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祈堂老街遊

定位點
金瓜石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懷舊老街、秘境美拍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背包客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1889年,臺灣第一條鐵路正在基隆與臺北之間如火如荼的建設中,鐵路建築工人在今天基隆七堵一帶的河道中發現了閃閃發光的砂金,追求財富的人們向河川的上游溯源,終於在小金瓜與大金瓜找到了金脈露頭,開啟了北臺灣大掏金時代,原先寂靜的金瓜石與九份進入黃金歲月,直至1987年,臺金公司結束了採礦業務,為金瓜石近百年的採礦歷史畫上了休止符。

      不同於一旁九份濃厚的商業氣息,在採礦活動結束後,金瓜石顯得遺世獨立,成為了靜謐的小山城,錯落於青山裡的建築、看守全域的巨大關公聖像,偶能見到穿梭於巷弄中的登山客,是金瓜石的現在的日常與美好。
      金瓜石

      「讓我們永誌不忘」,二戰期間,金瓜石曾一度做為日本的戰俘營,當地人稱之為「督鼻仔寮」,也就是外國戰俘被監禁的地方,這些東南亞戰場的戰俘來自英、美、加、紐、澳、南非、荷蘭等國,戰俘們在監禁期間於此開採銅礦,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多數戰俘沒能撐到二戰結束即於金瓜石離世,1997年國際和平終戰紀念園區開園,紀念這一段戰爭時期的過往,"Freedom is not free",提醒著世人們太平盛世得來不易。
      國際終戰和平園區

      祈堂老街是金瓜石的重要大街,順著山勢而建的老街是早年礦工們主要的生活圈,最繁盛的時期聚集了八萬掏金客!街上除了餐廳、雜貨店以外,銀樓、撞球店、酒家等娛樂場所一個也沒少!日治時期有著「金瓜石銀座」的美稱,在大掏金時代結束後,金瓜石居民驟降至2000人以下,繁華落盡後的祈堂老街如今仍保有濃濃的懷舊氛圍,經過整理後的彩虹階梯更在網路社群激起話題,讓世人再度注意到這座礦業山城。
      祈堂老街
      祈堂老街

      走上彩虹階梯來到金瓜石勸濟堂,又稱作祈堂,建廟至今已兩甲子有餘,是金瓜石的信仰中心,主祀威名顯赫的關聖帝君,勸濟堂最知名的鎮寶之物為那尊全臺最大的純銅關公聖像,高達35台尺,關公讀著《春秋》,背山望海巍峨聳立於金瓜石的高處,是全金瓜石最醒目的地標,是在地的守護神,保佑著金瓜石世世代代的人們。
      勸濟堂
      勸濟堂

      海拔260公尺高的報時山,得名於日治時代時期於此地設置的定時鳴放器,由勸濟堂停車場步行上登山步道,僅需約10分鐘即可抵達觀景平臺,向海邊望去,陰陽海與北海岸一覽無遺;往山區回望,無耳茶壺山、六坑斜坡索道盡在眼前,被青山綠水包圍、徜徉於山海之間。
      報時山

      茶壺山是金瓜石地區的靠山,標高602公尺高,山頂的礦岩由金瓜石一側望去就像是缺了壺把的茶壺,贏得了一個可愛又好記的「無耳茶壺」之名,無耳茶壺山步道是金瓜石地區最熱門的登山步道,由勸濟堂停車場往上走,約莫30-50分鐘就能抵達山頂,是瑞芳最美的展望點,眼前的基隆山、腳底下的金瓜石小城與蜿蜒的公路,搭上沒有極限的藍天與大海,如此壯觀的景致完全治癒了忙碌的日常。
      無耳茶壺山

      「亞洲第一貴金屬礦山」是金瓜石過往的威名,當年因金礦、銅礦而起的聚落,承載了無數掏金客的夢,縱然今日因礦業枯竭、烏衣門巷,但不變的是那絕美的山海景緻,是登山客、金瓜石後代們永遠的心靈故鄉。
      無耳茶壺山

       
      上一則
      世紀末的夏天,板橋鐵道的更迭
      今日的板橋車站,是位在新板特區、多鐵共構的巨大車站,然而您可還記得,那個曾經佇立於捷運府中站位置的舊板橋車站呢?近年來,臺灣許多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執行鐵路立體化工程, 如高雄、臺南、桃園的鐵路地下化以及臺中的鐵路高架化,而臺灣第一個執行地下化的鐵道路段: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早在1983年即開始執行,這個歷時30年的計畫大幅改變了臺北的交通網絡與城市景觀,當然也改變了新北的首善之區-板橋,就讓我們從府中漫步到新板特區,感受新舊板橋的更迭。位在捷運府中站的市定古蹟板橋放送所,於1930年落成啟用,與同一年完工的臺北北門郵局出自同一位建築師:栗山俊一,強調水平線的立面屬於現代主義建築,是府中一帶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時代建築,放送所作為電台廣播的發射設施,其訊號可遠至嘉義民雄,是臺灣廣播史的重要史蹟。位處舊板橋車站的府中商圈一度為板橋最繁華的街區,是老板橋人的休閒娛樂中心,1901-1999年這近一百年來板橋火車站的所在地都位在今日的府中,既使車站已遷移,多樣化的商家仍使府中保有獨特魅力,KTV、小吃店、餐廳、百貨商場、服飾店共存共榮,是板橋逛街好去處,10月底的萬聖節變裝派對更是府中商圈的年度盛事。雖然隨著鐵路地下化建設,舊板橋車站站體已不復再見,但我們仍然能在府中商圈見到當年板橋車站的殘跡,20世紀的第1年,臺鐵路線由原先從經大漢溪溪北的新莊改為溪南的板橋,奠定了板橋日後躍升新北首善之區的基礎, 世紀末的鐵路地下化,則再次牽動了地方發展。府中15是臺灣第一座結合影視動畫藝術及紀錄片放映院的主題館,在多年的發展與經營下,府中15已成為影像工作者分享故事的重要場域,儼然是板橋的重要文化地標,來府中15讓代言人「一哥」跟「五弟」帶領大家進入影像的世界裡!沿著由舊鐵道改建成的縣民大道往東北方向步行,800公尺外的新板橋車站今日已發展成多鐵共構的大型商圈,25層樓高的新車站匯集了高鐵、臺鐵、捷運板南線、捷運環狀線、板橋客運站的人潮,以地下道與空橋串連起了這一帶眾多的辦公大樓、百貨商場與飯店,是名副其實的商務中心,也成就了板橋最豐富的天際線。新板特區擁有眾多的摩天大樓,若能在高樓層俯瞰城市那是在好不過了!高達140.5公尺的新北市政府大樓善用其「身高優勢」,在32層樓設立免費觀景臺,民眾可搭乘專屬電梯直達32層樓,360度全幅玻璃窗景讓觀音山、淡水河、台北101都盡收眼底,板橋區的摩天大樓、板橋車站更是近在眼前,從府中到新板,感受板橋因鐵道的更迭帶來的種種變化。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