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世紀末的夏天,板橋鐵道的更迭

定位點
舊板橋車站
行程類型:
捷運旅遊、鐵道旅行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今日的板橋車站,是位在新板特區、多鐵共構的巨大車站,然而您可還記得,那個曾經佇立於捷運府中站位置的舊板橋車站呢?近年來,臺灣許多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執行鐵路立體化工程, 如高雄、臺南、桃園的鐵路地下化以及臺中的鐵路高架化,而臺灣第一個執行地下化的鐵道路段: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早在1983年即開始執行,這個歷時30年的計畫大幅改變了臺北的交通網絡與城市景觀,當然也改變了新北的首善之區-板橋,就讓我們從府中漫步到新板特區,感受新舊板橋的更迭。

      舊板橋車站

      位在捷運府中站的市定古蹟板橋放送所,於1930年落成啟用,與同一年完工的臺北北門郵局出自同一位建築師:栗山俊一,強調水平線的立面屬於現代主義建築,是府中一帶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時代建築,放送所作為電台廣播的發射設施,其訊號可遠至嘉義民雄,是臺灣廣播史的重要史蹟。
      板橋放送所

      位處舊板橋車站的府中商圈一度為板橋最繁華的街區,是老板橋人的休閒娛樂中心,1901-1999年這近一百年來板橋火車站的所在地都位在今日的府中,既使車站已遷移,多樣化的商家仍使府中保有獨特魅力,KTV、小吃店、餐廳、百貨商場、服飾店共存共榮,是板橋逛街好去處,10月底的萬聖節變裝派對更是府中商圈的年度盛事。
      府中商圈

      雖然隨著鐵路地下化建設,舊板橋車站站體已不復再見,但我們仍然能在府中商圈見到當年板橋車站的殘跡,20世紀的第1年,臺鐵路線由原先從經大漢溪溪北的新莊改為溪南的板橋,奠定了板橋日後躍升新北首善之區的基礎, 世紀末的鐵路地下化,則再次牽動了地方發展。
      舊板橋車站

      府中15是臺灣第一座結合影視動畫藝術及紀錄片放映院的主題館,在多年的發展與經營下,府中15已成為影像工作者分享故事的重要場域,儼然是板橋的重要文化地標,來府中15讓代言人「一哥」跟「五弟」帶領大家進入影像的世界裡!
      府中15

      沿著由舊鐵道改建成的縣民大道往東北方向步行,800公尺外的新板橋車站今日已發展成多鐵共構的大型商圈,25層樓高的新車站匯集了高鐵、臺鐵、捷運板南線、捷運環狀線、板橋客運站的人潮,以地下道與空橋串連起了這一帶眾多的辦公大樓、百貨商場與飯店,是名副其實的商務中心,也成就了板橋最豐富的天際線。
      板橋火車站

      新板特區擁有眾多的摩天大樓,若能在高樓層俯瞰城市那是在好不過了!高達140.5公尺的新北市政府大樓善用其「身高優勢」,在32層樓設立免費觀景臺,民眾可搭乘專屬電梯直達32層樓,360度全幅玻璃窗景讓觀音山、淡水河、台北101都盡收眼底,板橋區的摩天大樓、板橋車站更是近在眼前,從府中到新板,感受板橋因鐵道的更迭帶來的種種變化。
      新北市政府觀光瞭望台
      遠眺臺北市區
      下一則
      【觀音山硬漢嶺步道】十八連峰之巔
      數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群西麓的錐形複式火山噴發,熔岩與碎屑以火山口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外擴散,形成臺灣少見的環狀水系,這座火山即是今日屹立於八里與五股地區的觀音山十八連峰,因山勢宛如一尊仰躺朝天的觀音像而得名,在地形與海洋水氣的交互作用下,觀音山蔚為奇觀的雲海景致,被文人墨客稱作「坌嶺吐霧」,名列清代淡北八景之一,讓我們步入觀音山,從山頂玩到河濱,來一趟淡水河左岸的山海之旅。食物鏈的頂級掠食者-猛禽,帥氣矯健的身姿、兇猛的體魄與銳利的視野,空中霸主的威名讓各國空軍都以猛禽類的名號為自己麾下的座駕命名,位處臺灣西海岸北端的觀音山,正是這些天之驕子的應許之地,共有十餘種猛禽棲息於觀音山一帶,其中又以赤腹鷹、灰面鵟鷹、鳳頭蒼鷹、大冠鷲等「觀音四秀」最多,是遷徙性猛禽南來北往時必經路線,吸引眾多鳥類愛好者來到觀音山遊玩。想探索觀音山豐富的猛禽生態系,最佳的入門方式便是參觀於2020年9月開幕的觀音山猛禽展示館,這座北臺灣首座以猛禽教育為主題的展館就位在觀音山遊客中心旁,展館內以圖文、生態仿真模型、標本及影音多媒體設施,展示觀音群鷹會,經由五感體驗了解觀音山猛禽及自然生態的獨特性,每年春季還會舉辦「觀音•觀鷹」導覽活動,實際走入山林進一步觀賞猛禽英姿。「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硬漢嶺牌樓的這副對聯,體現了觀音山十八連峰最高峰-硬漢嶺的險峻,雄踞於淡水河左岸的硬漢嶺海拔高達616公尺,得名於1960年代憲兵學校在此訓練的「硬漢精神」。硬漢嶺步道單程距離約1563公尺,坡度達14.87%,屬於較陡的二級坡,緩步慢行需60分鐘,屬於鍛鍊級步道,適合登山愛好者挑戰。經過一番努力,步步高升的來到硬漢嶺觀景臺,頓時視野開闊起來,環顧四周,臺北港、淡水河口、淡水古蹟群、大屯火山群、關渡大橋、臺北101大樓、新北大橋盡收眼底,站在硬漢嶺頂端,腳底下的大臺北知名地標宛如微縮模型般精巧,一時之間忘卻了攀登的辛勞,沉浸在大臺北的城市風景中無法自拔。遊歷完觀音山之巔後,轉往山腳處的河濱地帶,在青山綠水之中,鮮紅色的關渡大橋無疑是河濱最醒目的地標,在淡江大橋完工前,這座於1983年通車的橋樑仍是淡水河最接近出海口的大橋,銜接新北八里與臺北關渡,關渡大橋是首座由國人自力建造的五孔連續鋼繫拱橋,呈拋物線的紅色鋼拱,高度遞減變化有序,如同彩虹跳躍於河面,與觀音山連峰的山勢相得益彰,橋上設有自行車道與觀景步道,八里端更設立了關渡大橋觀景塔,讓您從多個角度欣賞這座歷久彌新的優美橋樑。向著出海口方向前進,淡水河岸的遼闊風光,令人不自覺的放慢腳步,八里左岸設有自行車道、木棧道、親子公園等設施,河濱的沙灘與礫灘更是觀察螃蟹等河岸生物的最佳去處,傍晚時分,在咖啡館內靜靜放空,欣賞淡水河的日落,望著綺麗絢爛的晚霞,萬分治癒。八里航運的歷史悠久,早在淡水開港前,18世紀的八里即成為臺南與鹿港之後,第三處與福建對渡的港口,商貿繁盛,位在港口旁的八里渡船頭老街,販賣著捕撈上了新鮮魚貨,油心鹹蛋、姐妹雙胞胎、胡椒餅、蝦捲、枝仔冰、吻仔魚、魚丸、炸花枝丸、黑糖麻糬等老字號,更是撫慰身心靈的好滋味!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