4公里的滬尾櫻花大道,種滿了吉野櫻與山櫻花,還能遠眺大屯山系,是世界最長的櫻花步道。
      滬尾櫻花
      滬尾櫻花大道

      淡金北新站旁的北投子溪櫻花林步道,全長3.5公里,沿線種植了百餘株吉野櫻,花季浪漫盛開時,步道兩旁皆是白裡透紅的粉嫩櫻花,吸引許多遊客到此賞花,是淡海新市鎮裡的靜謐花園。
      北投子溪

      電車叮噹叮噹:公司田溪程氏古厝
      淡海輕軌在通過清淡水行政中心站後由高架路段轉換為平面路段,「噹噹噹、噹噹噹」的聲音變成為了此地段的聲音地景,提示用路人輕軌即將通過。在綠山線與藍海線的分叉濱海沙崙站周遭,隱藏著一棟見證淡海地區過往的百年古厝。
      公司田溪程氏古厝

      程氏古厝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淡水區第一件被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傳統民宅,是典型的三合院宅第,周圍以竹葦環繞,渠水流過,體現了早年淡水的閩南建築之美,屋脊採用金型馬背、牆身使用安山岩砌築,甚至設計了抵禦盜賊用的防禦性銃孔!此地也是1884年清法戰爭的古戰場,滬尾之戰時清軍曾在古厝附近部屬兵力,成功擊退法軍的攻擊呢。
      公司田溪程氏古厝

      永不停止的願望:淡水漁人碼頭
      藍海線終點站漁人碼頭站,是北臺灣欣賞夕陽的TOP 1景點,魔幻時刻下的情人橋格外綺麗,閉上眼睛一下下,感受那視覺以外的黃昏時刻,氣溫逐漸變得舒適,在華燈初上之時騎上YouBike沿著金色水岸前往淡水捷運站,望著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與正在建設的淡江大橋,心滿意足的踏上賦歸之路。
      漁人碼頭

       

      上一則
      穿梭中和古蹟廊道,登高祈福好運到
      中和區相較於新莊、萬華等地,在大眾的印象中是屬於較晚開發的區域,然而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過去與故事,放慢腳步,會發現中和的史蹟與我們如此的貼近,探訪隱身於公園內的歷史痕跡、找尋中和區的前世今生,再往山的方向參拜廟宇,祈求未來的平安。位於自強公園內的瑞穗配水池,以托斯卡納柱撐起的矩型主建築是市定古蹟,於1929年完工,屬於板橋水道系統的一部分,串聯板橋與雙和地區的發展,大幅改善了板橋地區的用水品質, 是臺灣地下水道現代化的重要歷史地標。2018年擴建的員山公園-遊逸之丘,坐擁超長溜滑梯、滑草場、溜索等設施,是親子旅遊的好去處,此處也有藏有一市定古蹟- 海山神社殘跡,這座神社建立於1938年,正值日本對臺灣實行皇民化政策之際,目前海山神社現存有石牆、石階、鳥居基座與防空洞等殘跡,值得順道去探索。圓通禪寺,始建於1927年,建築融合臺灣傳統、日本與西方風格為一體,是北台灣知名的曹洞宗寺廟,經典電影《王哥柳哥遊臺灣》、電視劇《倚天屠龍記》都曾在此取景,寺廟後有多條登山步道連結中和的多條登山路線。華新街是全臺灣最多元的南洋料理美食街,聚集了許多從雲南退駐到緬、泰的軍隊或居民後裔,也因此華新街上的餐廳幾乎都是緬甸、雲南、泰國口味的小吃,如巴巴絲 、椰汁雞、魚湯麵、咖哩雞、香辣河粉、雞絲拌麵、豌豆炸餅等,就連招牌也是的緬甸文字、餐廳的員工也都操著緬甸語呢!興南路穿越國道三號有兩條岔路,一條通往主祀釋迦牟尼的白馬寺,白馬寺這名稱為了紀念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第一間寺廟--洛陽白馬寺,是修行淨土宗的佛教寺廟。通往山上的另一條路則是前往烘爐地福德宮,這座夜間人潮比白日要熱鬧的土地公廟無疑是北臺灣最熱門的財神廟,望著山腳下的百萬夜景,預約未來的自己吧!
      下一則
      祈堂老街遊
      1889年,臺灣第一條鐵路正在基隆與臺北之間如火如荼的建設中,鐵路建築工人在今天基隆七堵一帶的河道中發現了閃閃發光的砂金,追求財富的人們向河川的上游溯源,終於在小金瓜與大金瓜找到了金脈露頭,開啟了北臺灣大掏金時代,原先寂靜的金瓜石與九份進入黃金歲月,直至1987年,臺金公司結束了採礦業務,為金瓜石近百年的採礦歷史畫上了休止符。不同於一旁九份濃厚的商業氣息,在採礦活動結束後,金瓜石顯得遺世獨立,成為了靜謐的小山城,錯落於青山裡的建築、看守全域的巨大關公聖像,偶能見到穿梭於巷弄中的登山客,是金瓜石的現在的日常與美好。「讓我們永誌不忘」,二戰期間,金瓜石曾一度做為日本的戰俘營,當地人稱之為「督鼻仔寮」,也就是外國戰俘被監禁的地方,這些東南亞戰場的戰俘來自英、美、加、紐、澳、南非、荷蘭等國,戰俘們在監禁期間於此開採銅礦,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多數戰俘沒能撐到二戰結束即於金瓜石離世,1997年國際和平終戰紀念園區開園,紀念這一段戰爭時期的過往,"Freedom is not free",提醒著世人們太平盛世得來不易。祈堂老街是金瓜石的重要大街,順著山勢而建的老街是早年礦工們主要的生活圈,最繁盛的時期聚集了八萬掏金客!街上除了餐廳、雜貨店以外,銀樓、撞球店、酒家等娛樂場所一個也沒少!日治時期有著「金瓜石銀座」的美稱,在大掏金時代結束後,金瓜石居民驟降至2000人以下,繁華落盡後的祈堂老街如今仍保有濃濃的懷舊氛圍,經過整理後的彩虹階梯更在網路社群激起話題,讓世人再度注意到這座礦業山城。走上彩虹階梯來到金瓜石勸濟堂,又稱作祈堂,建廟至今已兩甲子有餘,是金瓜石的信仰中心,主祀威名顯赫的關聖帝君,勸濟堂最知名的鎮寶之物為那尊全臺最大的純銅關公聖像,高達35台尺,關公讀著《春秋》,背山望海巍峨聳立於金瓜石的高處,是全金瓜石最醒目的地標,是在地的守護神,保佑著金瓜石世世代代的人們。海拔260公尺高的報時山,得名於日治時代時期於此地設置的定時鳴放器,由勸濟堂停車場步行上登山步道,僅需約10分鐘即可抵達觀景平臺,向海邊望去,陰陽海與北海岸一覽無遺;往山區回望,無耳茶壺山、六坑斜坡索道盡在眼前,被青山綠水包圍、徜徉於山海之間。茶壺山是金瓜石地區的靠山,標高602公尺高,山頂的礦岩由金瓜石一側望去就像是缺了壺把的茶壺,贏得了一個可愛又好記的「無耳茶壺」之名,無耳茶壺山步道是金瓜石地區最熱門的登山步道,由勸濟堂停車場往上走,約莫30-50分鐘就能抵達山頂,是瑞芳最美的展望點,眼前的基隆山、腳底下的金瓜石小城與蜿蜒的公路,搭上沒有極限的藍天與大海,如此壯觀的景致完全治癒了忙碌的日常。「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是金瓜石過往的威名,當年因金礦、銅礦而起的聚落,承載了無數掏金客的夢,縱然今日因礦業枯竭、烏衣門巷,但不變的是那絕美的山海景緻,是登山客、金瓜石後代們永遠的心靈故鄉。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